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术》2021年第1期目录&卷首语|尚 辉



卷首语

被称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2020年,为中国在世界格局中地位的改变提供了新的挑战与机遇。这种变局改变了国人在20世纪形成的对欧美文化仰视与追随的心理定势,从“强国文化”到“文化强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攀升开始了中华民族对“文化强国”战略的自觉与筑构。诉诸美术,这种文化战略是对本土美术民族文化根脉的寻源与拓展,是对外来优秀美术的汲取与转化,是对人类当代美术的探索与创造。
把对传统文人画面向现实的“改造”作为中国美术现代性起点而开始的中西融合,影响了中国画百余年发展的走向,这种由“改造”而开始的“转型”,既力图赋予现代社会普通公民享有表现与被表现的审美权益,也充分实现了现代美术家对社会承载的人文担当以及美术家自我艺术个性的觉醒。但西方美术“写实造型”与“形式构成”只是中国传统文人画“转型”的工具而不是目的,传统文人画所形成的笔皴墨法并非只是“文人画”的专利,而是中国画语言艺术性的普遍规律,且由中华民族文化思维形塑的观照方法的综合性与整体性,也使这种看似是“语言”所指实则升华到了精神、境界与品格的能指。中国画在中西融合中所进行的“改造”与“转型”,是否始终以牺牲中国画内观世界这个最核心的审美精髓为代价?传统文人笔墨在20世纪被“改造”与“变革”的强势中不断回潮,是否也意味着中国本土绘画始终存在着某些难以或根本不能改变的文化内核?在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当下审视中,我们对中西融合百年之路的某种反思警醒,必然形成对中国画艺术菁华进行再度修复与倡扬的强劲张力。
引进而来的油画在徐悲鸿、吴作人、董希文、罗工柳等人的笔下,才开始真正变为中国油画。外来语种本土化的关键,是审视这种绘画能否参与到中国历史与现实人文精神的审美熔铸之中,而非单纯从技艺的优劣高低去衡量。中国现代美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油画、版画、水彩和雕塑等这些引进而来的美术体裁书写的,因为这些语种审美地呈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以来发生的伟大历史变革,并在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书写中实现了符合民族文化审美需求与现代视觉经验的艺术语言的创造性转换。这些外来语种已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的有机组成。特别是在装置、观念、影像这些被称之为全球化时代典型艺术形态大行其道时,中国造型艺术反而逆潮勃兴,再现写实油画以及各种主题性绘画的繁盛所体现的对崇高艺术精神的追求,正表明了中国当代美术对人类艺术菁华的承继性创造与发展。
中国古代美术曾在以欧美艺术为世界艺术史轴心的书写者那里,仅仅作为一个东方艺术支脉而存在,中国现代美术几乎在那些艺术史的篇章中被完全遮蔽。的确,“中西融合”可能被看作是被“他者”化的一种艺术现象,只有变文化引进为文化输出才可能是“文化强国”时代的真正来临。中国当代美术应当具备这样的全球视野与发展眼光。

尚   辉

总第637期
2021.01

目   录







《 美 术 》创 刊 于 1950 年中 国 文 联 主 管中 国 美 术 家 协 会 主 办



投 稿 信 箱

| 美 术 月 记 | 郑 石 如
artmsyj@163.com

| 美 术 家 | 吴 端 涛
 artmsj@163.com

| 美 术 史 学 | 杨 灿 伟
artmsx@163.com
| 国 外 美 术 | 靳 浩
artgwsx@163.com

| 文 萃 艺 荟 | 靳 浩
artwcyh@163.com

| 微 信 平 台 | 任 洁
artmagazinewx@sina.com


 国 际 标 准 刊 号

ISSN1003-1774

 国 内 统 一 刊 号

CN11-1311/J

 订 阅 方 式

邮 局  |  邮 发 代 号:2-170

 定 价

38.00元

编 辑 部

010-65003278
010-65063281

 发 行 部

 010-65952481

广 告 部

 010-65003278

传 真


 010-65911170

...................................................................................................

欢  迎  订  阅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苑北里22号
中国文联5层
邮编 | 100029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