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介】白永秀︱中国共产党100年经济思想的主线、 发展阶段与理论体系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我们
中国共产党100年经济思想的主线、
发展阶段与理论体系
第一作者简介
白永秀,男,1955年生,陕西清涧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团队“政治经济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党校延安干部管理学院等多家高校特聘或兼职教授,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先后被授予陕西“三秦学者”和甘肃“飞天学者”荣誉称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三五”人才。
白永秀教授围绕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区域经济理论与西部大开发等问题,在《经济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 《经济学动态》 《马克思主义研究》 《学术月刊》 《经济学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等课题20余项。
第二作者简介
王颂吉,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城乡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治理研究。
原文刊登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 期第22—31页。
摘 要
中国共产党在其100年经济发展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经济思想,其主线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共同富裕之路。按照这一主线,党的100年经济思想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阶段的经济思想(1921—1949年),第二阶段是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阶段的经济思想(1949—1978年),第三阶段是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阶段的经济思想(1978—2012年),第四阶段是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的经济思想(2012年至今)。中国共产党100年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包括基本经济制度思想、微观经济思想、中观经济思想、宏观经济思想和对外经济思想等五个维度的内容。关 键 词
中国共产党; 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
中国共产党100年
经济思想的主线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经济思想,党的100年经济思想贯穿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共同富裕之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指南,中国具体实际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的现实依据。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其目的就是为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唯物辩证法,在肯定资本主义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前提下,论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和经济危机的逻辑,阐明了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演进的历史必然,以及人类在共产主义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光明前景,从而使共同富裕成为全世界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P411)。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一般理论原则,他们认为共产主义从产生、发展到成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大致要经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不足以实行“按需分配”。因此,应通过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和按劳分配的经济制度安排,激励社会成员积极创造财富,从而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制度基础和提供物质条件。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创造财富的源泉得到充分涌流,生产力高度发达,这时才能通过“各尽所能、按需分配”[2](P364-365)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论证,共同富裕不仅成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属性,而且成为全世界共产党人为建成理想社会而奋斗的共同目标。
列宁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探索了经济落后国家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逻辑。列宁认为,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社会主义革命最先不是出现在发达国家,而是出现在小生产(自然经济)占优势的经济文化落后的一国或少数国家[3](P554),并且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处于国际资本主义的严酷包围之中。基于此,列宁认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发生革命之后,要有一个从小生产主导的经济形态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无产阶级政权应在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运用商品货币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4](P510),在此基础上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斯大林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对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般模式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通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一般理论原则,以及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的一般模式,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共同富裕道路提供了理论遵循。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理论工具和行动指南,但不可能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所有细节问题上都给出具体方案,各国国情差异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路径不同。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国情出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之路。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小农经济占主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中华民族在鸦片战争之后饱经磨难,中国人民在山河破碎之际颠沛流离。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有责任有能力带领亿万人民摆脱被奴役、被剥削、啼饥号寒的悲惨命运,领导古老的东方大国迈向现代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奋斗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经济实践中,党始终把建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符合中国实际的共同富裕道路。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实践出发,党探索共同富裕道路的现实逻辑如下:第一步,党带领人民通过武装革命翻身当家作主,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第二步,党带领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把劳动者组织起来,仿照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和创造生产力条件;第三步,党带领人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实行改革开放,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和创造生产力条件,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第四步,党带领人民在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为全人类共同富裕做出更大贡献。概言之,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探索共同富裕道路的中形成了丰富的经济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共同富裕之路,构成了中国共产党100年经济思想的主线。
中国共产党100年
经济思想的发展阶段
按照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主线,我们把党的100年经济思想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阶段的经济思想(1921—1949年),第二阶段是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阶段的经济思想(1949—1978年),第三阶段是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阶段的经济思想(1978—2012年),第四阶段是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的经济思想(2012年至今)。
(一)第一阶段: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阶段的经济思想
从中国共产党创立到新中国成立,是党带领人民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实现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的阶段。党在这一阶段探索形成了土地革命(改革)思想、根据地经济建设思想、边区经济建设思想和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
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党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带领人民建立当家作主的新政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认识到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明确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基于此,党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建立起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新中国。
党在这一阶段认识到土地问题对于农民生计和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把土地革命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探索形成了党的土地革命(改革)思想,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革命(改革)运动,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和农民翻身当家作主。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确立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根据地经济建设方针,探索形成了“集中领导、分散经营”的管理体制,领导开展大生产运动,这为赢得革命战争胜利、建立新政权提供了物质保障。
党在这一阶段对新中国的经济形态开展了理论探索,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等论著中,毛泽东提出并论证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问题,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前的必经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在国营经济领导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基础上把中国建成工业国,从而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创造生产力条件[5](P6-10)。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纲领,这对于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领导形成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快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第二阶段: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阶段的经济思想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阶段党带领人民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仿照苏联模式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构建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一阶段是党的经济思想的重要发展时期,党对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开展了初步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党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经济方针,迅速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党认识到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尽快实现工业化。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和苏联对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进行援助,党仿照苏联确立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把原先设想的较为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阶段调整为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渡时期”,制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在此指导下,党在短时间内领导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这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制度基础。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仿照苏联实行单一公有制与计划经济相结合的经济制度,在分配上强调平均主义,通过统购统销、户籍制度、人民公社等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为工业化汲取农业剩余,试图在此基础上尽快实现工业化并向共产主义过渡。这一阶段,党尝试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经验。例如,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提出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6年9月党的八大准确分析了中国基本矛盾的变化,提出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党领导制定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描绘了宏伟蓝图。总体而言,这一阶段党的经济思想探索始终未能脱离苏联模式的桎梏,受限于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缺乏活力的制度安排,人民生活水平未能得到显著改善。
