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章推介】王心源︱黄花营段汉长城早期玉门关城的空间考古初步研究——兼论斯坦因对于T.XLII.d烽燧作为关口位置的猜测

王心源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4-24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我们


黄花营段汉长城早期玉门关城

的空间考古初步研究

——兼论斯坦因对于T.XLII.d烽燧作为关口位置的猜测


第一作者简介

王心源,博士,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自然地理学、空间考古与数字遗产研究。



原文刊登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第16—26页。


摘 要

 通过采取无损探测的空间考古方法,综合航天、航空以及地面平台对地观测技术、地下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并结合相关考古学科方法开展跨学科研究,将河西西汉边境防御系统长城主体及其附属遗址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有关时间与事件、地点的互校,考得玉门市黄花营境内的十一墩(斯坦因编号为T.XLII.d烽燧,甘肃省文物考古所编号为Y12烽燧)符合早期玉门关城的设置条件。初步推定十一墩关城为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01年前的玉门关,而敦煌西北小方盘处的玉门关(斯坦因编号T.XIV)存在于公元前101年之后从十一墩西迁去的可能。


关 键 词

空间考古 ; 汉长城 ; 西汉早期 ;玉门关 ; 黄花营 ; 十一墩










引  言


始于汉武帝时期河西走廊的边塞设置对于西汉社会与政治的稳定、经济与科技文化的发展以及武昭宣盛世(前141—前48)都具有巨大作用。玉门关不是一个简单的关名,它是汉帝国西北方的国门专属名称。随着国力的增长、衰退,汉帝国的河西走廊军事攻防力量也经历着扩张与收缩,玉门关口亦因或“开”或“闭”,或向西前伸或向东退回而有过数次兴衰与迁移。基本情况是:汉武帝取浑邪之地,屯兵戍垦、设置边塞、开玉门关,在政治、经济、外交配合下,军事力量不断沿走廊由东向西延伸,边塞与玉门关口向西位移;西汉末期政局动荡,丝路中断,玉门关闭,直到东汉又重新开启。

20世纪初,法国汉学家沙畹(Emmanuel-èdouard Chavannes)对于敦煌西边小方盘玉门关提出存在可能从敦煌东面某个地方迁移过来的推测[1](P694)。1907年,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在西北沿汉长城考察,发现编号为T.XLII.d烽燧与敦煌西北小方盘汉代玉门关(编号:T.XIV)有不少相似之处。1914年,斯坦因又来到T.XLII.d烽燧,用了一天时间考察烽燧以及周边环境,认为此处曾经可能设“关”,并提出玉门镇的得名与此关塞是否有什么关系的设问[1](P695)。其后诸多中外学者给出不同认识,但并无统一答案[2](P20)。

作为汉帝国西北端长城的“关口”,其地点的设置是从西域整体战略来考虑的。玉门关必须占尽地利:具有局地自然条件的优势,包括地形、自然环境;为交通的咽喉要道;有军队粮食供给所需的绿洲屯垦条件等。同时,该“关口”也应当与现在公认的与其同时代的“金关”以及敦煌小方盘的玉门关有相似之处。

本文研究采取空间考古的综合研究方法。空间考古属于无损探测,其研究方法综合航天、航空以及地面平台的对地观测技术,地下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并结合考古埋藏学、环境生态学、景观考古学、环境考古学等交叉学科开展多学科的综合技术集成与研究方法[3](P364)[4](P40)。具体研究方法与证据获取途径为:根据《史记》《汉书》并参考学者们的研究资料先梳理出时间线索,对有关时间与事件、地点进行互校、互洽,归纳出标志性事件的时间片段;进行实地的野外考察,同时利用其他学者考察获得的证据;进行遥感与虚拟的考察,证据借助Google Earth、百度地图等地理信息平台,同时结合古今地图、文字资料及对遥感图像反映的地理、地质、水文等信息予以解译、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上将西汉长城纳入考察的范围与研究视野。概而言之,此研究力求以多源(文献、地下、考察)证据、总体(整个西汉长城及其赋存环境)把握、野外验证(地上、地下)相结合的脉络寻找可能的玉门关城。







十一墩附近现场考察照片(一)







