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冠亚讲书”第2期:《竞争优势》

王冠亚 王冠亚
2024-09-20

这是我的第233篇原创文章


大家好!我是王冠亚,第二期的“冠亚讲书”系列活动又跟大家见面了,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书籍叫——《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这本书,是第二版的重译版本。最早翻译成中文版的时候,这本书叫《企业战略博弈:揭开竞争优势的面纱》。第一版的翻译比较艰深晦涩,所以出版社组织重译了第二版,行文上更加流畅。

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布鲁斯·格林沃尔德,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大家知道,本杰明·格雷厄姆当年就是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任教,而沃伦·巴菲特曾在此求学。所以,为了传承和发扬哥伦比亚大学的价值投资思想,格林沃尔德教授发起了工商管理硕士(价值投资项目),那么这本书呢,就是根据他的MBA课程内容整理而来的,所以非常值得一看。


在巴菲特麾下,有4名非常有潜力的得力助手,分别是格雷格·阿贝尔、阿吉特·贾因、卢·辛普森和托德·库姆斯。其中,库姆斯就是格林沃尔德教授的学生。如果大家对库姆斯不够熟悉的话,我再跟大家说说另外一个人——李录。李录也是格林沃尔德教授的学生,当年李录正是在格林沃尔德教授的课上,第一次听到了巴菲特的演讲,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和投资命运。这样一讲,大家就知道格林沃尔德教授的“咖位”了,属于非常重量级的“选手”。

言归正传,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透视企业护城河”。护城河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它指的就是企业的竞争优势。巴菲特这样定义自己喜欢的有“护城河”的公司:“美丽的城堡,周围是一圈又深又险的护城河,里面住着一位诚实而高贵的首领。最好有个神灵守护着这个城池,护城河就像一个强大的威慑,使得敌人不敢进攻。首领不断地创造财富,但不独占它。”巴菲特在投资公司的时候,就非常注重“护城河”,他把长期竞争优势的积累和提升,形容为“加宽护城河”。那么这本书就会告诉你,什么才是企业的“护城河”。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把它分为六大部分:一是战略分析的框架,主要讲什么是战略,什么是竞争优势,如何开展战略分析;二是竞争优势的内涵,主要讲竞争优势在供给侧、需求侧和规模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表现;三是竞争优势的评估,我们会结合苹果公司的案例,开展一次企业竞争优势分析和评估的实战演练;四是规模经济效益的实证,我们会结合沃尔玛的案例,来看看它是如何一步步获得竞争优势并发展壮大的;五是企业博弈的分类,主要有三种情境,包括囚徒困境、进入/先占博弈、精诚合作;六是没有竞争优势的破题之道,假如你身处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你如何通过高效运营,来维护自己的长久发展。

1

一、战略分析的框架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究竟什么是战略?作者以“二战”为例,美国做出的最高级别的战略决策,是先在欧洲还是在太平洋参战。次一级的战略决策,包括是否开辟第二战场,是否在诺曼底登陆欧洲战场,等等。所以,战略的特点,一定是宏观的、重要的,事关全局的。

具体到商界,战略可以被定义为对企业未来发展有决定性意义的原则。比如,杰克·韦尔奇上任通用电气CEO后,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就是——企业将从任何一个无法占有领先市场份额的市场退出。这个战略无疑是正确的,它也成就了韦尔奇“明星经理人”的赫赫威名。

那我们如何来搭建战略分析的框架呢?

