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华尔街》:“冠亚讲书”第9期
这是我的第265篇原创文章
大家好!这里是“冠亚讲书”第9期,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书籍是《漫步华尔街》,作者伯顿·马尔基尔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股票的投资理念与实践,被美国很多高校列为MBA投资学指定参考书目。这本书从初版问世到现在,已经有40多年历史,其间一直在更新版本,可见它经久不衰的魅力。
1
投资流派
如今,投资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投资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不投资的话,就必然面临通货膨胀的侵蚀。1962年~2014年,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了682.8%,年复合通货膨胀率为4%;1978年~2021年,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了592.7%,年复合通货膨胀率为4.6%。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投资,就是为了实现财富更好地保值增值。
价值投资理论认为,无论是股票还是地产,它赖以存在的坚实基础就是它的内在价值。按照约翰·伯尔·威廉姆斯在《投资价值理论》一书中提出的观点,股票的内在价值相当于股票未来所有股息的折现值。因此,目前的股息越多,持续的时间越长,股息增长率越高,这只股票也就越有价值。此后,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也皈依于这一理论。沃伦·巴菲特则是价值投资理论的成功实践者。
空中楼阁理论则认为,要想准确地测算出公司的盈利前景和股利支付,是非常困难的。与其关注股票在持续期内能收到多少回报,不如稍稍领先于大众,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按照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他倾向于利用心理因素而非财务评估来研究市场。凯恩斯提出过著名的“选美理论”,你的审美标准越跟大众接近,你就越容易赢得比赛。罗伯特·席勒、丹尼尔·卡尼曼都是空中楼阁理论的支持者。
2
大众癫狂
在金融投资史上,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一次壮观的经济热潮。市场参与者会疯狂地追逐金钱,将价值投资原则和理念抛诸脑后,妄图在短期内大发横财,一夜暴富。但每次泡沫的狂欢过后,无一不是以惨淡的结局收场。古斯塔夫·勒庞写了一部论述大众心理的经典之作《乌合之众》,他在书中提出:“在群体中聚集的是愚蠢,而不是让人明智的常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人类历史上的那些荒诞的泡沫剧。
郁金香泡沫:
荷兰人对郁金香的热情是逐渐升温的,随着郁金香价格的上涨,视之为明智投资的人也就越多。后来,越来越多的投机者加入其中,他们并不满足于仅仅通过买卖郁金香赚取价差来获得收益,而是设计出“看涨期权”等金融工具来促进效用最大化。
比如,郁金香当前市价是100荷兰盾,购买者只需要支付20荷兰盾,等到其市价涨到200荷兰盾的时候,购买者就可以要求行权,赚取80荷兰盾的利润,相当于他本金的4倍。而如果单纯买卖郁金香的话,他只能赚到1倍。
1637年2月,郁金香价格开始崩塌。金融资产的价格雪崩,就像是雪球滚下山坡一样,速度越来越快。随着市场情绪由贪婪转向恐慌,郁金香迅速贬值,价格一跌再跌,跌无可跌,最后变得一文不值,其卖价还不如普通洋葱。
20世纪80年代的“长春君子兰泡沫事件”,堪称是“郁金香泡沫”的翻版。1984年,长春市把君子兰定为“市花”,号召市民养君子兰,疯狂逐渐到达顶峰。后因投机过于剧烈,引发社会动荡,长春市政府规定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不得用公款购买君子兰,在职职工、党员不得从事君子倒卖活动,使君子兰风戛然而止,花价一落千丈。那些养殖君子兰的投机者,原以为一盆花价值十万,却在一夜之间分文不值,很多君子兰的投机者几近破产。
南海泡沫:
