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美国斯蒂庞克卡车就没有“喀秋莎”?看似荒诞却是历史真相

hawk26 hawk26讲武堂 2023-07-04

如果没有美国提供的斯蒂庞克(Studebaker)US6卡车,苏联根本就没有合适的底盘搭载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火箭炮系统——“喀秋莎”。


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在军队中大量使用外国技术被认为是非常危险的举措,但前线紧张的形势迫使苏联领导层采取了这样大胆的决定。本文为叶夫根尼·科赫涅夫(Evgeny Kochnev)撰写的文章,介绍了斯蒂庞克US6卡车对于苏联火箭炮的重要作用,本人翻译给大家分享。


从历史学家的角度,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没有《租借法案》,就不会有美国的斯蒂庞克卡车来到苏联,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系统就不会有合适的底盘,最终导致整个卫国战争的军事行动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图为苏军BM-13“喀秋莎”火箭炮在柏林战役中,向德军盘踞的地区猛烈开火,这种火箭炮的底盘就是斯蒂庞克US6卡车。


1942年中期,斯蒂庞克US6卡车出乎意料地被美国和苏联同时装备,成为了“喀秋莎”火箭炮系统的底盘。卫国战争期间,苏军火箭炮底盘几乎都采用的是斯蒂庞克US6卡车,就算是试验场上的单发火箭炮都采用了美国卡车底盘。图为柏林战役中的“喀秋莎”火箭炮,苏军士兵正在装填火箭弹。


斯蒂庞克US6卡车结实耐用,较大的承载力和全驱动方式,让它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工作,沿着苏联的原野和积雪飞驰。图为柏林战役中的BM-31-12火箭炮,这是苏军装备的威力最大的“喀秋莎”。

充满美国风情的苏联“喀秋莎”

突然爆发的卫国战争,让苏联自行研制全驱动军用卡车的计划变成泡影。短短几个月的战斗,苏联红军陷入到一片混乱之中,运输车辆的严重不足已经导致严峻的问题。当时最高机密的BM-13火箭炮系统,立刻投入作战的希望都破灭了。



1941年秋,被击毁的BM-13火箭炮,底盘是苏联制造的吉斯-6(ZIS-6)卡车

吉斯-6是当时苏联汽车工业能够提供的最先进的军用卡车,三轴布局,后轮驱动,采用6×4方式,因此并非全驱动越野卡车,其承载力和越野性能都有不足。

作为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最高军事成就之一,“喀秋莎”火箭炮绝对是令所有人感到震撼的武器。但是,当时能够搭载BM-13火箭炮的吉斯-6卡车严重不足,使得苏联最高领导层决定,将其安装到刚刚通过《租借法案》获得的第一批美国卡车上。


1941年底,苏军装备的首批BM-13火箭炮

上世纪30年代,BM-13火箭炮系统就已经出现,卫国战争爆发前夕苏联领导人决定批量生产这种武器。然而随着战局迅速恶化,1941年10月,莫斯科汽车厂开始内迁,当时苏联唯一能够搭载BM-13火箭炮的吉斯-6卡车不得不停产。1942年冬,最后一批采用了吉斯-6卡车底盘的BM-13火箭炮组装完成。

卫国战争爆发后的几个月里,面对最艰难的战场形势和巨大的装备损失,苏军迫切地希望“喀秋莎”火箭炮能够尽快投入大规模生产。《租借法案》为苏联方面提供了解决方案,美英等国为苏联方面提供了数十种两轴和三轴全驱动车辆和普通民用卡车以供选择,这些车辆都可以安装新型武器系统。


奥斯汀K6卡车搭载的“喀秋莎”火箭炮,这辆火箭炮被意大利军队缴获,正在向苏军阵地射击。所以意大利军队未必都是传闻中的战五渣,同时轴心国军队曾经使用过缴获的“喀秋莎”。因此之前某些关于“喀秋莎”如何在整个战争期间严格保密的说法,基本上可以被证伪。

