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药---柴胡
【别名】地熏、茈胡(《本经》),山菜、茹草(《吴普本草》),柴草(《品汇精要》)。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等的根。舂、秋挖取根部,去净茎苗、泥土,晒干。
【原形态】①北柴胡,多年生草本,高45~70cm。根直生,分歧或不分歧。茎直立,丛生,上部多分枝,并略作之字形弯曲。叶互生;广线状披针形,长3~9cm,宽0.6~1.3cm,先端渐尖,全缘,平行脉7~9条。复伞形花序腋生兼顶生;伞梗4~10,长1~4cm,不等长;总苞片1~2片或缺;小伞梗5~10,长约2mm;小总苞片5;花小,黄色,径约1.5mm;萼齿不明显;花瓣5,先端向内折曲成2齿状;雄蕊5,花药卵形;雌蕊1,子房下位,光滑无毛,花柱2,极短。双悬果,长圆状椭圆形,左右扁平,长约3mm,分果有5条主棱,棱槽中和接合面均有油管。花期8~9月。果期9~10月。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四川、山西、陕西、甘肃、西藏等地。生于干燥的荒山坡、田野、路旁。
②狭叶柴胡,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甘肃、青海、新疆、四川、湖北等地。生于干燥草原。
【炮制】柴胡:拣去杂质,除去残茎,洗净泥沙,捞出,润透后及时切片,随即晒干。醋柴胡:取柴胡片,用醋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醋吸尽并微干,取出,晒干。(每柴胡100斤,用醋12斤)
【性味】苦,平。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
【注意】真阴亏损、肝阳上升者忌服。半夏为之使。恶皂荚。畏女菀、藜芦。
【附方】
①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小柴胡汤)
②治邪入经络,体瘦肌热,推陈致新;解利伤寒、时疾、中喝、伏暑:柴胡四两(洗,去苗),甘草一两(炙)。上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羔,同煎至八分,食后热服。(《本事方》柴胡散)
③治外感风寒,发热憨寒,头疼身痛,痎疟初起:柴胡一至三钱,防风一钱,陈皮一钱半,芍药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三、五片。水一钟半,煎七、八分,热服。(《景岳全书》正柴胡饮)
④治肝气,左胁痛:柴胡、陈皮各一钱二分,赤芍、枳壳、醋炒香附各一钱,炙甘草五分。(《医医偶录》柴胡疏肝饮)
⑤治肝经郁火,内伤胁痛:柴胡5钱、黄芩1两半(炒)、山栀1两半(炒)、青皮1两、白芍1两、枳壳1两半(麸炒微黄,去瓤)。(《症因脉治》柴胡清肝饮)(备注:原文无剂量,参照柴胡清肝散等所给,未必合适)
⑥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甘草半两(炙微赤)、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白芍药、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煨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局方》逍遥散)
⑦治盗汗往来寒热:柴胡(去苗)、胡黄连等分,为末,炼蜜和膏,丸鸡头子大。每一、二丸,用酒少许化开,入水五分,重汤煮二、三十沸,放温服,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柴胡黄连膏)
【备注】尚有多种同属植物亦作柴胡入药:分布于东北的长白柴胡;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的兴安柴胡;分布于东北的大叶柴胡;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青海的长茎柴胡;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陕西的膜缘柴胡;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的小柴胡;分布于新疆的金黄柴胡;分布于四川、甘肃、内蒙古的多脉柴胡。
微信搜索“杏仁医生”,关注后输入3303456,添加为你的私人医生。关注杨医生的微博:骨伤的杨张张扬,了解更多科普知识。
加好友↓↓↓↓↓↓,诊断、治疗、学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