1711年,英国南海公司成立。南海公司承担了近1000万英镑的政府借据债务,作为酬报,政府授予其与南海地区通商的垄断权。大众认为,南海公司能够通过贸易赚取巨额财富,因此对其股票情有独钟。
1720年,南海公司以每股300英镑的价格发行新股。连英国国王都无法抗拒诱惑,认购了10万英镑的股票。股价很快飙升到每股1000英镑以上,投资热潮达到顶点。当年8月,南海公司高管意识到公司股价与业绩已经没有任何关联,于是将手里的股票抛售一空。
高管清仓股票的消息传出后,南海公司股价应声下挫,激流直下。政府努力尝试去恢复市场信心,但大众信心全面崩溃的局面几乎无可挽回。著名的大科学家艾萨克·牛顿也在南海泡沫事件中损失惨重,并发出了那句著名的感慨:“我可以计算天体的运动,却算不出人类的疯狂程度。”
企业集团浪潮: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企业界非常流行通过并购来发挥所谓的“协同效应”。假设有两家公司——艾博电路公司和贝克尔糖果公司,两家公司的净利润都是100万美元,发行股票都是20万股,每股盈利都是5美元。唯一不同的是,电路公司的市盈率是20倍,股价是100美元;糖果公司的市盈率是10倍,股价是50美元。
电路公司的管理层如果想打造企业集团,他们可以提出以2:3的换股比例并购糖果公司。对于糖果公司的股东而言,他们持有的3股糖果股票价值150美元,而换成2股电路公司股票价值200美元,他们肯定会乐意合并。
合并后的企业集团财务数据如下:净利润200万美元,发行股票33.33万股,每股盈利6美元。于是我们看到,新的企业集团每股盈利增长20%,似乎表明之前给的20倍市盈率估值是合理的。此时,股价会上涨到120美元。
实际上我们知道,这两家公司的业绩并没有任何增长,仅仅是因为两家公司合并,被并购的低市盈率公司的估值水平被拉高,就能取得表面上的财务增长。如此“出众”的业绩,又会让这笔并购显得无比英明,从而进一步推高公司股价走高。
1968年,企业集团的典型代表——利顿工业公司宣布盈利低于预期,这意味着它多年以来的“并购炼金术”已经难以为继。抛售狂潮随之而来,企业集团概念股疯狂杀跌。随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宣布将深入调查企业集团的并购活动,相关企业的股票再次暴跌,泡沫被彻底刺破。
人类历史上著名的金融泡沫还有很多,比如1990年前后的台湾股市大泡沫,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日本房地产和股市泡沫,21世纪初期的美国互联网泡沫,以及2013年~2015年的中国A股创业板牛市。这些泡沫从酝酿到高潮再到破灭,其故事情节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巴菲特有一句很精辟的总结:总有一根针在等待着每一个泡沫。
3
技术分析
我们来看一段技术分析师给出的投资建议:
“经过一段时间能量重新集聚之后,大盘开始上扬,发出多头信号。尽管如此,支撑区特征尚未明显出现,且目前道琼斯指数上方40点的位置存在一个阻力区,因而就此断言大盘将进一步开展多头行情,显然为时尚早。
如果未来数周内底部支撑得到确认,且大盘突破旗形形态,则表明大盘将进一步上扬。万一底部被有效击穿,则中期下降趋势将会延续。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投资者很可能持观望态度,等待趋势进一步明朗。同时,大盘很可能窄幅波动。”
这一段话看似非常专业,实则全部是“废话文学”,如果“中翻中”去理解,我认为表达的意思就是:如果股市没有上涨,那么它就一定会横盘或者下跌。
技术分析既然无用,但为什么还能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于从事经纪业务的证券公司而言,技术分析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技术分析师总是劝告投资者要交易,每次买进卖出,就会给证券公司带来佣金收入。如果市场上全是价值投资者,很多证券公司都会破产。
技术分析虽然对投资无益,但是却给茶余饭后的谈资提供了无穷的乐趣。下面跟大家介绍三种无厘头的技术分析理论,博君一笑:
裙摆理论:20世纪初,股市相当沉闷,女士的裙摆也拖得越来越长,显得乏味无趣。之后随着女士的裙摆上移,股市迎来了20世纪20年代的大牛市;接下来女士又开始流行穿长裙,所以股市又迎来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崩盘……这种荒谬的论调,现在显然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现在女士的裙摆越来越短,可是大牛市在哪里呢?
