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爱是一种能力(阅读无界限)

2017-06-02 程予东 予东田圃



  

文 | 程予东


爱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第一条义项是这样的: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这样的感情一定是发乎内心,是朴素真挚的。可是爱有的时候会成为利刃,伤人。伤人的爱不是给予者的意愿,却产生了伤害,这完全出乎他(她)的意料之外。到底是谁的过错?是施与者,还是被施与者?个人觉得从爱的定义来看,应该多指向施与者自身。需知,爱是一种能力。起源于心,是对他人的成全,也是对自我的修炼。


爱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内涵丰富。常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学会理解


内心的寂寞、孤独、委屈推究起来,常常是因为缺少理解自己的人。如果有一个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人在,那些寂寞、孤独、委屈会弱化很多,或者消失不见,也可能连产生的机会也没有。

 

那个女孩的父亲把水果洗干净(他一粒也不舍得吃),然后全部端给了她。女孩对水果兴趣一般,就搁置了一些时间,等再看到的时候,橙黄的皮上已经布了斑,母亲一边剥皮,一边说着可惜可惜。女孩的父亲气恼了,责怪道:“坏了,都不给妈妈吃吗?”母亲听到了女孩压抑的怒怼声音。她自然明白,女孩只是懒得动弹,并非心中不想与人分享。

 

极小的事体中,父亲之过有二,其一,不了解自己孩子对水果的情感态度,倾情付出,没见的有效;其二,一句责备言辞,完全误解了女孩行为,隔开了心与心的距离。

 

很多事情,鸡零狗碎,但是如果这些鸡零狗碎的事件没有处理妥当,就会积下怨尤。家人与家人相处,最容易犯的问题是习惯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对方,自认为一切都为对方做到极致,对方却无动于衷,甚至反感,根源恰在于不懂,不理解,而非不爱。我们常听到的,你妈说你冷,你妈说你饿等,就是典型的以自己所想加诸孩子身上的表现。这样的爱是自我的想当然。


二、真诚道歉


曾经问过孩子,家中如果父母对自己做错什么,会道歉吗?36名孩子22人举手说没有道歉。


追问,他们不道歉,你们怎么办?如果道歉了,你们又会怎么想?能怎么办,他们是大人,长辈,不能对抗,会被认为不懂事。只能忍着不吭气,尽量安慰自己,他们是对的,是为我们好。道歉?感动,原谅,委屈释放,心里舒坦。觉得被在乎,有安全感,感到和他们很亲。


父母们,这就是孩子真实的想法。我们总是口口声声说爱孩子,却可能因为不理解、不懂得而伤到孩子。伤害有无意、有意两种类型。个人执念,无意居多。不管无意还有有意,只要存在伤害,就要向孩子表示歉意。为什么不道歉呢?是不是觉得自己是长辈,拉不下面子呢?是不是觉得不值得呢?如果这样想,那只能说明,在你们眼里,孩子的生命和你们是不对等的。你们间有尊卑高下之别,缺乏平等观念。


父母们,我们应该知道,孩子比领导更重要,对待孩子要比对待领导更用心才是。此外,愉快是促进孩子学习的第一生产力。学习不是你们心心念念渴望的吗?或许有的家长会认为,这样回助长孩子的嚣张气焰,只有树立家长的威严才可以镇得住他们。这样的想法是粗糙的,线条化的。对的事情,要温和而坚定。依靠威严只能让孩子暂时屈服,而不会心服啊。威严让孩子缺少自主能力。


想到美国副总统彭斯的一则故事,他在演讲时,不小心碰到了身边男孩,男孩坚持说:你该向我道歉。这位二号人物不得不俯身谦逊说:很抱歉,我不是故意的。真是让人唏嘘感慨啊,平等、自我,免于恐惧的价值观深入人心。我们呢?不多言也罢。


为了让孩子心情愉快,拥有平等、自我的观念,父母们,当我们无意间伤害到他们的时候,请真诚地向孩子学会表达歉意吧。


三、自我修复


被不懂自己的亲人所伤,心怀怨尤,无力对抗,就去毁着自己的身体,消沉着自己的精神。毁的目的是为了惩罚看似爱自己的人。因为最深的惩罚是把对方爱惜的东西破坏、撕毁。

 

