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其他

2024IFCII | 屠光绍:可持续金融与金融可持续

可持续金融是与可持续发展相对应的概念,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金融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较为广泛,也有一定的包容性,所以可持续金融也是一个涉及生态环境、社会发展以及治理体系的金融领域,绿色金融(包括转型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以及社会责任投资、影响力投资、ESG投资等都纳入其中。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全球的共同诉求,可持续金融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在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可持续金融自身如何实现可持续也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问题。围绕可持续金融与金融可持续谈三个认识。
6月1日 上午 10:51
其他

2024IFCII | 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希望之路——共建可持续未来

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已经走到第四年,今年的主题是“共建可持续未来”。共建,各种社会力量一起,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不仅持有共识,而且各尽所能,付诸行动。第四届论坛的召开与前三年相比,我们看到的是社会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这个话题,越来越多的人为此而行动。也许这里面一时间会存在泡沫,但历史大浪淘沙,时间会沉淀下来应该留下的一切,“不落下每一个人”的发展理念终究是对的。很多人积极行动,我们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会更近一些,这是我们感到欣慰之处,也说明我们一开始即四年前就做了一件难而正确的事,今天有了更多的同路人——现在的每一场论坛,每一次会议,去到每一个企业调研,几乎都会有可持续发展话题,它已经成为我们生产生活的本身。联合国大会于2015年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倡议的目标,需要人人携手共同努力去完成。说到联合国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其实离我们每一个人并不遥远,比如气候问题、贫穷问题、和平问题等等。让人担心的是,我们期待的变化并不是那么顺利到来,甚至于更加严峻,所以,我们需要以更多的紧迫感,共同携手,去做一些有益并且能够获得成效的事情。谁来携手?首先,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无论是跨国企业、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很多企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和践行者。可持续发展,也必须有企业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更扎实更快速地实现这个全社会的共同目标。举个例子,在第一财经关注的可持续发展典型案例中,纺织龙头企业溢达集团围绕可持续发展做了一系列工作,这不是一家上市公司,也无需必须按照规则来做可持续的举措以符合各类规则。但多年前这家公司的管理体系就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进行,无论是原料生产领域的用水用电布料印染,还是成衣的制作,工厂女工的培训,食堂的用餐,从生产的大管理到日常行为的小细节,都渗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公司董事长杨敏德做了四十多年的纺织企业,是纺织行业佼佼者,这其实体现了企业与其供应链上的合作者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共同创造社会价值的美好一面。第一财经在调研目前国家非常重视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时发现,很多年轻的创始人,从创业的那一天起,就是为解决社会问题而来的,并不是将经济目标放在第一位才去创业。蓝晶微生物的联合创始人李腾是一位做新材料解决环境问题的创业者,他说,“我们解决了环境存在的问题,也便有了商业价值”。过几天将在上海举行碳博会,会议期间也将有很多企业展示他们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但是我在最近走访企业的过程中,也发现外界对某些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表现的准确评价问题上,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推进改善,比如一家全球领先的中国农药企业,他们的产品保证了粮食生产的稳定,而且技术上越来越成熟,毒性几乎可以全部分解,人畜无害,但是外界在对这类公司做ESG评价的时候,往往简单粗暴,甚至于影响了二代接班的积极性。包括我们看到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对ESG评价的吐槽,新型的社会问题和政治正确之间的冲突,也是一个非常具备挑战性,值得去专业探讨的话题。其次,有越来越多的资本在投向可持续领域。本次论坛在昨天也讨论了有关耐心资本的创新与壮大以及可持续投资与中小企业的话题。当这样的讨论维度越来越宽泛的时候,但有一个核心是不变的,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资本践行着资本向善。如果可以让“因为追逐更高利润而吸引资本铤而走险”这一惯性认知得到改变的话,无疑可以看作是资本的进化,我们的社会也将变得越来越好。第一财经研究院今年将与中证指数合作开启中国的尽责管理调研,我们将呈现资本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在中国的共同成长。同时,我想提出的是,结合上述一些企业的困境,向善这么一个宽泛的提法如何更有指向性,有更清晰的边界,我想也是研究机构和媒体当下共同的责任。最后,政府和监管机构在不断出台各类推动可持续续发展的政策。我们所说的共建,政府和监管机构的力量无疑是重要的。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全球不断有促进关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政策法规出台,2024年2月8日,北上深三大交易所同一天发布了要求披露可持续发展信息的《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这是中国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政策层面上的新的开始;就在本周(5月27日),财政部发函,就《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这个意见稿里有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企业的可持续信披将从上市公司到非上市公司,从大公司到小公司——可持续发展,无疑将成为各类企业共同的责任和行为。就目前来看,2023年全年三大交易所发布了各类可持续发展报告共2171家,同比增长10%以上。2024年从年初至今,三大交易所已经发布各类可持续发展报告共计2404家,同比增长的企业数量为26.99%,而且我们看到各家公司在品牌传播中,开始更广泛传播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内容,重视程度与企业年报已经旗鼓相当,甚至会把可持续发展报告当成公司更“拿得出手”的名片,这样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与此同时,如何推动这些报告更符合指引,更具备可比较性和实用价值也是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当下的一个迫切的课题。事实上,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不仅是到2030年要完成的事情,它应该成为人类未来的持续性行动。现在,我们还有很多艰巨的任务尚未完成。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虽然我们面临各类问题重重,但只要行动起来,就会有希望。汇聚众人点滴力量,必将会共建一个可持续的未来。THE
5月31日 下午 6:04
其他

