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我在澳洲的日子(5)维多利亚女王市场
这是“书影斑斓”陪伴你的第 58 天
写
在
前
面
本系列文章的作者,原就职于太原铁路局,退休后在澳洲探亲,为两个女儿照顾孩子,享受天伦之乐。
因一直爱读史书,喜好写作,所以作者在探亲期间,把自己在澳洲的所见所闻所遇中有趣的故事,用手中的笔一一记录了下来,并最终形成了“我在澳洲的日子”系列作品。
文章以长者特有的睿智与视角,配之以作者幽默与温暖的文字,定会为读者奉献上一盘盘因中西方民间社会交流而产生的“文化小海鲜”。
——书影君
我在澳洲的日子(4)
维多利亚女王市场
作者|太阳月亮
来源|作者原创供稿
这是“书影斑斓”发布的第 95 篇原创文章
全文共 2141 个字,阅读大约需要 4 分钟。
去年刚到澳大利亚不久,就听说墨尔本有个闻名遐迩的“维多利亚女王市场(Queen Victoria market)”。
墨尔本“维多利亚女王市场”外景
当时自己正在阿德莱德小女儿家住,对这个市场没有完全认识,心中很有点不可理喻。觉得这大英帝国女王的招牌,也太不值钱了,竟冠在一个卖东西的场所,而且炒到了闻名遐迩的程度。
今年8月底,我来到墨尔本大女儿家后,专门在网上查了一下有关“维多利亚女王市场”的资料,才发现这个女王市场的名气确实很大。在这里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类似于北京的“秀水街”、河北保定的“白沟”等一些全国知名的综合型市场。
该市场就在墨尔本市中心区附近,创建于1878年,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据说女王市场还是墨尔本著名的地标建筑及观光旅游胜地。
墨尔本“维多利亚女王市场”外景
世界各地的很多旅行社,都将逛“维多利亚女王市场”作为墨尔本一日游的项目,当地居民还把女王市场当做墨尔本的荣耀,经常自豪的介绍给外地人。
女儿说,“维多利亚女王市场”是墨尔本最大的市场,不只是外国游客喜欢逛,就是本地土生土长的英国老移民,特别是华人和老太太也很喜欢来逛。
市场中各种肤色人开的摊位都有,各个民族的饮食文化、穿戴文化都能体现出来,就像一个万国市场。
观光客喜欢逛,是冲着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购买土特产品而去的,那本地人、华人和老太太喜欢逛又是为那般呢?
对女王市场的不可理解和好奇,驱使我的脑细胞不停地构画女王市场的规模和热闹繁华程度,想象在市场中游逛购物的各国游客。
来到墨尔本的三个月时间中,我多次萌发亲自前往女王市场看一看的想法,哪怕是什么东西也不买,也要实地考察体验一番。
但由于女儿居住的box hill south居民区在市中心区的东部,距离中心区有15公里左右的路程(这还是距市中心区比较近的一个小区)。我这个听不懂一句外国话,看不明白一个英文的老外,连乘坐哪路公交车、哪路轨道电车或市区火车都不知道,甚至连“维多利亚女王市场”的英文“Queen Victoria market”都不认识。不要说找不到市场在哪里,就是迷了路都找不回来,实在很不方便一个人单独前往。
今天,女儿女婿带着我到墨尔本市中心区的西部居民区办事,返回经过市中心区时,女儿说带我去逛“维多利亚女王市场”,我终于走进了这个久闻其名的女王市场。
女王市场的顾客确实很多,推购物车的、排队吃饭的、拎包买菜的、挑选物品的……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不时可以见到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坐着推车,被儿女推着从眼前经过。
墨尔本“维多利亚女王市场”内景
市场里各种肤色的顾客混杂在一起,各种语言交织在一起,摊主和顾客中的中国人特别显眼,有的门店前甚至挂着中文招牌,摊主用中国话和顾客交流,这样的场面,在澳大利亚这样闲逸的国度很少见到。
市场也很大,大致分三个区域:生鲜、果蔬、日用品,另外还有一个餐饮区。经营模式也比较灵活,零售、批发都有。
我跟着女儿女婿看蔬菜水果摊位、逛日用品柜台、转服装门店、欣赏各国特色小吃……晃悠了一个多小时,估摸市场的经营面积超过五六万平方米。
说实在话,女王市场的档次仅算得上国内市场的初级水平,更不能和一流城市的大型超市相比,除生鲜区装修得漂亮一点之外,其他区域基本上是摆摊档。
特别是果蔬区、服装区和几个礼品店,有的搭块木板做货架,有的干脆就把货物摆放在凳子和纸箱上,简直就和国内城市路边的小摊小贩差不了多少。
女王市场虽然在市中心区附近,但和十多公里、几十公里外的小区商场超市相比,不论是吃饭就餐、还是购买果蔬衣物和日常用品,价格都要稍微便宜一些。
墨尔本“维多利亚女王市场”内景
我和经常买菜的box hill小区菜市场的价格比较了一下,豆角要便宜五六元,西红柿和大辣椒也要便宜一元左右。
我边走边逛边思考:也许正是这如此原生态的特色、如此低档次的场面、如此浓郁的平民氛围,才使这个市场能够存在120多年而经久不衰吧?正是保留住这些极为原始的特点,才吸引大量游客来此观光购物吧?