汉代边塞防御组织与防御设置

空间战略分析


(一)汉代酒泉郡边塞防御组织

20世纪初以来,居延汉简的发现与研究使汉代边塞防御组织逐渐明晰起来。学者们研究成果[5](P15)[6](P145)[7](P1)可简要归纳如下:

西汉的西北边防组织实行(部)都尉—塞—部—燧分级军事领导和分区域戍守。边塞除塞墙、城障坞亭实体建筑和楼橹堞雉等掩体建筑外,还有一些其他设施,如烽烟以及相关的通讯物品、攻防斗具、坞堠射击观察装置、侦迹设施、司时号令用具等[6](P143)。

汉代酒泉郡有三个部都尉:即东部都尉,治会水县东部障(今甘肃金塔县大庄子乡);北部都尉,治偃泉障城(今甘肃金塔县西坝乡东北约20千米的西窑破庄古城);西部都尉,治乾齐县(甘肃玉门市玉门镇西南)[5](P19)。西部障大体沿玉门市北石河沿岸穿行。其中,头墩—四墩长约20千米保存较好,沿北石河南岸延伸,连续不断;四墩向西至五墩,越过北石河,沿河北岸延展,残垣断续,经六墩、七墩、八墩、九墩、十墩、十一墩、十二墩,再西入瓜州县界。

(二)汉代边塞防御设置的空间战略

中国自古是农耕国家,生产粮食的土地、水资源(包含其灌溉系统)是国家存在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汉帝国在向西北推进过程中,采取守护绿洲、军民屯垦、稳定供给、逐次推进的战略模式。

1.以绿洲为战略支点从东向西的逐步推进模式  汉武帝经营河西走廊是以绿洲为线路的节点与军垦驻地的战略支点从东向西逐次推进。绿洲主要为:额济纳河及其支流形成的串珠状绿洲;白杨河、石油河形成赤金绿洲;疏勒河、昌马河形成系列绿洲,包括新玉门绿洲、花海绿洲等;踏实河形成的安西绿洲;党河形成的敦煌绿洲等。基于绿洲建立军、民屯垦粮食生产基地,形成多个战略支点,再通过戍边驻军巩固边防基地,进一步逐步西进。汉武帝向西拓展的渐进战略路线是从黄河向黑河、疏勒河(党河)以及车尔臣河、塔里木河顺序推进,进而走向西域。

2.南北向“羌胡道”与东西向长城形成十字结构的新交通要道关口  在欧亚大陆南北向的道路系统中,河西走廊地区被称为“羌胡道”的共有四条[8](P12)[9](P6)。研究区涉及南北向的“羌胡道”主要有酒泉南山道、居延道与西域道[9](P62)。赤金绿洲不仅西接西域,东接中原,而且沿峡谷可南通青藏高原,北通漠北高原。沿石油河谷北行,可抵南石河、北石河下游花海绿洲的毕家滩古城(汉池头县,后改称沙头县);沿南石河向西抵达玉门镇绿洲的乾齐县(今玉门市黄闸湾乡八家庄一带),再向北小道到马鬃山公婆泉,接上从额济纳旗—哈密的东西向大道。从额济纳旗西行到哈密的大道总体上是属于草原商贸古路南道的重要一支——居延—回鹘道。这条古道,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曾经走过两次,比较详细地记录在《亚洲腹地探险八年》中[10](P4)。

汉帝国获得河西之地,设立在长城保护下沿河西走廊的东西向通道使原来在戈壁或草原的东西道实现向南转移到走廊内并与南北道形成新的交汇点,在这些重要的交汇点设立关口。一方面仍然允许可以南北或东西向的通行,一方面又把关口南移控制在汉帝国手里。

在这些南北向通道与东西向大道交汇点上,玉门市黄花营成为我们重要关注的一段长城关口所在地(见图1)。通过综合分析并进一步推论:玉门老君庙北峡口—石油河并经过乾齐县到马鬃山的南北向羌胡道与在乾齐县境内长城护卫下的东西向道路相交的黄花营某处就可能是古关口要塞所在。