资本有耐心,可持续未来有信心:2024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隆重召开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深入人心,经济社会向更高质量发展转型、共建可持续未来已成共识。在实践中,高质量发展之路遇到的挑战甚多,资金不足尤为突出。如何帮助那些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较难获得金融支持的群体和机构得到更多的资源?如何使得金融更好地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力、共建可持续未来?5月30日至31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以下简称“交大高金”)执行理事屠光绍、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院长贝多广、上海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许耀武等六十余位嘉宾齐聚由CAFI主办、交大高金与第一财经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4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IFCII)”,热议可持续金融、壮大耐心资本、开发转型金融工具、拓宽中小企业可持续投融资渠道、绿色金融、可持续信息披露等话题,呼吁关注投资生态的融合与创新。交大高金执行理事屠光绍围绕“可持续金融与金融可持续”发表主旨演讲。他说,可持续金融的重要性有五个方面:一是推动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布局;二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体现;三是实现金融强国战略的抓手;四是高水平金融开放的重要领域;五为金融行业自身发展提供机遇。耐心资本是在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提出的概念,旨在于倡导风险投资更注重长期的、未来的回报和价值。与会专家认为,壮大耐心资本,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支持传统行业向绿色高效等方向转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孙小系表示,作为耐心资本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以及可持续投资理念对实现基金发展目标的重要性;未来,社保基金发展仍需解决扩大资金来源、完善考核机制和拓宽投资范围等问题,助力创新壮大耐心资本。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离不开广大中小企业的积极参与,但面向中小企业的可持续投融资供给却仍然有限。根据CAFI发布的最新报告《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可持续发展》,绿色信贷主要流向了大规模绿色项目和大型企业,而70%以上的小微普惠贷款和小微聚集行业80%普惠贷款却因标准太高或是绿色产业目录缺少对应指标而未被纳入绿色贷款统计。谈及解决方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陈春艳说:“股权创投基金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资本市场拓宽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的过程需要广大金融机构的创新与参与,浦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为忠介绍了该行在推进普惠金融方面的实践举措。浦发银行站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好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数智化”发展战略,发布“数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从产品创新、组织保障、数字赋能等方面持续提升普惠小微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度,不断增强数字普惠服务能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全生命周期服务,聚力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是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于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包括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等。做好绿色金融的大文章,不仅需要引导金融资源支持近零排放的绿色经济活动,也需要支持高碳排放行业的低碳转型,因此转型金融应运而生并有了越来越多的探索。“衢州市在转型金融方面首创了基于碳账户的转型金融5e数智体系,包括碳排放e本账、碳征信e报告、碳政策e发布、碳金融e超市、碳效益e评估五大功能要素,较好地解决了低碳转型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金融低碳资产识别难、企业精准减碳管理难、政府低碳转型治理难‘三大难题。”中国人民银行衢州市分行副行长徐韶华介绍说。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是广大企业机构、上市公司参与共建可持续未来的重要参照。日前,在证监会统一部署下,沪深北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指引》。《指引》在总结现行境内外披露制度和优秀实践的基础上,参考国家标准、行业规范,积极吸收国际有益经验,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规则体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潘春生说:“协会连续三年开展年度上市公司ESG优秀实践案例征集与ESG实践问卷调查工作,2023年汇集优秀案例451篇、回收问卷1297份,相关调研结论也纳入了2023年的《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报告》。从实践来看,上市公司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日益加深,开展ESG实践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主动提高ESG管理能力、提升可持续发展工作实践质效。”“可持续发展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CAFI院长贝多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社会舆论较为关注气候和环境,实际上还有乡村振兴、金融健康、公平发展等社会议题,这些社会使命的达成需要合适的金融资源的支持,需要更多主流金融机构的参与,也需要影响力投资、混合融资这些新理念能够‘为我所用’,从而真正实现‘共建’与‘多赢’。”THE
5月31日 下午 6:04
其他

2024IFCII精彩发言 | 主题论坛一:耐心资本的创新与壮大

ENDCAFI公众号部分文章亦发布于以上平台
5月30日 下午 9:13
其他

报告发布 | 《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与思考》

ENDCAFI公众号部分文章亦发布于以上平台
5月30日 下午 9:13
其他

IFCII报告抢先看 | 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与思考

引言:中小企业与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需要广大中小企业参与二、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的ESG管理离不开中小企业三、中小企业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技术创新动力四、ESG管理提升中小企业韧性与竞争力第二章
5月23日 下午 5:56
其他

抢位 | 耐心资本、转型金融、企业出海、解读可持续报告新规,尽在「2024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

花园饭店我们等待您的莅临。报名通道已开启,请您扫码报名THE
5月15日 下午 5:39
其他

普惠大视界(35)| 村镇银行,路在何方?

11月2日,第35期包容会“普惠大视界”如期举办。活动邀请了云南财经大学中国地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夏蜀,兴福村镇银行行长徐开明,中银富登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陈旭东,卓越成长管理咨询公司高级顾问宋茜,与主持人小微金融专家、包容会执行理事、《飞燕筑梦》作者陈德翔共同围绕“村镇银行,路在何方?”的主题展开讨论。
2023年11月7日
其他

预告 | 村镇银行,路在何方?——普惠大视界(35)

2006年以来,全国先后设立1600多家村镇银行,经过17年发展,广大村行干部员工用专业和勤奋,将普惠金融服务延伸到最后一米,在服务乡村振兴,填补农村金融供给不充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在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下,部分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纷纷下沉县域和乡镇市场,村镇银行群体出现分化,部分村行脱颖而出,部分村行压力陡增。近日,国务院颁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推动地方法人银行坚持服务当地定位、聚焦支农支小,完善专业化的普惠金融经营机制...”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稳步推进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在此背景下,11月2日19:30,第35期包容会“普惠大视界”活动邀请了云南财经大学中国地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夏蜀,兴福村镇银行行长徐开明,中银富登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陈旭东,卓越成长管理咨询公司高级顾问宋茜,与主持人小微金融专家、包容会执行理事、《飞燕筑梦》作者陈德翔一同探讨以下话题:Ÿ
2023年10月31日
其他

普惠大视界(34)| 为什么要把金融教育放在社区维度去观察?

8月31日,包容会“普惠大视界”第34期成功举办。本次对话邀请了学界、业界嘉宾共同探讨社区普惠金融教育与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当晚的对话嘉宾为:主持人王东
2023年9月1日
其他

普惠大视界(33)| 格莱珉银行的核心价值,您get了吗?

在数字化的大浪潮已经大范围的、彻底改变人们生活的背景下,为什么格莱珉银行还把“16条公约”“12条扶贫指标”奉为至宝印在两张纸上与人分享?为什么叫做银行,却没有把“风控”放在嘴边,却更看重客户生活的改变?所以格莱珉银行其实是以金融为手段的社会企业,这家机构让我们看到了与“发钱”相比更重要的是“赋能”。8月17日19:00,第33期包容会“普惠大视界”活动以“数字化大潮下,格莱珉银行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孟加拉考察归来的思考和展望”为主题,在主持人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秘书长陈红珊的引领下,格莱珉中国总裁、尤努斯基金会秘书长高战,波士顿咨询资深董事总经理冯志宇,云南财经大学中国地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夏蜀,尤努斯基金会(香港)副秘书长,新加坡机器人学专业协会副会长王劲松一起探讨了相关问题。与会嘉宾认为,格莱珉模式是可以在国内得到成功的应用来解决现阶段的一些问题。但在这个过程中,格莱珉模式需要“原汁原味”地拿来为我所用,而不是过多的“本土化”从而失去了作为社会企业的核心价值。视频完整回看请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扫码加入包容会+包容会往期内容
2023年8月21日
其他

普惠大视界(32)| 三年来地方银行小微信贷发展心得交流会

疫情前后地方中小银行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在承担服务小微社会责任的同时发展、重塑自身市场竞争力?小微战略与业务运营间如何打通?不同区域市场的小微信贷发展需要怎样差异化的发展框架?中小地方银行小微信贷数字化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针对这些银行小微信贷从业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在7月27日晚,第32期普惠大视界以“三年来地方银行小微信贷发展心得交流会”为主题,邀请湖北省南漳县副县长,包容会执行理事郑学龙作为主持人,与小微金融专家、《飞燕筑梦》作者陈德翔,广东省中山市小榄村镇银行董事长黄朝阳,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莫秀根,原台州银行副董事长、浙江普道科技公司董事长施大龙,湖南省浏阳农商银行副行长姚斌共同探讨了银行小微业务的发展、创新及未来。在两个小时四十分钟的热烈讨论中,嘉宾们分享发言非常踊跃,产生了很多激烈的思想碰撞。分别从自己的角度分享了在普惠金融一线工作的见解和宝贵的观点。他们普遍认为做小微金融一定是要保持定力,在小微信贷领域长期耕耘,控制风险,在长尾客群必有丰盈收获。
2023年7月28日
其他

普惠大视界(31)|普惠/零售信贷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什么?

