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药:甘草——一味既可补虚又可清热的本草
脾胃好,百病少;好脾胃,食疗养。自然的产物是最适合脾胃的“补品”,草木虫鱼,瓜果菜蔬,无分贵贱,皆可成为有益于脾胃的“本草”。善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活学活用,当自己的“调养师”。
在医圣张仲景的著作《伤寒论》中有这样的记载,“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意思是如果出现咽喉疼痛而且属于中医认为的少阴病的情况时,可以服用甘草水来治疗,可见甘草是一味很好的利咽喉、止疼痛的草药。但甘草的作用远不止这些,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甘草的世界。
什么是甘草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
甘草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甘草味甘,微寒,归心、肺、脾、胃经,在中医院校《中药学》教材中,甘草同人参、黄芪等药同类,均归类于补气药中,可见甘草适用于虚人,以补虚为主,
具体说来,其作用有补心脾气,止咳祛痰平喘,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所谓调和药性,指的是方剂配伍中,如果加入一味甘草,就可以降低某些药物的毒性(偏性),而且甘草味甜,可以加强汤药的口感,所以甘草又有“和事佬”之称。目前药房中甘草分生用、蜜炙两种,生甘草偏于清热解毒,比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都可以;炙甘草性温,偏于补气补虚。
甘草的疗效
早在2000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甘草列为药之上乘,称其具有坚筋骨、长肌肉、增气力和解百毒之功。而明代名医李时珍也在自己那本《本草纲目》里记载“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种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足见甘草自古就被赋予了极高的中药地位。
而现代医学证明,甘草含有100多种化学成分,它所含的甘草甜素、甘草苷等,具有抗溃疡、抗炎、抗肿瘤、抗艾滋病毒、解毒、镇咳、降胆固醇等药理作用。临床多用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接触性皮炎、高脂血症、溃疡等症的治疗。
甘草的现代药理研究
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式甘草酸及其盐类(甘草甜素),它们也是甘草的甜味主要成分。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甘草多糖等等。这些成分决定了甘草的广泛药理作用。具体作用包括: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各种肝脏疾病,主要是通过甘草甜素的抗炎、抗病毒和类固醇样作用实现的。还有抗溃疡、解痉作用,具体表现在抑制过多胃酸分泌,保护、修复胃肠道黏膜,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等等。
2、免疫调节作用。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以抗过敏以及治疗支气管哮喘。近年来,在研究甘草甜素治疗自身性免疫疾病(艾滋病、红斑狼疮、肾病综合症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具有良好的前景。
3、解毒作用。甘草对药物、农药、食物中毒,细菌毒素,以及体内代谢产物中毒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4、镇咳、祛痰作用。
5、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
6、其他作用:提高听觉、防治骨质疏松、抗抑郁等作用。
甘草食疗
小儿多动症
心脾两虚
【临床表现】
精神涣散,多语多动,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纳少体瘦,唇舌色淡,脉细弱无力。
【食疗药膳】
甘麦大枣汤:浮小麦 30 克,甘草 6 克,红枣 10 枚。共同煎煮取汁。
消化性溃疡
肝气犯胃
【临床表现】
胃脘胀痛,攻窜两胁,气怒加重,苔薄白,脉沉弦。
【食疗药膳】
蜂蜜草陈汤:蜂蜜 60 克,生甘草 10 克,陈皮 7 克。用水适量,先煎甘草、陈皮,去渣取汁,调入蜂蜜。
甘草的食用禁忌
甘草属天然药物,相对来说使用较为安全,但是如果长期、大剂量服用也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
湿邪较盛的患者,见腹胀、呕恶、水肿胀满的应该忌服甘草。
老年人、孕妇、儿童、贫血、肾功能低下者、低血钾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甘草时,都应当谨慎,要根据病情需要,而不能将甘草作为养生食疗的材料。
甘草与一些西药之间,也会产生拮抗作用或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