零股理论:零股交易者是指买卖股票不足100股的投资者,他们的钱不够买入一手(100股)股票,所以只能买卖零股。零股交易者通常是新手,缺乏资本,缺乏专业技能,所以被视为很好的“反向指标”。如果他们卖出股票,你就买入股票,肯定没错;如果他们买入股票,你就卖出股票,包赚不赔。
丁蟹效应:这是港股市场的一个奇特现象,指的是从郑少秋于1992年在《大时代》中饰演丁蟹开始,凡是播出由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电影等,恒生指数或A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股民损失惨重的现象。“丁蟹效应”属于“自我应验预言”的一种,由于部分投资者相信这特殊股坛现象,生怕相关效应必定灵验,从而导致他们手中的证券投资将会下挫,于是部分投资者便进行非理性的减仓,使证券市场出现暴跌。
4
基本面分析
基本面分析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估计公司未来的盈利和股息,这样才能根据股票未来产生的现金流来计算其折现值。任何一只股票的估值,主要取决于四项基本因素:
预期增长率:一只股票的股息和盈利增长率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理性的投资者愿意为其支付的价格就越高。不过,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历史上很多热门和知名的公司,都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里。所以,我们要去寻找那些还处于增长阶段的公司。
预期股息支付率:马尔基尔教授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股息发放的金额越高,股票就越有价值。在我看来,是否支付股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支付股息的能力。有很多优秀的公司,比如伯克希尔、腾讯控股,股息支付率都很低,它们把留存利润用于投资和回购,也是非常有效率的资金利用方式。
风险程度:一家公司的股票风险越低,理性的投资者愿意为其支付的价格就越高。市场有两种风险,市场波动的风险是“假风险”,本金永久损失的风险才是“真风险”。我们提倡不加杠杆和适度集中,其实也是为了避免“假风险”变成“真风险”。
市场利率水平:在20世纪80年代,优质公司债券的收益率曾经飙升至15%以上。试想,如果购买保本保息的债券都能赚到15%,那么有谁还去投资股票呢?市场利率水平走高,就必然会降低股票的估值中枢。或者我们换个角度理解,为了吸引投资者从高收益率的债券上面转移到股市,股票就必须提供足够诱人的价格。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公司的增长率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发放股利越多,股票风险越低,市场利率水平越低,公司估值就越高。不过,要注意三点:第一,对未来的准确预期很难;第二,估值的参数不确定,估值的结果也不可能准确;第三,股票的历史市盈率波动区间,并不能当做市场标准。
5
盈利预测之难
按照现金流折现法,一只股票值多少钱,主要取决于它的盈利能力,以及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是多少。测算公司未来的盈利,并不是非常容易的事,这主要是因为:
随机事件的影响:2013年,美国生物制药公司克莱瑞恩宣布,其研制的一种有望治疗肝癌的药物,未能达到临床试验的主要终点指标。消息一出,公司股价在很短时间内就跌去了90%。所以,我们要尽量选择那些业务简单、盈利稳定的公司。
公司造假的冲动:在互联网泡沫甚嚣尘上的时候,摩托罗拉、北电网络、朗讯等企业都曾向客户提供大量的商业授信,以提高公司的营业收入和盈利。最后,很多应收账款都无法收回。A股历史上,银广夏、乐视网等财务造假的案例也并不鲜见。
证券分析的问题:很多证券分析师自身就存在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如果我们去翻一些卖方机构的报告,就会发现同行业的不同分析师,对同一家公司的预测可能大相径庭。另外,优秀的证券分析师都愿意去做基金经理,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也很难保持长期的专注。
部门利益的冲突:券商的利润来源之一,就是投资银行部门为即将上市或者准备增资的企业提供承销服务。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部门的目标就变成了为券商培育投资银行业务的客户,所以分析师很少会建议投资者卖出股票,大多是“买入”或“持有”。
6
现代金融学理论
