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生学术论坛回顾
研究生论坛
10月19日下午13:40-17:10,由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承办,“第六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生学术论坛”在西华大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二厅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围绕“城乡可持续与多维驱动”主题,从“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城乡规划与设计”“社区参与与文化保护”“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环境可持续性与城乡生态保护”“政策与治理机制”“地域文化与可持续设计”“文化创意设计”等视角出发,结合新理念、新技术、新媒介,探索城乡可持续的路径,从“政、产、学、研、用”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展示在组织建设、产业发展、文化历史、生态保育、规划设计、公共艺术等方面的问题与成果,以及促进城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从而推动促进城乡可持续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
下午13:40-17:10,研究生分论坛由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董启迪博士、贺祥庭博士担任学术主持,通过征文入选发言者19名,包括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吕洋、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郝媛媛、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徐敬云、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陈骁、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马晓睛、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张钰鹏、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吴翠、西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晨曦、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佘俊,李翰武、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黄新雨、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孔所以、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刘旭晨、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张静静、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刘琪、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文勉力、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学院黄杨阳、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何海青、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黄丹斓、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张洁。
以上19位研究生针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以布朗族曼暖远村为例”“乡村情感视角下传统村落记忆场所研究”“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灌溉农具设计研究--以分水器为例”“服务设计理念下的乡村盆景集市体验空间设计”“传统手工艺中女性传承人的角色构建与价值研究--以羌绣手工艺为例”“基于游艺学理念的乡村亲子游场景营造研究--以夹江县石堰村为例”“农文旅融合下乡村旅游品牌IP的视觉形象构建与价值转化”“城市乡村一体化发展与传播视角下智慧媒体技术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例”“AI绘画在乡村墙绘中的应用研究--以麻城市大堰河村为例”“AI赋能佛像文化的数字化设计研究--以安岳佛像文化为例”“非零和博弈下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及空间应对--以大理古城广武路为例”“农产品包装设计对消费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感性工学的邛窑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文化创意设计驱动老旧街区更新探析--以成都玉林“爱转角”街区为例”“基于共生理念的川西林盘公共空间可持续设计构建”“成都平原文化景观重建的类型学方法”“基于知识图谱的川西林盘聚落景观可持续设计研究”“基于眼动技术的川西林盘景观视觉感知分析研究”“线性文化遗产地区发展路径研究--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等相关内容,围绕“城乡多维驱动与可持续设计”等主题进行多角度的分享与讨论。论坛结束,由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浩、贺祥庭老师为参加本次论坛的同学颁发证书。
本次论坛,包括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10余所省内外兄弟院校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计300多人次现场参与论坛,并参与城乡更新战略中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探讨,获得良好交流与互动。
———— 上半场论坛 ————
研究生论坛主持 I 董启迪
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 硕士生导师 博士
———— 研究生代表 ————
吕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一以布朗族曼暖远村为例
该同学讲述了通过单指标赋值法,对曼暖远村的自然环情、建筑空间、农业生产及民俗文化等景观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曼暖远村人居环境改造与优化的策略,包括保护生态基底,突出地域特色、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和培育新型农业等,希望将布朗族曼暖远村打造成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生态优美、民俗丰富、生活宜居的美丽乡村,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村庄的人居环境改造与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并展示进一步展示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居环境景观评价体系,助理完善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理论,为全国各地的人居环境改造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持。
