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懂的李嘉诚,看不懂的王健林
来源:华商韬略(ID:hstl8888)
作者:毕亚军
“想起李嘉诚”,这是王健林先生卖产交易公开后很多人的感受。王先生和李先生也的确很有可比性。他们有很多相同,却又那么的不同。
这些相同让他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都曾问鼎华人首富的宝座,但这些不同,也让他们的成功在时间和时局的考验面前交出了不同的答卷。
靠地产爆发
李嘉诚和王健林都是靠地产快速积累财富,奠定自己和公司在商界的地位。
李嘉诚1958年涉足地产业,1971年成立长江地产,1972年将长江地产改名长江实业在香港上市。长江实业上市不久,他就在董事会上宣誓了“要做香港最大地产商”的雄心,不几年就事遂人愿,成为了香港的地产天王。
如今,香港每7个私人住宅单位,就有一个由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建成。住宅之外,长江实业还在香港、内地和全球拥有大量酒店、商场等物业。
王健林1989年踏足地产之后,从大连走向全国,从住宅地产转向以商业地产为核心,让万达快速成为了中国最大、全球最大不动产企业。
据万达官方网站显示,如今,万达持有物业面积3387万平方米,205座万达广场,这也是王健林此次瘦身后依然可以傲视群雄的大资本。
当那些房产工厂般的地产商不能再靠货如轮转维持高增长甚至持续利润时,万达自持物业的巨大租金收入,就会映照出王健林的前瞻性。
不过,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一下。
身披香港地产天王荣耀的长江实业和内地那些年销售几千亿的地产巨头相比,其地产生意实在只是个小买卖,多年来,其年销售额基本上都只是百多亿,几百亿的规模。这一点也和王健林很像,好的东西只租不卖。
2016年,长江地产的年销售额才不到700亿港币的规模。土地储备也不多,到2016年年底,一共才有不到1300万平方米的可开发土地储备,而王健林此次出售的13个文旅项目,其土地储备就已高达4900万平米。
还有一个值得提醒的是,当王健林盖出第一栋楼时,长江实业的地产销售额就是100多亿港币了,而且,那时候的港币比人民币还值钱。
很多港台企业家做生意也都是这样,不太求速度和规模,而是求稳健并且有更好利润的成长,他们不太急,慢慢来,细水长流。
你都断流了,他还继续流,越来越牛。
以并购推动多元化
李嘉诚和王健林都对地产业,严格地说,是对依靠单一业务实现公司持续发展和事业雄心不抱信心,通过地产壮大实力之后,他们都大举推动了业务的多元化。
而且,他们都选择以并购为手段来推动,甚至理由都一样:当他们希望进入自己看中的行业时,市场已是山头林立,从零开始难度很大。
他们也都不再喜欢从零开始,更喜欢用钱说话。
1980年,李嘉诚一举控股了当时香港最大外资企业之一和记黄埔超过40%的股份,成为香港华人社会入主外资集团的第一人。
之后,李嘉诚以和记黄埔为平台,展开一系列收购,收购香港电灯,收购赫斯基能源,一直收到“买下大半个英国”,收到“别让李嘉诚跑了”……
王健林进入文化娱乐、体育等行业时,也是三下五除二就干成了中国最大的海外买家之一,先后将多个世界级文化娱乐、体育公司收入囊中。
多元化推动全球化
分散行业风险,争取更多行业机会的同时,李嘉诚和王健林都致力于分散地域风险,并以全球化为视野推动业务布局。
相对而言,李嘉诚的全球化来得更容易,当他收购和记黄埔时,该公司便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有多元化的业务。
王健林的全球化拼图则来得比较艰难,是一块一块硬骨头啃下来,然后拼出来的,最近还遇到半熟的鸭子可能煮不熟的麻烦。
和李嘉诚相比,王健林推动全球化还面临两个困难,一个是中国内地企业家的身份,因为国际市场一向对中国市场经济以有色眼光看待,这为其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还有一个是,他没有从小学习英文,后来估计也就会到Hello,how much的水平。
但他们都通过并购创造了中国人站上世界经济舞台的多个记录,不太同的是,李嘉诚多半是用长江实业自己的钱,王健林则不太一样。
稳中求快与快中求稳
王健林最出名的一句话是,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李嘉诚最出名的一句话可能是,一定要先想失败,做生意,没有买,就要先想到如何卖。
这种差异或许跟两人的性格和经历有关。
李嘉诚出生书香家庭,父亲是当老师的,从小受传统儒家教育,后来到香港吃够苦头,寄人篱下,打杂跑腿,被人吆五喝六中学会了把雄心藏于小心。
王健林出身军人家庭,父亲还是军官,后来自己也参军并且成了军官。而且,李嘉诚一边读《论语》,一边跟洋人飙英文时,王健林熟悉的语言是:群众想移山,山走;群众想移地,地动。只要革了思想命,无雨大增产,大旱大丰收。