第一步,分析竞争优势是否存在。按照行业或领域划分,会有很多不同的市场,比如汽车消费市场、白酒消费市场、手机消费市场,等等。有的市场,会有企业存在竞争优势;而有的市场,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存在竞争优势。所以,我们要先学会区分这两种情况。

第二步,根据分析情况选择出路。如果整个市场,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存在竞争优势,那么对于企业而言,唯一能做的就是高效运营,把效率放在重中之重;如果整个市场,某些企业存在竞争优势,那又要分情况来分析,主导的企业是不是唯一,是不是自己。

第三步,进一步细化分析和对策。如果行业唯一的主导企业是自己,那就要持续巩固管理竞争优势;如果行业唯一的主导企业是他人,那最好的做法是体面地退出;如果行业的主导企业不止一家,那应当如何去博弈和合作……

2

二、竞争优势的内涵


大家都知道,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是很难获得超额收益的,这已经成为了经商和投资的常识。在同质化严重的行业里,不同企业将大同小异的产品,出售给价格敏感的客户,他们不得不为生存而苦苦挣扎,被迫接受比社会平均水平更低的利润率。比如航空业,各大航司的航线、服务几乎没有区别,所以为了招揽客户,就必须经常打价格战。这样一来,肯定会侵蚀企业的营收和利润。

但是,如果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能不能获得超额收益?长期以来,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差异化就代表着竞争优势,代表着护城河,这样理解是片面的。我们来举一个反例:奔驰汽车是高档车的代表,它不仅跟中低档车有明显的差异化,而且跟同级别的宝马、奥迪也是差异化的,但是这并没有给奔驰带来高额的利润。所以说,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并不能消除竞争对利润的侵蚀。

格林沃尔德教授根据自己的观察,做了一段非常精辟的表述:“若没有力量阻挡竞争者的进入,行业利润率就会被拉低,效率高的企业也最多只能获得正常的投入资本回报率。创造战略机会的是进入壁垒,而不是差异化本身。”在他看来,真正的竞争优势,有且只有三种:

一是供给侧竞争优势。这一侧的竞争优势,是严格的成本优势,使得企业能够比其竞争对手更便宜地生产和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果在位企业拥有这种竞争优势,大多数明智的企业不会选择与它竞争,少数不明智的企业即使冲进来抢夺市场,在位企业也可以利用其低成本结构,提供比新进入者更低的价格、更频繁的广告、更好的服务来进行反击,将新进入者逐出市场。

二是需求侧竞争优势。这一侧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客户锁定”。我翻译的《比尔·米勒投资之道》,就提到过这个话题。企业对目标客户的“锁定”,通常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习惯。你习惯了喝可乐,你不会某天突然不喝可乐改喝咖啡了;其次是转换成本。你用的银行卡,如果是你的工资卡,然后又绑定了证券账户,你大概率就不会换,因为换起来很麻烦;再次是搜寻成本。你要舍弃现在的,再去找新的替代品,本身也要消耗时间精力,还要承担风险。

三是来自规模经济效益的竞争优势。形成规模经济效益,要具备两大条件:1.大量的固定成本;2.随着产量上升而以恒定量变化的可变成本。比如服装企业的固定成本占比很低,就很难形成规模经济效益;而软件企业的固定成本占比很高,就容易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我翻译的《比尔·米勒投资之道》,也提到过这种差异——旧经济的“收益递减”和新经济的“收益递增”。规模经济效益的重点,并不在于龙头的绝对规模,而在于它的市场占有率。如果它能和竞争对手在市场份额上拉开差距,就拥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我们来举个简单的例子,来具体阐述一下,什么叫规模经济效益。我们知道,在CPU细分市场,英特尔是绝对的龙头,AMD处于行业第二的地位,但它和英特尔的差距很大。那我们设想一下,如果AMD与英特尔生产的下一代CPU,同等先进、价格相同且同时上市,它们会不会平分市场份额?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计算机生产商已经习惯了和英特尔合作,如果按照市场份额的10%来投入研发,英特尔的研发经费绝对值会远远高于AMD,这将使它们之间的技术差距进一步拉大。

3

三、竞争优势的评估


学习了什么是战略分析,什么是竞争优势,我们来分析一下苹果公司。当然,这里要说明一下,英文原版的Competition Demystified出版年代较早,且后来没有版本更新,所以它对苹果公司的分析,主要采用的是它在20世纪90年代的数据。不过没关系,我们在这里也只是通过案例来演练一下,重要的是掌握这种分析框架。