我想到国内城市的一些地方政府却恰恰相反,对那些在历史中很有名气,同样闻名遐迩的市场,随意地加以改造,使那些颇具特色的、当地人引以自豪的“经典”场所,被人为地披上了靓丽的面纱。
从表面上看档次是提高了,也不脏乱了,可是原生态的韵味也消失了。城市越变越漂亮,越变越雷同而失去了自己的本色!
墨尔本是一个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城市之一,还连续多年摘取人类宜居城市第一名的桂冠。但维多利亚女王市场这个低档次场所的存在,丝毫没有影响到她美丽城市的声誉,反而成为引以为自豪的城市亮点。
如果墨尔本当局也像国内一些地方政府那样,把“维多利亚女王市场”升级改造,顶多墨尔本多了一个“SHOPPING CENTER”(大型商场区),却少了一个“著名的地标建筑”和“观光胜地”。平民百姓也就少了一个可以津津乐道炫耀的话题,少了一个流连忘返、得到实惠、经常想着要光顾的、感觉亲切热闹的去处!
从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出国人与西人思维的差异。孰优孰劣自有老百姓去评说!
转悠了大半天,觉得肚子开始饿了,女儿女婿领着我来到餐饮服务区。餐饮区都是各个国家移民开的小吃店,刚走到那里就香味满鼻,食欲大开。
墨尔本“维多利亚女王市场”内景
小吃店都比较简陋,不管是当地人开的汉堡包、面包和热狗店,还是意大利人开的披萨和炒饭店,亦或是日本韩国人开的寿司店,每个窗口前都排着长长的一队顾客在等候。
再看那些买到饭的顾客,无论是官员白领还是平民百姓,不是坐在门前的休息凳上,就是站在那里,边吃边聊天。气氛无拘无束,给人一种和谐温馨、闲逸自在、幸福无边的感觉……
补充说明:
其实,对于城市升级改造的问题,全球各国以及各大人口净流入城市,近年来一直都在积极关注以及研究对策。
书影君在2015年12月2日发表于澎湃新闻中,一篇名为《墨尔本为什么要对维多利亚女王市场更新改造》的文章里,得知因该市场年代历史久远,设备设施老化及道路拥堵等问题,墨尔本市政府已于2013年正式启动了维多利亚女王市场的更新改造计划。维多利亚州政府及墨尔本市政府计划投入2.5亿澳元,全面提升市场软硬件水准及该区域城市功能。整个改造分为三个阶段,从2013年直至2026年。
书影君想说,一座城市的管理理念,受社会制度层面的影响,但更多地,还是要考虑技术性层面的问题。让一座城市更好地服务于居住其中的人,这应是无论何种社会制度下的管理者都追求的愿景。
本文配图:ZOL论坛-摄影论坛
图片作者:nbqzyh
作者简介
太阳月亮,太原铁路局退休干部,现与家人居住澳洲。爱读史书,喜好写作。笔名由来:借用作者原名,寓“有史以来就非常明亮”之意。
往期精彩文章
书影斑斓
一个有角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读书公众号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书影斑斓”
投稿邮箱:zhw-rw@163.com
(注:“书影斑斓”公众号内所有文章均为署名作者的原创,欢迎转发朋友圈,如若转载请与后台联系。本文所有图片、视频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