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言秋日胜春朝:金石年会侧记
这是我的第336篇原创文章
10月28日~29日,我赴江苏句容参加了第六届金石年会。过去两年,金石及天南老师在句容的石磨豆腐村举办了多场活动,我和众位同学们也因此多次前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此之谓也。
1
利他与利己
从2019年起,四年来我参与过天南老师组织过的很多活动,所有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点——免费。虽然大家不用花钱,但是天南老师和金石团队采购礼品、组织会务、安排午宴都要付出不菲的成本。岁月静好的背后,一定有人负重前行。
此次金石年会,天南老师设置了付费的门槛,并笑称:“这是第一次实现盈亏平衡的年会”。在我看来,付费的作用,一是筛选出真正有诚意的参与者。正如天南老师常说的,“白得的,谁会珍惜呢?”二是让活动的主办方(也是付出者)获得合理的回报,更有利于实现“两利多赢”。
人与人的相处,无外乎四种模式:损人损己、损人利己、利人损己、利人利己。现实生活中,这四类人都有。在我看来,损人损己的是蠢人,损人利己的是坏人,利人损己的是贤人,利人利己的是高人。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在劝导我们要做“贤人”。比如说,“只讲贡献,不计回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类似的话,大家是不是都特别耳熟?再比如说,很多人文典故,似乎也在有意无意地强调这一点,以下试举两例:
割肉饲鹰:一只饿鹰将一只鸽子追到了尸毘王的怀中,为救鸽子不被饿鹰吃掉,尸毘王把自己身上的肉一块块割给了饿鹰吃,最后把自己整个肉身都献给了饿鹰,终于脚踩莲花,立地成佛。这位割肉喂鹰的尸毘王,正是释迦牟尼的前身。
卧冰求鲤:晋代王祥的继母对他不好,但王祥仍然很有孝心。有一年冬天,王祥见继母想吃鱼,就跑到河边去捕鱼,但是大冬天河面结冰,怎么办呢?于是王祥便脱下外套,用身体去融化河冰,结果刚躺下,冰就裂开跳出了两条鱼。
利人损己的行为,看上去很可贵,但却有悖于人性,无法长久,因此也无法成为众人学习和践行的原则。此次金石年会的主题是“行其所知,习其所学”,强调的是“知行合一”。要做到这点,就必须遵循“天道”。
“天道”是什么呢?就是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我欣赏这样一句话:“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既然抱薪者为大家创造了价值,那么他就理应得到自己应有的回报,这才应当成为社会的常态。
其实,巴菲特的人生状态就体现了“利他”与“利己”的高度统一:他为全球数以千万计的投资者直接或间接创造了财富,那么他就应当“赚得多”,就值得“众人爱”。天南老师也是如此,金石年会至少要能够实现盈亏平衡,它才有可能长长久久地办下去。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唐·王勃《滕王阁序》
2
继承与发扬
在年会现场,天南老师宣布了第三届财经写作大赛的一等奖得主——来自山西的刘晋良同学。天南老师把奖牌递给我,我再递给第二届大奖得主崔振巍同学,他再递给刘晋良同学。四人同框的画面,令人非常感动。我也即兴讲了几句:
“首先,对天南老师表示感谢。作为第一届的大奖得主,我能有这次参与颁奖的机会,感到非常荣幸。我的参赛作品题为《薪火相传的那盏灯》,振巍同学的参赛作品题为《戴维斯家族的三代长征》,我们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一个主题,那就是传承。我相信,晋良同学也会继续这种传承。
其次,对晋良同学表示祝贺。晋良同学是名副其实的‘山西好人’。在天南读友会,我曾经负责晨读卡片的制作和发送,坚持了三年多;后来,天南老师体谅我工作较忙,将这一任务交给了晋良同学,他这一干又是三年。日积月累,晋良同学积累了很多素材,自己的文字表达水平也得到了全面提高,获得大奖实至名归。
最后,对小朋友们表示期许。现场来了很多小朋友,其实不乏历届的财商朗读比赛冠军。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巴菲特,明白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并通过勤工俭学赚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我坚信,‘江山代有才人出’,小朋友们的未来,一定比今天的我们更加绚烂多彩。”
我还依稀记得,2019年10月,深秋的一个午后,天南老师在岳麓书院跟我们一起林中漫步,那时才第一次提出举办“财经写作大赛”的设想。没想到,四年后的今天,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大赛,并衍生出了大学生专属的迷你版比赛,让更多的人因此而受益。
天南老师对活动设计的优化,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初只设一项大奖,就是考虑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利于激励更多的选手参赛。然后,到了第三届,天南老师发现:参赛人数反而不如第一届的多。很多人的心态是这样的:既然只有一个中奖名额,那肯定不是我咯,所以我就不参加了。
天南老师提出优化方案:从第四届大赛开始,一等奖奖金10万元,另设二等奖、三等奖,奖金从3万元到1万元不等。这样一来,对于一等奖得主来说,他拿到的依然是“史上最贵读书大奖”;对于其他选手而言,似乎也看到了更多获奖的希望,有效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连续举办三届写作大赛,天南老师和金石团队给出的奖金总额已达百万之巨。天南老师用真金白银证明了“读书改变命运,写作改变生活”的论断,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让那些照亮过我们的,去照亮更多人”的诺言,令人钦佩不已。
有极个别的无聊之人曾发出“质疑”:为什么大奖都发给了杨老师身边亲近的人?我觉得那谁谁写得最好,为什么不发给他?
