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喜欢什么样的企业家?
这是我的第271篇原创文章
最近,收到斯文兄的译著《巴菲特最推崇的8大企业家特质》,甚为感谢。这本书原来的中文译本叫《商界局外人》,但既然书里提到的CEO都是躬身入局,又怎么可能是“局外人”呢?新版虽然书名较长,但想来却更加贴合原意。我们不妨把自己代入进去,如果我们是企业的CEO,会是巴菲特欣赏和喜欢的类型么?
传统的商界人士分为两类,一类以管理见长,一类以投资见长。巴菲特属于两者兼具的“全能型选手”。绝大多数企业的绝大多数CEO,都只是管理者的角色,他们在提升至CEO的岗位之前,可能并没有经过专业的投资训练。本文提到的8位CEO,大多是以投资的方式在做管理,这正是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
1
汤姆·墨菲
(大都会/ABC公司)
1966年,41岁的汤姆·墨菲出任大都会公司CEO。当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是美国媒体行业的霸主,其市值大约是大都会公司的16倍。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财大气粗,当时沉溺于“多元化”和“协同效应”的扩张之中,公司的核心战略就是如何做大规模。
墨菲的做法,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截然相反,他的目标是让大都会公司更有价值。墨菲提拔丹·伯克担任公司总裁兼COO,两人分工:伯克负责运营赚钱,墨菲负责投资花钱。在1974年~1982年美股熊市期间,在不到10倍市盈率的位置,墨菲大举回购自家公司股票,最终回购数量接近总股本的50%。
墨菲非常看重公司运营效率,他担任大都会公司CEO以后,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着力精简机构,节省开支。墨菲从来都是坐出租车上下班,而美国广播公司崇尚豪车文化,在和大都会公司合并后,甚至一度产生文化冲突。墨菲的躬身示范,最终也赢得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可。这也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995年,迪士尼以190亿美元的天价买下大都会/ABC公司。大都会公司此时的市值,已经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3倍。如果一位投资者在1966年投入1美元到大都会公司,那么到1995年他的财富会增值到204美元,29年的年化回报率达到19.9%。
2
亨利·辛格尔顿
(特利丹公司)
1960年,43岁的辛格尔顿和前同事一起创立了特利丹公司。在此之前,辛格尔顿曾在利顿工业公司担任电子系统部门总经理,在他的领导下,电子系统部门成为公司最大的部门,20世纪50年代末的营业收入就已经高达8000万美元。
辛格尔顿没有给自己的工作设定条条框框,他唯一的目标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够自由地去做任何符合公司利益最大化的事情。他在公司年会上说:“我们要承受大量外部因素的干扰,其中绝大多数是无法预测的。因此,我的想法也是随机而动的。”我们之前讲过《干法》,稻盛和夫也是从来不给自己设定长期计划,而是专注于眼前的工作。
20世纪60年代,美国企业界流行“综合企业集团”,大公司都以大肆并购为荣。受这样的环境影响,特利丹公司也开展了很多并购业务。1961年~1969年,辛格尔顿收购了130家公司,但他属于那种自律而谨慎的买家,从来不为卖家支付超过12倍的市盈率。1969年以后,随着特利丹股价下跌、收购对象越来越贵,辛格尔顿果断解散了收购团队。
1972年~1984年,辛格尔顿先后8次启动回购,总共买回了相当于特利丹公司总股本90%的股票。据统计,特利丹公司股票发行的平均市盈率超过25倍,而辛格尔顿回购的平均市盈率只有不到8倍。买价只有卖价的三分之一,导致公司每股收益暴增。
世人皆以为,杰克·韦尔奇是最伟大的CEO,其实不然。1981年~2001年,杰克·韦尔奇担任通用电气CEO期间,恰好是美股牛市,他创造的年复合回报率约20.9%;相比之下,1963年~1990年,辛格尔顿担任特利丹CEO期间,大部分时间处于熊市,他创造的年复合回报率达到20.4%,而且持续时间更长。
3
比尔·安德斯
(通用动力公司)
1991年,比尔·安德斯成为通用动力公司CEO。当时,安德斯的战略判断是:随着冷战的结束,军工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通用动力公司的未来将走向何处?安德斯确立了三条原则:第一,只保留公司处于行业第一或第二的业务;第二,从那些低回报的业务中抽身;第三,坚守自己熟悉的军工行业。
