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客|专访“新黄河”总编辑赵治国:传统媒体转型,首先要推翻和否定过去的自我

蒋伟 传媒特训营 2022-05-13

传媒特训营



10月底,“新黄河”新闻客户端才刚刚半岁,在媒体转型已经形成基本格局的情况下,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以《济南时报》为基础创办的“新黄河”客户端,算得上是一个“后知后觉”者。


他们所面临的是一些媒体转型“先行者”所没有遇到的问题。


“传媒特训营”日前专访了《济南时报》社长、总编辑赵治国,请他从“后来者”的角度谈一谈对纸媒转型的看法和感悟。


人物介绍:



赵治国,济南时报社长、总编辑,MPA硕士,历任济南时报副总编辑,泰山晚报创始人,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深度报道中心主任等职。




《济南时报》步入新媒体平台,创办了“新黄河”新闻APP,而您的经历中曾经参与创办了《泰山晚报》,您能讲一讲现在创办“新黄河”客户端和当年创刊《泰山晚报》有什么异同吗?



如果说共同点,那就是创办的时间都有点晚。


当年《泰山晚报》是在2011年才创办的。彼时还是都市报的高峰期,虽然(都市报)在一线大城市已经有一些衰退的迹象,但仍然保持了此前几年高速增长的惯性,可以说纸媒余威尚存。泰安是个三四线的小城市,媒体竞争不是很激烈,市场也比较好,所以当年创办《泰山晚报》很快就做了起来。


但这些年来,互联网平台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媒介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现在我们创办“新黄河”客户端,在新闻客户端的领域也是比较晚的,受到形势的影响,我们的后发效应显现的不是很明显,像以前《泰山晚报》那样半年就能实现当年盈利的情况不存在了,现在的难度更大,挑战也更大。




您觉得创办“新黄河”客户端和创办《泰山晚报》哪个难度大?



还是现在的难度大。


创办《泰山晚报》是从0到1,一开始就是一张白纸,谋划发展蓝图,团队都是全新的,大部分都是重新招兵买马引进的。而创办“新黄河”客户端则是从1到0再到1,因为我们以传统媒体做转型基础,所有的流程、理念、模式,原来都已经固化了,现在要按照互联网变化的要求去做,要“归零”,这个是最难的。


很多传统媒体转型都不成功,为什么?其实就是很难推翻自己的过去,否定过去的自我。但不推翻过去、否定过去不行,打法不一样了。报纸的打法是有周期的,而互联网是没有周期的。




为何要创办“新黄河”客户端?




山东是一个经济大省,过去在传统媒体时代,山东的媒体影响力还是不错的。但山东媒体有个特点,就是在山东内部的影响力非常大,而全国视角做的不好。可如今,互联网时代下的传媒是没有地域边界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时空界限的。山东的媒体格局中需要有这样一个能够匹配互联网时代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媒体。




传统纸媒转型去做新闻客户端的优劣,您觉得是有哪些?




从优势上来说,还是我们的新闻采编内容上,有一整套比较成熟的流程和机制,沉淀了一批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有新闻追求的、有共同理念价值和理想情怀的媒体人才队伍。我们新闻人的基因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的跟别人不一样,这也是我们新闻人的追求。另外一个优势就是新黄河客户端得到了有力的后备支持,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倾集团之力,协调发动和整合省市社会资源和集团旗下各媒体资源,全力支持新黄河客户端做大做强。


而从劣势上来说,首先很明显就是思想和视野。长期以来都市报都是服务于地方的媒体,而转型就要让我们采编人员迅速扭转视野,有全国视角,这个很不容易。第二个劣势是格局问题,地方媒体和全国媒体有不同的新闻价值判断,要知道全网的热点是什么。过去我们关注身边的事情,现在要关注北京、上海、广州、郑州、西安等全国范围内的事情,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经济背景,这对传统都市报是个挑战。


第三个劣势就是我们的渠道建设,我们创办客户端比较晚,下载推广上有很大困难。没有一定的下载量和用户量的话,就没有话语权,再好的内容也输出不了,压力是非常大的。



作为后创办的新闻客户端,怎么跟此前的澎湃、红星等对手竞争呢?