(三)第三阶段: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阶段的经济思想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十八大之前是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创造生产力条件的阶段,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思想体系在这一阶段得到创新和发展。这一阶段,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
党在改革开放之初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认识到中国当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在经济落后的国情基础上不可能一步到位实现共同富裕,因此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在此过程中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党总结经验并通过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发现,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落后国家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也必须有一个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基于以上认识,党在这一阶段摆脱苏联模式的思想桎梏,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探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领域改革,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和创造生产力条件。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党逐步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其演进过程大致梳理如下[6]:一是党在改革开放之初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尝试在计划经济体制内引入市场调节机制;二是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认识到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一个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三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这次会议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三步走”战略,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四是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指引下,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五是进入21世纪之后,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党的正确经济思想引领下,较为妥善地处理了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后富之间的关系,这一阶段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不足提升到总体小康。
(四)第四阶段: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的经济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党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7](P10-29),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思想在强国富民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这一阶段,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认识和工作力度进一步增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之中作用的认识提升到“决定性作用”的高度,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和完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提出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发部署实施脱贫攻坚战,在全国范围内成功消除绝对贫困问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出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向着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新战略,城乡及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在全球范围内共建“一带一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全人类共同富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中国共产党100年
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共同富裕道路、形成和发展经济思想的理论遵循,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思想理论体系也必然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经济制度是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整个经济制度体系的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既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也是改革完善经济制度的过程。此外,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国内部的经济活动大致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微观经济反映农业和非农产业经营主体的经济活动,中观经济反映产业发展情况以及空间层面的城乡与区域发展状况,宏观经济反映经济运行、发展方式以及资源环境经济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还存在密切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关系。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具体实践,我们把党的经济思想划分为基本经济制度思想、微观经济思想、中观经济思想、宏观经济思想和对外经济思想等五个维度,以此构建框架来研究中国共产党100年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见图1)。
(一)基本经济制度思想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三项制度并列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基本经济制度构成了整个经济制度体系的基础。因此,基本经济制度思想是党的经济思想理论体系的大厦之基。
1.生产资料所有制思想 生产资料所有制反映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它决定经济制度的性质。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经济制度构想中的核心问题[8],中国共产党100年来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生产力落后的国情出发探索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及公有制实现形式,主要形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思想:一是党设想新中国成立之后有一个较为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阶段,提出这一阶段私人资本主义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可以有大的发展,以便为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生产力条件,这一思想对于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领导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提供了指导。二是党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创造性地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设想过的对私人资本的和平赎买,使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较为顺畅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三是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从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理论,探索形成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思想,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发展和公平竞争。四是党突破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只能是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传统观念,提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鼓励大胆采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公有制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2.分配制度思想 分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合理的分配制度不仅要体现效率,而且要促进公平。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阶段应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分配制度,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对分配制度进行探索,主要形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思想:一是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并遵循“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激发工人和资本家两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二是党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和带领人民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参与收入分配的生产要素类型,不仅明确了各类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原则,而且理顺了劳动力要素同其他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关系。三是党注重在不同阶段适时调整分配原则。在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阶段,党在分配原则上强调优先满足革命战争需要;在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阶段,党在分配原则上强调服务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分配原则思想经历了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变迁,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四是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党带领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建立了政权基础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之后,党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注重处理好“先富”与“共富”之间的关系;党在新时代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提出并贯彻“共享”这一新发展理念,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向着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3.经济体制思想 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列宁在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遇到挫折之后,认识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初期,立即消灭货币是不可能的”[9](P749)。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对经济体制进行探索,主要形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思想:一是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对改善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同时加强国民经济的计划性,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展开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党仿照苏联模式在中国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二是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探索市场化改革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的理念,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三是党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把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之中作用的认识由“基础性作用”提升到“决定性作用”,同时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了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创新。党的经济体制思想一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遵循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回答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大问题,不仅有利于最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且保障经济发展始终朝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正确方向前进。
(二)微观经济思想
党的微观经济思想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思想和农业生产经营思想。
1.企业生产经营思想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微观主体,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开展经济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认识不断深化。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党提出新民主主义阶段允许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在不操纵国计民生、有益于国计民生并且符合国家经济计划的前提下得到发展,国家对带有垄断性质的经济逐步收归国营或在国家监督之下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经营。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党仿照苏联模式建立起“一大二公三纯四统”的单一公有制,绝大多数企业采取国营或集体经营的方式,企业不是独立的经营主体,政府对企业管得过多、统得过死,抑制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国有企业改革思想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阶段,党引领国有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实现了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体制的兼容。与此同时,党在新时代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总体而言,党在改革开放以来把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之中,推动建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激发了企业活力。