对此,我倒也想反问两句:如果你觉得那谁谁写得最好,那你为什么不发给他30万呢?人大附中的学生,比边远小城的孩子考上人民大学的概率更大,这是事实。难道非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般的颠倒才算是公平么?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
不惑与不屈
我还依稀记得,2021年6月,我在陪天南老师前往东北师大的路上,天南老师第一次提出了举办“戴维斯儿童财商教育”相关活动的设想。没想到才仅仅两年时间,“少年巴菲特”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很多小朋友的表现,着实令人惊叹。
比如说,在去句容的前一天,我陪天南老师在中南财大参加校庆演讲活动,大连张振国同学也带着儿子卯卯前来。卯卯拿过“少儿财商朗读比赛”的冠军,当天已经卖出了41本儿童财商文集,获得收入820元,这远远超过社会上成年人的平均日薪。第二天,在从武汉去句容的高铁上,卯卯也没闲着,还拿出自己勤工俭学赚的钱,给我买了一包开心果。
我非常赞同天南老师的一句话:“读书使人不惑,赚钱使人不屈。”唯有思想上和经济上的独立,才有人格上的独立。唯有当我们“有得选”的时候,我们才更有可能回归本源,不委曲求全,坦然做自己。
有一年“五四”青年节,B站依靠一段超燃的演讲视频,顺利“出圈”。台词写得很好,我每次读过,都觉得内心震撼。其中有两段,我再跟大家分享一下:
“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你们只凭相同的爱好,就能结交千万个值得干杯的朋友。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
参加勤工俭学的孩子们,从小就喜欢上了朗读,喜欢上了赚钱,这不就是“不惑”么?
“有一天我终于发现,不只是我们在教你们如何生活,你们也在启发我们,怎样去更好的生活。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带的人,应该看看你们,就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参加勤工俭学的孩子们,从小就学会了如何沟通,学会了如何赚钱,这不就是“不屈”么?
在中国人的传统里,是非常羞于跟孩子谈钱的,所以我们从小学的都是《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典籍。以前的儿童财商读物,我们能看到的也只有从国外引进的《穷爸爸,富爸爸》《小狗钱钱》。天南老师组织的儿童财商教育系列活动,可以说是开了中国本土财商教育之先河。
最后,想跟孩子们说一句:“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老师,这样的时代。但是我坚信,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加油,后浪!”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4
进步与不足
年会安排了三场论坛,每场都分为四个小组,我和何渊渊同学担任其中一组的主持人。论坛的主题是:这一年来最有益的事。眼看2023年只剩下最后的两个月,我也借此机会,初步盘算了一下今年的工作:
1.基金。我管理的基金,2022年收益率约4%,跑赢沪深300指数约25个百分点;2023年年初至今收益率约8%,跑赢沪深300指数约15个百分点,基本上通过了“跑赢大盘,绝对盈利”的双重检验。当然,短期的表现可能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将来究竟会如何,我只能说尽己所能,继续努力;
2.出版。《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即将出版,目前已邀约到天南老师、唐朝老师、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先生等业内大咖撰写推荐序或推荐语;《我读巴芒》已签订出版合同,目前正在整理初稿,这将是我的第一部著作(以前的都是译著);《企投家巴菲特》的翻译,也正在有序推进;
3.直播。年内大约读了45本书,并从读过的书中,选取了较好的10本,做了10期“冠亚讲书”直播。虽然我的人气不旺,每场只有2000人观看,但已经比线下的效率高很多,我很知足;虽然我不是专业主播,但以这种形式,跟朋友们保持“每月一次”的网上见面频率,跟出版社、高校保持适度的联系和互动,我觉得挺好的;
4.打卡。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原文精读”系列,目前已经坚持了150天,其间无一日中断。我用的都是笨办法:看一遍,译一遍,抄一遍,读一遍。对于很多聪明人而言,也许无法容忍我这种“低效”的做法。不过,我自认为资质平平,我笃信slow is fast,人生精进的路上,只怕站,不怕慢。我走得很慢,但绝不回头;
5.健身。有一段时间,我觉得每次去健身房打卡,在路上浪费的时间不划算,于是改由在家里做“波比跳”和“俯卧撑”,另外放松了饮食管理。结果到10月份左右的时候,体重暴涨,被无数朋友吐槽“胖了”。目前,我又重回健身房,同时对饮食也更加注意,相信体重的“戴维斯双杀”会逐渐转变成“戴维斯双击”,欧耶!