首批交付的是常见的后驱民用卡车,主要是美国国际K7、加拿大道奇T110L、英国奥斯汀K6等。这些卡车底盘具有相当的性能和强度,完全可以进行改装,作为“喀秋莎”火箭炮的底盘。1942年底前,这些卡车都进行了搭载实验。


采用福特WOT8卡车底盘的“喀秋莎”火箭炮


玛蒙-惠灵顿HH6卡车搭载的“喀秋莎”火箭炮

很快,这些民用卡车又被美国和英国提供的全驱卡车所取代,比如两轴的雪佛兰(Chevrolet)G7107、玛蒙-惠灵顿(Marmon-Herrington)HH6、福特(Ford)WOT8,三轴的GMC CCKW-353和国际М-5Н-6。


最常见的“喀秋莎”,就是采用庞蒂亚克US6-U7卡车底盘的型号

经过比较测试,1942年中期,苏联迅速决定使用斯蒂庞克US-6三轴卡车作为“喀秋莎”火箭炮系统的主要底盘。并决定采用两种型号:没有绞盘的全驱型US6-U3和后驱型US6-U7。同时这些卡车都要进行一些改装,以符合搭载火箭炮的需求:驾驶室配备了防护装甲,车尾部安装了折叠式螺旋千斤顶,并有搭载5~7名炮兵的位置。



斯蒂庞克US6-U7卡车搭载的BM-13火箭炮

斯蒂庞克US6卡车搭载的第一种火箭炮系统就是BM-13,这种火箭炮口径132mm,一次可以发射16枚火箭弹,这种武器在卫国战争爆发前几个月刚刚完成。在战争期间,这种火箭炮及其多种改进型被赋予了多个名称:作战车辆、火箭发射器、近卫迫击炮发射器,但它最响亮,最为世人熟知的名字就叫“喀秋莎”。据统计,伟大卫国战争期间,采用各种底盘的火箭炮系统共生产了超过9000辆。


1943年,苏军装备的BM-13N火箭炮

1943年,BM-13被所谓的标准化BM-13N火箭炮所取代,这种改进型采用的技术更加先进,适合大批量生产。


BM-13N“喀秋莎”配备了装甲保护的驾驶舱,可以一次发射16枚火箭弹

BM-13N车体后部搭载了八条导轨,用于发射16枚火箭弹,最大射程8500米。一枚火箭弹可以在地面炸出一个直径8米,深1.5米的弹坑。


1945年胜利阅兵式上,采用斯蒂庞克US6-U3和US6-U7卡车底盘的BM-13N火箭炮


卫国战争期间,十几个苏联企业参与了BM-13N火箭炮的制造工作,尽管图纸和所用的弹药都相同,但在一些细节方面有所区别,这就造成了现存的“喀秋莎”火箭炮存在大同小异的问题。


采用吉尔-157底盘的BM-13N火箭炮

这就构成了一个独特而矛盾的局面,“喀秋莎”最初是为苏联国产吉斯(ZIS)卡车设计的,而非美国提供的斯蒂庞克,而它却与后者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后者最终成为苏联的传奇。直到上世纪80年代,采用吉斯-151(ZIS-151)和吉尔-157(ZIL-157)卡车底盘的BM-13N仍在生产。其标志性的发射系统只做了几处修改,说明它确实是一个简单而成功的武器系统。


1944年,BM-13SN实验火箭炮,配备螺旋导轨

1944年中期,莫斯科第733厂为提高“喀秋莎”火箭炮的射击精度,在全驱斯蒂庞克US6-U3底盘上,安装了实验性的10管火箭炮,这就是BM-13SN。采用四米长的螺旋框架式发射装置,火箭弹发射后会低速旋转,因此飞行状态会比单纯依靠尾翼的老式火箭弹更加稳定。经过测试表明,BM-13SN的射击精度提高了50%。成功通过测试后,1945年BM-13N生产了100辆。


BM-8-48火箭炮,它的火箭弹口径82mm,而BM-13的口径为132mm

1942年中期以后,在斯蒂庞克底盘上安装了BM-8-48火箭炮,这种发射装置分为上下两组导轨,可以发射48枚82mm火箭弹。用运输状态转换到战斗状态,只需要一分半到两分钟时间,公路行驶速度不超过40千米/小时。


