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调查记者转型公益后又回到媒体战场:老兵孙春龙“回家了”

江丞华 传媒特训营 2022-05-13




从《八佰》到《长津湖》,近年来战争题材的电影备受关注,从影片回到现实中来的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参与战争的那些老兵。


“让老兵回家”曾经是前知名调查记者孙春龙的心愿,他希望通过公益活动的传播,带动整个社会关注抗战老兵。


2005年,缅甸。


当时还是调查记者的孙春龙在采访期间偶遇到一名老兵,交谈过后,他的人生轨迹从此与老兵这个群体交织在一起。


2011年,身处职业生涯黄金时期的孙春龙突然辞职,转而成为“老兵回家”这项公益活动的发起人、策划者。


8年过后,孙春龙卸任了其一手创立的龙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将目光重新放回传媒领域。


谈及转换赛道的初衷,孙春龙坦言,龙越基金会内部治理结构已上正轨,日复一日的筹款、寻找老兵,让他失去了最初的挑战感。


“新方向就是止戈传媒,接下来我会回到一个媒体人的视角,继续做公益,选择一个和平的方向,推动传播去影响更多人。”



“2011”现象


孙春龙,前《瞭望东方周刊》社会调查部主任,主要作品有《山西官煤勾结黑幕》《金三角毒枭禁毒》等。


孙春龙投身媒体,是抵抗了“金钱的诱惑”。他毕业后本来被分配到西安印钞厂工作,但没多久,“爱折腾”的他就跳出了铁饭碗,成为《西安晚报》的一名记者,随后又到了《瞭望东方周刊》成为调查记者。


做一名“刀笔侠客”是孙春龙曾经的梦想,小时候他就想要去少林寺学武,然后去行侠仗义,到中学时他立志做记者,希望用和平的方式去帮助更多贫苦的人。


成为调查记者后,他多次冒着危险采访和刊发作品。2008年他深入调查了山西娄烦县山体滑坡这个自然灾害背后的人祸,并在微博上对相关负责人实名举报。铺天盖地的压力一度让孙春龙有了“托孤之念”。好在报道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关注,国务院批准成立事故调查组,还原了这起重大责任事故的始末。


孙春龙曾经的想法是做一辈子调查记者,但后来在2008年去缅甸采访老兵后的触动改变了他的想法。他开始对老兵这个特殊群体感兴趣,并投身其中,创办了“老兵回家”公益项目。


有意思的是,在“老兵回家”成立的同一年,“大爱清尘”、“免费午餐”等公益项目也同时创办,其创立人孙春龙、王克勤、邓飞都是调查记者出身。


王克勤,前《中国经济时报》调查部主任,主要作品有《山西疫苗乱象调查》《河北大学校园“飙车案”调查》等;


邓飞,前《凤凰周刊》记者部主任,主要作品有《南中国男童贩卖链条》《周庄肺病》等。


2011年,上述三人在同一年里先后选择了转变人生方向。


这个巧合,孙春龙也发现了。“我们这几个人做的事情其实有一些雷同的地方,可能和这个时代有一定关系。”


首先,2011年,媒体环境发生变化,调查记者成为首批感受到冲击的群体。其次,调查记者因为一直和弱势群体打交道,内心其实有一种天然的悲悯的情怀,看到别人可怜,不愿意也不忍心去漠视,所以就想尽可能的身体力行的去帮他们做一些事情;此外,还有一个外部的因素,那时候是新媒体刚刚出现的时候,微博的出现,为我们转型提供了便利条件,然后很多事情水到渠成。”孙春龙如是说。



网络传播的不是公益而是价值观


孙春龙直言,如果没有微博的话,他们可能不会轻易去转身做公益。


“在专业方面,我们都是刚刚进入公益领域,很多东西都不懂,但在传播层面,我们都相对做的比较久一点,因此,很多媒体人做的公益活动主要都在做传播,依靠微博的影响力,然后才把事情做起来。”


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以往表达信息及传播的方式,媒体人进入公益领域的这十年,也让国内公益领域产生了一圈圈的涟漪。


2011年之前,国内公益组织基本保持着同一种状态:做公益,不传播,而老兵回家的做法则恰恰相反。


“我们刚进入公益圈的时候就比较重视传播,当我们完成一件事情之后,都会很好的传播出去。”孙春龙回忆道。


当时,这种标新立异的做法并没有得到外界的理解和认可,有志愿者曾质疑说道,“孙春龙做老兵回家就是沽名钓誉。”


但在孙春龙看来,好的传播力是公益组织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这些年做公益,我觉得对于公益来说,金字塔顶端其实是价值观的传播,金字塔中部是筹款、具体的实施规划,金字塔底层是被关怀的群体,公益组织做传播实质上做的是影响力传播,去改变更多人的价值观理念,进而引起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这才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显而易见的是,与孙春龙在缅甸偶遇老兵那时相较,知道那段历史、关注这群老兵的人显而易见的多了很多。


“基金会最大的贡献不是说帮助了多少老兵,而是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抗战老兵,同时也让老兵知道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孙春龙说。


目前,传媒人带来的改变早已悄然无声的延续至国内公益领域,可以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公益机构都在招募“传播专员”。



转型中的龙越基金会


2019年5月末,孙春龙发了一条朋友圈,内容是龙越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换届选举,两届理事长任期届满,其宣布交出接力棒。


“本来我以为老兵回家可能是我一生都要去努力做得事情。但后来我觉得可以让更多人来参与这个事情。目前,我只担任理事,作为创始人,不去做专职肯定对基金会造成一些影响,但对基金会而言,这种转型是需要经历的过程,是必须要付出的成本。”