我的观点是,我们没有竞争,我不认为是竞争,而是学习伙伴、合作伙伴、追赶伙伴。这不是你死我活的事情,而是共赢共利的事情。澎湃、红星等做的早,已经有一定市场了,但中国这个市场太庞大了。你想想以前都市报的时候,北京一个20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最多能够养活了七八家媒体。现在我们做全国的新闻,整体市场其实是变大了。互联网有个“长尾理论”,我认为长尾部分的市场,其实足够养活你。


我们对这些先走一步的媒体,都是希望探讨合作的。比如我们把澎湃新闻作为分发渠道,建了新黄河的澎湃号,把我们的优质内容,互相推广,互相成就,能够快速提高影响力,也是一种捷径。在互联网的圈子里,追求的其实是共赢。我们加入到媒体阵营中,做大的是内容市场,互联网都需要新闻内容源,多增加一个内容提供商,只会让我们的新闻信息市场有良性促进作用。




那我们对于搜狐、腾讯这些互联网平台如何看待呢?




同样也没有竞争关系,我们把他们作为分发平台,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内容创作平台,包括抖音、快手、今日头条这些都是我们分发渠道的一部分。传统媒体的劣势就是没有渠道,好内容分发不出去。这些互联网媒体有他们的渠道,我们专心做好内容,把内容输出到他们的平台上去,让更多的用户看到,产生全国性的影响力。一旦流量上去了,渠道回流,给我们自身也会有导流。




但这些网站上能够回流的其实很有限,一个内容所产生的流量大部分都留在了互联网平台上,而不是回到内容创作者身上。




对,我们的内容给他们的平台提供了流量产品,反而对我们自身导流导的不好。我觉得这个应该是从技术上去解决,现在的技术是割裂的。现在微信订阅号上可以有一些导流的方式,比如我转了“传媒特训营”的一篇文章,上面会注明来源,读者想看更多传媒人的文章就会关注“传媒特训营”,这样实现导流和回流。但是APP目前还没有这种。目前只能是品牌的露出,通过品牌知名度来实现曝光量,吸引人来下载。




这就是所谓的“借船出海”概念?




其实这也是传统媒体转型时没有办法的办法,我2016年接手《济南时报》的时候,没有客户端,没有新媒体平台,仅仅局限于一张纸。我提出全面拥抱互联网,健全我们的渠道,提出了“借船出海”的概念。


后来我们跟今日头条、腾讯新闻合作,在百度上开百家号等等,通过这些互联网流量平台把内容分发出去,来解决我们的生存问题。


现在创办“新黄河”客户端,如果仅凭自己的推广下载,单纯造船出海的话,有一定难度,所以就应该“造船出海”和“借船出海”,齐头并进。一方面做好自己的内功,一方面广泛外联,把我们的优质内容输送出去。




前面您提到流量,媒体转型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流量和新闻价值观的问题,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我首先的观点是,好的作品、好的内容一定有流量的。我对于流量的理解是不一样,有人认为流量一定是爆款,是个数字。大家都知道PC时代,黄赌毒的或者低俗内容,都是有很高的点击量的,但那些有什么价值呢?好作品其实同样有很高的流量,而且还对时代有影响。你比如说南都当年报道的孙志刚事件,就体现出了做新闻的最高价值。所以,新闻媒体眼中的流量,应该是推动时代发展,揭露假丑恶的,是有正面的促进、建设性作用的。不管是报纸还是APP,我们的追求都应该是这种流量。我们有些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去暗访,不就是为了这个吗?这样的内容他有价值吗?有价值。有流量吗?也有流量。这并不矛盾。


还有垂直类领域的,我们做张云雷的报道,他的粉丝把我们报纸抢购一空,高价收购,这也是流量。


流量和价值观应该是一致的,但也不能为了价值观忽视了互联网的传播逻辑,不能自娱自乐,孤芳自赏。如果不考虑流量不考虑影响力,作品还是死的。


反过来也不能追求流量忽视价值观。比如前一段的郭刚堂寻子事件,我们也一直在做,相关报道也上了热搜,但我们一直恪守了伦理的边界。有媒体去采访郭刚堂儿子的养父母一家人,当时形成了很大的争议,一方面是涉嫌个人隐私的保护,另一方面有过度美化养父母一家的争议,但却无视了买卖儿童本身就是犯罪的法律事实。


这些东西都需要价值观的引领,我还是希望能够对流量和价值观保持相对冷静和理智的判断。




新闻APP往往非常重视短视频和短消息的发布,“新黄河”客户端也主要是以短消息短视频为主的,可媒体记者都更愿意去做一些深度报道和调查报道,这两者之间如何协调?