6月28日,第31期普惠大视界以“普惠/零售信贷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什么?”为主题,邀请了浙商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总监叶海靖、常熟农商行原监事长黄勇斌、小微金融专家,财经专栏作家嵇少峰、招商银行零售信贷部原副总经理赵晓君,与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院长贝多广、宇信科技数字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储慧(主持人)共同探讨中小银行以什么样的信贷技术匹配小微经济体的融资需求特征、普惠(零售)信贷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与本质是什么等相关问题。
2023年6月30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普惠大视界(30)|当前旅游餐饮住宿快消经营现状与发展之道

6月20日晚,主题为“当前旅游餐饮住宿快消经营现状与发展之道”的包容会普惠大视界第30期活动成功举办。本期讨论由包容会轮值理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程华担任主持人,参与讨论的嘉宾有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三亚经济研究院院长张承惠、建设银行普惠金融部副总经理王魏冬、君维诚信用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军、小米消费金融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曹子玮
2023年6月25日
其他

普惠大视界(29)|深耕信贷质量管理是小微信贷从增量到提质的必然要求

5月31日晚,主题为“深耕信贷质量管理是小微信贷从增量到提质的必然要求”的包容会普惠大视界第29期活动成功举办。本期讨论由包容会轮值理事、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程瑞担任主持人,参与讨论的嘉宾有江苏兀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嵇少峰、网商银行高级行业研究专家张彧、苏宁银行行长助理周斌以及南京银行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朱华,他们一起对小微信贷存在的疑惑和发展方向发起探讨。在小微信贷不再强调两增的大环境下,小微信贷市场是否会迎来供给端的结构性调整?对于中小型银行主体,是否意味着更多发展机遇?
2023年6月1日
其他

普惠大视界(17)| 小微金融科技助企纾困应用与实践

8月3日,腾讯金融研究院秘书长、包容会轮值理事杜晓宇,中国农村金融学术委员会委员段治龙,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车宁,腾讯金融云资深产品经理姜渊做客第17期“普惠大视界”,与主持人腾讯金融研究院副秘书长杨望共同探讨“小微金融科技助企纾困应用与实践”。
2022年8月5日
其他

普惠大视界(16)| 数字经济下,IPC技术过时了吗?

7月28日晚,包容会第16期普惠大视界活动如约上线。常熟农商银行党委委员、小微金融总部、普惠金融部总经理陆鼎昌,网商银行信贷审批部总经理杨敦祎,台州银行村居金融部副总经理金元岭,原BSB小微业务奠基人赵梦琴,安徽药都农商行普惠金融和大数据应用部总经理高辉与主持人宇信科技数字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储慧围绕主题“数字经济下,IPC技术过时了吗”展开探讨。
2022年7月29日
其他

2022IFCII | 邓海清:社会责任投资是维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ENDCAFI公众号部分文章亦发布于以上平台
2022年7月15日
其他

2022IFCII | 谷青: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出现了创新型的“混合金融”

END转载声明:本微信公众号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及本微信公众号观点。
2022年7月15日
其他

2022IFCII | Fran Seegull:把投资目标和公共政策目标结合起来

感谢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第一财经研究院和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共同主办本次活动,并邀请我发表演讲。我是弗兰·斯格尔,是美国影响力投资联盟的主席。我们联盟是一个完善影响力投资基础领域的组织,旨在推动金融改革,并通过在制定所有投资决策时着重考虑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以及风险和经济回报来实现目标。我们是由福特基金会所孵化的一个机构,孵化期从2017到2020年。福特基金会总裁达伦·沃克是我们的董事长,我们联盟也是全球影响力投资指导委员会的美国代表,该委员会简称为GSG,由35个国家代表组成,其目标是在全球践行影响力投资。
2022年7月13日
其他

2022IFCII | 邱慈观:只有最优的顶层设计与非常完整的框架体系才能引领绿色金融发展

“2022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从理念到行动”于6月30日-7月1日举行。以下内容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可持续金融学科发展基金学术主任邱慈观的发言整理。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共有的特质是,它们都是目标导向的金融,而这个目标则是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目标有环境面的,也有社会面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我国的碳中和目标及欧盟的巴黎协定增温约束,而这里的约束是指与工业化前的温度相比,必须把本世界末的温度控制在只增加摄氏1.5到2度。碳中和目标和全球增温约束都涉及碳排放量方面的净零(net-zero)目标,就是在到期日时必须将整体社会经济的碳排放降到接近于零,最后不能再消减的剩余排放则通过碳抵消额来清除,使得整体碳排放的加总变成净零。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常以联合国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概念框架,其中包括无贫穷、零饥饿、健康与美好生活、优质教育、经济发展与体面工作等。目标导向的金融体系跟传统金融有什么不一样?简单来说,传统金融是两个维度空间下的金融,投资人关切的是投资回报和风险。当从传统金融转到目标导向金融时,就要加入第三个维度,这个维度必须能反映目标达成情况,通过这个维度来反映资金发挥的社会绩效及环境绩效。比如,绿色资金是不是真的推动了社会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真的推动了社会达到碳中和目标。绩效考核需要通过合适的KPI,比如二氧化碳排放的降低、水资源的节约、城乡差距的减少。绩效考核的结果也需要公开披露,让投资人、政府和各利益相关方理解。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领域里的第一件事,是要搭建一个整体框架。这个框架由上而下有几层,各层中有元素,层级跟元素之间紧紧相扣,相互影响,彼此依赖。实体经济的目标是这个框架的第一层,当目标确定后,接下来的重要工作是要去建立一套绿色的分类方法学和绿色标准。这个分类方法学是要通过一些高层原则去筛选出符合绿色标准的经济活动,从而将资金导入,以推动可持续目标的达成。至于”绿色经济活动”的范围,它不只包括净零(near
2022年7月13日
其他

