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雄安地名故事:“八个庄头”的由来

明月之光 雄媒社 2021-05-02



在雄县雄州镇城西地域,大清河西岸,自古有“七个西楼、八个庄头”的说法。现如今,“七个西楼”依然多有旧迹,志书记载也比较详实,除了现有的艾西楼、杨西楼、邓西楼、红西楼、韩西楼五个西楼外,常西楼并入艾西楼,赵西楼与杨西楼合并。然而,“八个庄头”许多老人都难以说请,能查到的志书也都没有完全的记载。“庄头”一名的来历也没有确切的佐证。


雄县现存最早志书《嘉靖雄乘》中记载,庄头村土著居民分属义合社和庆丰社,西楼村有李家淀。清末志书《雄县乡土志》中则记载,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雄县知县胡宾周办理联庄,编定村庄,庄头分三町为魏庄头、李庄头、半壁庄头。


由此可知明朝中期,庄头村之名已经存在,并临近李家淀。此地距汉易侯居住地和宋县城都较近,富贾贵胄所建庄园会多有存在。在宋朝以溏沥防辽军之时,此地有淀,地势偏高处可住居民。

据传,此地最早迁民为明永乐年间李姓。那么,可以推测,李姓迁民来此居住时,当住于庄园边侧,可以称之为庄头。后来,随着居民的不断增加,村落也逐渐扩大。不同姓氏的家族比较集中的居住处,便以姓氏区分。至清末之时,存有魏庄头、李庄头、半壁庄头三个庄头。




据传,李家庄头又分为四町,李姓一家所居之处称为李家街,另有王家巷、孙家疙瘩、沈家胡同。魏家庄头为清朝初年,魏氏一家从道务村迁居至此,而取名魏家庄头,后分为三町,分别是魏家庄头、张家庄头、高家庄头,民国期间,取规模较大两町之名,称为张魏庄头。半壁庄头之名则源于北京顺直门(今西直门)外半壁街,清朝顺治年间,清庭颁布圈地令,满洲贵族旗人可以携绳骑马,圈量占夺汉人土地。其中居住在北京顺直门(今西直门)外半壁街的一个满洲贵族旗人在雄县城西跑马圈地,此处村名便称为半壁庄头,解放后简称半庄头。


历史的长河淹没了诸多古村落,很多村名成为历史,或为志记,或为传说,有的甚至无从寻觅。雄安新区的设立,可能会使部分村名也成为历史。留一份记载,则为后世保存一份研究的资料。

作者专栏


本文为“雄安新区热点”(ID:xaxqhot)原创文章。


雄安新区热点(ID:xaxqhot)致力原创,创作独一无二的内容,推送有价值、有趣味、有营养的话题。投稿邮箱170278688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