3.汉武帝时期修筑河西走廊长城的三个时段  通过对《史记》《汉书》中所载相关事件、时间的梳理分析,并参阅诸多研究文献,可知汉武帝时期修筑河西走廊长城有三个时段[11](P2699):第一阶段在元朔二年(前127),第二段从公元前111年开始。河西走廊汉塞的始点是令居。从公元前111年开始,由令居(今甘肃永登)起,数万人向西修建长城。《史记·大宛列传》载,元封三年(前108),“于是酒泉列亭鄣至玉门”[12](P3175)。经过我们对于工程量的分析与判断,每年大约80千米的速度修筑长城及其附属系统。若如此,约三年(前111—前108)时间是不可能把长城从令居修到千里之外的敦煌西北小方盘处的“玉门”的。因此存在第三个时段,即公元前108年(尚不确定)之后若干年修筑至敦煌的“玉门关”段的长城。如此推论,在公元前108年前后,就存在一个在敦煌东面的“玉门关”。





十一墩附近现场考察照片(二)






西部障黄花营段防御系统分析

可能的古关口范围圈定


玉门市博物馆及文物部门对于玉门市境内的汉代烽燧做了比较详细的调查与记录[13](P126)。在今天玉门市境内的汉代烽燧,其中13个有比较详细的文献记录。但由于河道、湖泊变化以及两千年来灌溉绿洲的开垦与废弃,长城有的连段已不明显,有的烽燧已无法找寻。根据文献统计[13](P126),结合Google Earth高分卫星遥感图像分析与量测(障城北墙距长城直线距离,烽燧间直线距离),形成表1,并得出结论:

表1  玉门境内头墩至十八墩汉长城情况统计表


分析如下:

(1)长城烽燧残存不全。对于头墩—十八墩,跨汉代两个县即池头、乾齐县,涉及今天的花海镇、黄闸乡和柳河乡3个乡镇。缺失四墩、五墩、六墩,遥感新发现八墩城。

(2)从烽燧边有无障城显示该段长城不同的情况。作为要塞的关城,应当有城障。从有无障城的角度,可以把头墩—十八墩分为两段。头墩至十一墩烽燧,中间缺失四、五、六、八。但列出的一、二、三、七、十、十一墩烽燧均有障城。从障城的大小看(除九墩没有发现障城外),边长20多米至300米不等。而十二墩向西到十八墩,不仅无障城,且距离长城较远(超过100米)。这具有重要的信息隐含:以十一墩为界点,东、西两边修建的情况不一样,似乎是两段时间修建的,即带有障城的头墩—十一墩,显示当时防守的任务比较重,也表明当时修建时有来自北面的匈奴攻击。而在十二墩再向西的长城,修建时似乎来自北面的攻击较少。

(3)第十一墩是较大的烽燧。从烽燧的大小看,在有障城的烽火台中,底座边长最长者是第十一墩(12米×12米)。九墩烽燧的边长虽较大(15米×15米),但没有发现障城。可见十一墩的重要性。

(4)从障城与长城的距离可以区别其是否具备关城的功能。如果一个障城是关城,必须要与长城相连。从障城与长城的距离分析,十一墩的障城北墙距离长城最近,约2米许,表明这个直接连接长城的障城具备关城的功能。

综上所述,黄花营处的第十一墩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处。它在西汉整个河西走廊塞垣中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处于分界点,即该点是东、西的塞垣分为两段时间、两种防御空间构造设置的分界点,而且十一墩本身的防御系统设置也具有其独特性,显示该处非同一般。






十一墩附近现场考察照片(三






第十一墩为汉长城重要关口

可能性综合分析


长城的关口要塞,首先必须具备的要素是交通咽喉和地形要害之地,同时必须具备城障、塞垣、烽燧以及其他相关重要的配套防御设施,用以盘查通行的人员并具备一定的防御功能。以下通过地理位置、交通线路、攻防设备、文献佐证、相关事件、关城比较等综合分析十一墩作为关城的可能性。

(一)斯坦因对T.XLIl.d烽燧考察后猜测该处可能是古代的一个关口

今玉门市境内的十一墩,斯坦因称之为T.XLII.d烽燧,对其重要性给予了极大关注,最先提出该墩疑似“关”的猜测[1](P695)。斯坦因指出:T.XLII.d墩至护海子(即今花海子)之间的城墙段,或多或少地与一条至近代仍时不时地被蒙古人及其他人使用的道路相平行。旅人意欲翻过安西至哈密大道东面的北山,走一条直接的路前往哈密。对那些从哈密方面过来沿此路的旅人来讲,该墩是靠近甘肃边界第一处有人居住的地方。因此,古时候这里也可能曾有过它自己的关。