2022IFCII | 李兵弟:深化5个方面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关于乡村振兴与城市化是否矛盾这个问题,主要是要看当前的发展阶段。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已经非常明确,就是进入到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这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发展要求。我们国家经历过从城乡分治到城市主导,再到城乡统筹,然后到今天的城乡融合阶段。在对应的发展阶段中,我们经历了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城乡一体化全面的综合性改革。现在城市在转型发展,乡村要振兴,城乡要融合,资本肯定要让它“下乡”。所以现在的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从发展方向上来说是一致的,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冲突。在这些年发展中,我们用了很大的力量来解决城乡之间的割裂状态,来促进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我们必须要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治理体系、城乡制度体系,来促进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我从上世纪70年代末参加工作到现在,先是搞了20年的城市规划建设,后面20来年主要从事农村建设。对城乡之间的关系我感觉到一些很深刻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完全理顺,有的问题虽然在中央文件中写到了,但是在制度建设上、在制度改革上还不够。从乡村现代化建设角度讲,我认为有五个方面需要下点功夫,在制度上加以认真的思考。1.
2022年7月12日
其他

2022IFCII | 主题论坛五:新风向—社会责任投资展望

7月1日,在“2022中国社会责任高峰论坛IFCII”第五场主题论坛上,嘉宾们以“新风向——社会责任投资展望”为主题展开讨论。本场主题论坛由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宜人金科(NYSE:YRD)董事会主席、CEO唐宁主持。在介绍主题背景时,他多次强调评价体系、衡量标准对社会责任投资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并观察到新兴市场、创新的金融形式等将在未来以更强劲的势头影响着社会责任投资的方向。以下为与会嘉宾的发言内容精选:THE
2022年7月11日
其他

2022IFCII | 主题论坛四:ESG投资与养老金第三支柱

7月1日下午,在“2022中国社会责任高峰论坛IFCII”第四场主题论坛上,嘉宾们以“ESG投资与养老金第三支柱”为主题展开讨论。本场讨论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规划发展部部长杨燕青主持。她在介绍论坛主题时说,在经历了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又经历了新冠疫情、尚未结束的俄乌冲突,加上“双碳”目标的背景,全球的增长、收入分配都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也意味着每个人的生存环境会变得更加不容易,这与养老、老龄化结合在一起,能够看出ESG中S,也就是social的概念就变得更加艰难,这将促使企业的目标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企业需要在Social
2022年7月8日
其他

2022IFCII|主题论坛三:有序推进低碳转型——金融如何助力?

7月1日下午,在“2022中国社会责任高峰论坛IFCII”第三场主题论坛上,嘉宾们以“有序推进低碳转型——金融如何助力”为主题展开讨论。
2022年7月7日
其他

2022IFCII | 贝多广&秦朔:既要利润还要社会责任,弗里德曼错了吗?

ENDCAFI公众号部分文章亦发布于以上平台
2022年7月6日
其他

2022IFCII | Visa于雪莉:支付能够为实现2050年净零碳中和的目标发挥积极作用

随着全球逐渐走出新冠疫情的阴霾,人们重新审视ESG议题,环境可持续性和气候行动已成为全球议程的重中之重。人们也越发意识到发展可持续商业,应对气候变化,向低碳经济过渡,建设美好未来的重要性。
2022年7月6日
其他

2022IFCII | 周延礼:健全绿色金融监管机制,助力绿色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非常高兴出席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我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健全绿色金融监管机制,助力绿色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家知道,自2016年以来,我国绿色金融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环境信息披露框架、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绿色金融合作五大支柱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金融监管体制和决策机制。绿色金融体系也不断完善,绿色金融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增速领先国际,绿色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日益丰富,绿色项目和碳减排项目获得有效的支持,绿色金融的环境效益和减排效益也逐步凸显。2017年6月,人民银行联合九部委和浙江等五省份开展了绿色金融的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前一段时间我也参加了全国政协绿色金融调研组。调研中发现,我国绿色金融在实践过程当中仍然有不少瓶颈和阻碍,主要表现在政策协调上,尤其是在绿色金融的政策协同、激励约束机制、产品体系、标准制定、信息披露、监管考核、区域协调、国际合作、科学普及、人才培养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是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监管机制等仍需进一步的加强和改善,有一些制度还要进一步完善。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绿色金融政策效能低,多主体、多目标间的矛盾突出,改革创新要以全局的思维进行系统的思考和落实。目前绿色金融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国家战略在协同发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不够畅通,效率偏低,绿色金融与财政支持的衔接度也有待于提高,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引导功能发挥有限。中央绿色金融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协同度也不高,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和低效的投资。绿色金融的发展目标与金融机构的考核指标之间存在错配,金融机构的内在动能难以真正地调动,金融系统中的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甚至金融科技等改革创新举措的融合度也不高,各成一体。绿色金融的政策对企业的激励约束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也很难达到一致,企业的转型存在融资约束。绿色金融政策在促进绿色消费方面未能实现有效的指引,社会各界对绿色金融消费重视程度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二是绿色金融的产品单一,难以满足市场主体的需求。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产品单一,目前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为主,而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产品等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的实际社会需求之间也存在不匹配问题。比如,在气候风险不断上升情况下,绿色保险发展缺乏强制性制度,又如环责险定价问题,关系到保险机构的服务质量,各企业投保的积极性,区域性的环责险服务管理平台引入使用进展缓慢,落实层面存在多重障碍。金融机构层面,投融资对金融风险与环境效益未能做到充分的考察与配合,更多的是为了完成监管机构对绿色金融的业绩考核要求,可能存在绿色产业、绿色项目一窝蜂的融资风险。企业层面,也有绿色金融产品难以满足部分企业长期项目、短期项目的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对绿色低碳类的项目界定也较为严苛。消费者层面,面对个人的绿色金融产品推广不足,金融机构与潜在的绿色投资者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消费者终端倒逼企业生产绿色产品的力度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试点考核体系相同,监管政策对区域的差异关注不够。金融管理部门对目前的六省九地的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考核评价体系是同一个标准,忽视了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的基础不同,刚性的考核可能导致绿色金融发展出现了运动式、短期化、指标化的问题,国家政策支持层面未能体现区域公平分配。比如,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侧重于支持长江经济带沿岸省份的绿色发展,对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支持力度不足。地方发展层面,北京、深圳等发达地区,与新疆、甘肃等欠发达地区的绿色金融政策趋同,地方特色未能体现出来。总的来看,忽视了区域发展存在差距的绿色金融政策,不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四是国际合作有待深化,一带一路绿色投资需要有序加强。我国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层面基于实际发展阶段和需求,绿色产业的标准与国际的标准逐步衔接统一需要一个过程,转型的绿色金融标准,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从而争取更有利绿色金融国际发言权。一带一路绿色投资的水平,总的来看还不高,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减碳效应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从经验上未能产生一些有效的外溢效应,特别是对一带一路沿岸国家和一些地区发挥一些示范引领作用。五是社会广泛宣传,培训偏少。要建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绿色金融培训,目前更多的是对相关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高层,而对基层的金融机构、中小民营企业,社会性的组织培训和科普活动有限,全社会对绿色发展、绿色金融、碳金融、碳达峰、碳中和等概念,认识理解仅仅限于表面。对社会公众开展的绿色消费、绿色低碳等方面的通识教育远远不够。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长期性的任务,针对中小学的实践教育、低碳科普基地的建立,甚至有些内容进学校进课堂听课本都需要一个过程。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方面缺乏培养方案和体系建设。以上这些原因会阻碍我国绿色金融与低碳发展等这些方面的专业人才凝聚,尤其是碳核算、生态产品价值的评估、信息平台建设、绿色金融立法,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绿色项目的全流程的评估管理,还有的ESG的公司等这些方面的人才是稀缺的。为此,针对上述情况,我想提几点政策性建议。一是要加快建设,协同国家发展战略,全方位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和监管机制。绿色低碳转型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更好地发挥绿色金融的效益,需要各部门加强系统性、整体性、持续性的政策推动,促进国家各发展战略的有效协同。各级政府需要充分掌握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方向,结合战略导向发布绿色金融配套的相关政策,部署绿色金融业务。低碳转型压力大的地区,要平衡好传统产业的转型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关系,探索发展转型金融。金融系统要基于数字平台生态资源,统筹考虑经济发展目标等,以便达到促进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发展、绿色金融与数字金融转型、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密切结合,统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纵深地推进绿色金融发展。二是绿色金融需要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要加强多方面的风险管理监控,金融产品体系需要进一步提高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碳金融产品的发展规模,建立专项的激励约束机制,产品创新需要通过绿色金融和转型发展的标准,加快特许经营权的质押,信贷产品的资产证券化、绿色担保基金等金融工具的应用,满足绿色项目和转型项目的融资需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强化绿色金融支持相关的绿色供应链产业链,绿色金融支持的绿色建筑等专项金融产品创新。在风险管理方面要加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保险业的环境风险分析,扩大环境压力测试等。金融机构要有效的提高绿色金融管理水平,提高运行效率,设计相关配套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通过科技手段对各类绿色金融业务进行识别、跟踪、贴标、监测,来评估绿色金融工具的实际实施效果,千万注意不要过度的发展绿色金融造成潜在金融风险。三是绿色金融要适当扩大地区试点,优化政策措施及考核标准。根据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需求,增加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试点区是有必要的。在现有的试验区开展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多角度参与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总结试点成功经验基础之上,要进一步地提高绿色金融发展的区外外溢效应。中央的绿色金融考核标准可以适地考虑区域差异与发展定位,促进各实验区进一步地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鼓励各级发布短期和中长期的绿色金融发展规划,要求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与现有的业务做好衔接。地方的绿色金融政策,要考虑地区的特色和发展阶段,区分目标和过程,不能只注重考核指标,而不重视实际效果。四是金融决策部门要加强绿色金融的培训,搭建专业的学科和培养体系。通过开展与绿色金融低碳发展相关的科普培训、智库建设、人才培养、课程资源等整合各方优势,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的绿色金融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督促金融机构制定绿色金融培训方案,提高相关人员在信贷审批项目评估、风险管理的能力,支持高校申请绿色金融专业硕士学位,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鼓励学者和专家开展绿色金融学、碳中和经济学、绿色金融等相关的课程建设和教材的编写工作,推进绿色金融这一交叉学科,实现它的创新学科功能。通过科普讲座、语音参观、绿色展厅等形式,再通过媒体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普及绿色金融的氛围,使绿色金融、碳达峰、探中和等基础概念深入人心,并结合个人的碳足迹计算、绿色积分卡等工具,提倡绿色消费和低碳方式。我要说的就这么多,最后预祝本次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相关报道THE
2022年7月5日
其他