其次,两人所处的生意环境也差异很大。
李嘉诚从做生意开始就面临相对激烈的竞争,胆子大不能给他太多的好处,但王健林则不一样。另外,李嘉诚和王健林可以借到钱的办法和金额,以及借到钱可以怎么搞事情也大不一样。
不同的性格、环境让他们有了不同的商业风格:李嘉诚更稳,王健林更快;李嘉诚稳中求快,王健林快中求稳,甚至不太稳也要先快起来。
这也是对的,过去几十年,港台普遍都是先强后大,内地普遍都是先大后强。到今天,基本也还是这个路数和格局,写文章吹一个生意人,都不好意思写利润,要写营收,后来营收也不好写,改写市值,没市值写估值,市值如果是美金,一定要换成人民币,如果是台币或日元那就刚刚好。
最好是韩元、印尼卢比等,数字不大,不好意思。
因为更稳,因为总是先想失败,从1950年到今天,李嘉诚从来没有过财务危机,也没有一年交过亏损的答卷。王健林倒也顺风顺水走了很多年,但此次的危机,尤其是核心资产的出售,估计会让他相当于少干了好几年。
或者说,帮别人忙活了好几年。
说到这里,插个不太题外的话。
华商韬略荣誉主编,当年以“中策现象”轰动中国的黄鸿年先生曾亲切地对我说过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收购企业就是拿钱青春,同样得到一个企业,我花几天几星期,人家可能花一辈子。”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几年王健林收购了众多的“青春”,但这次交易如果干成,则是孙宏斌、李思廉、张力也收购了一把他的“青春”。
李嘉诚的“青春”也是被收购过,而且是“青春”的买卖大师,但他的“青春”都卖得很贵,因为他总是在“花枝招展”时卖,而不是迫不得已时。
看得懂的李嘉诚,看不懂的王健林
2015年,李嘉诚出售内地房产项目曾引发轩然大波,这次王健林出售酒店和文旅资产也如此,而且都被一些人冠名为“别让×××跑了”。
相对来说,李嘉诚2015年的交易比较好理解,就是一次全球视野下的资产和业务优化调整。或者说“高卖低买”,高卖内地房产,低抄欧洲资产。
这也是李嘉诚惯常的策略和手段——以“高卖低买”来驾驭周期,战胜风险,确保业务的稳健和增长。现在的事实也证明,他基本上做对了。
虽然他既没在最高点卖,也不是在最低点买。
事实上,李嘉诚也从来不指望在最高点卖,最低点买,而是趋势对了,大方向对了,就不在乎是不是能多赚一个铜版。
李嘉诚的一个习惯是,如果预感到两年后会有不妙,一般都会现在就采取办法。原因是,等不妙真正到来时,再采取办法已经是来不及了。
就好比炒股,如果你觉得这个股票明天就要大跌,最好是今天就要走掉,而不是等明天跌了再走,因为明天你可能走不出去。
因为有一种跌叫跌停,开盘就跌停,封死跌停。要想跑,会议室都是玻璃杯子碎地的声音。
相比李嘉诚而言,王健林的这次交易则被蒙上了一些神秘的面纱,而且至今有点遮面抱琵琶。
李嘉诚的多元化扩张策略也比较看得懂。
我专门翻阅了长江实业、和记黄埔最近20年来的年报,简单地总结一下就是:
以投入大,门槛高,需求永固,现金流充沛,市场空间大的基础性行业打底,以投入低,风险高,回报也高的高科技行业起跳。
具体就是,以地产酒店、港口码头、基建、能源、零售、水电交通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最传统的大行业打底,通过这些行业建立永固的江山和现金流与利润,然后去投资投入相对小但回收可能大的最前沿的高科技行业。
一个经典例子是,1990年代,李嘉诚持续用传统业务的利润投入当时最前沿的第二代移动通信业务Orange,一举获得超过千亿港币的收益。
也正是这笔钱,一举夯实了他在香港及整个华人商界的大哥大地位,而且是在长江实业大本营香港经济持续低迷的环境下,夯实了这个地位。
之后,李嘉诚又进一步扩张传统基础业务,以及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如今,新一代电讯业务已经成为长江集团最重要的核心业务之一。
与此同时,李嘉诚还投资了包括Facebook、Skype、Siri、AlphaGo的开发者——DeepMind等一系列最前沿的高科技公司,赚到盘满钵满。
但王健林的多元化就不同了,也比较看不懂。
众所周知,王健林有非常大的雄心,甚至有成世界首富,世界首善的雄心。要实现这个雄心,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做大生意,超级大的生意。
但王健林的海外业务布局却不是一条通往超级大的生意之路,至少不是一条很有把握的路。
王健林选择的是文化娱乐、体育两大核心,但打开“世界500强”榜单也好,“世界富豪榜”也好,这两个都不是孕育超级巨头的好土壤。
王健林的想法或许是,这些产业,尤其体育,缺少巨无霸是因为行业太分散,如果有一个龙头将分散的产业聚起来,那就美妙了。
但问题是,分散只是表因,为什么分散才是关键?这么多年来,那些产业整并的行家里手,为什么没有把这分散的行业整并起来?