首先,分析市场。苹果公司所在的行业,可以划分为四个细分市场,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CPU(主要玩家包括英特尔、AMD、IBM、摩托罗拉),计算机制造(主要玩家包括戴尔、惠普、IBM、苹果、捷威、康柏),系统软件(主要玩家包括微软、IBM、苹果和Linux)和应用软件(主要玩家包括微软、Adobe),网络(主要玩家包括AOL、微软、雅虎)。

在CPU细分市场,英特尔是绝对的龙头。为了对阵英特尔,在1991年的时候,苹果和IBM、摩托罗拉结盟,形成了“AIM联盟”,其主要成果之一就是开发了PowerPC处理器,专供苹果Mac使用。但是,“AIM联盟”没法对英特尔构成威胁。因为每一代CPU的升级,大约需要1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英特尔可以卖出1亿个,平均成本只有10美元;而“AIM联盟”只能卖出1000万个,平均成本是100美元,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结论是,在CPU市场,英特尔是“大象”,而苹果只是“蚂蚁”。

在计算机制造细分市场,市场份额的变化非常大。按照标准化市场份额的口径,1990年苹果的市场份额是29.1%,IBM的市场份额是43%;1998年苹果的市场份额是7.1%,IBM的市场份额是12.6%,下降得非常厉害。这说明了,在计算机制造领域,根本就不存在竞争壁垒,也根本不存在行业霸主。任何一家在位企业,都是走马观花一般,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无法维持长久的行业地位。

在软件细分市场,多年来,微软一直保持着行业霸主的地位。微软在软件细分市场的地位,比英特尔在CPU细分市场的地位,还要显著得多。就系统软件而言,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常年占据着80%以上的市场份额,还经常会有些年份超过90%的市场份额。微软还实现了客户锁定,因为如果你不用微软的应用软件,你可能根本没法跟Windows兼容。苹果的操作系统,从来都没有超过13%的市场份额。结论是,在软件细分市场,微软是“大象”,而苹果只是“蚂蚁”。

综上所述,苹果在没有竞争优势的计算机制造市场,和其他企业“公平地”竞争着;苹果在有竞争优势的CPU市场和软件市场,不是处于行业霸主地位的“大象”,而是处于绝对劣势地位的“蚂蚁”。所以,格林沃尔德教授得出的结论是——无论史蒂夫·乔布斯在苹果的运营上有多么的才华横溢,苹果都不太可能成为赢家。

刚才说了,格林沃尔德教授得出这个结论,是在2000年前后。从后视镜的角度讲,看看苹果公司现在如日中天的态势,这个结论似乎有点“打脸”。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翻阅了一下苹果公司的历史股价,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表现都是非常差劲的,其在2000年底的股价是0.23美元/股。截至2022年2月10日,苹果的收盘价是176.28美元/股。也就是说,苹果上涨七八百倍,是最近20年的事情。


说到这里,想到巴菲特投资苹果的案例,我忍不住再次感慨巴菲特在投资上的过人之处。巴菲特并没有在2000年左右买入苹果,很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苹果并没有竞争优势。一直到2016年,巴菲特才开始出击苹果,而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出手就买成了第一大重仓股。以持仓市值计算,巴菲特购买苹果的持仓成本是311亿美元,市值是1204亿美元,浮盈893亿美元。同期,巴菲特的总持仓成本是1086亿美元,市值是2812亿美元,浮盈1726亿美元。苹果贡献了伯克希尔普通股52%的利润。

4

四、规模经济效益的实证


介绍了苹果公司的案例,我们再来看另外一家全球知名的企业——沃尔玛。由于规模经济效益所构筑的竞争优势,在它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大家知道,零售业尤其是折扣零售业,是一个既没有很多商业秘密,也不需要特殊技巧的行业。沃尔玛的做法,也是众所周知的——比如“天天低价”策略和效率超群的供应链,但这并不是其他企业无法复制的专有技术。但是,沃尔玛的成长,却是非常惊人的:

