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何说项羽不过江东,是最明智的选择?

看鉴君 看鉴 2021-10-16


文章底部有惊喜,

走过路过别错过!

杀身成仁,与其渡江苟且偷生,不如慷慨自刎,留下千年美名,快哉!


项羽的失败被《史记》赋予了浓重的悲剧色彩。他在乌江自刎既结束了辉煌的一生,也在后人心中树立起一个正面的悲壮英雄形象。


在前些年热播的《楚汉传奇》中,也沿袭了这一传统,将项羽塑造成一个站着死的英雄人物。并且导演和编剧还借项羽之口说出,让刘邦在自己的身体上建立大汉的宗庙,从而还天下一个太平。似乎此刻的项羽不仅知道自己无力回天,也突然厌倦了征战杀伐,想还天下百姓一个安稳的生活。


  演完吕布演项羽,

从来没有活到过全剧终   

   吕布    


倘若项羽可以杀出重围,安全到达江东,历史会被改写吗?


唐代大诗人杜牧有诗云: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朝词人李清照也作诗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大诗人、大词人们的说辞中,仿佛江东就是项羽的力量之源,只要一回去就能立马活蹦乱跳重整江山。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看鉴君就给大家解读一下。


杜牧和李清照其实是典型的文人看法。集政治家与文学家双料绝世高手身份于一身的王安石,就对项羽很不客气。在他的《乌江亭》中说道: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王安石的看法比较客观,道出了项羽失败的部分原因。如果稍加展开便能发现,项羽失败的命运在征战中原的过程中,早已暴露无遗。


首先,项羽的用人策略太狭隘

项羽出身楚地,爱用楚人,对其他地域的人才兼容度不高,西楚集团的进化越来越狭窄,没有很好的向更高层级的阶段发展。同为楚人的刘邦,却有着兼收天下的气魄,无论是韩地的张良,还是大梁的张耳,都能在刘邦的丰沛政治集团中立足,甚至还能靠本事位极人臣。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正反相形,项羽的失败,在人才格局上就失了一大招。


雄才大略的韩信

在项羽手底下却只能当个小保安 



其次,项羽的政略漏招频出

秦末群雄并起,魏豹、田荣、张耳、陈余、彭越、英布、臧荼等诸家势力割据一方,再加上项羽、刘邦这两家主导势力,可谓乱成一锅粥。局势越乱,越需要良好的政治策略。异己势力从根本上说固然需要消灭或兼并,但这不意味着同时向所有人开战。


全乱套了,

整个华夏地区都打成一锅粥了


项羽错就错在十个指头对敌,对待群雄一言不合就开战,容忍度很低,导致各家诸侯和西楚的关系都很紧张。


我要打十个!


三齐的势力分封没有处理好,导致整个山东半岛都成了敌人,项羽彻底陷入与齐国故地的战争泥潭,于是刘邦乘势复起。近在肘腋的彭越也没有处理好关系,结果把这位游击战天才白白送给刘邦。即便是向来比较友好的九江王英布,也因为项羽的颐指气使,逼不得已走向了对立面。


纵观天下,刘邦的同盟已遍布南北东西,项羽实际上成了孤家寡人。即便退到江东,项羽的败残人马,也根本不足以对付实力超出十倍百倍的汉军。


最后,江东的政治环境不足以支撑项羽复兴

项羽集团在征战中原失败后,已被消灭殆尽。虽说还有项羽这块金字招牌在,但这个被毁灭一次的集团想要复兴,需要极其纷乱的形势,以及某地非常强烈的造反愿望。


带不动了,心累


那么江东具备这样的条件吗?当然不。从一般历史规律来说,没有哪个地方能持续充当天下大乱策源地的角色。


项梁、项羽叔侄起兵之时,会稽已经提供了最顶级的人才群体和兵员。秦末江东地区的战争也一直没有止息,不管是人力,还是江东百姓的思乱之心,都已输出的差不多了。垓下之战后,天下形势趋于一统,民心思定而不是思乱。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西楚霸王!


项羽即使回到江东,也不会再有当年振臂一呼、群起响应的局面了。


正所谓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上天给了项羽一手王炸好牌,却被项羽气不过拆了王炸打二,于是乎大江东去、势不可回。项羽的悲剧也深刻地警示着后人,不管开局多好,本事多大,都必须谦虚谨慎、踏实前行,这样才能越走越好到达胜利之门。


看鉴问答

为什么后人会如此崇敬项羽?



扩展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戳下面

朝代:秦朝 | 唐朝 | 宋朝 | 明朝 | 清朝

   闲谈:姓氏 | 减肥 逼婚 | 盗墓 | 山海经


(时间行者——寻晷者2,古风腕表,黄铜表盘

戳下图即可入手!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