2022IFCII | 宁吉喆: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新投资理念(下)

四是完善产业政策。认真实施《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等政策文件,细化、实化,及时更新。还要用好“支农支小”普惠金融等政策工具。
2022年7月5日
其他

2022IFCII | 杨宇东:社会责任投资,可能有了新的关注点

尊敬的吴市长、屠光绍理事长、贝多广院长,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代表联合主办方第一财经参加今天的开幕式,今年的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将围绕“社会责任投资——从理念到行动”的主题,汇集国内外专家,共同探讨社会责任投资如何助力解决“气候”与“社会”两大类问题。十多年前,第一财经就开始关注并积极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成长。2008年,第一财经发起并主办“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评选活动,已经连续成功举办十四届,在社会上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是商界和公众视野中最具公正性和权威性的CSR评选项目。我们遴选“仁商”典范企业,诠释并传播了完整、正确、主流的CSR理念,探讨社会创新、社会企业等CSR的创新发展,并举办“首席责任官CSR公开课”公益活动。2020年,第一财经成立可持续商业研究中心。我们与社会各个行业充分沟通,同步推进研究与应用,锚定最紧迫问题和关键领域,为可持续发展不断寻找合理适宜的方式。2022年,第一财经可持续频道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正式上线,可持续领域的政策解析、专业研究、企业案例和行业会将在这里呈现。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转型期,第一财经近日发起绿点计划(China
2022年7月4日
其他

2022IFCII | 屠光绍:在全球趋势中构建中国社会责任投资体系

谢谢贝院长,各位嘉宾、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2022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如今,包括ESG投资、可持续投资、影响力投资等在内的社会责任投资越来越引起各个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社会责任投资已经是全球的趋势。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在全球趋势中构建中国社会责任投资体系”,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讲讲我的想法,抛砖引玉,跟大家分享。一,为什么要在全球趋势中构建中国社会责任投资体系?社会责任投资是全球趋势,近年来有加快发展的势头,这有着深刻的背景,即全球越来越关注、重视可持续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人类社会面前的共同课题、共同任务,当然也是共同挑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投资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投资、资本、资金都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要素和资源。在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和挑战面前,社会责任投资就有了发展的迫切需要。首先是环境、生态、气候变化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感觉得到,这是一个全球的问题。其次是社会阶层、群体的分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都面临着阶层群体分化导致的贫富差距、社会福利差距方面的问题。再次,全球各个国家都面临着完善治理的问题,全球化发展到现在遇到了大变局,其中全球治理体系不足是突出矛盾。所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推动和发展社会责任投资必然成为全球共识。而从全球趋势来看,社会责任投资发展大概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从边缘到主流。可持续发展变成全球共同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变成首要任务,社会责任投资也就从边缘变成主流。第二,从理念到行动。也就是这次社会责任投资论坛的主题。现在社会责任投资规模和体量都有各种统计,它已不仅是一个理念,而是实际的行动,是非常重要的实践并已广泛展开。第三,从个别或少数的机构、国家和地区变成全球的普遍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政府、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公众都在参与推动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社会责任投资作为全球趋势一定会面对共同的问题,必然面对一些基本的关系:1.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社会责任投资既是商业活动,投资肯定要讲商业价值,但又追求社会价值,如何处理好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是社会责任投资要面对的问题;2.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的外部性和内部性的关系,例如碳排放问题。3.投资标的的财务分析和非财务分析的关系。4.股东利益和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关系。如此等等,这些都是全球趋势中发展社会责任投资无法回避的一些重大关系。这就是全球的趋势,有深刻的背景,有目前的发展趋势,也有它必须要面对的一些不可回避的重大关系。
2022年7月4日
其他

2022IFCII | 宁吉喆: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新投资理念(上)

下面我主要讲讲“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意义”“新发展理念呼唤高质量投资”“以高质量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三个方面内容。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实践需要理念指导。
2022年7月1日
其他

2022IFCII快讯 | 乡村振兴与城镇化矛盾吗?