郝媛媛:乡愁情感视角下传统村落记忆场所研究
该同学从空间维度场所和时间维度记忆两个方面对记忆场所进行研究,她讲述了从空间维度来说,它是承载记忆的空间载体,从时间维度来说,它是具有历史性和共时性的,共时性又会造成人民的集体记忆的延续。基于Citespace与Vosviewer,她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对记忆场所进行与传统村落进行研究,拓宽了记忆场所的研究视角,探索“记忆场所”与“传统村落”理论研究脉络,提出建立传统村落景观记忆场所乡愁情感与场所依恋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相关策略,为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更新提供建设思路和理论价值。
徐敬云: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灌溉农具设计研究一一以分水器为例
该同学以西双版纳傣族分水器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等方法,从设计学的角度剖析分水器的型、材、质和使用方式等,说明了分水器具有公平的配水功能、地域性的自然材料;并对比分析傣族分水器区别于其他民族分水器的独特造型,进而探寻傣族分水器的成因及其傣族民族文化、地域环境对分水器的影响,体现了少数民族顺势造物、惜水节用的可持续性设计思想。
陈骁:服务设计理念下的乡村盆景集市体验空间设计
该同学聚焦Z世代群体,对其消费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当代青年趋向于体验型消费,并以成都市农科村作为研究案例地,依托其特色苗木产业打造乡村盆景集市,运用服务设计的策略方法探求用户体验痛点和服务触点,指导规划集市内的服务流程和空间布局,最终归纳出体验式选购、文化感知、社群打造、线上平台搭建四大服务场景建构策略,以此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马晓晴:传统手工艺中女性传承人的角色构建与价值研究一以羌族手工艺为例
该同学通过个案分析分享,以羌绣传承人林富美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半结构化访谈,分析她在艺术风格演变、自我发展路径以及职业身份构建过程中的关键转变,与大家探讨了羌绣手工艺中女性传承人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构建与价值体现。同时,她从羌族女性的传统角色出发,探讨了少数民族妇女在城乡发展中所面临的社会文化挑战、角色变迁及其需求问题。这次分享研究不仅彰显了女性传承人在推动社会变革和文化认同方面的重要性,还唤起了决策者对女性发展的重视。
张钰鹏:基于游艺学理念的乡村亲子游场景营造研究以夹江县石堰村为例
该同学以夹江县石堰村为例,归纳当地文化资源,运用设计思维的方法结构,进行乡村游径更新、艺术体验与实践活动的场景营造,打造游艺学三位一体的综合旅游模式,营建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场景,满足亲子家庭旅游需求,以期为乡村亲子游场景营造与乡村特色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依据。
吴翠:农文旅融合下乡村旅游品牌IP的视觉形象构建与价值转化
该同学在农文旅融合背景下,基于广东中山新合村的农文旅规划项目实践案例,通过文献分析、田野考察与归纳演绎等方法,根据乡村地域文化、自然生态、特色产业,探讨乡村旅游品牌IP的视觉形象构建策略及其价值转化的现代化本土化路径,主要是融媒传播、周边衍生、产业联动、文化建设4个路径,通过视觉设计展示了自己助力乡村旅游业振兴的设计,以文促旅,以旅兴农,带来了有趣设计方案的分享与深入思考过程的分享!
张晨曦:城市乡村一体化发展与传播视角下智慧媒体技术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例
该同学与大家探讨了城市乡村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媒体技术如何助力村文化建设,该同学指出,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智慧媒体技术为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路径,她与大家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村文化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如数字化记录与展示乡村文化遗产、提供沉浸式乡村文化体验、促进乡村旅游推广等,同时,讲述了智慧媒体技术在推动城乡文化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潜力,阐明了vr技术的真还原、更直观全面等优势,带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智慧媒体技术,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最后通过多个案例和大家分享了vr 应用现状,又强调了智慧媒体技术在助力村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佘俊、李翰武:AI绘画在乡村墙绘中的应用研究一以麻城市大堰河村为例远村为例
该同学讲述随着AI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步拓展,墙绘艺术的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表现在改善乡村景观、展现乡村风貌、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他围绕AI绘画在乡村墙绘中的应用实践,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分享了挖掘出来的美学价值、精神价值和实践价值,通过对大堰河村等实际地勘察、文献研究、设计创作、利用Ai设计得出墙绘方案,并应用实践、总结经验,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效果。最后该同学展望未来,并总结不足,希望能够通过AI绘画的研究实践促进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性的发展。
———— 下半场论坛 ————
研究生论坛主持 I 贺祥庭
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 硕士生导师 博士
———— 研究生代表 ————
黄新雨:AI赋能佛像文化的数字化设计研究以安岳佛像文化为例