1970年,沃尔玛公司在美国上市。此时的沃尔玛,偏居一隅,仅仅在美国南部的阿肯色州等地的小镇拥有30家分店。上市1年后的1971年,沃尔玛的市值是3600万美元。30年后的2001年,沃尔玛的市值达到2300亿美元。30年时间,沃尔玛的股价增长了6389倍。这种增值千倍的大牛股,放眼全世界也并不多见。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沃尔玛经营利润率最高的1985年,其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成为美国首富。在股价持续高增长30年后的2001年,沃尔顿家族的5名成员包揽了福布斯第7-11名,成为全球最富有的家族,是名副其实的“富可敌国”。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相比于西尔斯、凯马特等竞争对手,沃尔玛究竟做对了什么?它究竟有没有竞争优势?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分析:

零售业产业链非常直观——沃尔玛等销售商从宝洁、可口可乐等制造商(上游)进货,然后出售给顾客(下游)。天天平价意味着,在进货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沃尔玛以更便宜的价格卖给了顾客。或者说,在销售收入相同的情况下,沃尔玛付出的采购成本更高。

 

事实印证了这一点:1984年,沃尔玛的采购成本是销售收入的69.6%,高于行业均值65.6%整整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如果沃尔玛的进货成本与行业持平,沃尔玛让渡了销售收入4%的利润给消费者,这就是我们消费者感受到的“天天平价”。

 

那么问题来了,高出行业均值4个百分点的采购成本,沃尔玛要从哪里挣回来、从哪里省出来?给消费者更大的让利空间,难。在让利的情况下,还要保持自己的经营收益高于行业均值,难上加难。那么,沃尔玛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们不妨按照芒格式的思路,反向倒推。销售成本包括三部分:采购成本、进货运费、损耗费用。所谓进货运费,是指把货物从供应商那里运到仓库或者分店的费用。所谓损耗费用,是指货物丢失、损坏、被盗所产生的费用。既然采购成本远高于行业均值,那么控制销售成本,就必然从其他两项入手。

 

如何控制进货运费?沃尔玛的做法是,把分店安置在仓库5千米半径范围之内。由于分店非常集中,卡车跑一趟可以为几家分店送货,返程时还可以顺便从供应商那里把新的货物拉回来。沃尔玛的进货运费是销售收入的2.8%,行业均值是4.1%,沃尔玛以1.3个百分点的优势扳回一局。

 

如何控制损耗费用?沃尔玛采用了一系列技术手段:条形码扫描、货物调配软件、自动操作机械,等等。遗憾的是,竞争对手可以采取完全一样的技术革新。以“低损耗”著称的沃尔玛,其损耗费用是销售收入的1.3%,行业均值是2.2%,沃尔玛仅以0.9个百分点的微弱优势领先。

 

于是我们看到,在采购成本高于行业的情况下,沃尔玛压低了进货运费和损耗费用。三项相抵(4-1.3-0.9),沃尔玛的销售成本(73.7%)高于行业均值(71.9%)1.8个百分点。怎么办?只能想办法,从别的地方节省出来。

第一项节省的是工资费用。这得益于公司的主要业务集中在美国南部的小城镇,用工成本较低。沃尔玛的工资费用占销售收入的10.1%,行业均值为11.2%,沃尔玛节省出了1.1个百分点的人工成本。

 

第二项节省的广告费用。据山姆·沃尔顿自述,沃尔玛的低价促销策略,在人们的口口相传当中获得了极好的口碑效应,人们翘首以盼沃尔玛开到他们的镇子上。沃尔玛的广告费用占销售收入的1.1%,行业均值为2.3%,沃尔玛在广告上节省了1.2个百分点。

 