6月30日,以“乡村振兴与城镇化矛盾吗?”为主题的“2022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的第二场主题讨论顺利且热烈地完成。这场讨论重点关注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对发展路径的探索,特别是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鼓励农村人口返乡创业和资本下乡的背景下,到底是需要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率,还是寻求更有效的发展方式。出席本场主题讨论的嘉宾有: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瞿强,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原司长李兵弟,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城乡统筹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绿十字发起人、总顾问孙君。THE
2022年7月1日
其他

推动社会责任投资从理念到行动,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2022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隆重举行

6月30日至7月1日,“从理念到行动:2022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IFCII”以线上会议的形式隆重举办。时隔一年,众多顶级专家、重磅嘉宾再度汇聚在行业顶级盛会,见证我国社会责任投资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引领未来的发展方向。2022IFCII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主办,第一财经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联合主办,并得到了易方达、中金资本、宁波银行、宜信影响力投资基金等机构的大力支持。IFCII秘书长、CAFI院长贝多广正式宣布大会开始。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首先做开幕致辞。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IFCII联席主席、全国政协委员、高金执行理事屠光绍等嘉宾应邀出席并发表演讲。吴清常务副市长在致辞中向“2022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说,社会责任投资是新发展格局下的“新投资”,是金融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已经步入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对投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越来越多的机构也开始关注投资的环境与社会效益,优化配置金融资源,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上海在促进社会责任投资发展方面有良好的基础,下一步,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支持扩大社会责任投资,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绿色低碳发展、中小微企业融资、人民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在我国社会责任投资的氛围日渐形成的背景下,追求社会效益与投资回报的“双重目标”理念深入人心,但从理念形成到实践落地还需找到着力点和有效途径。2022IFCII立足“双重目标”的实现,围绕乡村振兴、绿色金融、公正转型、养老金投资管理等热点话题,为社会责任投资的行动提供可操作的洞见与示范。Visa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于雪莉,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行长刘湄等近40位业内重要专家学者和商业机构代表在主旨演讲、主题论坛、特别讲座等环节中围绕多个相关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在主题为“既要利润还要社会责任。弗里德曼错了吗?”的对话环节中,IFCII秘书长、CAFI院长贝多广和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秦朔进行了精彩对话。CAFI研究部执行主任胡煦代表研究团队正式发布了题为《释放潜能:社会责任投资助力乡村振兴》的社会责任投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对于中国而言,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提升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发展乡村产业,还需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填补地方主体资金缺口方面,社会责任投资大有可为。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理念,社会责任投资追求财务回报、社会环境效益双重目标,因此更有意愿参与乡村发展,且能够与当地居民和谐共赢,是更适合乡村振兴的投资。随后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党委书记兼院长刘守英对《报告》内容进行了点评。在主题为“绿色金融如何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与城镇化矛盾吗?”“有序推进低碳转型——金融如何助力?”“ESG投资与养老金第三支柱”“新风向——社会责任投资展望”的5场主题论坛中,IFCII联席主席、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孙小系,IFCII联席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原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等嘉宾展开了深度的讨论,为行业发展贡献良策。在特别讲座环节,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可持续金融学科发展基金学术主任邱慈观做了以《从绿色金融到转型金融》的精彩演讲。我国经济社会现已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乡村振兴、“碳达峰”与“碳中和”等多个关系到社会和谐、人民福祉的目标亟待实现。“2022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为政府、市场主体、行业协会等多重声音搭建了沟通和对话的平台,凝聚多方力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利用社会责任投资帮助填补资金缺口,多维度、多层面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壮大乡村产业、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最终量质并举地实现总体发展目标。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自然和谐共享的美好未来。THE
2022年7月1日
其他

2022IFCII快讯 | 如何让绿色金融更普惠,让普惠金融更绿色,这场讨论给了答案

6月30日,“2022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的首场主题讨论正式开始。这场讨论以“绿色金融如何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为主题,重点关注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的过程中,绿色信贷不仅支持基建、环保等大型项目,也能逐步开发出支持普惠群体的绿色金融产品;同时专注于普惠金融的机构也能逐步提升绿色信贷的占比。出席本场主题讨论的嘉宾有: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亚太绿色金融创新小组负责人朱韵、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纪敏、中国人民银行湖州市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郭正江、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北京寰宇普惠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陈晖、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局金融处高级金融行业专家黄安迁、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研究员朱贺天戈、青岛银行蓝色金融部负责人林治乾。嘉宾们围绕绿色标准界定、披露体系搭建、金融产品设计等方面,结合实践案例展开讨论。点击“阅读原文”预约7月1日直播THE
2022年6月30日
其他

2022IFCII快讯 | 尤努斯、金晓龙、贝多广:社会责任投资与社会企业

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格莱珉银行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网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执行董事金晓龙,以及主持人IFCII
2022年6月30日
其他

