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局部调节,手机也能专业修图 # Snapseed 05

Bearie~ 一周进步 2019-07-31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置顶后回复关键词【一周】

可以领取今日份小礼物哦

Hello,大家好。

我是Bearie~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摄影书籍或者网络上面看到过下面这张叫做《月亮与半圆山》的照片?

 

 

如果说这是一张著名的照片的话,那么拍摄这张照片的人则更加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了——他就是安塞尔·亚当斯,一位来自美国的风光摄影师。

 

 

他这一生,不仅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知名的摄影作品,而且提出了区域曝光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其实就是针对一幅画面中的不同区域的亮度进行分别有针对性的调整,进行精雕细琢,以达到最佳的观看效果。


这也再次印证了我在第一篇文章《Snapseed01》修图核心中提到的“局部调整”是很重要的。

 

实际上,这一理论直至今天依旧是有影响力的,比如在前期拍摄中要使用的GND滤镜,后期中LR或者ACR中的径向滤镜和渐变滤镜,PS中的亮度蒙版等等,还有就是今天要讲到的Snapseed中的“局部、画笔”工具。


相比起PS后期要实现“区域曝光”需要学习相对复杂的操作,Snapseed就非常简单了,只需要用手指点一点、挪一挪、涂一涂就好啦~

 

【一】分析思路


首先要先给大家看一下原片,然后带大家来梳理一下后期调整思路。

 

 

这张照片主要有两个局部调整是重点,他们分别为:


  1. 降低桥体灯光的亮度,并且适当提升建筑与冰面的阴影部分。这样一来可以使得灯光不那么刺眼,增强画面的氛围;二来恢复画面更多的细节。


  2. 增强灯光的暖色,同时为冰面及天空适当增加冷色。这样可以使得画面冷暖对比,更具有吸引力。

 

 

根据这一思路,在Snapseed中经过一系列调整之后就能够得到下面这张成片了。

 

 

【二】 局部

 

局部工具的界面十分简单,以至于简单到只有一个选项需要讲解——那就是“控制点”。

 

 

控制点是NIK公司的一大长处,在电脑中NIK插件如此,在手机上的Snapseed也是如此。它能够识别明暗反差或者色彩反差,进行智能识别,确定边缘,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使用蒙版的次数(Snapseed的蒙版操作会在下一期中讲到),降低了我们修图的难度。

 

控制点添加的方式很简单,即在界面中点击“+” 号,再点击屏幕就能够添加了,通过上下和左右滑动控制点可以调整画面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结构”这四个选项。

 

对于前三个选项的调整,我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如果大家忘记了可以查看第二篇文章《Snapseed02》进行复习。而“结构”,其实就类似于锐化,能够使得画面中的物体(如建筑、冰面)变得更清晰,更加锐利。

 

在这里还要特别提醒大家,控制点的添加数量是有限的,在达到数量上限之后“+”号就不再为蓝色,变成灰色的了。如果还需要再添加,那么重新再使用一次“局部”工具就能够解决了。


这里大家不用担心会不会用了太多的控制点,而是要更在意画面效果。往往使用少量多次的调整是比较自然的,而粗暴的一次调整是会影响画面观感的。

 

 

除了基本操作之外,控制点其实还有3个隐藏操作,这3个操作在调整中也能够帮上大忙。

 

1.     精确定位


精确定位的方式其实就是指哪打哪,即按住后拖动控制点,在移动的时候会出现类似于瞄准镜的一个放大镜,中央的十字会告诉你该要向哪里射击,啊,是控制点将会放在哪里

 

 

而放大镜周围也还是有一个圆圈的,是不是觉得很眼熟?嗯,这和第三篇文章《Snapseed03》中“白平衡吸管”工具的放大镜作用是一样的,能够显示颜色,进一步帮助你确定控制点到底该放在哪里。

 


 

比如这张图我是想降低灯光的亮度,那我就需要对高光位置进行精准的定位。

 

 

2.     控制范围


调整控制点的范围其实和放大缩小图片的方法是一样的——双指缩放

 

 

在进行缩放的过程中,在控制点中心的四周会显示红色区域,这正是控制点会影响到的区域,即自动识别的结果。也就是说,上面所提到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结构”都只会对红色区域起作用。

 

在精准定位之后,就会接着调整作用范围,最后进行选项的调整。比如对左边的楼我想增加亮度,那么我就会调整范围,使得提升亮度的操作只作用于楼体,不会影响到其他地方。

 

 

3.     复制与删除


很多时候对于一大片区域的控制是需要多个作用相同的控制点的,那么这个时候一次次的新建进行调整就显得有些麻烦了。还好,Snapseed具有复制的操作,点住控制点,就会弹出操作选项,能够帮助我们高效重复进行操作。当然,我们也可以对控制点进行删除和重置的操作。

 

 

比如我在对天空进行控制点操作的时候,我只需要新建一个控制点,然后复制两个出来再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就可以了。

 

但是控制点虽好,却不能调整色温,所以下面还是需要“画笔”出场,来进行色温的调整。

 

【三】  画笔


首先,还是先来说明一下作用,关于“色温和饱和度”就不重复了,这里要特别区分一下“曝光和加光减光”。

 

曝光——即没有“底线”的直接对画面进行压暗或提亮,被涂抹到的内容都会受到同程度影响。

加光减光——有“底线”的对画面明暗进行调整,即被涂抹的地方会亮的更亮、暗的更暗。

 

 

在知道了基本操作之后,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在开篇的时候说的关于色温的调整思路,要使灯光偏暖,而天空和冰面偏冷。

 

这里主要用到的是“色温”这支画笔,数值上面“-”即为偏冷,“+”即为偏暖。对于案例图片来说,上下两部分的蓝色还是比较突出的,主要来增加桥体灯光的暖色。

 

在调整好画笔和数值之后,我会放大画面,再进行涂抹。这样操作会使得涂抹更加精确。

 

 

当然,你还可以点击“小眼睛”图标来观察哪里没涂抹到或者哪里涂抹的过多了。

最后放上一个涂抹前后的对比图。

 

 

【四】  最后


本篇文章的内容是后期调整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点,可能也会是成为一些朋友的第一个难点(之所以说第一个,原因是后面还是蒙版和曲线没有讲)。


如果大家看了一遍之后没有理解的话,不妨打开Snapseed自己动手操作试一下,再回头看看文章,可能就更清楚了。


相比于APP的操作来说,文章中案例照片的调整思路是更重要的,当大家看到场景时,可以想到一个“冷暖对比”的后期思路,那么就是成功~


更多阅读:

每周一练,30天让你的PPT彻底征服老板 | 限时招募

14节视频大课,从PS小白到高手,这套课程究竟有什么魔力

用笔刷如何做出最美的蒙版效果 #Ai0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