第三项节省的是杂项费用。由于沃尔玛商店分布相对集中,公司的管理者们视察店铺的开销一直维系在较低水平。如果是凯马特或者Target的公司主管监督同样数目的商店,其地域范围是沃尔玛的3-4倍。沃尔玛的杂项费用占销售收入的5.3%,远远低于行业均值7.6%,压缩了2.3个百分点。

 

这三项费用加在一起,沃尔玛省下了足足4.6个百分点的管理成本。别忘了,沃尔玛的销售成本高于行业均值1.8个百分点。两项相抵,沃尔玛赢得了2.8个百分点的巨大优势。

 

1984年,沃尔玛的经营收益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8.7%,行业均值是5.9%,大家发现了没有?沃尔玛在经营收益上2.8个百分点的领先,与我们上述分析的结论完全吻合。

 

零售业有多难?在让利消费者4%的情况下,沃尔玛依靠进货运费、损耗费用、工资费用、广告费用、杂项费用,一点点节省出了6.8%的成本,才能保证最后2.8%的优势领先于行业。当然,由于行业均值还包括了沃尔玛本身,这意味着——沃尔玛的经营收益,实际上领先于对手比2.8%更多。

如果我们继续按照芒格式的思路倒推,沃尔玛赖以打败对手的五项费用,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归类。工资费用、损耗费用,得益于公司良好的管理优势。进货运费、广告费用、杂项费用,得益于区域性的规模经济优势。

 

试想,如果哪一天,沃尔玛的分店不再集中,开始向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市场扩张,那么其在进货运费、广告费用和杂项费用(主要是管理费用)的优势将大幅削弱,甚至不复存在。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当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沃尔玛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求扩张时,其资本回报率逐步走低。直到某一地区的商店开得越来越多、密度越来越高的时候,资本回报率才开始回升。

 

以消费者的视角去观察,沃尔玛最大的竞争优势是“天天平价”。而以企业家的视角去观察,沃尔玛最大的竞争优势,是有效区域市场的低成本扩张。

 

当且仅当在区域性市场获得统治级地位后,沃尔玛才会试图向更广阔的市场开疆拓土。这样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形成了一张牢不可破的大网,最终成就了一个30年增长6389倍的商业传奇,缔造了一个年营业额5000亿美元的商业帝国。


写到这里,我又忍不住要提一下,巴菲特对沃尔玛的投资。因为巴菲特是我的偶像嘛,所以一讲到投资案例的时候,我本能的反应就是,巴菲特是怎么做的。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巴菲特对沃尔玛的投资历程:

 

1998年,伯克希尔首次建仓沃尔玛。最初,伯克希尔只是少量持股,规模不足100万股。但七年之后的2005年,伯克希尔突然大举增持至2000万股,随后一路加仓,2014年三季度末达到6770万股。当年沃尔玛是伯克希尔的五大重仓股之一, 持仓市值一度超过50亿美元。

 

然而,从2015年二季度末之后,伯克希尔开始逐渐减仓沃尔玛,到2016年底已经砍掉了九成的头寸。2016年下半年减仓力度最大,持仓市值从当年夏天的30亿美元暴降至年底的不足1亿美元。2018年6月底,伯克希尔持股量为140万股,价值约1.4亿美元,到年底则彻底清仓了。

 

巴菲特对沃尔玛的持股周期超过20年,但对沃尔玛的投资是有遗憾的。在2003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A(BRK.A)$ 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说:“我们犯错误的地方,在于我们开始购买股票,然后价格上涨了一点,我们就退出不再购买。比如我们对$沃尔玛(WMT)$ 的投入就是如此,这造成了我们80亿美元的潜在损失。”归结起来,遗憾之处主要有两点:

 

一是买晚了。沃尔玛的“黄金时代”,是在巴菲特买入之前。1971年,沃尔玛上市一年后的市值是3600万美元;到2001年,沃尔玛市值高达2300亿美元,30年增长了6389倍。