安德斯一边提高运营效率,削减不必要的开支,一边剥离非核心业务。安德斯发现,同业的大多数公司,购买资产的兴趣大于出售资产的兴趣,他们还非常乐意为购买资产支付溢价。这正合安德斯的心意,他通过一系列高溢价的资产剥离,迅速缩减规模并实现资金回笼。“瘦身”后的通用动力公司,仅仅保留了坦克和潜艇业务,并获得了额外的25亿美元现金收入。
安德斯回报股东的方式也非常巧妙。首先,他主导了三次特别分红,分红的总额刚好低于公司总市值的50%。由于通用动力公司的很多业务都被剥离,这些分红可以被视为剥离业务产生的资本回报,免征资本利得税和所得税;其次,他发起了总额高达10亿美元的要约收购,宣布回购公司30%的股份,同样达到了避税的效果。
1993年,安德斯的任期结束,他将公司的权杖交到了梅勒手中。梅勒曾长期担任安德斯的副手,他就任CEO后,采取“萧规曹随”的方式,继续忠实地执行着安德斯在任时期的政策。1997年,梅勒到龄退休,并将接力棒传给查布拉贾。1991年~2008年,以安德斯为首的“三驾马车”,为通用动力公司的股东创造了23.3%的年复合回报率。
4
约翰·马隆
(TCI公司)
1973年,32岁的马隆就任TCI公司CEO,当时的TCI已经是美国第四大有线电视公司。不过,马隆的开局并不顺利。TCI向来擅长以举债的方式进行扩张,然后对新获得的资产计提折旧,这样一来,虽然公司的现金流非常充裕,但营业利润却很少,因此可以省下巨额的企业所得税。到马隆接任时,TCI的债务已经达到营业收入的17倍,公司摇摇欲坠。
马隆一边采取强硬手段和债权人周旋,一边更加谨慎地使用财务杠杆,以避免公司陷入破产的境地。现在广为人知的EBITDA,就是马隆首创的,这一指标诠释了企业在支付利息、税项、折旧或摊销费用之前产生现金的能力。马隆将总债务与EBITDA的比例定在5倍,同时严禁交叉担保。这样一来,即便是某个系统出现债务违约,也不会影响公司整体信用。
马隆开展资本配置的“两板斧”包括收购和回购。马隆开发了一套收购法则,那就是对节目类资产打折计算并扣除日常开销,用不到其5倍现金流的价格收购公司。马隆和巴菲特一样,同意或拒绝一项业务,仅仅只要一个小时就可以做出决定。马隆还在公司股价低迷时,回购了公司约40%股份,大大提升了股东权益。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马隆渐渐看到了TCI公司发展所面临的不利局面:来自卫星电视的竞争持续加剧;公司升级乡村网络必须付出巨大成本;继任的管理层存在不确定性……于是,他决定出售公司。1998年,TCI被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收购。1973年~1998年,马隆给TCI股东创造了30.3%的年复合回报率,总收益超过900倍。
5
凯瑟琳·格雷厄姆
(华盛顿邮报公司)
凯瑟琳·格雷厄姆从小家境优渥,她的父亲尤金·迈耶曾担任过世界银行行长。凯瑟琳的丈夫菲利普·格雷厄姆是哈佛毕业的律师,妥妥的青年才俊。在凯瑟琳的前半生,她几乎就没有朝九晚五地上过班。1963年,菲利普因为抑郁症自杀身亡,46岁的凯瑟琳被意外地推到了华盛顿邮报公司CEO的位置上,成为《财富》500强唯一的女性CEO。
凯瑟琳明察秋毫,知人善任。1967年,凯瑟琳大胆启用《新闻周刊》助理总编本·布拉德利,取代了长期担任《华盛顿邮报》主编的拉斯·维金斯。布拉德利出于对凯瑟琳的知遇之恩,表态称:“我愿意把余生献给这份工作。”1974年,凯瑟琳力排众议,邀请巴菲特加入了公司董事会。1981年,凯瑟琳任命西蒙斯担任COO,迅速提高了报纸和广播部门的利润率。
回顾凯瑟琳的职业生涯,最惊心动魄的莫过于和政府当局的角力。1971年,《华盛顿邮报》顶住压力,刊登了五角大楼的内部评估报告,由此奠定了《华盛顿邮报》的行业美誉度;1972年,《华盛顿邮报》对总统竞选中的共和党不端行为开展深入调查,并最终导致“水门事件”爆发。两年后,尼克松总统黯然去职。
凯瑟琳和巴菲特相互成就的故事,也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巴菲特进入华盛顿邮报公司董事会后,给凯瑟琳提供了很多指导。比如在1975年,印刷工人工会领导大规模的罢工,凯瑟琳决定给予坚决抵制,她组织骨干成员继续发行报纸长达139天,直到工会做出重大让步。在巴菲特的建议下,凯瑟琳还趁着股市低迷之际,回购了公司近40%的股份。
6
比尔·斯蒂里茨
(罗尔斯顿·普瑞纳公司)
1964年,30岁的斯蒂里茨加入了罗尔斯顿·普瑞纳公司;1981年,47岁的斯蒂里茨晋升为公司CEO。斯蒂里茨上任后,出售了很多非核心业务,然后集中精力做品牌产品。这一思路和早期的巴菲特很像,巴菲特也是将资本从低回报的纺织业务抽取出来,投入到回报更高的保险和媒体业务上。
在完成资产剥离之后,斯蒂里茨开始围绕主营业务开展收购,从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手中收购了大陆烘焙公司,从联合碳化物公司手中收购了劲量电池业务。罗尔斯顿·普瑞纳公司原本是一家从事农产品饲料生产加工的企业,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来自快消品的营业收入已经占到了公司总营收的90%以上。
