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热爱自然的step1竟然是它,10位专家教你自然的打开方式
专家观点-01
刘兵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学传播与科普及研究中心主任
我们现在缺失的,其实更多是非理性地感知心灵的能力,有时候我们过于理性了,所以才会变得冷漠,变得过于计算利益。和自然相处,不止是获得自然科学认知,更重要的是与周围世界建立感性连接。
专家观点-02
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物学家
自然教育应当立足长远,注重知识的同时也注重情感,去真正了解自己的家园,并把生态共同体的思想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功利性也不要那么强,自然教育的对象应该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专家观点-03
刘孝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数理科学是去人化的,而博物学以自然为基础,含纳人文因素,是有人化的。博物认知有我有情,所以触及心灵。我们总是在讲自然而然,好像是很玄的事情,其实不然,有物可载,有情可感。
专家观点-04
田松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教育教研室主任、科学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看手机电视更重要,还是看鸟飞花开更重要?建设工业文明需要数理科学,建立生态文明则需要博物学。如果我们叫不出一棵具体的树的名字,如果我们不了解具体的自然物,不认识树木、花草、飞鸟……我们怎么可能对自然产生发自内心的爱?抽象地热爱自然,不是热爱。关心一片具体的叶子,多识鸟兽草木,知道它们的名字,是重建与自然关系的第一步。只有把你的感官打开,才能治愈“自然缺失症”,而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人类要做一个有生态道德的物种。
专家观点-05
董世魁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院长、教授
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退化使青藏高原地区15-23%的动植物处于濒危状态。我们关注三江源保护,并非跟住在中下游的我们毫无关系,母亲河的源头如果破坏了,下游能好吗?认识到位才能更好地保护,这是自然教育需要做的事情。保护青藏高原,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减排温室气体等措施行动起来。
专家观点-06
张先锋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博物馆馆长、武汉科学家科普团团长
今年1月1日起,长江实施“十年禁渔”。长江病了,病根在人,解铃还须系铃人。“禁渔”不仅仅是为了救鱼,还是救人,是救长江生态,救我们自己。我们要通过自然博物教育不断加强大众对长江和禁渔的认知,长江文明离不开长江博物文化,时代呼唤博物教育。
专家观点-07
李振基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
我们认知自然的时候,不应该只是人的主观角度,植物和动物也有自己的智慧,它们也想活下去,也想传种接代,也有感情,也有智慧。我们应该多站在动物和植物本身的角度去感受它们。
专家观点-08
姜昊自然博物馆策展人、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馆长
“德智体美劳”是我们提倡的青少年成长素养,我认为还应该加一个“自然素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外,对人们自然观的培养应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专家观点-09
张海华媒体人,博物作家
自然博物教育应该积极探索在地积累,注重博物人才的本地化,鼓励多领域人才关注自然和博物。
专家观点-10
李聪颖《博物》杂志编辑、著名博物画师
记录、表达自然之美的方式有很多中,比如写作、绘画、音乐、舞蹈、手工等。但为大自然做图文并茂的笔记,是老少咸宜、灵活多变的方式,爱自然,不妨从亲身实践、仔细观察、用心感受、如实记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