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4.1《方向与位置》微课视频辅导+练习

点右边关注我→ 绿色圃五年级资源 2021-08-08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课后作业

1.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2,3)和(3,2)是两个不同的数对。(  )

(2)必须有两个数才能组成数对。(  )

(3)小红的位置是(3,4),小明的位置是(4,3),他两人是同桌。(  )

(4)数对(a,b)中a表示列数,b表示行数。(  )

2.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小明坐在教室的第2列第3行,用(2,3)表示,小刚坐在教室的第1行第3列应当表示为(  )。

A.(1,3)  B.(3,1)  C.(1,1)

(2)小明、小强和小亮是同班同学,小明的位置是(2,3),小强的位置是(2,5),小亮和小明、小强坐在同一列,小亮的位置可能是(  )。

A.(2,4)  B.(5,3)  C.(3,5)

3.写出下图中字母的位置。

(1)用数对表示出各场所的位置。

(2)星期天,凡凡的活动路线是(3,6)→(4,3)→(6,4)→(9,5)→(7,9)。说一说她这一天先后去了哪些地方。


1.(1)√ (2)√  (3)✕ (4) √

2.(1)B (2)A

3.A(5,8) B(2,5) C(5,2) D(8,5)

4.(1)学校(0,0) 邮局(1,7) 体育馆(3,6)

图书馆(4,3) 商场(7,9) 公园(9,5)

少年宫(6,4) 医院(8,2) 

(2)体育馆→图书馆→少年宫→公园→商场


教学设计

本课主要学习数对的含义,以及在具体的情境中准确的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类似的“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本节课主要对这种经验进行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练习,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数形结合,符号化的数学思维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形结合、符号化思想,感悟数学简洁、高效、准确之美。

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学生能够理解行与列以及数对的含义。

难点

   理解数对的含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谈话导入

设境置疑,产生需要

  1.谈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军营,参观战士们的军营生活,高兴吗?(播放课件:走进军营,出示情境图)看,战士们正在进行队列训练呢,这一位是班长小强。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出问题:小强在什么位置?(指名学生回答)

  3.问:为什么同一个人的位置,同学们的说法不一样呢?

  4.结合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小结:刚才同学们在描述小强的位置时,有的横着看,有的竖着数,有的……由于看法和角度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说法,数学是交流的工具啊!标准不一样给我们的交流带来不方便,你想不想探讨一些简单又统一的方法来确定位置?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确定位置(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军营队列训练的现实情境,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然后通过交流,引发学生产生用一致的方式表示的位置的需要。

(二)互相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行与列

      师:刚才大家用不同的方法都准确的表示出小强的位置,不过有的同学先从左向右数,再从前向后数;而有的同学是从右向左数,再从前往后数;最后的同学先从左到右数,再从后往前数。这么多的方法,听了什么感受?

生:确定位置的方法很多。

生:方法很乱。

……

师: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数学上有统一的规定。

师:(课件同步演示):平时我们所说的“竖排”,通常叫做“列”,习惯上我们从观察者的左边数第1列、第2列……,平时我们所说的“横排”,叫做“行”,通常从前往后数,第1行、第2行……。

     师:现在你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说说小强的位置吗?(课件演示)小亮和小明的位置怎么说?想好了,说给同位听。

      指名同学说小亮和小明的位置,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由生活中常用的“横排”“竖排”转换为数学上常用的“列”和“行”,是本节课完成的第一次数学化。对于这样的“原生概念”,采用讲授的方法让学生知道竖排为“列”,横排为“行”,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规则,有利于实现课堂的高效。

      2.尝试交流,认识数对

     师:看来呀,统一约定是一个不错的法宝,这下有了统一表示方法了,这么长一串,太麻烦了!能发明一种更简洁又准确的表示方法吗?

生思考

师: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咱们四人合作小组研究一下,请组长组织,并请同学记录在合作学习记录纸上,最后把你们认为最简洁的表示方法写在小组结论位置处。

生合作讨论,先每个孩子都表自己的想法,然后大家讨论比较,形成小组一致认可的表示方法。

教师巡视参与。

师:有结论的小组派同学把它写在黑板上。

学生汇报预设

3-2      3、2     3列2行   3.2    2.3   ……

师:孩子们比一比,更简洁了吗?

生:更简洁了。

师:真不错!可是,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表示方法吗,会引起误会吗。

生:见过,3-2会想成3减2等于1。

生:见过,在语文书里,3、2报得是两个数,比如:3、2、1。

生:3.2是一个小数。

生:可是3列2行并不特别简洁。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有道理,数学家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和你们一样,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那孩子们比较比较,看看他们都有什么。

生:都有3和2。

师:看来,还得写上2,32这样可以了吗?

生:那就是32了。

师:对,看来我们还得思考用一个什么符号把3和2隔开。

生思考。

师:猜猜数学家用的是什么符号。

生:逗号。

师:我不得不兴奋的告诉大家,数学家们最终达成的共识就是逗号,大家应试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刚才那位同学。

师:孩子们真了不起,数学家也像你们一样,经过反复的争论,最后用逗号把两个数隔开,并且,为了不引起人们的误会,用一个括号把他们括起来表示为一个整体,并且约定,列数写在前面,行数写在后面(板书:先列后行)。还取了一个名字:数对。(板书:数对)

设计意图:把用“第几列第几行”转换为用“数对”表示学生位置,是本节课要完成的第二次“数学化”。让学生独立尝试简化表示位置的方法,并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经历“再创造”的过程,更充分地体验“数对”的简洁性,从而激活学生的数学智慧。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