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义和:交流互鉴与文化自信
原载《群言》2015年1期
近些年,“互鉴”是个热词。有意思的是,这个词竟未被《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从字面上看,我们似可理解为互相鉴别、互为借鉴。就个人阅读所及,这个词在2008年上海世博会的一些国际交流活动报道中使用频率颇高。尔后便是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中使用了该词:“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互鉴”一词的政治意味一下子浓郁起来。“互鉴”与“包容”相组合,成为构建和谐世界的基本原则和动力,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新阶段对国际关系的新思考。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欧洲,明确提出此次访欧“是为交流互鉴而来”,并在不同场合的讲话和在当地报纸的署名文章中,屡屡提及“文明互鉴”,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明互鉴”俨然成为中国国家领导人新的重要的外交理念。
交流互鉴有助于文化的自省与自觉
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下过一个很好的定义,他说,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的自觉把握,“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这是从国家民族层面要求对自身文化的形成与演变、特质与趋势有清晰的认识,对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有理性的把握。在经济全球化对各民族文化以及人类思想带来巨大冲击的今天,“文化自觉是当今世界共同的时代要求”,而通过文化自觉的建立来达到的文化自信,正是我们当下的安身立命之根。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自觉上升为执政党的政治理念,但对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中国文化的根本要义何在,区分所谓“精华”与“糟粕”的标准是什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的文化到底是怎样的这一系列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只能从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和趋势中寻找。也就是说,只有在与其他国家、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才能看清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生存环境中我们所具有的特质与优势,看清我们对于人类文明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明了我们今后的走向。
“中国”自华夏民族生成起便有了文化自觉的意识。随着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纳入统治区域的族群越来越多,族群的边际以文化而区别,对进入中原之地的族群“以文化之”,化外之人则视为蛮族或夷类。在一次次冲击和改造的周期中,中华文化创造了一次又一次高峰。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中原不知换过多少主人,但中华文化却不曾断裂,风格独异,特征明晰,核心部分始终是儒家思想,中心议题则始终是“天”与“人”,并播扬四方,备受远近各国拥戴。然而“盛极而衰,理之然也”,在《四库全书》修成不久,来自新世界的海盗开启了中国多难的近代历程,天朝的尊严丧失殆尽。惶惶然面对新世界时,人们对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产生了怀疑,以至否定。进入20世纪后,一方面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次批判,一方面是对西学的不断探索与尝试,当然同时也有对西学的批判与传统文化的坚持。到20世纪末新世纪初,经济上创造的奇迹依然代替不了文化的孱弱,所以费老疾呼,文化转型期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建立“文化自觉”。
可是,此一际“文化自觉”中“文化”究竟何义?学界目前论及中华文化时,主要指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这当然没有错。传统文化以汉族为中心、多民族的融合为基础,以儒家文化为核心,融道、释诸家精义,并吸收了大量异域文化,这是今日中国文化的起点和基础。除此之外,近代以来渗入中国的西方文化,包括性质互异的资产阶级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伴随着侵略者的坚船利炮和共产主义运动,逐渐占据中国人的头脑,并化为实践的指南,进而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样态。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全新的文化,既受前两者的共同影响,又与它们有显著的区别。因此,今日的中国文化有三个部分,且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中主次不同。在经济、政治领域,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文化占据主流;在家庭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起决定作用的依然是中国悠久的传统;在公共治理领域,我们依据的是西方的契约、法治精神。三类文化共同构成今日的中国文化,缺一不可,而孰优孰劣,于世界多元文明中如何自处,只有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对比中方能明了。
在交流互鉴中确立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何等的文化自信!可是自近代以来,眼见着英国人的洋枪洋炮打败了八旗;眼见着日本人覆灭了北洋水师;眼见着万园之园被肆意凌虐;眼见着皇帝下台总统上台,还是一天比一天乱,于是怀疑产生了,自信丧失了……到新文化运动,一群出过洋的年轻学者猛烈抨击传统文化,各种主义粉墨登场。共产党人满腔革命热情,缔造了全新的人民共和国,誓言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可是刚出门就迷失了方向。待再次打开国门,看到了昔日的对手已风驰电掣、日新月异,自己却一片贫瘠,于是拼命追赶,急切地想甩掉沉重的文化包袱。经历30多年改革开放,物质上的丰富无须多说,但是,不敢拿也无法拿自己的文化与西方文化作对抗,为人所诟病的是随处可见的陋习与劣根性。2004年,许嘉璐、季羡林等学者发起《甲申文化宣言》,便是在这种危机下的一种应对,而执政党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大力倡导,不仅是应对全球文化的挑战,更是基于对未来国家发展方向的把握。
相较于中国传统文化目前已展现的自信和受到的欢迎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其与强势的西方文化如此不同,而始终备受质疑,国家形象也受到负面影响。事实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巨大成就足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面对国际挑战的物质基础。理解中国特色是确立自信的前提,但更需要世界不同文明在平等、包容基础上的交流互鉴。不理解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就无法理解中国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制度与文明;不理解世界发展的多维度、多向度,不承认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和平等性,就无法理解中国的探索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贡献。
因此,文化自信只有建立在交流互鉴的基础上,从不仅知其性,知其美,更知其丑,并不惮其丑上得来。明了其美与丑,才可扬长避短,以其美在交流互鉴中变得更加丰富、自信。
在交流互鉴中显现文化自信