最明显的影响反映在年度募捐款的下滑。


据龙越慈善基金会2020年度工作报告显示,该基金会年度募捐额达到4300多万。但孙春龙回忆说,基金会2015年的募捐额就已经达到了5000万。


卸任基金会理事长,看似突然,其实有迹可循。


孙春龙在龙越基金会刚刚创立时曾总结过八个字,“始于激情、久于理性”。


关于上述八个字,孙春龙的解读是:没有激情,龙越基金会不可能做起来,如今的基金会已经发展出了六个项目体系,但因治理机制的不成立,以至于出现了治理成员分歧难以调和的情况,从内部治理层面,对理性的呼唤也越发紧迫。


在分歧的背后,紧随而来的就是对执行的抵触,一旦执行层面出现问题,则会直接触动龙越基金会的核心和根本。


与大多数慈善基金会不同的是,龙越基金会的全职工作人员非常浓缩,只有不到20人。


“基金会从开始就定位为建设执行体系,基金会工作人员并不需要直接接触老兵,目前,我们在全国范围拥有三四十家项目执行团队,项目执行都是执行团队在操作。”孙春龙说。


这样的设计方案,源自老兵回家活动的实践经验。


孙春龙解释说,“老兵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如果由我们的工作人员去执行项目,仅差旅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成本,根据这个情况,我们设计了建设执行体系这种构架,在早期,我们会给执行团队补贴,支持他们去租赁办公室,支付专职工作人员的薪酬,在体系和执行能力的建设上,我们放进去了很多精力,这也是我觉得基金会做的比较好的地方。”


在孙春龙的设想里,龙越基金会的未来是一个低成本、高效执行的平台,基金会负责募捐工作和项目方面的制定,而执行则由分散各地的执行团队完成。


这种模式的好处,无疑是低成本、高效的执行,但潜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例如,如何把控执行团队的完成质量?


关于完成度的担忧,其实也在孙春龙的考虑之中。


“执行肯定会打折,但可以接受,这在我们做老兵回家项目的过程中是存在的,但是,当发现的老兵越来越多,比如在七八年前,我们发现了1万多名老兵的时候,你需要量产,势必要有一个强大的执行体系做依托。”


老兵回家活动刚刚启动时,孙春龙曾讲过一个伤感的数据,每一个冬天,大约会有15%的老兵挨不过去。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这个数值现在已经超过了原来的15%。截至目前,龙越基金会在全国照顾的老兵只有3000多位。


这些老人自被基金会发现至今,一直按时领取着致敬礼金,按照基金会的内部标准,根据各地方补贴政策不同,一般老兵每个月可领取600元,贫困老兵则可领取1200元。


龙哥的新战场


孙春龙对自己的个性有着清晰的认识,他把这个总结为“媒体人的性格”——喜欢挑战。


“现在的幸存老兵的照顾已经不存在大问题,整个老兵的人数在减少,筹款个个都在做,基本生活照顾已经不存在问题了,没必要给到太多的物质层面的关怀,把心意表达到了就可以,我觉得它的历史使命可以告一段落了。”孙春龙说。


随着龙越基金会内部治理结构日趋成熟,日复一日的工作让他的激情逐渐冷却,这让孙春龙有了一个转道新战场的想法。


2018年,孙春龙创立止戈传媒,致力于战争故事IP的打造与和平理念的传播,旗下公众号名为“龙哥的战场”,目前已生产出149篇深度原创战争人物故事。


“做基金会之后,通过这些战争亲历者,我非常深刻的认知到和平的重要性,所以我想做一个和平机构。”投身公益8年之后,孙春龙回到了他最初的起点,重新开始做媒体,用一个媒体人的视角去做公益活动,以商业模式实践公益愿望。


“止戈传媒是一个商业公司,因为推出的内容优质,它有了一些影响力,但从商业层面来说,做的很失败,因为我们在商业运作上没有太多经验。”孙春龙坦言道,此次的选择依旧困难重重。


从孙春龙的内心出发,他希望通过做止戈传媒,传递“为你讲述和平与爱的故事”,来传递珍享和平的价值观,所以他一直在做的是内容的生产。在做内容传递和平理念的同时,他遇到了一个媒体必然会遇到困境:内容如何获得商业回报?


“我们现在存在一个矛盾,作为商业公司,它的思路应该是我能为你做什么,但我们是以自己为出发点,思路是我想做什么,这造成的结果是我们在商业层面很难去推进,我最大的期望是,我们生产的内容,可以取得商业回报,但是我们做了很多比较优质的内容,商业转化却很难。”


孙春龙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题材比较敏感,战争故事的题材不太容易植入广告。也有一些影视导演,甚至是很大牌的导演找过来,想要将止戈传媒的内容做成电影,但也考虑到了题材敏感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跟现在的经济环境有关系,整体经济效益下行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都减少了在品牌宣发方面的投入,孙春龙认为自己是生不逢时。


骨子里,孙春龙依旧是个媒体人。他仍在用媒体人的思维方式去做符合媒体人价值观的东西。当然,在这其中,这位传媒老兵仍在努力的发挥曾经调查记者的韧劲,在摸索中坚持前行。


既然内容商业化暂时还没有找到好的方法,孙春龙决定先把止戈故事做成公益性机构去推动。


今年,孙春龙注册了长沙县止戈和平公益发展中心,计划在当地建造一个老兵回家故事馆,希望把它做成国内最大的关于老兵个体故事的特殊的战争纪念馆,故事馆里讲的全是小人物的历史和悲欢离合。

通过这个故事馆,孙春龙希望可以告诉大家,不要遗忘历史,并在不能遗忘历史的同时,倡导和平。


故事馆在今年9月已经正式启动,目前处于资料收集阶段,孙春龙的计划是,希望能在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的时候把故事馆推出来,用这个故事馆告诉大家:老兵永远不死。




- End -






版权信息

来源:传媒特训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