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满:何为庐山真面目,谁能不在此山中

群言杂志 2022-07-27
作者:李满原载《群言》2016年2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这首《题西林壁》应该是许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诗作。然而笔者发现,充斥于书籍与课堂的解释几乎都属俗解误读,即都属从世俗常理角度解读苏诗所得之见解。如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称,此诗的“理”是“局外人有时会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徐中玉《苏东坡文集导读》称,此诗说明“局中人常常看不清事物的全貌和真相,就是由于受到认识条件限制的缘故”。郑孟彤《中国诗歌发展史略》称,此诗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毛谷风《宋人七绝选》称,此诗反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倒不是说后人不可以从世俗常理的角度解读此诗,也不是说此诗没有蕴涵“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常理,但毕竟这种见解与苏诗之本义相去甚远。       苏轼别号东坡居士,是学养深厚的禅学大师。据《五灯会元》记载:内翰东坡居士苏轼,字子瞻。因宿东林,与照觉论无情话,有省。黎明献偈曰:“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也就在此时,苏轼将“横看成岭侧成峰”一诗题于庐山西林寺壁之上。两首诗都是宣示自己所悟得的禅理的。可惜几乎无人洞悉此中心曲。也许是因为作为国学极为重要一脉的禅学在大陆断绝已久的原因。       如何才能觉悟禅理,禅宗祖师们有个说法:“心中起个大疑团,日夜参悟,功到自然成。”用今天流行语来说就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解悟苏轼这首禅诗就得穷根究底地问:“何为庐山真面目,谁能不在此山中?”       为了更方便地觉悟诗中禅理,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幅图:       这是刊登在国外画报上的一幅作品。既然是作品,应该是有思想主题的。大家来悟一悟它到底蕴含什么主题思想吧。如果告诉大家这作品的题目是《美援》,大家的思想也许就有了一个入口。



       笔者遭遇这个作品的瞬间,一个意念蓦然涌上心头:“要食品,不要武器!要生存,不要死亡!”我觉得自己悟到了此作的思想主题,作者应该是想告诉读者:美国送到战乱地区的不是食物而是军火,不是生的希望而是死亡机器。美国标榜的人权至上、正义至上,是真话还是谎言?美国追求的是普世的人道价值,还是一国私利?美国在全世界散播的是和平的种子还是死亡的瘟疫?       可是一次在课堂上讲解我的观点的时候,一个学生当即反驳道:“我看不是这样!我觉得这作品的意思是:我们美国的援助是‘食品+武器’;食品是人道主义物质援助,武器是争取自由民主的利器。”       对他的回答我衷心钦服,不由得叹道: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他的见解与我的见解哪一个是作品主题的真相呢?       换言之,横看成岭侧成峰,仰观为岳俯成丘;所见之峰岭丘岳诸象,到底哪个是庐山真面目呢?       再回到前述图画作品,对那个学生的回答叹服之后良久,我不由得更惊叹道:“何为庐山真面目,谁能不在此山中?”       反思一下,我之所以得出那样的见解,是因为我在“此山”中,我心灵深处对美国政府充满着不信任。在这个利害交织、实力竞胜、强权至上的世界,我不相信任何国家政府会将所谓普世价值和人道正义置于自己国家民族利益之上。我认为任何援助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蕴含其中。细想一下,那个学生之所以得出那样的见解,必定是因为他崇尚美国价值,相信美国政府,所以才将美国援助解读为绝对完美高尚之举。所以他也身在“此山”中,即沉溺在自己的思想意念中。       毫无疑问,无论是我的见解还是他的见解,皆非那个作品主题思想的真面目。同理,横看成岭侧成峰,仰观为岳俯成丘;所见之峰岭岳丘诸象,没有哪个是庐山真面目。       那么,到底何为“庐山真面目”?其实,那幅图的标题不是《美援》而是《无题》。这也许有利于我们解悟“庐山真面目”究竟为何物这一问题。       那个“食品步枪”其实是一个六岁男孩的作品,是一个摄影记者偶然看到拍摄下来刊发的。真正的无题,因为那个孩子并未有所谓主题思想要借此发表。据此,我们可以说,那个作品的主题思想的真面目是“无”。同理,苏轼诗中“庐山真面目”是“无”。而这种“无”,禅宗称之为“空”。空,是禅学中至高无上的绝对理念。它的真实涵义是:“空无所有而无所不有。”这是一种具有无限生殖力的绝对实体。老庄称之为“道”,禅宗称之为“佛性”。佛性空无所有而无所不有,在禅语中也叫“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说那幅《无题》的主题思想的真面目是“无”,意思是其主题思想“横看成岭侧成峰”,各种解读无穷尽。说“庐山真面目”是无,意思是事物的终极本质(康德称之为“物自性”)绝对无限(即“无”),人对其的见解无有穷尽。“横看成岭侧成峰,仰观是岳俯成丘”,而峰岭丘岳皆是相对之象,绝非“庐山真面目”或绝对实体本身。绝对实体本身永无穷尽,不可绝知(如康德所言:“物自性,不可知。”)。这便是苏诗呈现出来的甚深禅理。       接下来的问题是峰岭丘岳诸象是物象还是心象,是山现之象还是心现之象?       让我们再回到那幅《无题》,我们对其主题思想的见解是主观见解还是客观见解?换言之,我们的见解是图像的反映,还是我们自己心念的反映?是图所显现的性相,还是心所显现的性相?答案只能是:既是图像所显现,又是心念所显现。换言之,既属物象,亦属心象。       同理,“横看成岭侧成峰,仰观是岳俯成丘”,而所见之峰岭丘岳诸象,既是山现之象,又是心现之象。既是物象,又是心象。而一切物象皆心象,一切心象皆物象。这也是苏轼《题西林壁》所呈现出来的甚深禅理。       一切物象皆心象,一切心象皆物象,也就意味着诸象皆为同一绝对实体所显现。换言之,诸象既为物自性所显现,亦为人自性所显现,就等于说,物自性即人自性,人自性即物自性。禅学正是将人自性视为绝对实体。作为绝对实体的自性,禅宗也称其为“本来面目”。       《坛经》记载六祖惠能初转法轮时的形迹:“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人的这个“本来面目”是空无所有而无所不有的绝对实体,一切具体心念无论善恶美丑,皆由此绝对实体即本来面目衍生出来,而这种具体心念与外界因素相结合,便显现为具体现实存在的现象。故禅悟曰:“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法,就是现象;一切现象皆由心念所生,皆为心念所现之象。而一切心念皆源生于“本来面目”、人自性、绝对实体。       苏轼诗中的“庐山真面目”不仅指“物自性”,更是指“人自性”。在禅学理论中,认识自己的“庐山真面目”是至高无上的追求。禅宗谓之“明心见性,得道成佛”,也就是拂去一切滞塞心灵和蒙蔽自性的世俗意念或现实欲念,使心灵达到空明澄澈。当此时刻,空无所有而了无挂碍的自性就豁然敞亮而全然显现了。心灵达到如此境界,人就得到了大自由大自在,这也就是得道成佛。       然而,达此境界何其难也。因为人人都在此山中,难见庐山真面目。这便是苏轼《题西林壁》至深的禅学妙理所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