【案例】江苏盐城:企业人才创新活力指数激活用人主体动能
编者按:为更好地展示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新探索、新成果、新经验,中国人才杂志社举办了“2023年(第六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大国人才”公众号现选登获奖案例及部分优秀稿件,以促进交流,敬请关注。
连载45
江苏盐城:企业人才创新活力指数激活用人主体动能
江苏省盐城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目标定位,牢固树立企业用人主体地位,创新发布企业人才创新活力指数,不断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推动企业吸引集聚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打造全国沿海高质量发展产才融合示范区、长三角绿色转型发展人才高地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盐城风光
01
为何设定企业人才创新活力指数
作为人才的主要使用主体,企业只有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真正重视人才工作,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现人才强企和创新驱动发展。而企业人才创新活力的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等的共同作用,从而畅通从人才活、人才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当前关于企业人才创新活力的研究还不够充分,人才创新活力的概念和内涵、影响因素、提升路径等还不够清晰。因此,开展企业人才创新活力指数调研,详细了解企业人才创新现状,科学探究影响企业人才创新活力的重要因素,系统总结提升企业人才创新活力的发展路径,在强化盐城企业人才创新工作、激发企业人才创新活力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基于此,盐城市委组织部联合省、市相关高校专家在盐城范围内开展企业人才创新活力指数调研。
02
如何设定企业人才创新活力指数
企业人才创新活力指数,反映的是企业人才创新在一定时期内的活跃程度,从人才创新投入产出动态增长的角度考察企业人才创新活动的活跃性,以及人才创新推动企业经济增长和价值增值的互动过程。
盐城市企业人才创新活力指数调研主要包括6大指标要素——人才创新工作、人才创新队伍、人才创新投入、人才创新效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和人才创新发展潜力。对这六项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化,设计包括24项二级指标、106项三级指标的企业人才创新活力指数指标体系。
2021年8月开始,课题组历时4个月对盐城市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了目的性抽样。共抽取11个县(市、区)295家企业进行了人才创新活力调查,覆盖盐城市“5+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
同时,为了深入分析企业人才创新工作的影响因素和创新生态环境,盐城在重点企业、相关部门开展了实地调研,从政府、企业、人才和社会四个层面收集了100余项因素,结合盐城企业实际和专家意见确定了50个调查题项,对政府部门人才工作者、企业高层次人才、企业家与经营管理者和专家学者四类代表开展抽样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00份。
经对295家企业开展人才创新活力指数调查,最终评选出盐城企业人才创新活力指数排名50强。分布于盐城市11个县(市、区),涉及10个产业领域,涵盖了国有控股企业、私营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三种类型,其中涉及江苏省“双创”创业类企业5家、上市公司7家、高新技术企业47家。
03
活力指数扩大了人才工作影响力
通过设立企业人才创新活力指数,探索活力指数排名,将排名与企业所享受科技、人才政策相挂钩,推动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同时深化了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扩大了人才工作影响力。
企业人才创新活力指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在人才创新队伍建设方面重视与否、人才创新投入多少、人才创新效能高低、人才创新环境优劣以及是否具备较大的创新发展潜力。
通过发布企业人才活力指数,推动市委市政府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人才创新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政策精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着力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有力推动政府的科创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与企业的用人主体作用同向发力、良性互动,激发同频共振效应。
活力指数的发布,也倒逼企业履行主体责任,明确未来人才创新活力提升的方向,发挥主观能动性,持续加大人才创新投入,激发企业人才创新活力。
如今,活力指数推动企业引进领军人才、大学生的数量持续攀升,人才创新质效充分显现。与“十二五”末相比,盐城市现有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50万人,企业人才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从1.8%提高到2.3%左右,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从149家增加到1633家。全市2023年33家新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人才企业占比超过80%。投资驱动、要素驱动不断转向创新驱动、人才驱动,人才优势持续转化为创新优势和企业发展优势。
以企业活力指数“小支点”,做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大文章”,盐城集成出台了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意见为引领的“1+7”系列文件,积极支持企业自主引进、培育和认定人才,鼓励引进绿色技术紧缺专业全日制本科以上毕业生,对年实际纳税达2000万元的重点产业链企业,开展重点企业产业英才认定,给予链主企业负责人专门的人才引进推荐名额,享受生活补贴等政策待遇;实施青年科技人才托举行动,在全年研发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给予子女点校入学、父母就医体检绿色通道等服务,持续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
近期,盐城又创新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优秀青年人才投身产业发展主战场的若干措施》,一手抓存量、一手抓增量,全力推动人才服务产业发展。每年选派一批优秀青年到民营企业服务锻炼,构建“关系在国企、工作在民企”新模式;建立重点产业人才特殊调配机制,用好事业编制“周转池”,助力企业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
在支持企业发挥用人主体作用方面,盐城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比如:鼓励企业牵头组建人才攻关联合体,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引才补贴;鼓励企业新建研发机构,全职新引进研发人员达到一定规模的,给予最高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企业全职新引进的人才,在盐税前年薪达到20万元以上的,可不受年龄、学历、职称限制,享受相应政策待遇。
2021年,盐城发布《企业人才创新活力指数报告》,推出盐城企业人才创新活力50强,同步形成《分项指数20强分析报告》《板块指数10强分析报告》《产业指数10强分析报告》等一系列子报告,标志着盐城市人才工作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在向用人主体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上迈开重要一步。盐城企业人才创新活力指数调研案例,先后获得2022年全国人事人才研究主题征文二等奖、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盐城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持续打响盐城人才工作品牌。
经验启示
政府层面要促服务、强保障。要加强企业人才创新工作的顶层设计,持续强化企业用人主体地位。要落实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政府采购政策,通过正向鼓励和反向倒逼,提升企业人才创新活力。
企业层面要认主体、争一流。要建立健全企业人才创新工作体系和组织机构,大力实施重点人才创新工程,建设高素质的企业人才创新队伍,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社会层面要造氛围、创生态。要加强社会基层人才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人才治理重心向社会基层和企业下移,发挥企业和社会组织在人才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