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7.5《图形的面积》微课视频 | 练习
微课视频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1.(1) B (2)B
2. 48×30+(48+72)×30÷2=3240(cm²)
3240×30=97200(cm²)=9.72(m²)
答:一共需要9.72平方米的木板。
3. (1.56×0.75)÷(0.39×0.25÷2)=24(面)
答:可以做24面这样的小旗。
教学设计
教材第103页第5-7题的“图形的面积计算”的知识复习,完成练习二十七的10-17题。
u 教材提示
本节内容主要有:
知识点一:复习图形的面积计算。
本节课在教材的编制上有以下特点:
首先、复习图形的变换和面积计算这部分内容, 图形的面积计算都属于图形与空间的内容,把这些内容结合到一起安排,有利于沟通图形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空间观念。
第二、教材安排的是对可能性知识进行整理复习,通过第7题巩固如何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判断事件结果有几种。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和概括理解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自觉整理复习所学知识的意识和习惯。同时,让学生在复习中,进一步体会到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使所学数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u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经历复习的过程,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熟悉计算多边形面积的方法。复习巩固简单的可能性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归纳、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突破难点,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数学和会学数学,从而爱学数学的意识和情感。
u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多边形的面积公式,会进行平方千米和公顷的换算,会判断事件发生结果的可能性有几种。
难点
用图形变换的方法确定位置,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中对“除以2”的理解。
u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等。
u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谈话引入。
师:这一单元,我们在图形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谈图形学习上面的内容和学习收获。教师并适时补充。
2.引入新课。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整理“面积计算”的相关内容。
板书课题:图形的变换和面积计算、可能性
设计意图: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学生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对所整理与复习的知识有一个大概了解,为引出要复习的内容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复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1.问: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计算公式。
2.问: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让学生回答回顾后交流汇报: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它的一条高剪成两部分,通过平移,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教师板书面积公式)
3.问: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指名让学生回答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重点引导学生回顾转化的推导方法:即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和用两个相同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再根据拼接前后图形的关系推导出相关公式。
4.问:我们还学习了哪些图形的计算方法?
学生回答: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在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我们常用数格子的方法,把完整的格子算作1格,不完整的格子算作半格,统计出一共有多少格后,就能估算出面积了。
5.巩固练习。
完成103面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计算结果,并说一说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对这3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知识进行整理、科学归纳,沟通了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联系,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使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