互联网时代是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短平快的信息需求更多一些。如果我们研究受众需求心理的话,会发现越是短平快的内容,关注点越高。比如傅政华落马了,一句话就能够被全国关注。必须要承认,很多用户确实需要浅层次的信息的满足。


所以,所有媒体都应该下大力气去做这些第一点的信息。如果都是解释类的报道,调查类的报道,从传播来说很难引领舆论场。对于像“新黄河”这样的新客户端来说,我的要求就是信息发布要快,同样一个新闻要跟同行比速度。


短视频我们也是非常重视的,视频化是现在的一个风口,随着5G技术的普及,更多的人不愿意再看平面的呈现方式了,更想看到立体的,多维度的展现方式,所谓的沉浸式体验,对人类的感官刺激和信息获取的互动,都会产生很好的作用。短视频市场都在不断增长。我们认为视频是不能放弃的介质,互联网很大的流量也是在视频端口。


这一次我们在做“新黄河”的时候,突出的一个定位就是要把原创调查报道视频化,我们把几千字的调查报道的核心拎出来,通过视频呈现调查取证的结论和事实。好新闻不能光呈现于图文,在视频端也应该产生影响。


而关于媒体追求的深度报道、调查报道,我认为我们既要尊重用户快节奏、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但也不要一味迎合。我们要培养忠实的用户,就需要一些优质作品。而优质作品其实不在于浮夸的辞藻或者多么优美的文本,如果没有内容,没有干货,也没有市场,深度不等于长度。


互联网时代,我们和各种媒介能够比拼的,就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我们有自己严谨的调查和深度报道。传统媒体发布假消息失实报道的成本是很高的,代价是很大的,概率是很小的。我们传统媒体有这种公信力,维护公信力,就要有这种独家视角、独家观点。好多人说互联网时代没有独家新闻了,这个独家新闻跟以前不一样了,我早于其他媒体首发,那也是独家。但独家报道的事实和观点,永远都是稀缺的。你能采访到核心当事人,别人采访不到,这就是记者的差距。


独家视角,独家角度,独家观点,这是我们的要求。要想做出来,就需要深度的调查报道。


我把现在的媒体信息平台比喻成金字塔。底座是金字塔的底层信息,就是那种短平快的事实信息,那个虽然也有价值,但金字塔尖上的新闻仍然是我们新闻媒体追求的目标,也永远是我们内部考评的最高标准。记者也应该以当金字塔尖的记者为荣。刚入行的记者可能就是做金字塔基座的记者,经过努力成长进步,成为塔尖的记者。深度调查报道,应该是记者追求的,也应该是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就是关于深度调查记者的工作节奏问题。现在大部分人的节奏是很快的,但我们也要允许一部分人慢下来,慢下来才能非常扎实。从我们的考评来说,有一部分就是快,要求量大,而另一部分人就要求慢,我允许你一个月一篇,甚至两三个月一篇,但要有优质作品,我们要学会养这样的人才。我们内部把特稿部和文化副刊部一起看做是出精品稿件的部门,我允许你慢,你要去看书,翻资料,拜访专家,但最终你的作品一定是精品化的。




传统媒体的转型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叫好不叫座”,似乎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您认同这种说法吗?




我不是很认同。关键是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成功的标准界定为能够在市场上活下去,有收入有利润,那按照这个标准,其实有很多媒体已经转型成功了。比如有的媒体,通过政务代运营的方式,能有不小的收入。但这种转型真的就算成功了吗?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的感觉?


媒体转型成功与否的标准应该还要考虑影响力的问题。媒体影响力足够了,那也算是一种成功。

我们认为的媒体转型成功,其实就是坚持新闻的主业不变,做新闻的初心不变,通过内容建设来获取影响力,然后转化为价值,得到回报,这才是成功的。




那您如何看待整个媒体行业的未来发展?




我总结了四点。首先,传统媒体经过此前几年的大浪淘沙,大量媒体关门停刊的情况可能会减少了,即便有些媒体可能还会关门,但那已经不是生死问题了,而是转型向新媒体后的选择。


其次,越来越多传统媒体要更多变成融媒体平台,复合型媒体平台,不再是一张纸,而是全网各个平台都有声音,变成一个优质的内容提供商,内容制造商。


第三,技术对于媒体来说越来越重要,传统媒体要有所改变,要有突破,要想有更大的发展,必须对技术有更高的追求,对技术有更多的重视,让技术从后台走向前台,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媒体的市场形势可能会发生回暖,前几年那种发不起工资的那种情况应该是很少见了。经过了前几年的艰难时期,传媒媒体现在开始有些回升迹象。媒体市场的整体格局相对稳定了,下一步就是各个位置的调整和发展了。从头部媒体到腰部媒体乃至区县一级的所谓臀部媒体,都将在媒体融合的时代浪潮中,各有各的精彩。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