1913年斯坦因再次来到他关注的T.XLII.d烽燧做详细考察。他列举了此处可能是关口的两个证据:其一,当地人把这里也叫作“小防盘” (Hsiao fang-p.an),值得注意的是,这与古代玉门关遗址的当地名字完全一样。其二,在小堡垒和小溪之间有一座小庙,与古代“关隘”常看到的小庙相同。

我们认为,仅仅根据这两条证据似乎不能推定T.XLII.d烽燧所在即是关口的位置。

(二)第十一墩具备关口所需交通要地的必要条件

在汉长城北侧,如今仍有尚在使用的东西向大道。此大道向西延到瓜州直通敦煌,向东进入花海。十一墩处在新玉门绿洲的最北顶端。基于遥感图像分析,在此处近东西向断裂与北东—南西向断裂以及北西—南东向断裂在此汇聚,共同作用致使该处出现南北向局地微隆、相邻的东西向局地沉降,疏勒河在此产生一支向东流、另一支西流的现象,其北侧凹陷形成浅水湖泊。

更为关键的是,此处还处于南北向交通位置的必经之地(见图1,18页)。在今黄花营村还可以见到在其东侧约500米、1 000米处人们选择“捷径”形成的两条南北向道路,向北接上羌胡道至公婆泉马鬃山镇,可佐证此段一直是南北的重要通道处。

十一墩还能直达汉乾齐县城。据玉门市博物馆考察,乾齐县城在今天玉门市新城区。县城在十一墩西南,与十一墩在遥感图像上直线量测约25千米。1907年9月20日,斯坦因从玉门县出发北行,骑行16多英里后,来到了T.XLII.d墩村调查。证明自古从玉门县就有直达此处的道路。

(三)野外考察与物理探测发现十一墩具备长城关口的一些重要元素

研究组与玉门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起共同进行多次考察。十一墩障城外墙东西边长25米、南北宽23米。在障城西北角有残存房基遗址,可见灰烬层。障城东北角有烽火台,呈正方形,底座边长12米,坐落在一个岩体小山包上,属于障城中较大的烽火台(见图6,24页)。据当地人介绍,在烽火台墩子上面,40年前还可以看到有个方形平台,似乎是用来建筑瞭望篷的。在此残存的烽火台上,可以望见十二墩,说明此处有很好的通视性。坞墙南面约3米处,有一个30米×50米的平地空间。笔者在此发现一枚虎落木桩,可能此处是天田。这与肩水金关、额济纳旗的破城子遗址(甲渠候官遗址)似乎有相似的天田设置。在疑似的天田西侧,残存一个直径约2米的积薪基座(由同行考察的张俊民研究员发现)。再南约30米,是由红柳沙包构成的高约3米的防风挡沙堤坝。这个堤坝南侧紧邻的一个东西向水沟——实际是疏勒河向东流的小支流河道。

我们用数字电磁探测仪探测到此处地下一个空腔(见图2),空腔顶层西北—东南长38米,东北—西南宽约3米,估计是个地下室。而且从图看似乎还有个地下通道,这一点又与斯坦因在敦煌小方盘发现的一个地下通道相似。


(四)与十一墩相关事件及关联要塞比较研究

1.贰师伐大宛经过的玉门(关)之所在  在有关玉门(关)的文献中,贰师伐大宛经过的玉门(关)是必须提到的“关口”。《史记·大宛列传》载:

       是岁太初元年也。……贰师将军军既西过盐水, 当道小国恐, 各坚城守, 不肯给食。攻之不能下。下者得食, 不下者数日则去。比至郁成, 士至者不过数千, 皆饥罢。攻郁成, 郁成不破之, 所杀伤甚众。贰师将军与哆、 始成等计: “至郁成尚不能举, 况至其王都乎?” 引兵而还。往来二岁。还至敦煌, 士不过什一二。使使上书言: “道远多乏食, 且士卒不患战,患饥。人少, 不足以拔宛。愿且罢兵。益发而复往。”天子闻之, 大怒, 而使使遮玉门, 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贰师恐, 因留敦煌。[12](P3175)

