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编辑同行的多部实用宝典—对编辑同行梁博士系列专著的感言

张磊 梁博士讲堂 2021-03-17

据有关机构测算,全世界每年出版图书约80万种,期刊约40万种,平均每天发表学术论文14 000篇,每35 s就有1篇论文发表,不到1 min就有1本新书问世,每小时出现近20项技术发明,每天约有40亿个信息单位的信息量向世界发送……由此导致的知识半衰期正在日益缩短。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迅猛更新,科技交流日益频繁,而科技书刊(包括网络版)承载的知识传播功能越来越重要。科技语言作为科技交流的工具和媒介,发挥着关键作用。

科技(学术)论文是科技人员(包括社会科学研究者)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现象或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进而总结和阐述新的结果和结论,最后按照出版要求进行的电子和书面表达,在情报学中也称为原始论文或一次文献。论文的质量不仅取决于科研成果本身的质量,也取决于对成果表述的质量,即写作。能否清晰、准确、完整、严谨、规范地表述研究过程及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知识传播和利用的效果,亦是判断学术贡献的重要标准。

目前,许多科技工作者对写作的认识尚不够,大多重科研创新、轻写作,尤其是不少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虽技术经验丰富,但写作能力极为欠缺。高校青年教师及研究生虽受过一定的学术写作训练,但远未达到科学、规范、标准的写作层次。写作者往往从个人角度撰写文稿,缺乏从编辑、读者、出版等多角度进行换位审读。此外,有关科技论文写作和书刊出版标准方面的书籍虽然不少,但大多是期刊编辑部的工作指南或工具书,缺少在写作与编辑同一视角和统一平台下指导论文规范写作与编辑的工具书。

梁博士的系列专著《科技论文规范写作与编辑》《英文科技论文规范写作与编辑》《科技语体语法、规范与修辞》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他自身丰富的科研经历和多年期刊编辑工作的宝贵经验,为这几部专著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即将出版的两部新书《科技语体语法与修辞》《科技语体标准与规范》,系统梳理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语言、语音、文字、语义、词汇、语法、句法、逻辑、语境、语体、修辞等,这是写作的共性问题,从而引出科学研究中的语言学——科技语体,全面总结并阐述科学技术的概念和含义、科技语体的表达方式与分类,学术体写作的特点等;作者从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出发,对语素、词汇、词组、句子、单句、复句及句群进行精讲;对科技语体标准和规范方面进行全面阐述,结合最新国家标准,对标点符号的用法、数字、量及单位、外文字母、插图、表格、式子、引文规则等进行系统讲解,给出大量实例;重点对科技语体的修辞和常见语病进行深入剖析,对大量错句进行解读。系列专著内容丰富,脉络清晰,有血有肉,成体系,有创新,有见地,与时俱进!不仅对论文写作者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对广大期刊编辑人员来说更是难得的宝典和权威工具书。面对如此庞大的知识体系,编写难度非常大,这几部凝结了福军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是对学术界的一大贡献!

科技书刊的质量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作者的创造性成果及其语言表达,二是书刊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二者的共同之处就是语言文字。本人从事科技书刊编辑工作虽然只有10余年,但深感作为一名编辑人员责任重大,也深感自身业务能力的不足,在文稿编校工作中,经常遇到各类棘手问题,如文稿的某些特殊性与出版标准或规范存在矛盾时,在查阅各类文献无果的情况下,需要不厌其烦地与作者电话或书面沟通,对文稿进行反复修改,每改动一处都需百般斟酌,以求“作品”的完美。这份特殊的工作,让我结识了行业内的许多专家、学者以及编辑同行。与福军老师相识源于他的一篇原创网络文章“30年家乡发生了什么清明回村观感”,虽是一篇记叙与感想,但栩栩如生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令我至今难忘。通过网络留言功能,我们正式相识。凑巧的是,我与福军老师不仅仅是同行,还是同乡和校友!几经电话,如遇知音!在业务方面,经常向梁老师咨询与请教,他的很多观点、判断、建议让我受益匪浅。诚然,福军老师的几部专著也成为我的“工作法典”!

习总书记曾在2016年的三科大会上指出,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中国科技事业的兴旺需要中国一代又一代科技专家的不懈努力,作为期刊编辑工作者,要与学者们一道,尽洪荒之力让中国科技引领世界,让中国期刊享誉全球!

就此搁笔,期待梁老师有更好、更多的作品问世!

 

天津市设计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机械设计》杂志副主编  张磊  



张磊,汉族,1981年出生,民进会员。北京理工大学毕业,曾任天津理工大学副教授。《机械设计》杂志第五届编委会委员、副主编,天津市设计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天津市机械科技信息中心副主任,天津市机电工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助理,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京津冀经济区创新设计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理事,广东省智能创新协会顾问,中国好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现代设计方法、人机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科技书刊编辑与写作等。从事相关领域科技文献分析研究与期刊编校工作10余年。

近年来,主持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3项、天津市科技团体咨询决策项目1项、区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4项;各类企业委托项目多项;参与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各类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2项。2016年荣获天津市先进学会工作者称号;2017年入选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业青年百人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