普惠大视界(15)| 疫情下小微金融扩面与信贷风险防控如何平衡

转载于: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导语6月15日,主题为“疫情下小微金融扩面与信贷风险防控如何平衡”的包容会第15期普惠大视界活动于线上顺利召开。包容会轮值理事、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程瑞主持,湖北银行小企业部副总经理郑学龙、腾讯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建、宇信科技数字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储慧、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顾炜宇等业界、学界权威专家在线参会交流。2022年5月,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旨在加快建立长效机制,着力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支持小微企业纾困发展,助力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增长保就业保基本民生。在疫情持续性冲击下,企业由于停工、停产等原因面临诸多经营困难,加之小微企业由于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收入锐减极易导致信贷违约。5月18日,在国新办支持中小企业纡困解难健康发展有关情况吹风会上,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负责人也表示,当下银行业面临不良贷款反弹压力,需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关于小微金融扩面与信贷风险防控如何平衡等问题,与会专家给出了各自分享。郑学龙湖北银行小企业部副总经理服务小微的实践经验方面湖北银行在2012年成立了事业部级别的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引进IPC技术开展小微金融。目前小微专营机构遍布全省近三十个县域,总人数近六百人。湖北银行深耕本地小微户,两年客户留存率达到80%,线上客户占到60%。其贷款业务中,60%以上是无抵押贷款,三分之一是县域客户,80%以上单户授信100万以下。2020年湖北疫情爆发后,湖北银行小微利率累计下调80BP,2022年进一步降低60BP,累计让利1.5亿。如何平衡小微信贷扩面与风控在风险偏好管理方面,湖北银行目前有两个主要经营方向,一方面是稳定传统无抵押业务,尤其是单户授信300万元以下客群这一优势市场,另一方面是扩大单户授信500—1000万元的优质小微占比,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在信贷结构管理方面,要深挖小微业务利润点,针对小微客户金融素养提升、金融服务需求更高的特点,在业务层面实现从单一信贷向综合金融的升级,从解决客户短期融资需求进阶到帮助客户进行长期融资规测,通过综合金融扩大利润点。湖北银行基于自身实践认为,监管部门对于地方法人银行,不仅要考核小微信贷覆盖面,更要重视能否为小微提供充足的信贷服务。如果过度强调覆盖率,忽视融资满足度,往往导致多家银行服务同一个小微企业,造成企业缺少主办银行,不利于进一步提升小微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不利于建立长期可持续的银企关系。刘建腾讯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服务小微的实践经验方面微众银行目前服务3.1亿客户,覆盖大量小微客群。在客户分布上,微粒贷客户中80%以上是大专以下学历,78%是非白领的制造业、服务业,人均贷款8000元左右,70%以下贷款总成本100元以下。微众银行2017年推出面向小微企业的微业贷,打通小微融资难的最后一公里,截至2021年末微业贷累计服务270多万小微企业,累计发放贷款1万亿以上。客户80%以上年营收1000万,60%以上是首贷客户,其中21年首贷户超9万。如何平衡小微信扩面与风控我国的小微企业整体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也部分存在过度融资等微观结构问题。对于小微供给方而言,目前固然要加大短期支持力度,但也要立足长期,客观评估哪些小微是由于内生原因面临长期的生存困境。对于后者,即时存在短期融资需求,也不宜给予过度信贷支持。“应贷尽贷、不应贷不贷”是全球性的小微金融命题,要更多借助金融科技的手段,由各类信贷主体和金融科技公司共同参与,实现更高效的风控。储慧宇信科技数字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关于小微企业信贷需求满足度从信贷风控角度银行的小微信贷供给主要在三个类型上相对充分,一是传统的不动产抵押信贷,可以实现充分供给。二是通过大数据风控和地缘风控。例如基于税务、收单等数据,该类型比较成熟,但授信额度不大,并不能充分满足小微融资需求。三是大型核心企业的上下游小微,尤其是上游小微,基于核心企业信用,能够获得较充分的信货支持。从信贷文化角度,通常新客户融资审比较难,而对于存量客户,在当前鼓励无还本续贷的政策环境下,做原额续贷相对容易,但如果要进一步补充流动性贷款难度也相对较大。如何平衡小微信贷扩面与风控要实现信贷扩面和控风险的平衡,从行业顶层机制的角度,重要是改变银行的信贷文化,将银行与小微企业的关系由传统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长期互助关系,银行要切实承担服务小微的社会责任,把小微信贷从过去的“锦上添花”变为“雪中送炭”。5月央行出台《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明确将“敢贷”、“愿贷”放在“能贷”、“会贷”之前,就是向银行释放提高小微信贷政治站位的信号。具体在业务层面,对于存重客户,银行要提供更简便可行的续贷展期服务,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对于新增客户,要再确保信贷用于支持实体经济的前提下。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小微,适当放宽风险标准,扩大信贷供给。顾炜宇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关于小微企业信贷需求满足度仅从可得性、覆盖度角度,70%的小微企业能够获得银行授信,信贷可得性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从融资满足的充分性角度,仍有大量小微无法获得充足的信贷供给。在宏观层面,小微企业贡献全国50%以上税收、60%以上GDP,但小微信贷在银行信贷体系中占比仅有20%左右,与小微对实体经济的贡献相比,整体比例仍低。在微观层面,小微企业无论在信贷额度还是价格、期限、还款方式等,其个性化需求均无法得到完善的服务匹配。造成这一问题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小微企业身规模小抵抗风险能力低、财务成本承担能力弱,但另一方面,银行作为最审慎的信资供给主体其在小微信贷方面过度稳健也是导致供给不足的原因之—。
2022年6月21日
其他

普惠大视界(14)| 早于“储户红码”,我们已经探讨了“乡村金融的问题与出路”

6月10日,围绕“乡村金融的问题与出路”,小微金融与村镇银行领域运营专家施大龙、国际金融公司蓝色金融(绿色金融)项目组数字普惠专家丁宇、资深财经媒体人洪偌馨、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研究部执行主任胡煦,与主持人CAFI院长贝多广一同探讨。
2022年6月15日
其他

普惠大视界(15)| 疫情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小微金融扩面与信贷风险防控如何平衡?

近日,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加快建立长效机制,着力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支持小微企业纾困发展,助力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增长保就业保基本民生。疫情冲击下,企业由于停工、停产等原因面临诸多经营困难,加之小微企业由于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收入锐减极易导致无法按时还款等信贷违约问题的出现。金融机构在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质扩面的同时,如何有效防范小微资产质量恶化导致的信贷风险?
2022年6月14日
其他

2022IFCII大剧透 | 乡村金融的问题与出路—普惠大视界(14)

长期以来,农村中小银行凭借本地优势,在为“三农”人群和产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部分村镇银行也暴露出公司治理、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水平持续恶化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振兴应该主要依靠大型金融机构,还是地方农村中小银行呢?农村中小银行有什么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数字时代,中小银行“支农支小”的优势还存在吗?如果说农村中小银行还需要发挥作用,怎么扩大他们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呢?中小银行引入战略投资后,又怎么避免不被当作“提款机”呢?
2022年6月8日
其他

讲座回顾 | 多维度关注家庭金融健康—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健康系列活动NO.6

导语5月31日,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研究员朱贺天戈以“多维度关注家庭金融健康”为主题进行了分享。本次讲座是“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健康系列活动”的第六期。在讲座上,朱博士提到要关注家庭的多维度金融健康,可以先从它的反面,即消费、收入或是风险等这些会导致不健康的家庭金融的因素入手,在研究金融健康这个领域时,也应着重关注多维度和家庭这两个方面。朱博士从疫情暴露金融消费者的脆弱性、家庭储蓄消耗速度加快、金融健康影响生活水平、数字金融服务的正反两面及不良金融行为引发金融震荡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保持金融健康对于家庭甚至社会的重要影响。讲座中还介绍了家庭金融的特征及其不断变化的趋势和原因,还有家庭金融的目标即家庭福祉的提升和风险抵御能力的增强。而对于家庭金融健康的测量,朱博士也介绍了CAFI采用的测量方法和维度。更多干货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讲座回放THE
2022年6月7日
其他

普惠大视界(13)| 商业银行具备哪些能力才能稳健开展普惠信贷业务?

