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柬埔寨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的国家,其文化甚至可以追溯到吴哥王朝之前的时代,但因为没有留下吴哥窟这种闻名世界的遗迹,所以少有人知。
与这个地区的历史一同演进,“柬埔寨”这个头衔也经历了几次重塑,最后才变成了今天我们在签证上会看到的“柬埔寨王国(Kingdom of Cambodia)”。
柬埔寨在罗马字母中有三个写法,分别是:Cambodia、Cambodge和Kampuchea。三个的发音都很类似,也都是别称“奇迹王国(Kingdom of Wonder)”的柬埔寨的另一种名字。
Cambodge是法文,是法国殖民柬埔寨时的称呼;同时Cambodia是这个词的英文版本;而Kampuchea则是高棉的官方称谓,这个词在历史上源远流长。
“Kampuchea”一词源于梵语的“Kambujadeśa”或“Kambuja”——印度北部的一个早期部落,在高棉帝国形成之前,曾统治了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据信,印度商人在该地区发现偏远土地时,渐渐传递出了这个名字。
它的起源还体现在一个神话中,这个神话出现在巴色占空寺(Baksei Chamkrong)墙上雕刻的铭文。巴色占空寺是遗迹群中偏小型的寺庙,在靠近大吴哥城的南门、日落胜地巴肯寺的旁边,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944年。
根据该神话记载,印度隐士柬埔·萨耶胡瓦(Kambu Swayambhuva)与天女梅拉(Mera)相遇,两人最终结婚并建立了一个新王国,这个王国后来便发展成了在高棉帝国之前的真腊(Chenla)。
而隐者“柬埔”,便渐渐被使用成为了国名。中国元朝称之为“甘勃智”、《明史》称“甘武者”,都是Kampuchea的音。后来,法国殖民者也沿用这个音,称其为Cambodge。
近代历史上,柬埔寨的官方头衔有几种形式。自1953年以来,这个国家经历过了5个不同的名字,不同的统治者都试图在名称之中埋入自己的影子。
由已故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所领导的君主政体,正式授予“柬埔寨王国(Kingdom of Cambodia)”的名称——即今天的官方名称。
美国支持的朗诺(Lon Nol)政府推翻了君主制,并建立了“高棉共和国(Khmer Republic)”。而被推翻的西哈努克则在北京组成了红色高棉,以与朗诺领导的政府对抗。
在越共的协助下,红色高棉攻陷了金边。原为记者的强硬派干部波尔布特(Pol Pot)被第一届人大全体会议选为总理,建立了共产主义政权,并获得中国的支持,拥有联合国席位。至此,高棉共和国成为了“民主柬埔寨(Democratic Kampuchea)”。
在接下来的4年里,估计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于红色恐怖统治下的种族屠杀。城市的人都被驱逐、被迫在农村工作。精英和受过教育的公民,包括医生、教师、艺术家、政治家,甚至那些戴眼镜的人,都是红色高棉的目标。银行及货币系统被完全摧毁。
越南军队攻入金边,推翻红色高棉。越南支持的“柬埔寨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Kampuchea,PRK)”政府成立,但因为被视为越南的傀儡政权,无法获得国际的承认。随着64事件和东欧剧变,为了扭转西方的看法,1989时重新命名为“柬埔寨国(State of Cambodia)”。
到了1993年,联柬权力机构(UNTAC)任务完成,随后在柬埔寨举行了第一次民主选举,国会着手起草和批准新宪法,并重拾旧名,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的“柬埔寨王国(Kingdom of Cambodia)”,西哈努克重新登基成为国王。
作者:历史樵
图片来源:历史樵
编辑:历史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