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形式多样,途径广泛。传统的文化交流主要通过人口流动与商业贸易展开,其中人口流动包括官方使节、和亲、派遣留学生、传教活动、战争与环境带来的自然人口流动等。现代文明交流则迅捷方便得多。发达的海陆空交通和经济、教育的全球化使整个世界联为一体,尤其是网络的出现与普及,使得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地突破国界与种族的界限,一方面加剧了文明之间的对抗,加重了某些弱势文明的危机,另一方面则为强势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可能。
中国曾经是欧洲人眼中的黄金帝国,但18世纪中期开始情况逐渐变化,尤其是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失利后,回到英国的马戛尔尼及其随从粉碎了欧洲人对中国的幻想,中国逐渐被摈弃,甚至被视为劣等民族。直到20世纪末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这个古老的民族重拾自信与尊严,中国人的故事、中国人的思想、中国人的生活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吸引了全世界各个民族与国家的商人、学者和青年涌入中国,近距离地、真实地感受、体验中国文化。中国需要更清晰、更自信地面对全世界好奇中带着挑剔的目光。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发展的成就;2011年1月17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亮相纽约时报广场,是中国自信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中国形象更加饱满、更加积极向上。开办于2004年的孔子学院已迎来十周年纪念。从2004年3个国家3所孔子学院起步,截至2014年12月,全球已有126个国家(地区)设立了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累积注册学员达345万人。孔子学院已然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
但是中国文化的展现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推动,更需要民间自发、自觉地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在“中国制造”中添加更多“中国元素”。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制造”占据了世界各主要市场,但这些产品并没有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其相应的贡献。我们需要“中国制造”,但更需要中国品牌,要让世界通过我们的产品感受到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梦想。
除了我们的产品,走向世界的中国人是中国文化更为生动的诠释者。近几年中国的“夫人外交”常常打动世界,其魅力不仅来自于彭丽媛女士的从容雅致,更在于其处处显示的对国货的热爱与自豪,对全世界弱势群体的关心与爱护,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与推崇。所以,对外展现文化自信,改变国家与国人形象,根本上是做好自身文化建设,产生更多更优秀的文化产品,并使国人形成人格上的文化自觉。
此外,在目前网络普及的信息化时代,有时候看似平等自由的信息交流事实上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国政府和执政党应不断提高媒体素养,学会利用网络工具增强行政行为透明度,同时对谣言必须及时辟谣,更加积极、主动地在网络上打造公开、公正、透明、高效的政府形象,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
在交流互鉴中增强文化自信
交流互鉴的根本要义在于互相借鉴,共同进步。中国文化本来就是不断吸收、包容不同文明的产物。在多文化的交流互鉴中,我们不仅可以扬长避短,更可以取长补短,这是中国文化生命力所在。
中国文化本来就不是单一民族的文化,而是在汉文化基础上吸收境内各民族、各地域文化以及异域文化后形成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起源、传说、信仰与习俗等,各民族之间也曾经历战争与掠夺,最终却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又能保持个性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同时,来自印度的佛教、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教、西方世界的基督教与各民族文化结合,也融入了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正是中国文化这种强烈的包容性,才使其历经异族入侵而始终绵延不绝。
新文化运动以来,尽管中国与外部的交流曾经一度中断,但始终无法隔绝文化的交流与往来。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追求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民主、科学、法治、市场等思想成为今日中国文化的重要支柱。这些思想起源于西方,但真正起作用的,是中国人自身的解读与实践;它们已与中国自身的文化结合,成为立足中国语境、中国问题而形成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为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更多借鉴,也为人类文明作出了新的贡献。
进入21世纪,西方文明依然在全球范围内保持其文化强势地位,在某些时候、某些区域甚至表现为一种文化霸权。但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东西方冷战、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世纪交替、美国“9·11”恐怖袭击等,西方世界对西方文明的反思与批判也在不断深入,并重新思考与其他文明的关系,一些学者再次把目光转向东方。“1988年,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聚会,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在闭幕会上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即使不对这种说法的普遍性做出轻率的估计,也可以肯定,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切合西方社会的需要。对中国来说,就是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现代性和普遍性,探索以更丰富、更现代的方式,更加自信地展示其丰富内涵与不朽的价值。
正如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3月27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的重要演讲中指出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人类文明因多样性方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平等是交流互鉴的前提,包容是交流互鉴的动力。不同文明在相互尊重、交流互鉴中和谐共处、各展所长,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维护世界和平。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中国有信心面对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带来的挑战,以自主性为前提,以包容性为动力,推动不同文明在平等基础上的交流互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步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崇高境界。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文化自信
张宝文:坚持多党合作,增强文化自信
厉震林:中国文化的“养生法”
马驰: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
章义和:交流互鉴与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