马尔基尔曾在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读书,又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任教,所以在他的笔下,我们能看到非常浓厚的“学院派”风格。马尔基尔谈到了很多现代金融学的经典理论,我们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马科维茨认为,持有两种相关系数为负的股票,可以实现风险对冲。比如A股票上涨50%,B股票下跌25%,那么投资者的平均获益是12.5%,这就是投资多样化的基本优势。在我看来,这样的投资组合虽然规避了风险,但是也将潜在收益挡在门外。如果我认为A股票上涨的概率较高,为什么还要分散资金去买B股票呢?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β(市场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那么如果想要获得更高的预期收益率,就必须承担更高的系统性风险(即更高的β值)。在我看来,如果是按照价值投资的理念和方法,承担的风险越高,反而收益越低;承担的风险越低,反而收益越高。
我大学时读的专业是金融,所接受的教育自然也是“学院派”的。金融学这门专业,是文理兼收的。像我这种高中读文科的学生,在数学上是没有任何优势的。所以像《微积分》《线性代数》《计量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之类的专业基础课,我学得都不是很好,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抑制了我对金融和投资的兴趣。
最终,是巴菲特拯救了我。是巴菲特说,投资不需要高智商,也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对于像我这种资质平平的人来说,无异于是莫大的信心鼓舞。就像巴菲特当年很庆幸读到了格雷厄姆的书一样,我也很庆幸自己在不太晚的年纪,读到了巴菲特的书。
7
行为金融学
过度自信:有一位朋友做过一项调查,他去问很多公司的合伙人,让他们评价自己在公司的贡献。统计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公司的合伙人,他们给自己打分的贡献度之和,都超过100%。这种“过度自信”的心理在股市也很常见,大家普遍认为自己的水平高于平均值,认为自己并不在“韭菜”的行列。
判断偏差:琳达31岁,她极为关注歧视和社会公正问题。根据这句描述,其中85%的受访者认为,“琳达既是银行出纳员又是女权主义者”的可能性要高于“琳达是银行出纳员”。我们知道,“既是XX…又是XX”的概率不可能高于“是XX”,但受访者受到“关注歧视和社会公正问题”的影响,在认知上就很容易产生偏差。
羊群效应:牛市的非理性繁荣,本质上也是一种“庞氏骗局”。这样的疯狂热潮,会以“正反馈环”的形式进行自我升级。最初的股价上涨,会鼓动更多的人买入股票,这又使得先前持有股票的人获利颇丰,从而诱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历次的股市泡沫,其实都是“羊群效应”的体现。
损失厌恶:有两种方案,方案一确定损失750美元,方案二有75%的概率损失1000美元,有25%的概率不会发生损失。两者的期望值完全一样,但是大多数人会选择方案二。由于人们的损失厌恶心理,导致他们不愿意承受确定的损失,宁可放手一搏,赌上一把。
处置效应:投资者倾向于卖掉赚钱的股票,而紧紧抱住赔钱的股票。这是因为,卖掉赚钱的股票会实现盈利,这会让他们产生自豪感;如果处置亏钱的股票,则会让他们觉得受到损失,从而产生懊悔的痛苦情绪。
对于理性的投资者来说,必须要克服人性的弱点,避免跟风交易,避免追逐热点,避免过度交易,避免过度自信。有一句古老的箴言是这么说的:“如果有什么看起来太好了,甚至显得不真实,那就一定是不真实。”世界上没有平白无故的恩惠,当我们看到诱人的高收益时,一定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8
投资者指南
作为一名市场参与者,至少要做好四个方面的规划:储蓄、保险、投资、税筹。
储蓄:唯一比死亡更糟糕的事,就是人还活着,但钱没了。现代人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长,如果不尽早开始储蓄,那么很可能在未来面临“老无所依”的局面。有人说,人都老了还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其实不然。你是愿意做个有钱的老人呢,还是愿意看子女的脸色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保险:永远不要低估你所面临的风险。有可能在你家庭正急需一笔巨额医疗费用的时候,你又恰巧失业了。为了应对可能面对的灾难性事件,我们需要有一定的积蓄和保险。在我们每次坐进自己的汽车、每次穿过大街小巷的时候,都有死亡的危险。对于没有能力支付巨额医疗费用的家庭和个人来说,重疾险是必不可少的。
