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笔筒树

一帆csp 一帆之花颜草语
2024-09-05

很久很久以前......的更久更久以前,笔筒树的故事就开始了。
早在数亿年前的侏罗纪,蕨类植物就在这颗星球上盘根错节,称霸整个植物界。
随着裸子植物的兴旺发达,逐渐代替了蕨类植物。裸子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对环境需求进一步降低。然而,它们最终都败给了有花植物。有花植物对环境适应性极强,进化出了花和果皮,传粉和种子扩散的本领大涨,逐渐占领了地球表面。

但其中某些生命顽强的种类依旧存活到了现在,笔筒树(Sphaeropteris lepifera就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代表,它是桫椤科树状蕨类,起源于约3亿6000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是当时恐龙的主要食粮,被人们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笔筒树,桫椤科、白桫椤属蕨类植物。

因其茎干中空,民间常用它做成笔筒而得名,又名多鳞白桫椤、蛇木 、兰盆笔筒树、笔桫椤、鳞片桫椤、山棕蕨、 山过猫心。

笔筒树的拉丁文是Sphaeropteris lepifera (Hook.) R. M. Tryon, 1970,其属名Sphaeropteris 由希腊文的sphaera(全球)+pteris(蕨类)组成,估计说的是它分布比较广吧,种加词lepifera是“具鳞片的”意思。

笔筒树生长于海拔1500米的地区,多成片生于林缘、路边或山坡向阳地段中,分布在菲律宾、日本、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

它的模式标本采自菲律宾吕宋。


十一月,去了一趟深圳,满满的两天行程,这是踩着地雷去的,却是收获满满。那是受深圳公园之友@等等的盛情邀约过去跟志愿者朋友做个分享,虽然计划一再推迟,可大家都不想取消,除了很想见见神交已久的一帮盆友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去仙湖拍笔筒树。
自从给自己定下了“一月一蕨”的小目标,笔筒树就无可争议被我排在第四了,第一是我无法回避的卤蕨(点击阅读),第二是陪我长大的芒萁(点击阅读),第三是身边最常见的肾蕨(点击阅读),第四无疑最能蕨类植物发展史的“活化石”笔筒树了。
笔筒树我是见过的,无论是华南植物园,还是厦门植物园,都算是“镇园之宝”之一,只是想着不太可能记录它,就没有对它们细拍和探究过,可转眼十二月到了,在广州疫情一直很严重的情况下,仙湖植物园是我拍摄它们深究它们的不二之选了。

我知道仙湖植物园有个化石森林,那无疑是笔筒树的家,而@曾婷推荐给我的幽溪,却是此行更大的收获。化石森林与幽溪,一古一今,一个远古的呼唤,一个繁华中的侘寂,相得益彰。


去了好多次仙湖,却一直不知道这里居然有个叫幽溪的世外桃源,听到@曾婷的推荐,马上让仙湖的@小青博士安排上了,置身其中,享受比陶渊明还要幸福的待遇,爱了,爱了。
说它世外桃源,一点也不夸张,幽溪,起于桫椤湖,止于湖区大草坪,长度约300米,大部分区域被茂密的次生林所覆盖,宁静幽深。
幽溪以苔藓和蕨类植物为主,苔藓我是不看的,蕨类的种类好多,笔筒树、金毛狗、诸多观音坐莲和各种叫不上名字的蕨,它们搭配热带、亚热带代表性植物,巧妙打造丰富的热带沟谷景观,这里常年不断的溪水,以及茂密的次生林展现了较典型的华南季节性沟谷雨林景观的自然生境。

我们几个,沿着步道慢慢深入沟谷,可隐约听见潺潺流水声和时断时续的鸟叫和蝉鸣,上百种植物生活其间,溪流、枯枝、落叶为它们营造非常优厚的存条件。

师傅为我们打开了水雾,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而太阳光投过笔筒树的叶片照在带着露珠的苔藓上,如梦如幻。让我们忘却观察植物的任务,时不时拍个风景,或者三两聚在一起与仙境来个摆拍,就算拍照技术非常烂的我也忍不住赶紧发个朋友圈,晒下幸福。

嗯,这里的笔筒树或高或低,它们一定是远古派来的,它跟现代的开花植物一起,构成一非常灵动的山水画,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与繁盛。

为了拍笔筒树,幽溪已经足够丰富了,可是,置身于化石森林的笔筒树,我是一定要去会会它们的。
仙湖的化石森林是深圳植物园内最具特色的园区,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大型迁地保存的化石森林。来到这里,感觉就像是穿越到远古时代,这里有几百株木化石耸立形成化石森林景观,这些木化石经鉴定属松杉类植物,形成于一亿五千万年至七千万年的中生代时期。这里木化石的形态之巨、数量之多、令人震撼。
几年前,我曾经在这里拍过纳塔尔刺桐(点击阅读),那还是一个炎热的夏日,如今这个冬日暖阳的日子,这里非常的惬意,而长在其中的高矮不一的笔筒树,更是让我闻到远古的气息,我甚至想象得到大小恐龙嬉戏其中的场面。