BM-8-48火箭炮同样采用了斯蒂庞克卡车底盘

BM-8-48是继基本的BM-13之后,在卫国战争期间第二重要的“喀秋莎”型号。


BM-8SN火箭炮

1944年9月,“压缩机”厂在斯蒂庞克US6-U7卡车底盘上研制了BM-8SN火箭炮,这种火箭炮发射BM-8-48的82mm火箭弹。车体后部有一组四个发射箱,每个发射箱有八条导轨,这样可以一次发射32枚火箭弹。1945年4、5月间,BM-8SN进行了实弹测试,结果表明射击精度提高了11倍,但射程不超过2600米。


BM-8SN火箭炮精度出色,最大短板是射程不足

在解决了射程不足的缺点之后,12月又进行了实弹测试,但这种火箭炮并没有投入批量生产。二战结束时,苏联共生产了3100辆BM-8系列火箭炮。


1945年胜利阅兵式上,BM-8-72“喀秋莎”

战争结束时,苏联在“喀秋莎”BM-8-48的基础上,生产了一批独特的、火力更强大的BM-8-72火箭炮,增加了第三排发射导轨,一次可以发射72枚火箭弹。BM-8-72都采用斯蒂庞克全驱卡车底盘,并没有实际参战。


BM-31-12的发射装置与BM-13、BM-8相差甚远

1944年初,苏联完成了最强大的“喀秋莎”——BM-31-12火箭炮。这种火箭炮配备框架式发射架,一次发射12枚口径为310mm的火箭弹,在1944年5月通过了验收测试。


BM-31-12才是苏联极力保密的“喀秋莎”

BM-31-12火箭炮拥有非常出色的性能,即便是不打开车尾的千斤顶,也拥有很高的射击稳定性和精度。


BM-31-12火箭炮采用斯蒂庞克US6-U7卡车底盘

1944年3月,BM-31-12火箭炮安装到斯蒂庞克US-6U3底盘上进行一系列测试。同年6月6日,BM-31-12火箭炮开始批量生产,并列装苏军炮兵部队。该车整备重量超过7吨,从行驶状态转换到战斗状态,时间在3~5分钟之内。


1945年胜利阅兵式上的BM-31-12火箭炮


由于通过《租借法案》,苏联获得了稳定的高性能卡车来源,其中又以斯蒂庞克US6为主,这样苏军才能够装备大量“喀秋莎”火箭炮。1942年10月,苏军共有350个“喀秋莎”分队,战争期间这个数量增加到519个。


卫国战争期间,采用卡车底盘的火箭炮中,斯蒂庞克US6占了54.7%。


采用斯蒂庞克卡车底盘的各种“喀秋莎”火箭炮参加了大量的庆祝二战胜利的阅兵式,其中包括最重要的1945年6月24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胜利阅兵。这种火箭炮战后继续在苏军中服役,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期才逐步退役。


二战后,苏联在重要的战斗地点和工厂竖立了许多具有纪念意义的纪念碑,传说中的“喀秋莎”火箭炮成为很多纪念碑的主题。不过,考虑到当时与美国的关系,大多数“喀秋莎”纪念碑上出现的都是采用国产卡车底盘的型号,而非更普遍的斯蒂庞克。



不过,在博物馆收藏的“喀秋莎”大多还是部队中更常见的型号。


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在正视卫国战争历史时,采取了更客观的姿态,因此采用斯蒂庞克US6卡车底盘的“喀秋莎”火箭炮变得越来越常见。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真的需要美国卡车?分析斯蒂庞克US6真实作用

图说:硫磺岛上的神秘火箭炮 精度极差火力猛 负面影响持续数十年

专门“暗箭伤人”南非神秘火箭炮纳米比亚逞凶



本人是SC军事贴图区版主hawk26,为大家提供原创军事内容,感谢大家收看。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搜索“hawk26讲武堂”微信公众号,可以关注收听,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