二是买少了。就像巴菲特说的,1998年才开始建仓,只买了100万股,看到股价涨了,就没有买入更多。但我们看到巴菲特在2005年之后大幅加仓,可以看出他在克服成本心魔方面,也在不断进化。

5

五、企业博弈的分类

刚刚我们讲了苹果和沃尔玛的案例,对应的都是不同的情境。苹果在CPU市场对应的情境是,市场存在竞争优势,唯一的主导企业是英特尔;苹果在软件市场对应的情境是,市场存在竞争优势,唯一的主导企业是微软;苹果在计算机制造市场对应的情境是,市场不存在竞争优势。

那么接下来,我们还要探讨一种情境:当市场存在竞争优势,但主导企业不是唯一,而是有两家或者三家以上的“龙头”企业,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竞争格局,应该如何去和竞争对手相处?在这种情境下,企业之间的博弈会存在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囚徒困境

这里拿出来讨论的案例,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可口可乐,对于百事可乐轮番发动的进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百事可乐巨大的市场份额,已经开始威胁可口可乐的市场地位,可口可乐才开始反击。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在美国的软饮料行业,1977年的时候,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是36.3%,百事可乐的市场份额是26.0%,其他所有企业加在一起的市场份额是37.7%;到了1982年,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是35.6%,百事可乐的市场份额是28.1%,其他所有企业加在一起的市场份额是36.3%.

这组数据,给我们提供了至少两条关键信息:第一,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其他软饮料企业的市场份额,居然维持着基本不变,说明这个行业是有进入壁垒的。或者说,在位企业有竞争优势;第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其他软饮料企业,基本上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市场格局,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都不是行业里唯一的霸主。

1977年,可口可乐发起了对百事可乐的反击,它的做法是打价格战。但它选择打价格战的领域,是在敌弱我强的领域。乍一看,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似乎是明智的做法,其实不然。因为在敌弱我强的领域,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是80%,百事可乐的市场份额只有20%,那么如果按照同样幅度降价的话,百事可乐每损失1美元的营业收入,可口可乐就要损失4美元。

最后的结果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损失了巨额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最终受益的只有消费者。靠着在自己的优势领域打价格战,可口可乐没能阻止自己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滑。这就是非常典型的“囚徒困境”——当大家都降价的时候,实际上等于大家都没有降价。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格林沃尔德教授对“囚徒困境”的比喻非常形象,他说这就像是婚姻——尽管彼此忠诚对各自都好,但终究会有一方,抵不住出轨的诱惑。一方出轨往往会导致双方都出轨,婚姻在互不信任的重压下最终破裂。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婚姻的完整和幸福,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和重视,以及为了整体利益合作的意愿。

嗯,接下来又到了“巴菲特时间”,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的历史吧!1988年-1989年间,巴菲特分批买入可口可乐股票2335万股,投资10.23亿美元,1994年增持至12.99亿美元。截至2020年底,这些持仓的市值达到219亿美元。巴菲特非常英明,他担任可口可乐的董事后,建议可口可乐的CEO郭思达和百事可乐达成和解,所以两家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维持了长达十多年的“和平时期”,经营业绩都得到大幅改善。当然,这是后话。

第二种形式:进入/先占博弈

囚徒困境的对战双方,势均力敌。进入/先占博弈则不同,它是新进入者发起对原有竞争格局的挑战。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几维航空的案例,它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迅速崛起,然而在竞争对手的打压下,又迅速陷入困境。从几维航空的成败兴衰上,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1992年9月,几维航空租了两架旧飞机,开辟了三条运营航线,很快就存活了下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经验:一是员工士气高。几维航空的员工,都是行业不景气的时候,被其他航空公司裁员下来的,所以他们非常想重返蓝天,用实力证明自己可以;二是航线选择巧。几维航空开辟的三条航线,没有跟美国任何一家大型航空公司完全重合,所以没有对竞争对手构成威胁,大家都默许了它的存在;三是服务质量好。几维航空的票价,与竞争对手的最低票价齐平,但是服务质量更好,比如其他航空公司只供应小吃,几维航空则会供应热食。

