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AFI报告 | 助贷业务创新与监管研究报告

CAFI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2021-08-25


导语

在2019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IFCFI)上,除了发布《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19)》之外,还有一部重要的报告即将于10月11日下午发布,那就是《助贷业务创新与监管研究报告》。这部报告在调研过程中,得到了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平安普惠,以及众多高校、研究机构、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等单位的支持,获取了大量的行业最新动态和趋势信息。在撰写过程中还参考了国际上的经验,从助贷业务的起源写起,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诠释了助贷的定义,并进行了业务的梳理和分类,对监管部门提出了一些建议。


现将报告的结束语及目录提前呈现,有助于您提前了解这部著作的全貌。欢迎感兴趣的读者敬请将目光锁定11日下午的发布,也可随时留意我们的动态了解关于报告的更多详情。


对助贷这样的新生业态,是鼓励规范发展还是准备任其自生自灭,至少目前我国的基本政策并不清晰。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平台纷纷发力助贷业务,助贷从去年开始出现快速增长。从2018年年报和2019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来看,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机构资金占比迅速提升,助贷业务俨然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在最近中央号召银行业零售转型的大背景下,随着消费金融和零售业务规模的不断增长,一些持牌金融机构会搭建系统开展互联网零售业务,借助技术支持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满足客户多维度需求,形成自身特色业务。助贷机构有场景、有数据、有流量,通过助贷业务,银行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可实现流量与资金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助贷机构可以积极协助商业银行尤其是小银行实现零售转型,帮助其扩大客户渠道,优化资金结构,有效化解银行自身的金融风险。


助贷机构成为我国现行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是金融创新和市场需求共同推动形成的结果,这将有助于加快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助力供给侧金融改革。


目前助贷行业中的关键问题是监管不到位、政策不明确、法律地位不清晰,从而可能导致助贷机构鱼龙混杂、违规操作,不断推高助贷利率,不仅损害普惠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导致真正需要低息贷款的需求方难以获得资金。长此以往,助贷机构将失去其存在的真正价值,银行也将逐渐丧失应得的客户。


课题组认为,这个问题需要中央监管部门首先明确,否则其它一系列后续问题都无从谈起。因为地方政府是没有决定权的,必须服从中央监管部门统一部署。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不能也不敢胡乱作为。助贷行业各类参与主体也同样期待在明确的监管政策指导下开展业务。因此,中央监管部门必须在助贷业务未来发展方向上有个明确清晰的态度。


首先尽快明确助贷业务的法律地位,明确商业银行、助贷机构的业务规范。对助贷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合规问题,需要监管部门尽快明确相关政策以便纠偏。同时,资金方和互联网金融平台,都需要进行充分的压力测试以应对监管政策的调整。


可以预期的是,监管的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将为助贷业务带来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助贷机构会更多地在场景、流量、科技、风控、股东背景等方面开展综合实力的竞争。因此,对业界集中反映的税收政策、司法管辖等问题必须进行科学指引,以增强助贷机构的信心,促使商业银行积极开展助贷业务,更好地服务“中小微弱”和实体经济,把助贷业务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助贷报告目录抢先看


THE END

CAFI公众号部分文章亦发布于以上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