那个女孩的胳膊上新伤叠着旧痕,交叠在一起,你看上一眼,心就忍不住疼痛起来。她在文字里坦言,爸爸面对她成绩的跌落,总是用着极恶的语言,再附之以拳脚,每每这样时候,妈妈也多是默然,有的时候会切切说,打得好,打得好。她不辩诉,承受雨点般的拳头。


成绩因何跌落,父母是没有深究的。她时常受困于同学的评价,一句话都被放置内心反复咀嚼,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处在哪里。精力虚掷消耗,精神总是不能振作的样子,成绩自然不算理想。而父母是极为看重成绩的,父母的期待和她的表现有垂直的距离。她内外交困。

 

想对这样的孩子说,人生就是ABCA代表事件本身,B代表不同人不同看法理解判断,C产生的结果。每个人看待世界的眼光是不一样的,不一样源于经历、阅读、个性、教育等不同。所以你能做的限于自己,做对的事情,你的心起点是坦然的,至于别人怎么看,你无法左右(包括父母在内)。


此外,还有那些失恋的孩子,觉得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对方却从来没有感动过,珍惜过,付出不得的失重感压抑着自己,进而寻死觅活,做出极端的事情来。


真想对这样的孩子说,因为用情深,被辜负才感到残忍。而爱从来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爱的产生由欣赏开始,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它是有风险的,存在不定数,需要时间验证,需要责任加盟,需要三观匹配,需要人品相融。


鲁迅说,再挚热的情怀如果没有事业加以附丽,总是苍白的。那种失恋就想自绝的孩子多是把爱当成了人生的全部,一旦失去,生有何欢?爱之外,有更丰饶的存在,需要看见,需要重建。多情却被无情恼,付出得不到相期的回报,这都是非常正常的,而你挥洒汗水,拥有优秀的学业,事业,这也是正常的。后者给予的安全感、幸福感更深沉,更持久。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种悲剧:一是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心爱的东西。一言而括:悲剧是人生常态。受伤难避免,但是不要陷于悲伤。要懂得修复自己,不为难自己,与自己和解,爱自己是最要紧的功课。


四、懂得进退


57岁的母亲退休那年,儿子结婚,她非常宠儿子,儿子结婚了,她承担起照顾儿子儿媳的责任。本来要住在一起,因为老伴说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空间,作罢。但为了方便照顾儿子儿媳,搬到他们的小区居住。每天早上去儿子家做早饭、打扫卫生,晚上做完晚饭,等他们洗漱准备睡觉才回到自己家。后来有一天,她拿钥匙再也打不开儿子家的房门。

 

儿子偷偷给她一把钥匙,叮嘱:“千万不要让媳妇知道。”她知道里面有文章,再去儿子家的时候,在外面听到争执:“你一定把钥匙给你妈了,谁没有拖延症,洗完澡,内衣仍在衣篮里,第二天被你妈洗了,看着衣杆上上的内衣,我没有被帮忙的快乐,只有隐私被窥视的尴尬。还有你,被你妈惯的,什么都不干。她就不能像别的大妈那样出去跳跳舞,走走模特步?别像个摄像头一样盯着咱们……”


她委屈非常,觉得好心当成驴肝肺,碰到这不识好歹的人。后来老伴儿招呼她游山玩水,行前,媳妇转账3000元让她买苹果。当他们把游玩的照片发到孩子手机时,媳妇打上标题:我晚年时的楷模,我至亲的公公婆婆。她一下感动落泪。


她明确边界,学着退出,收获了晚年的幸福。


尹建莉说: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母子一场,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缘份,深情只在这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若母亲把顺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让孩子童年贫瘠,又让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不仅仅是做父母,人生的许多时刻都应该懂得进退。


爱是一种能力,成全他人,更是修炼自己,提升自己。这种能力是我们行走在世间最要紧的行李。

  如有兴趣,请关注,更多资源将更新…附热文:


猜你喜欢

1、家庭教育的最终检验是儿女的婚姻质量

2、中国人为什么很难理解现代文明?(阅读无界限)

3、独立思考,远比我们想象的难(推荐阅读)

4、人道主义的起点:如果我是他呢?(阅读无界限)

5、教育的一切努力就在于成就道德(阅读无界限)

6、北京十一校长李希贵:被学生喜欢是老师的第一成就(推荐所有师者阅读)


 原创不易,关注点赞分享,君子如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