这段文字比较详细地记载贰师第一次伐大宛(前104)时的失败情况。贰师将军李广利希望暂时罢兵, 等到条件具备再伐大宛, 因此要回来休整, 但武帝大怒不许“而使使遮玉门”, 这个“遮”字, 说明贰师还没有经过并入玉门(关)内。于是, 贰师“因留敦煌”表明敦煌在当时的玉门(关)之外(即玉门的西边)。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亦载:“天子闻之,大怒,使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贰师恐,因留屯敦煌。”[11](P2699)此处,特地在“玉门”后面加上一个“关”字。这又表明,当东汉班固写此事实时,“玉门” 不仅已经有“玉门县”与“玉门关”之区别,同时也有不同的玉门“关”位置的变化。

2.十一墩关城与敦煌小方盘、肩水金关的结构比  通过对肩水金关的发掘,考古界已获得对于关城结构比较明确的认识[12](P3175)。我们可以通过参考金关的结构解剖,认识长城关口与城堡的通—检—防系统布局。

从图3可见,肩水金关遗址分为大小两个方形,大的方形是坞院,内含一个堡屋,旁边较小的方形是关门。关门连接着的一列通向远处的凸起汉长城痕迹(见图4红虚线所示,23页),组成了一道防线守护绿洲与水源。考古发掘与研究表明,肩水金关的关门为6.5米×5米的两座长方形楼橹残壁,最高1.12米,厚1.2米,楼橹中间门道宽5米。两侧壁脚各残存四根半嵌于墙内的排叉柱。楼橹外筑土坯关墙。坞在关门西南侧,坞墙系夯土筑成,厚70厘米至80厘米,残存处最高为70厘米。坞西南角残存烽台和方堡,堡门内有迂回夹道,两侧有住室、灶房、仓库、中有院落[13]。


如果第十一墩处的关城与敦煌西北小方盘玉门关有前后关系,则两者之间必定有相似之处。对十一墩与敦煌小方盘[15](P69)、金关进行比较(见表2,23页),可以发现它们的共性。

与金塔县的肩水金关做对比,笔者发现十一墩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利用上具有相似之处。首先,基于无人机照片和现场调查发现肩水金关坞墙紧邻汉长城(见图4,23页),而十一墩处的小方(防)盘城亦紧邻汉长城(见图5,23页),距离2米左右。其次,肩水金关设置于两段汉长城夹角的交接处,汉长城位于关口斜向南侧,这一防御思想在十一墩处的小方(防)盘城也得到了同样的体现,只是由于十一墩处的局地环境不是大片开阔地,因此夹角更大。





对于关口,笔者详查十一墩处的长城,发现一处长约15米的异常段:此段残存的长城高不到1米,宽1.4米,却为碎石、土筑成,中间有个4.6米的缺口(见图6),且碎石因物质成分与颜色不同,明显可见分东、西两段(见图7)。再向两边查看,却又是用红柳与泥土搭建的。因此,这15米的异常段,似乎曾是个豁口,后来用碎石、泥土从东、西两边填充。在这个区域没有见到汉长城纯粹地用碎石、泥土夯筑。如果这里曾是个缺口,可能就是南北通行的关口。


在这个疑似关口的北侧,有一块方形平整空地(见图5中红色方框),约25米×8米,满足当时搭建阙楼之用。而紧接这块平地的再北边,有纵深达600米再抵达山脚下的一块开阔地,可提供当时人、畜候歇。

综上,在十一墩处,在长城塞垣的阻拦下,形成东西、南北道路的十字路口,成为控制南北与东西两个方向上人员通行、物资运输与交流的重要关口。





玉门市境内长城野外考察照片 





结论与讨论


(1)玉门关口必须坐落在同期修建的长城上,不会孤零零地设置一个关口。玉门关作为长城重要的关口乃至国门的“关”,至少有通行、检查、防御的功用,故其建造与配置彰显着这个“关”重要的程度。