很多同学也谈到了自己和孩子的进步。尤其是孩子们的进步,很多时候完全超乎大人们的想象。我们这一代人,能在30岁左右走上价值投资的正途,都已经算早的啦!而这群孩子们,大多在10岁以前就已经熟知巴菲特,“起步早”实际上也是“活得久”的重要一环。早20年唤醒自己的财商,以后的财富量级至少加个零。
稻米流脂粟米白,
小邑犹藏万家室。
——唐·杜甫《忆昔二首》
5
相聚与别离
此次年会,我碰到了许久不见的欧阳胜杰同学。我与欧阳同学都是天南老师投资人生班的学员,我们那一届的同学,这次前来参加年会的只有我们两人。还记得两年前在杭州上最后一次课时,欧阳同学断言:“我们这群人,此地一别,也许此生再也聚不到这么齐啦!”说得没错,眼下大家就是天各一方,相望而不相见。
从2018年结识天南老师以来,我目睹过很多“著名的”同学,来了又走,身影从我们的视线中逐渐模糊,直至消逝。当然,这也不必苛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阶段,也许他在这个阶段,出于特定的目的,和我们相遇相识;也许到了那个阶段,他有更重要的事情摆在了人生的案头上,于是他和我们渐行渐远。聚少离多,本就是人生的常态。
当然,可喜的是,我也目睹了很多“新人”,逐渐成长为“著名的”同学。比如说,两年以前,天南老师跟左右两位同学交谈,南京肖利民同学搬了一张椅子在天南老师身后旁听,当时天南老师还不认识他。然而,两年过去,左右两位同学已不知所踪,肖利民同学和艾米小朋友却已经成为金石部落的“主力担当”。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一辈子碰到重大机会的概率,其实是差不多的。有的人之所以能够逆天改命,可能并非是因为天赋异禀,而是善于把握机会。比如说,李录先生常常自谦说,自己是误打误撞听到巴菲特的讲座,才与价值投资结缘。我们不妨想想,在全世界范围内,听过巴菲特演讲的大学生们可不少哦,有多少人最终成为一代投资大师了呢?
五年来,我亲眼见证了太多的“白头如新”和“倾盖如故”。所谓人性,大抵是喜新厌旧的,大抵是厚远薄近的,还是黄龄《风月》里的一句歌词讲得到位:“开始总是深深切切心心念念你情和我愿,然后总有清清浅浅挑挑拣拣你烦和我嫌,最终总会冷冷淡淡星星点点你厌和我怨,爱风月善变,荆棘丛生的恩典……”
我也渐渐明白了,长久的相知是极其不易的。巴菲特与格雷厄姆、费雪、芒格、施洛斯、辛普森、戈特斯曼等人,从相识起,就持续了一辈子的师友情谊,这是非常令人羡慕的。古人讲,“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人际关系也是有复利效应的。如果50年后,我身边还有一群现在就已经结识的朋友,那真的是人生之大幸。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
本期奖品
奖品一:冠亚手写陶渊明《归园田居》
奖品二:天南老师译本《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独出前门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唐·白居易《村夜》
冠亚说
豆腐村的田园风光,总让我想到很多美好的诗句,尤其是陶渊明的田园诗,精准地表达出了这种“返璞归真”的心境: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归园田居·其一》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其三》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移居·其一》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移居·其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饮酒·其五》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读山海经·其一》
仔细品读,一幅幅美好的场景在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
忙时耕种,闲时读书;
秋高气爽,登临赋诗;
朋友相聚,把酒言欢;
围炉夜话,奇文共赏……
此中旨趣,懂的自然懂。
十月深秋,沪指仍然在3000点左右徘徊。有人看到的是“秋风萧瑟天气凉”的肃杀,有人看到的是“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生机,全然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句容一聚,行程匆匆。回到武汉,我又重新开启了忙忙碌碌的生活。再次感谢天南老师、金石团队和各位同学们!
人生之大健康,莫过于身体健康+财务健康;人生之大自由,莫过于心灵自由+时间自由;人生之大富足,莫过于物质富足+精神富足。终有一天,我也会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一个和成千上万人分享快乐、分享财富的事业。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