斯蒂里茨还积极推动公司业务分拆,也就是把公司的业务部门剥离出来,成为单独的企业实体。1994年,斯蒂里茨小试牛刀,首次把一系列小型业务分拆出来,成立了新的拉尔考普公司,并亲自担任董事长。斯蒂里茨的策略被证明是有效的,2012年,当初不被看好的拉尔考普,其企业价值已经达到50亿美元。
千禧年来临之际,罗尔斯顿·普瑞纳公司已经成为一家专注于宠物食品的公司,在市场上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2001年,雀巢公司以104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罗尔斯顿·普瑞纳公司。1981年~2000年,斯蒂里茨创造了20%的年复合回报率。当初股东每投入的1美元,在19年后都增值到57美元。
7
迪克·史密斯
(大众影院公司)
1961年,37岁的迪克·史密斯接任大众影院公司CEO。迪克敏锐地意识到,郊区影院的业务有可能受益于潜在的人口增长趋势。为此,他采取了两种革命性的做法:第一,使用融资租赁的方式来建造新影院,大大减少了前期投资,实现了院线的迅速扩张;第二,在每家影院增加更多的银幕,以吸引更多观众,增加更多收入。
1968年,迪克收购了全美最大的百事可乐独立灌装公司——美国饮料公司。饮料业务和院线业务虽然是不同的商业形态,但由于所有的电影院几乎都出售爆米花、可乐等,迪克也渐渐熟悉了饮料行业。迪克致力于通过规模优势来降低成本,美国饮料公司也因此获得了行业领先的利润率。
1985年,迪克收购了经营零售业务的卡特-霍利-黑尔公司(CHH)。当时,CHH正面临着恶意收购的不利局面,公司委托投资银行寻找一位“白衣骑士”。对CHH的收购,其交易结构相当复杂。由于收购的对价相当于大众影院公司市值的40%,其资金大部分是以可转换债券的形式筹集到的。通过收购CHH,大众影院公司开启了在零售业的布局。
1991年,迪克收购了哈考特-布雷斯-朱万诺维奇出版公司(HBJ)。HBI是一间私人公司,后来受到了来自同行的敌意收购威胁。作为回击,公司CEO朱万诺维奇大举举债,让收购方望而却步,却因此给公司也带来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最后,迪克以15.6亿美元收购了HBI,这一价格仅仅相当于HBJ核心出版资产现金流的6倍。
迪克始终视现金流为第一要务。对于电影业务而言,下游客户须提前支付费用,上游电影制片商的版权费又可以拖欠90天,其运营资本甚至可以为负;同时,大众影院公司的收购资金,也大多是属于债务性融资;最后,迪克从来不会计较一城一池之得失,他买来的饮料业务和出版业务都先后高价出手。1962年~2005年,迪克为股东创造了16.1%的年复合回报率,总回报高达684倍。
8
沃伦·巴菲特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巴菲特的投资故事,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按照作者的理解,巴菲特的卓越业绩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的有机配合:第一,利用保险公司低成本的“浮存金”,来收购其他公司的全部股权,或者买入上市公司的股票,产生的现金继续用于投资,循环往复;第二,善于调度资金,把资本集中在那些能够产生满意回报的业务上;第三,集中且长期持有优质公司的股权或股票,静待复利的威力爆发。
在我看来,如果把上述8位卓越的企业家放在一起,巴菲特又当属其中的“集大成者”。首先,巴菲特的投资年限最长,即使不纳入合伙基金时期的业绩,巴菲特在伯克希尔长达57年的掌舵也无人能望其项背;其次,巴菲特的资产规模最大,迄今为止,伯克希尔的总市值已经超过6000亿美元;最后,巴菲特的投资实践最丰富,影响人群也最广泛,是当之无愧的“股神”。
冠亚说
本书所讲的8位优秀企业家,虽然从事的业务不一,所处的环境各异,但却遵循着共同的价值观,他们的共同点至少包括:1.不分红或低分红;2.大举回购公司股票(巴菲特除外);3.去中心化的组织架构;4.极少听从华尔街的建议;5.多次开展并购……
以巴菲特为例,伯克希尔市值超过6000亿美元,总部却不到30人;每年赚取数百亿美元,却几乎从不分红;常年开展各种并购活动,却从来不找投行等第三方机构。伯克希尔股价低迷时,巴菲特没有大举回购,是因为他希望对股东公平,不希望“互掏腰包”。
不难看出,巴菲特喜欢和欣赏的企业家,其实就是他自身的折射。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喜欢什么样的人,你才能吸引到什么样的人。你的努力,既是为了提升自己,也是为了留住喜欢的人和事。
斯文兄曾在高校执教,翻译流畅丝滑,赠言苍遒有力。天南老师在译者序里评价这群企业家“不走寻常路”,我认为颇为允当。感谢两位师友带来的精彩译著!在这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商业世界里,愿我们也能找到志同道合者,一起坚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