然而好景不长,到1995年底,几维航空累计亏损已经超过3500万美元。1996年10月,几维航空申请破产,终止运营。为什么短短四年光景,经历了从草创到崛起再到陨落呢?究其原因,主要的教训在于盲目扩张,导致原来的竞争优势不复存在。具体来说,几维航空在夹缝中生存下来以后,并不满足已有的市场空间,而是迅速扩张人员、飞机和航线,结果导致显著推高了经营成本,在一众大型航空公司的“围剿”下,几维航空最终被扼杀。商业世界,就是如此残酷。

第三种形式:精诚合作

古话说,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这里给大家举两个例子,一正一反。

先说反例,日本的游戏企业任天堂,可能大家都知道,我们小时候玩的红白机游戏,很多都是任天堂出品的。但是,任天堂对游戏开发商非常不友好,自己拿走60%利润,只剩下40%利润给承担所有研发成本和风险的游戏开放商,最后导致游戏开放商“倒戈”,转身去支持任天堂的竞争对手。任天堂从原来的市场霸主沦落为众多在位企业之一,也不再享有原来的高额回报。

再说正例,在美国的铅基汽油添加剂行业,总共有4家企业,分别是乙基、杜邦、庞贝捷、纳尔科。这4家企业,没有谁是实力遥遥领先的霸主,大家选择了相互合作。合作的措施包括:统一定价方式,价格变动提前通知,限制给予特定客户折扣的行为。由于大家通力合作,避免了可能爆发的激烈竞争,也使得客户几乎没有可能获得离谱的低价。结果在这样一个所谓的“夕阳行业”里,大家相安无事,都生存得很好。

6

六、没有竞争优势的破题之道

刚才跟大家介绍了五方面的内容,都在聚焦在有竞争优势的领域。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拥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只是特例而非常态。世界上绝大部分公司,都只是普通企业。对于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来说,唯一的战略要务就是——毫不松懈地争取在所有经营环节实现最高效率。


追求效率意味着,必须要严格控制各类费用:原材料、劳动力、厂房与设备器械甚至差旅娱乐……管理完善的企业,哪怕不存在竞争优势,它也可以取得长期超越同行的经营业绩。这有点像我们的人生,有天赋的可以拼天赋。但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是没有天赋的,其实也没关系,毕竟天道酬勤,只要稍微努力一点点,就有可能取得超过常人的成绩。

本书还有很多精彩内容,由于时间和篇幅所限,无法一一展开。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越加深刻地理解了巴菲特为什么一直强调要投资有竞争优势、有护城河的企业。因为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天然是不平等的,有的辛苦不赚钱,有的赚钱不辛苦。既然可以选择“一尺跨栏”,我们又何必去费力挑战“七尺跨栏”呢?


推荐阅读:“我读巴芒”第11期~


冠亚说

以上是2022年2月16日“冠亚讲书”第2期——《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的直播文字稿。以后每期直播结束之后,当期的文字稿就会推送出来。一来是方便大家理解消化;二来是照顾到没有时间来看直播的朋友们。

大家发的弹幕我都看到了,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由于直播的时候,我要专注讲书,所以可能没法做到时时跟大家互动。这篇文章发出来之后,大家有想要继续交流的,也可以在这里给我留言。中奖的朋友,请在这里留下你的收信地址。

以后每一期的直播,我们都会录屏。“冠亚讲书”第1期——《巴菲特之道》的录屏,我们已经上传了,感谢我的好友@张侦雄 的热心支持,他为我分担了很多日常事务。越来越多的朋友愿意帮助我,愿意给我赋能,这也让我更加坚信了努力的价值。有你同行,一路美好,感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王冠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