投资:在现代金融市场,可供投资的金融产品很多,包括但不限于货币基金、银行定期存款、短期国债、股票等等。预期收益率越高的产品,短期面临的不确定性就越大,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就越多。在我们还不具备投资股票的水平时,可以先从简单的投资工具起步,然后逐步增加股票的持仓比例。
税筹:在美国,存放在个人退休金账户上的资金,其获得的投资收益是不用缴纳任何税款的。如果每年在退休金账户上存入5500美元,一直坚持45年,按照7%的年化收益率计算,最后将获得169万美元的价值;如果没有个人退休金账户的税收优惠,按照每年所得收益的28%计税,则总收益只有94万美元。
9
股票和债券的收益之源
股票的长期收益率=初始股息收益率+收益增长率。1926年~2013年,股票提供的年化收益率大约是10%,这其中就包括5%的股息支付率,再加上5%的长期盈利增长率。长期而言,股票的收益率只与两项因素有关,那就是公司的盈利和股息。但短期而言,估值变动对收益率的影响巨大。比如2000年初,股票市盈率高达30倍;1982年初,股票市盈率只有8倍。在同样的盈利水平下,仅仅是受市场的悲观和乐观情绪影响,股价的波动幅度就高达400%。
舒适安逸的时代(1947年~1968年):二战结束以后,美股经历了长达20年的繁荣期。这主要是因为,战时的各种需求都受到了压抑。一旦战争结束,民众的消费热情高涨。其间,股票每年的股息收益率约5%,盈利增长率约6.6%,市盈率增幅约2.4%,三者合计约14%。
焦虑不安的时代(1969年~1981年):这段时期,不断加剧的通货膨胀不期而至,对股市造成巨大影响。为了对抗通胀,在保罗·沃尔克的领导下,美联储开始实施极端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失业率急剧上升。其间,股票每年的股息收益率约3.1%,盈利增长率约8%,市盈率变化约-5.5%,三者合计约5.6%。
精神焕发的时代(1982年~2000年):这一时期,无论是股票还是债券,都已经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充分调整,甚至可以说是过度调整。股票的市盈率普遍较低,存在着估值修复的巨大空间。其间,股票每年的股息收益率约5.8%,盈利增长率约6.8%,市盈率增幅约5.7%,三者合计约18.3%。
感到幻灭的时代(2000年~2009年):这十年的股市表现相当糟糕,2000年3月,网络股泡沫在达到最高点后开始走向幻灭,紧接着是让人窒息的大熊市。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再次导致股市出现剧烈的波动。其间,股票每年的股息收益率约1.2%,盈利增长率约5.8%,市盈率变化约-13.5%,三者合计约-6.5%。
上述四个时代的划分,其实就是典型的牛市和熊市。不难看出,无论是熊市还是牛市,股票的股息收益率和盈利增长率都是持续为正的。也就是说,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企业在成长。牛市和熊市最大的区别在于估值的变化:牛市的时候,市盈率提升,与股息收益率、盈利增长率叠加在一起,就能够给投资者创造不菲的收益;熊市的时候,市盈率下降,与股息收益率、盈利增长率相抵消,导致增长缓慢。
A股和港股的市场表现也遵循着同样的原理。根据陈嘉禾先生的一篇研究文章,恒生指数在2007年8月28日收于23364点,在2022年8月28日收于20170点,累计下跌13.7%。如果拆开来看,每年利润增长率为3.4%,PE下降约4.3%,年化收益率为-1%。如果把分红算进去,每年利润增长率为7%,PE下降约4.3%,年化收益率为2.5%。这就非常清楚了,最近15年恒生指数表现不佳,主要是由于估值下降,全市场PE从17.81倍降至9.26倍,跌幅约48%,成为拖累指数表现的“罪魁祸首”。
10
生命周期与投资
究竟是应该投资股票还是债券,取决于你的持有期限。统计显示,股票表现优于债券的时段百分比如下:投资期为1年(60.2%);投资期为2年(64.7%);投资期为5年(69.5%);投资期为10年(79.7%);投资期为20年(91.3%);投资期为30年(99.4%)。也就是说,投资期限越长,投资股票的赢面就越大。相比于持有债券,持有股票就越划算。
身边经常有朋友问我,我现在手上有点钱,是否可以拿来投资股票。一般情况下,我最先问的问题就是,你打算持有多久?如果你的钱,明年就要拿来交学费,或者买房子,建议就别投资股市。因为股市的短期波动是无法预测的,哪怕你在低估的位置买,一年后股价可能还在更低估的位置上。拿到股市的钱,建议至少以3年~5年为期限。
如果你是25岁,你的财务特点是收入稳定,风险承受能力强,可以做如下资产配置:股票(75%)、债券(15%)、房地产(10%)。如果股票承受了较大损失,你还有能力可以赚回来。我们常说,亏钱要趁早,就是因为你年轻的时候,本来钱都不多,能亏多少钱呢?越年轻,试错成本就越低。