该同学以数字化时代、安岳石刻之都为背景,通过介绍AIGC、可持续设计、科技创新、智慧治理等现代可持续设计,分享《黑神话:悟空》产业赋能、安岳数字石窟展示中心等现代化案例,探讨如何将佛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现代可持续设计相结合,以实现地域文化的传承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她认为AI赋能佛像文化的数字化设计研究,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问题,我们需要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让佛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共同推动佛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孔所以:非零和博弈下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及空间应对一以大理古城广武路为例
该同学以国家战略:文化自信、历史文化街区的活态化利用已经成为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抓手为背景,分享了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测绘、空间分析、空间透叠等方法,以大理古城广武路为例,对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商户、游客之间的矛盾进行深入剖析的过程,并按照“现状-愿景-博弈-答案”的基本思路,提出历史文化街区和谐持续发展的空间策略,认为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消解利益冲突,从而实现旅游产业的繁荣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双赢。
刘旭晨:农产品包装设计对消费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该同学分享了自己通过文献研究,确立的农产品包装的4个关键维度,构建了关于包装颜色、包装造型、包装材料以及包装图案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实施调查问卷并运用信度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检验了影响消费者购买农产品偏好的因素。她指出朴实的包装颜色、奢华的包装材料、具有地域特色的包装图案以及视觉冲击力强的包装图案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并针对这四个结论,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创新,为农产品生产者和包装设计师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包装策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购买意愿。
张静静:基于感性工学的邛窑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该同学以邛窑文创产品设计为例,探讨感性工学方法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对邛窑瓷器外观特征、精神内涵和消费者的感性需求进行SPSS 软件相关因素分析,提取对应设计要素,从造型和色彩等方面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进行设计,分享出了设计出既符合现代审美又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创灯具产品。
刘琪:文化创意设计驱动老旧街区更新探析一以成都玉林“爱转角”街区为例
该同学在城乡可持续发展与多维驱动的视角,分析了“爱转角”街区的组织构建及产业发展、规划设计与公共艺术、多主体参与形式、多媒体展示方式,总结出了文化创意设计驱动老旧街区更新的存在问题和具体应对举措,如互动多媒体技术、三维扫描技术、AIGC技术等,希望能够为老旧街区更新的提供新的方法。
文勉力:基于共生理念的川西林盘公共空间可持续设计构建
该同学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通过分享自己对于川西林盘的实地踏勘、案例比对、环境与行为调察、可持续设计研究,讲解了传统林盘公共空间显性和隐性功能需求,并基于共生理论,从生态、文化、产业、空间四个方面展开探讨,提出构建凸显民风民俗构建“景文”空间、置入生态产业重塑“景产”空间、优化生态圈层延续“景生”空间、介入生态科技提升“景居”空间四大公共空间设计策略,推动了川西林盘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为城乡融合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案例。
黄杨阳:成都平原文化景观重建的类型学方法
该同学应用景观特征评估对成都平原地区景观从区域 -城市-地方三个尺度进行景观特征分类,分享了在区域尺度,自然地理图和水利图作为特征叠加要素,同时对特征类型进行属性归纳和描述;在城市尺度上通过田野调查,结合聚落格局,河流格局,土地覆盖类型,土地利用现状等识别都江堰的景观元素及关键特征并分为12个景观特征区;在地方尺度上结合需求层次理论和系统论阐述了近年城市化背景下的13类林盘景观,并从三个尺度重新划分了成都平原文化景观类型,为将来的成都平原文化景观管理及保护提供类型学支撑。
何海清:基于知识图谱的川西林盘聚落景观可持续设计研究
该同学分享借助CiteSpace软件对2010-2024年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检索出的川西林盘可持续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前沿成果和转型范式进行研究的过程,国家政策影响下从2009至今持续推动了川西林盘聚落景观的研究,她介绍转型范式经历了“灾后重建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并向农文旅融合的发展范式深度转型:从自然人居环境融合发展逐渐转向生态农业、文旅融合,实现以“物”为中心的空间认知到以“人”为中心空间建构的多维探索。指出保护与更新的模式从传统的“聚落修复与保护”至“农业生态景观转型”,再到“农文旅融合发展”;最后针对川西林盘聚落景观可持续设计的研究从理论、应用、学科层面提出建议。
黄丹斓:基于眼动技术的川西林盘景观视觉感知分析研究
该同学从眼动追踪技术入手,揭示人们在观看不同视觉信息时的注意力分配、认知加工和情感体验,得出川西林盘景观中建筑、盆景、动物是注视度较高的景观元素;提出眼动追踪技术在乡村景观研究中的应用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它通过记录和分析人们在观察乡村景观时的眼动数据,揭示了人们的视觉注意力与空间特征之间的关联。这种技术为乡村景观的视觉评价提供了一种更为客观的评估手段,有助于理解人们对乡村景观的感知和偏好。
张洁:线性文化遗产地区发展路径研究-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该同学采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以茶马古道起点城市四川雅安为例,对地区城市中线性文旅的建设研究过程进行分享,指出发现城市居民对线性文化的认识上存在个体差异、文化遗产治理组织缺失、政府管理条例不适配文化形态现状与遗产保护意识不足等困境。并与大家讲解了基于困境提出构建了线性文旅社会生态系统,从微观提升居民文化环境意识与参与能力,提升环境共感维度;从中观建立文化遗产与社区友好服务体系;从宏观上增强政策引领,提升体制对文化遗产再造保障能力,为后来大领域性的线性文旅开发打下基础,同时她还进行了研究后的反思:居民对当地文化感知因素缺少数据分析,且不同年龄段层次的人具有差异性认知,应综合进行数据考量。
———— 研究生合影 ————
来源 | 西华环境设计系
主编 |马晓晴 王福鑫
一审一校 | 曾筱
二审二校 | 张玉萍
三审三校 | 孟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