(2)汉武帝修建长城,是配合政治、军事与外交等同时展开而分三段实施。在公元前111年到公元前108年三年,不可能把长城从令居修到千里之外的敦煌西北小方盘处。因此,公元前108年的“于是酒泉列亭鄣至玉门”的“玉门”,应在敦煌之东。

(3)黄花营第十一墩符合建关条件。十一墩处于十字交通位置,且有湖泊湿地,便于屯垦。头墩到十一墩的长城修在河流(北石河)之北,多障城;十一墩之西,长城修在河(疏勒河)南侧,少有障城。诸现象显示十一墩是一个重要地点,符合建立长城关口的条件。

(4)作为汉帝国的西北国门,玉门关是不断迁徙变动的。随着国力的增长、衰退,在汉帝国不同时期处于不同的位置。本文综合多元数据,包括文献(简牍)与野外考察、再加以遥感与地球物理探测,考得玉门市黄花营长城遗址十一墩处符合关城的设置条件,最有可能是贰师通过的玉门(关)。并进一步推测此关城或为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01年前(即前108—前101?)的玉门关,而敦煌西北小方盘处的玉门关(斯坦因编号T.XIV)存在是从十一墩(T.XLII.d)处玉门西迁(时间大约公元前101年之后?)去的可能。

(5)本文逻辑推理与分析的结论,或许要待发掘或者发现更直接的证据坐实。












致谢:本研究得到玉门市提供的资助与支持,玉门市博物馆以及王璞馆长多次参与组织野外考察和座谈研讨。课题组特邀专家王子今教授、王仁湘研究员、易华研究员、贾小军教授、覃春雷馆长、多丽梅研究员、杨文远副主编,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陈富龙研究员、时丕龙副研究员、刘传胜副研究员、甄静副研究员、张达、姜纯等参加讨论与野外考察,乔芷兮、陈一仰等参与后期论文编辑工作。本研究的部分成果在2020 年9 月玉门市召开的第二届玉门·玉门关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与交流,并同与会专家通过野外考察进一步研讨。对于诸位的支持与指导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阅览

[1]奥雷尔·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修订版)(第二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 谭世宝,洪光慧.西汉初设的“玉门关”故址新探——以厘清各说的源流及破误立正为中心[M]∥玉门、玉门关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7:17-33.

[3] 王心源,郭华东.空间考古学:对象、性质、方法及任务[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30(3):360-367.

[4] 郭华东,王心源,陈富龙,等.空间考古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40.

[5] 刘光华.西汉西北边塞[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4-30.

[6] 初长宾.汉代塞守御器备考略[M]∥汉简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142-223.

[7] 支云华. “障、塞、亭”非“长城”称谓考辩. 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ec9a011b0101etks.html.

[8] 李并成.有关玉门、玉门关研究中几个重要问题的再探讨[J].丝绸之路, 2017, 353(16):10-13.

[9] 贾文丽.M8 汉代酒泉郡的交通及其军事战略地位[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 33 (1):61-65.

[10] 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探险八年[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2:146-193.

[11] 班固. 汉书[M]. 北京: 中华书局,1962.

[12] 司马迁.史记[M]. 北京: 中华书局,1962.

[13] 王璞.玉门历史考古[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3.

[14] 甘肃居延考古队,初仕宾,任步云.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J].文物,1978(1):1-11.

[15] 李岩云,傅立诚.汉代玉门关址考[J].敦煌研究, 2006,(4):67-71.







附作者小诗两首:


七 绝 (之一)

寻玉门关址不得

王心源

 

  玉门关城几许高?

  是否还绕绿丝绦?

  故人千年来再访,

  惆怅忘却位何方?

 

2018年6月27日

 

七 绝(之二)

喜获疑似玉门关城

   王心源

 

玉门关城几许高?

幸有痕迹依稀考。

故人五顾终忆得,

似在此处关战鏖。

 

2020年8月21日



     编     辑 | 樊丹丹

     审     核 | 卫   玲


1913年创刊

 更多内容请访问《西北大学学报》首页了解:http://jnwu.nwu.edu.cn

     投稿:xbds.cb.cnki.net  

电话:029-88302242

         邮箱:xdxbsk@nwu.edu.cn

      注:本文发表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2期第16-26页。插图来源于网络。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微信公众号。敬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