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求儿子上学,母亲闹市区长跪一小时,儿子发朋友圈:快乐每一天!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闲时花开 Author 刘娜
作者:刘娜
来源:微信公众号:闲时花开(ID:xsha369)
想必不少人都看到了朋友圈流传的这张图片,看后五味杂陈:
穿着红衣的妈妈,为劝儿子去上学,在人来人往的公共休息区,长跪一个小时不起身。
她的亲生儿子,却翘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悠闲自在甚至有点得意洋洋地刷手机,对于母亲的下跪哀求,无动于衷。
更让人生气的是,这个儿子,还把妈妈下跪求自己的照片,发到朋友圈炫耀,配文为:
开心每一天。
图片传开后,不少人谴责儿子的任性叛逆,甚至由此延伸到,现在孩子不懂感恩。
也有不少对熊孩子束手无策的老父老母,对这位跪地求儿的母亲,感同身受,颇为同情。
非常抱歉,我觉得:
这个儿子的确是个白眼狼,但这个妈妈也让人一点都同情不起来。
某种程度上,面对年少儿子的泼皮耍赖,这位跪地求饶的妈妈,恰恰从一个方面,解释了这个荒唐颠倒的亲子悲剧。
01
那个孩子为什么如此残忍?
危险的子宫教育
图片中,这个少年,之所以只玩手机不上学,之所以面对妈妈的哀求无动于衷,之所以不顾及妈妈的脸面和感受,甚至以惩戒妈妈为乐,说到底,都是被惯的。
父母对孩子毫无底线的溺爱,最终都是对自己的惩罚。
还记得那个杀人犯临死前,咬掉母亲乳头的故事吗?
那个对孩子有求必应,甚至在儿子第一次偷东西时大加称赞的母亲,最终在一路护短溺爱中,把儿子送上了断头台。
临终前,儿子想像小时候那样,再躺在母亲怀里吃一次奶。母亲竟然同意了。当母亲解开胸襟时,儿子却狠狠地把母亲的乳头咬下来。
这个古老的故事,以惩戒母体的寓意,拷问最失败的一种教育:
子宫教育。
那个早已走出母体子宫的孩子,在出生后相当长的岁月里,还被父母像个婴儿一样保护起来,呵护在类似于子宫的温暖舒适的温室里。
后来,逐渐衰老的父母,没有体温和能量,再给孩子提供舒适之居,被溺爱喂养多年的孩子,要么榨干父母的最后一滴血肉,要不在风雨飘摇中堕落灭亡。
如果,你搜开百度,输入“要钱,砍伤父母”这些关键词,就会发现,很多人间惨案,都在诠释着“子宫教育”的教训:
●山东郯城30岁儿子酒后向60岁母亲要钱,遭到拒绝后,拿起菜刀将母亲砍成九级伤残。
溺爱儿子多年的母亲,被抢救过来后,还在向法官求情,让放过儿子。
●浙江36岁儿子向58岁清洁工母亲要钱,给了7000元嫌太少,再次索要被拒后,将母亲砍死抛尸水塘。
更令人心痛的是,这位母亲是个寡妇,对儿子宠爱有加,拼尽所有给他娶亲生子。
●开封一成年男子,因向父母要钱无果,竟然活剥亲生父母。
案发前,这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嫌疑人,还当过大学老师,后辞职做生意赔了钱,搜刮父母无果,就伸出歹手……
这些触目惊心的极端个案,都在讲述着同一个真相:
孩子对父母的态度,是父母允许的。
所有的骄纵蛮横,都有着长久的有求必应。
想让你的孩子当个堂堂正正的人吗?把长大的他,从子宫和臂弯里撵出去!
02
那个妈妈为什么选择下跪?
控制的自残母爱
子宫教育的另一面,就是溺爱孩子的父母,在管不住孩子时,就会通过自残的方式,让孩子继续回到可控的子宫里。
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样,看到文中开头的图片里,长跪不起的母亲,真想钻进屏幕里,把她拉起来,怒吼:
“你为什么下跪?你怎么不把手机从孩子手里收回来?你怎么不把他从椅子上拉起来?”
甚至,你怎么不骂他,收拾他?
非常遗憾的是,这位母亲不会这么做。
或者说,如果她在孩子还是个蹒跚学步的幼童时,不过分心软,不过于懦弱,那么今天,她和孩子的关系又如何崩溃至此。
在中国,给孩子下跪的母亲,不是首例,也并不少见。
早在两年前,深圳街头,有个母亲就当街给女儿下跪5分钟,只求女儿好好学习。
我在咨询中,也发现身边不少父母,面对孩子逃学、贪玩或者犯错,无计可施,无能为力,就通过自扇耳光,绝食闭门,甚至跳楼自杀的方式,让浪子回头。
父母在孩子面前自残,都是父母无能的表现。
某种程度上,在孩子面前自残的父母,比殴打孩子的父母,影响更持久、更恶劣:
它以切割自己的残忍,变相去绑架孩子,让孩子要么变成自己的奴隶,要么变成自己的翻版。
一位患产后抑郁症的妈妈,曾分享这样一个细节:
生产后,每当孩子哭闹不听话,公婆和丈夫联合抱怨她时,她就想拿刀割自己的手腕去自杀。
有一天,她情绪崩溃,真的这么做了,然后昏迷过去。
沉沉梦中,她梦见的,是4岁那年,和父亲吵架后,母亲在她和弟弟面前自残的一幕。
她被抢救过来,在治疗中康复,才慢慢明白,自己的前半生,一直活在恐惧母亲自残的创伤认知里。
不伤害自己,不在孩子面前伤害自己,不通过伤害自己的方式绑架孩子,不下跪站起来,不崩溃立起来,是责任,也是修行。
毕竟,父母的状态,藏着孩子的未来。
03
我们到底要怎么教育孩子?
好父母都有点狠心
这几年,伴随宽容教育的崛起,还有各种话题对原生家庭的讨伐,让不少父母越来越迷茫,越来越不知所措。
管孩子了,是罪恶。不管孩子,孩子会作恶。
哪里做不好了,赶紧给自己贴个标签,觉得伤害了的孩子。孩子不开心了,首先反省是不是自己的问题。
我们的孩子,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脆弱。
真正合格的父母,某种程度上,多少都有点狠心。
在《特别狠心特别爱》中,培养出三个优秀孩子的上海犹太母亲沙拉,通过比较中国和以色列的教育,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中国父母,普遍心太软。
总想替孩子扛下一切困难,扫清一切障碍,排除一切风险,却偏偏忘记了,失败才是人生的常态,变化才是生活的真相,和风险共生,才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
合格的父母,不是跪在地上替孩子成长,也不是高高在上教孩子成长,而是后退一步给孩子守望。
●不溺爱,让孩子看见生活的艰辛。
●早放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懂退出,让孩子在自我经历和感受中,成为自己生活的领袖。
●定规则,让孩子直面错误和失败,接受惩罚和代价。
多年以后,当孩子在磕磕碰碰中,成长为自我负责的人,会理解父母当年的狠心里,藏着怎样的深爱。
最好的爱,都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当年的狠心里藏着多年后才理解的深情。
作者简介: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80后老女孩,心理咨询师,情感专栏作者,原创爆文写手,能写亲情爱情故事,会写亲子教育热点,被读者称为“能文艺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
/ 往 期 热 点 /
公众号发送“知识点名字”查看相关大片式视频
机械能及其转化——以不变应万变杠杆的平衡条件——世界第七大奇迹浮力——人类的救命稻草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所有知识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