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拐点!中国人口,开始负增长了
历史性时刻,人口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关键转折期。
今天,在国新办举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中,国家统计局介绍了多项2022全年重磅数据!
其中,人口数据被高度关注,多个相关词条成为热议话题,迅速登上热搜。
数据显示,人口总量有所减少,城镇化率持续提高达到65.22%。
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跌破1000万,仅为956万人,较上一年减少了106万人;
出生率7.37‰,已连续3年跌破10%,创1949年来最低值;
死亡人口连续两年达到千万级,达到1041万人;
同时还出现了我国第一次死亡人数大于出生人数,这种现象在人口学上被称为“死亡交叉”。
相较于2021年,去年总人口减少了85万,自然增长率为-0.60‰,是自1962年后,时隔61年,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该数据(0.34‰)在2021年时首次跌破11‰逼近零增长。
去年8月初,国家卫健委曾在《求是》杂志刊发《谱写新时代人口工作新篇章》;
文章指出中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
这是官方口径首次宣布我国总人口将负增长;
结果,从2022年开始,中国就正式进入负增长时代,时间比原先预计的要更早一些,提前了大概4~7年。
从性别构成上来看:
男女性别失衡问题仍然存在,男性比女性多出3237万人,性别比为104.69
60岁及以上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群占全国人口14.9%。
人口负增长可以说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长期低生育率条件下的必然结果;
除了中国外,据联合国最新统计,截至2022年,全球已累计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家、地区完成了人口转变。
同处东亚地区的日本和韩国近几年先后进入人口负增长。
来源:《人口负增长与老龄化交汇时代的形势与应对》、第一财经
在过去历史中,中国是遭遇过多次以死亡主导型人口负增长(比如三年自然灾害等),如今遭遇的是以生育主导型负增长,人口形势更为复杂,解决难度也更大。
虽然人口负增长并不是必然导致经济的衰退根本原因,但确实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变量,更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口转变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疫情因素外,
婚育时间推迟、育龄女性数量持续减少,已从2010年的3.7亿下降到2022年的3.1亿,并且这个趋势或将持续。
生育观念的改变及婚育成本的提高:
主要是由于适婚人群总量减少(出生于严格执行独生子女政策时期)、适龄结婚人口性别结构的失衡(男多女少)。
再一方面,随着城市发展,经济水平提升,感受最明显的就是当代年轻人的压力增大:
住房、教育等生活婚育成本越来越高,不管是就业环境(尤其是女性会面临的就业、升职等歧视,工作-家庭冲突)、个人支配的空间和时间有限,还有就是出门在外人口流动带来“不稳定”与“不主动”。
另外,受教育水平提升后,年轻人毕业后仍选择了读硕、读博,教育年限拉长。
婚恋观念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越来越重视婚姻的自主选择和质量。
来源:《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第一财经
人口问题已然成定局,其根本仍需政策及时发力应对,降低居民养育成本,从而才能提高生育意愿,改变预期,减缓增速。
鼓励生育是各国应对人口负增长的基本策略之一。
接下来,随着人口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进一步加深,中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将会从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各个方面加速完善,鼓励生育、养老力度会越来越大。
如果喜欢今天的内容,请为我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