很大一个原因是,相比李嘉诚的传统大行业和高科技,这些行业都难以规模化并且以规模制胜。好比影视制作,天大的企业可能也当不住几个人的一个灵光闪现。除了迪士尼等少数找到规模化路数的,无论是好莱坞,还是足球,搞了这么多年,也就那么大出息,那么点个生意。
而且,文化娱乐、体育,相比李嘉诚的传统基础行业以及高科技,可谓是既缺乏稳定性回报,又缺乏想象力。一句话就是,它是一个超级行业,但却不合适去做超级企业,甚至做不成。
因为,这个行业的意思就在于百花齐放,你搞你的,我搞我的。全球足球俱乐部都是你的,淘宝队踢支付宝队,那不成了马云总能赢?
还有一个,即便搞得成,除了资本,也看不太出万达能做好这些行业的优势。既如此,王健林为什么要这样的生意?
难道是为了娱乐圈的纪委书记?应该不是。
那就是要替中国人在世界舞台争夺软实力?这个情怀应该是有的,但是不是代价太大,还不一定有人领情。
最最想不通的是,万达搞了个网络科技集团,王健林和马云的关系这么好,也跟马化腾、李彦宏有一起烧钱的交情,但他好像始终有点不太重视这些“虚”东西,也从没像李嘉诚投Facebook那样分到科技暴富的一杯羹。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387qh8c7n&width=500&height=375&auto=0
或许,王健林的想法是,以万达商业来打底,以文化娱乐和旅游来起跳,比如,把文旅项目和文化娱乐、体育深度融合,做成中国版的迪士尼,为了这个迪士尼,他才不断收购文化娱乐和体育产业链的上的品牌、业务包括IP。
如果是这样的,这次文旅项目的交易对王健林先生来说,那真堪称是折翅般的打击了,也会让他难以像李嘉诚那样坐上首富后一当大哥好多年。
最后,给大家分享两张李嘉诚的成绩单。这或许是您看到的最好的成绩单了,让这两张成绩单来告诉您,什么叫持续地发展和进取。
再啰嗦几句,最近有人又在疯狂炒作谁谁谁超越王健林成首富,别太当真,没意思,胡润等干的那个富豪榜可谓最特么扯犊子的一件事。
王健林去年在他们的榜上超越李嘉诚成了华人首富。这才多大会儿,海外累计投资不过两三百亿美元,银行稍微逼逼债就有点受不了了。
但被挤下去的李嘉诚,光在英国就投了超过500亿美元,这两天就又传出消息,他旗下的长江基建正以超过45亿欧元(折合约409亿港元)竞购德国能源管理商Ista。而截止去年年末,1万多亿总资产的长和集团,债务净额才1400多亿,上市公司之外,老先生还不知藏了多少💰。
你说谁才是真正的首富?
这两天我还一直在想,李先生会不会等到某个时机杀个回马枪,来内地收割收割后生们的“青春”?想了又想,答案是,不太可能。
好文推荐
强烈推荐,主编吐血推荐,关注就知道了!
老板日记
ID:laobanriji
先关注再说!每天分享老板创业、管理、经营的心得与感悟!还有老板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每一篇都有收获。主编极力推荐!
↑↑↑长按二维码 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