2.农业生产经营思想 围绕解放农民、富裕农民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党的农业生产经营思想在100年来不断演进。在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阶段,党领导开展“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改革),实行农业生产互助,为赢得革命战争胜利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在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阶段,党领导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并从1958年开始实行人民公社制度,“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尽管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但脱离落后的生产力实际,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在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阶段,党领导开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较好地处理了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关系,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党的农业生产经营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导推进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了农业现代化。
(三)中观经济思想
党的中观经济思想包括产业经济思想、城乡关系思想和区域发展思想。
1.产业经济思想 把中国由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是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党的产业发展思想正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在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阶段,党提出农业生产第一位的思想,在根据地、解放区大力发展农业和自给工业,并且对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路径进行探索,这不仅为革命战争胜利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且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做了思想准备。在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阶段,党确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采取农业支援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基于当时工业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提出“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10](P23-25)。这一阶段,党确立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对符合中国实际的产业经济思想进行了探索,带领人民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阶段,党在领导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大力推进工业化,支持各行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党在21世纪初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领导中国在这一阶段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党在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以及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注重提高工业化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出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与此同时,党在这一阶段从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数字经济、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推动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城乡关系思想 马克思主义阐明了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 为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探索城乡融合道路、 发展城乡关系思想提供了遵循。在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阶段, 党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并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把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在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阶段, 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战略之下, 党领导构建了一套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 形成了“农业支援工业、 农村支持城市”的城乡关系格局, 这一方面有助于在短时间内建立工业体系, 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互动交流。在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阶段, 党在领导实施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 推动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机制, 重视解决“三农”问题, 在21世纪初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的思想, 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对农业农村“多予、 少取、 放活”, 推动形成“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 党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 部署实施新型城镇化、 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等战略,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推动形成工农互促、 城乡互补、 全面融合、 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城乡经济进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3.区域发展思想 中国共产党区域发展思想的主题是探索区域协调发展道路。在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阶段,党的区域发展思想主要体现为区域平衡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生产力布局在少数沿海城市的状况,党提出重点发展内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形成了沿海与内地统筹兼顾的思路;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周边国际形势的变化,党领导开展了“三线”建设,力图实现国防安全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平衡。在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阶段,邓小平从兼顾公平与效率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两个大局”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构想[11](P277-278),即在改革开放之初大力支持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等到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党的十五大之后,党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和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党提出并贯彻“协调”这一新发展理念,部署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新战略,注重以城市群和都市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更为健全有效。
(四)宏观经济思想
党的宏观经济思想包括经济运行思想、发展方式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
1.经济运行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经济运行思想围绕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宏观调控等问题展开。在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阶段,党领导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中央通过计划来指导国民经济发展,这一阶段党提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全国一盘棋”“综合平衡”等经济运行思想,在大跃进造成经济剧烈波动的背景下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阶段,党在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领导推进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探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结合的宏观调控思想。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党注重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掌舵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2.发展方式思想 发展方式反映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马克思的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外延扩大再生产与内涵扩大再生产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结合实际探索发展方式思想提供了遵循。计划经济时期在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存在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这一问题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仍未能得到解决,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此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更为深刻,提出并贯彻“创新”这一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引导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3.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反映经济发展中的人与自然关系,100年来经历了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转变[12]。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党号召战天斗地、征服和改造自然,带领人民在大江大河治理和农田改造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也造成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在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阶段,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粗放型增长模式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此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提出并贯彻“绿色”这一新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更加重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五)对外经济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对外经济思想是党领导国家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思想。100年来,党的对外经济思想从萌生到逐步发展成熟,引领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在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在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对外经济思想得到萌生,党在这一阶段认同发展对外经济的积极作用,提出积极利用外资外援和加强外贸统制,这一方面促进了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对外经济政策做了思想理论准备。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下领导经济建设,提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但受当时国际环境和“左”倾思想的影响,对外经济合作的规模有限。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对国际经济合作的认识日益深入,引领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这一阶段党的对外经济思想体现在强调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对外开放、从注重“引进来”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注重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等方面。
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内外发展大局出发倡议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中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在中国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党提出并贯彻“开放”这一新发展理念,领导中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阅览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列宁.论欧洲联邦口号.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列宁.论粮食税.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萧冬连.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6]白永秀,王颂吉.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研究主线与阶段划分[J].江西社会科学,2012,(1):76-81.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白永秀,王颂吉.中国共产党90年经济思想的创新[J].贵州社会科学,2011,(9):64-70.
[9]列宁.俄共(布)纲领草案.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邓小平.中央要有权威.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谢伏瞻.新中国70年经济与经济学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19,(10):18-19.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编/ 审核 | 卫 玲
网络编辑 | 樊丹丹
1913年创刊
更多内容请访问《西北大学学报》首页了解:http://jnwu.nwu.edu.cn
投稿:xbds.cb.cnki.net
电话:029-88302242
邮箱:xdxbsk@nwu.edu.cn
注:本文发表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3期第22-31页。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微信公众号。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