而我,也趁机对笔筒树的全身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无疑,这里正是笔筒树的老家,它们与众多的木化石一起,是那么的和谐,从幽溪走过来的我们,仿佛走进那个久远的年代,看到蕨类植物最为繁盛的那个时候。


化石测年表明,桫椤起源于距今3.6亿年的古生代泥盆纪,繁盛于侏罗纪,各种各样的恐龙穿行在高大繁茂的树蕨之间,构成了象征那个时代的特殊画卷。树蕨茎叶中含有大量淀粉,更适合当时的恐龙享用。
笔筒树原生长于中生代侏罗纪,为当时恐龙的主要食粮;第四纪冰川期基本灭绝,仅在我国南部和东南亚国家部分地区有少量植株残存。在波兰、印度、朝鲜和中国内蒙古的侏罗纪地层中发现有其化石。
1982年,厦门大学赵修谦教授在厦门大学后山自来水池附近发现一株,这是中国大陆对笔筒树的首次记录。
二十一世纪后,在福建的福清、霞浦、平潭等12地,共28株笔筒树植株被找到。2015年,三株笔筒树从福清市的野外,迁地保护到了厦门市园林植物园雨林区,在这艘植物的“诺亚方舟”里,它们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和悉心的照料。

厦门植物园的专家们特别组建了一个项目组,钻研繁育技术,从孢子的采集到繁殖,再到苗木的培育,成功繁殖了一万多株的笔筒树幼苗在这里茁壮生长,它们青葱可爱,生命蓬勃,是笔筒树家族“复兴”的希望。


笔筒树树姿优雅,高大挺拔,叶痕大而密,洋洋洒洒的叶子透着点点光辉,美丽异常。它通过孢子繁殖后代,叶片背面有许多孢子囊群,孢子成熟后随风飘散,落到土壤中,先萌发长成一个心脏形的绿色扁平的原叶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它的腹面生有假根,能独立生活。其老叶脱落后,会在茎干上留下一个个略呈三角形的椭圆形叶痕,树干截面多为椭圆形,叶柄如蛇形,整个树干看起来就像是蛇一般,所以又有“蛇木”这个称号。
笔筒树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十分优良的园林绿化植物。而且,其茎秆内富含生物碱、黄酮苷等药用成份,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更重要的是,从远古走来的笔筒树对研究植物系统进化和地史演变有重要科学意义,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组织列入国际濒危物种保护名录。因其在中国大陆的数量极为稀少,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笔筒树茎干可达6米多,胸茎约15厘米。茎直立。具有明显的树干基部满布厚层的黑褐色气生根。


叶柄黄绿色。基部密布金黄色的鳞片。


叶大形,长可达3米,三回羽状深裂。





幼叶旋转卷状,为金黄色鳞片所保护,宛如毛茸茸的问号。



老叶脱落后,在树干上留下略呈三角形的椭圆形叶痕。@曾婷说它像一个个脸谱,仔细看,还真的蛮像的。



孢子囊群圆形孢子囊长在突出叶面的孢子囊托上。位于裂片侧脉的中央,无孢膜。



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
茎干高6米多,胸径约15厘米。
叶柄长16厘米或更长,通常上面绿色,下面淡紫色,无刺,密被鳞片,有疣突;鳞片苍白色,质薄,长达4厘米,基部宽2-4毫米,先端狭渐尖,边缘全部具刚毛,狭窄的先端常常全为棕色;叶轴和羽轴禾秆色,密被显著的疣突,突头亮黑色,近1毫米高;最下部的羽片略缩短,最长的羽片达80厘米;最大的小羽片长10-15厘米,宽1.5-2.2厘米,先端尾渐尖,无柄,基部少数裂片分离,其余的几乎裂至小羽轴;主脉间隔约3-3.5毫米,侧脉10-12对,2-3叉,裂片纸质,全缘或近于全缘,下面灰白色;羽轴下面多少被鳞片,基部的鳞片狭长,灰白色,边缘具棕色刚毛,上部的鳞片较小,具灰白色边毛,均平坦贴伏,至少在羽轴顶部具有灰白色硬毛;小羽轴及主脉下面除具有灰白色平坦的卵形至长卵形的边缘具短毛的小鳞片之外,还被有很多灰白色开展的粗长毛,小羽轴上面无毛。孢子囊群近主脉着生,无囊群盖;隔丝长过于孢子囊。


中文正名        笔筒树

拉丁学名         Sphaeropteris lepifera (Hook.) R. M. Tryon

别名                多鳞白桫椤、蛇木 、兰盆笔筒树、笔桫椤、鳞片桫椤、山棕蕨、 山过猫心。

界                    植物界

门                    蕨类植物门

亚门                真蕨亚门

纲                    薄囊蕨纲

目                    水龙骨目

科                    桫椤科

属                    白桫椤属

种                    笔筒树










(本文照片均为原创,拍摄自厦门植物园、仙湖植物园,部分文字资料来自互联网。)

编号:H887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帆之花颜草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