如果你是45岁,你可能是家庭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人到中年,品尝着生活的各种酸甜苦辣。虽然有面对中年危机的压力,但在职场奋斗了二十年,也有一些积蓄,可以做如下资产配置:股票(55%)、债券(20%)、房地产(25%)。房产能给家庭提供一个温馨的港湾,债券能够满足日常家用所需,股票可以保证获得较好的长期收益。
如果你是65岁,那就到了退休的年龄,收入大幅锐减,精力有所下降,思维也不如年轻的时候更敏捷,也开始面临养老、医疗等费用开支,此时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可以做如下资产配置:股票(35%)、债券(45%)、房地产(20%)。股票仅仅占总资产的三分之一左右,即便是短期出现大幅波动,也不至于影响日常生活。
按照上述资产配置原则,股票所占比重=100-你的年龄。比如你20岁,就可以配置80%的股票;你70岁,就只能配置30%的股票。当然,这只是针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并不适合专业投资者。巴菲特已经92岁了,但他的资产还是以股票为主。股票的风险程度,有时候不仅仅取决于股票本身,也取决于投资者的水平。
11
三种投资方式
投资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产生的收益率,会超过大多数主动管理型基金,这主要是因为指数基金收费低,交易少。另外,定额定投指数基金非常适合上班族,因为上班族的收入特点就是每个月都有薪水,而且比较平稳,跟基金定投的现金流刚好匹配。基金定投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在波动型市场比上升型市场赚得更多。
如果每年定投1000美元,考虑两种情况。波动性市场:第一年价格为100,第二年价格为60,第三年价格为60,第四年价格为140,第五年价格为100,最终收益为1048美元;上升型市场:第一年价格为100,第二年价格为110,第三年价格为120,第四年价格为130,第五年价格为140,最终收益为915美元。
自己亲力亲为:
如果打算自己投资,就一定要牢记三条原则:第一,所买股票至少要有5年以上的稳定盈利增长记录,且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第二,绝不能为一只股票支付过高的溢价。事实一再证明,再好的赛道,再好的企业,估值过高就必然会遭遇下跌;第三,尽可能少交易。除了低估买入和高估卖出之外,投资的绝大多数时候,都最好呆坐不动。
自己亲力亲为选股,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自己要有选股能力。如果你选择指数基金定投,可以稳定地获得10%的长期年化回报率。如果达不到这一水平,那就还不如放弃自己选股。第二,自己要有时间精力。如果你可以赚12%,你选的私募基金也可以赚12%,理论上你还是不应该自己炒股,因为付出的时间也是成本。
投资主动基金:
选择基金和基金经理,要避免一个误区,就是选那些近期表现最优的基金。所谓排名第一,其实只不过是特定时期特定的历史产物而已。比如说现在新能源特别火,某只基金全仓甚至加杠杆买了新能源的某只股票,恰好这只股票又涨了很多,这只基金就很可能拿到短期的排名第一,但这可能是“幸存者偏差”。纵观巴菲特60余年的投资历史,从来没有在某个年度拿到过第一,这是由他的投资风格决定的。
A股有超过4000家上市公司,但市场上的基金经理和基金其实还远远不止这个数。从这个角度讲,挑选合适的基金,挑选合适的基金经理,其实并不比挑选合适的股票更容易。挑选基金经理时,除了要看他的业绩以外,还得了解他的投资理念,以及对个股的分析研究。如果各方面都过硬的话,才值得投资。
冠亚说
《漫步华尔街》最大的特点是寓教于乐,马尔基尔教授并没有围绕枯燥乏味的金融理论进行说教,而是讲了很多生动活泼的案例。比如,在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泡沫期间,分析师为了给股票高估寻找理由,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估值指标,其中就包括“顾客认知份额”。
2000年10月,摩根士丹利对在线住宅销售商Homestore给出“强烈推荐”的评级,理由是互联网用户在查看各个房地产网站时,有72%的时间花在了Homestore所列的商品房上。这样荒谬的估值方法,自然也没有阻止公司自高点下跌99%的悲惨结局。
在我看来,投资的必备品质之一是常识,而不是各种标新领异的“新理论”。估值高了,就会借故下跌;估值低了,就会借故上涨,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在当下的市场,我们也不必为优质股票的超跌而寻找各种理由,假以时日,相信我们会等到估值回归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