5月11日(本周三)19:30-21:30,以“商业银行具备哪些能力才能稳健开展普惠信贷业务?”为主题的包容会普惠大视界(13)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包容会执行理事储慧作为主持人,与台州银行总行副行长王伟文、小微金融专家陈德翔、常熟农商银行小微金融总部、普惠金融部总经理陆鼎昌、宇信科技数字零售信贷部总经理白剑、网商银行董事会办公室高级行业研究专家张彧共同讨论。
2022年5月13日
其他

讲座回顾 | 金融客户信息保护—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健康系列活动NO.5

导语5月5日,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研究员顾雷博士以“金融客户信息保护”为主题进行了分享。本次讲座是“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健康系列活动”的第五期。在讲座中,顾雷博士从“金融客户信息保护的要义”“客户信息保护的主要内容及其案例”“金融客户保护的法律与政策”“金融客户信息纠纷的解决途径”“金融客户信息保护的误区”等5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点击“阅读原文”回看完整讲座主讲人简介:顾雷,法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高级经济师,北京大学普惠金融与法律监管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数字金融、金融监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个人学术:《中国创业板股票上市操作路径与法律实证》(上下卷)、《证券市场新型犯罪识别与赔偿途径》、《上市公司证券违规犯罪解析》和《中国普惠金融创新业务与监管初探》6部,主编《中国大学维权调查》,学术论文集《站在法律与金融交汇处》《金融市场法律实务新解》。在《中国法学》《财经研究》《上海金融》《金融博览》《国际融资》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完成《助贷业务创新与监管研究报告》、《当前我国微弱经济监管现状、缺陷与政策建议》、《我国金融消费者信息保护条款比较与立法完善》等研究报告,并在《新华财经》《金融时报》《中国银行保险报》《零壹财经》《第一财经杂志》《财新》《上海证券报》等发表文章40多篇。THE
2022年5月7日
其他

消费者金融健康——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健康系列活动No.3

导语3月30日,CAFI包容会“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健康”系列活动的第二场讲座“消费者的金融健康”由CAFI副院长莫秀根再次主讲。本次讲座简要回顾了金融健康的概念,并从日常开支管理、财务韧性、未来规划与投资、掌控力和改善消费者金融健康水平5个方面讲解了金融体系、小微企业、消费者与金融健康的关系。在讲座中,莫秀根博士结合CAFI在平江和宜君等地调研所获取的数据和案例,对金融健康所包含的要素进行更具体的分析。与此同时,安盛保险中国新兴客群市场部负责人/FIA孙复懋还介绍了国际上的普惠保险典型案例。PPT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点击“阅读原文”回看完整讲座THE
2022年4月1日
其他

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健康系列 | “金融健康及其应用”讲座

导语3月16日晚,包容会举办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健康”系列活动的首场讲座——“金融健康及其应用”由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副院长莫秀根主讲。在讲座中,他具体讲解了“为什么要提倡金融健康”“如何理解金融健康”“如何度量金融健康”“金融健康的政策意义及作用”,以及“金融健康的具体应用”五个方面的内容。他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背景和案例,不仅分享了金融健康的概念,还提出了提高财务韧性、提升金融素养等改善金融健康状况的具体方法。讲座PPT展示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点击“阅读原文”回看完整讲座THE
2022年3月18日
其他

无论城乡,都建议金融机构侧重对女性的金融教育—“女性与家庭金融健康”研讨会嘉宾发言

导语在上周成功举办的“女性与家庭金融健康”研讨会上,来自高校、研究机构、公益组织、企业机构的嘉宾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分享了为女性赋能,倡导两性平权,提升女性及家庭的金融健康水平的经验和感悟。很多发言不仅呈现了具体的做法和效果,还有深入的思考和改进的建议。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很多方案实施起来还将继续面临“道阻且长”“上下求索”的境况。在一些落后地区,谈到为女性赋权,甚至需要先从保证最基本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入手;而还有一些企业管理者也观察到,作为不得不时刻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城市女性来说,营造出一种更为灵活和包容的工作模式,可能会收获更可持续的“双赢”局面。部分嘉宾的发言内容如下:金融健康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但是它大体上指的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甚至整个金融体系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转状态,包括有平衡的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有适当的计划和投资以增进未来发展的机会;有足够的财务韧性以抵御外部风险;有良好的金融能力以确保理性的金融行为。首先,消费者个人收入和支出的平衡。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都必须保持正常的开支,保持有能力支付日常生活必要的生活开销。第二,财务韧性,指的是有能力承受意外情况的冲击。除了有一定的储蓄和保险之外,财务韧性还包括在一定情况下能够获得外部的资金或信贷的能力,比如从金融机构或者亲友那里获得资金的能力。第三,对未来进行规划和投资,通常包含有适当的储蓄、投资和购买适当的保险。第四,金融能力。我们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包括有良好的金融素养和知识,积极的金融态度、良好的金融行为,利用各种金融工具的技能等等。女性在家庭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女性发展、身心健康、金融健康在现实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方面都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2022年3月16日
其他

普惠大视界(12)|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n种可能性

导语2月24日,包容会系列活动“普惠大视界”第12期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n种可能性”为题进行了线上探讨。扬州农商银行行长郑杰、蒙商银行总行普惠金融部储慧、中和农信甘肃小贷总经理寇元勋,与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研究员张晓峰、王博一起参与讨论。嘉宾自我简介:
2022年3月2日
其他

普惠大视界(11)| 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助农取款点的来龙去脉

导语2021年12月14日,包容会第11期“普惠大视界”活动“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助农取款点的来龙去脉”成功举办。在对话中,各位嘉宾充分交流了最基层金融服务站点的现状、未来发展等。不同地域间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还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探索,目的都是为了有效解决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根据会议记录,我们将对谈内容整理如下。主持人贝多广
2022年1月6日
其他

普惠大讲堂(12)| 彭文生:全球经济——一个低效时代在终结

导语12月2日19:30,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中金研究院执行院长彭文生博士做客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包容会第十二期“普惠大讲堂”,详细讲解了年度重磅报告《全球经济:一个低效时代在终结》中的重要发现。讲座中彭文生博士指出,人口老龄化、绿色转型和产业链重组三大供给侧约束将会终结全球经济过去40年的“低效时代”。同时,他也结合金融周期和资产估值重构等维度对明年宏观经济形势作出了展望。01什么是低效时代?首先从这张图可以看出疫情发生以来国际贸易的变化。这张图最值得关注的是国际贸易的下滑幅度已从2020年第三、四季度的低点开始逐渐恢复并达到同比正增长的水平。但是国际贸易下跌的时候,贸易量的下跌比较多、价格的下跌却相对温和;然而在复苏过程中,价格上涨比较多、但贸易量的上升却有限。那么,全球的经济复苏带来的到底是通胀还是滞涨?
2021年12月9日
其他

普惠大视界(10)| “谈碳色变”与金融创新

关于彩礼贷,我个人认为是过度的,要是借钱送了彩礼,即便是娶了媳妇,这沉重的债务负担,最终还是要落在这位女方身上一部分,会影响未来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是过度的。所以借贷还是有个“度”的问题。
2021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