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大视界(7)| 小微信贷的适当性和普惠金融生态体系的建设(上)
导语
4月16日晚,包容会系列活动普惠大视界第7期以“小微信贷的适当性和普惠金融生态体系的建设”为主题,邀请了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程瑞,小微金融与村镇银行领域运营专家施大龙,蒙商银行总行普惠金融部储慧,以及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项目官员朱韵与主持人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院长贝多广一起深入探讨。
根据会议记录,我们将对谈内容整理如下,并将分两次分享。
贝多广 (主持人)
各位“普惠大视界”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参加我们第7期“普惠大视界”,共同探讨“小微信贷的适当性和普惠金融生态体系的建设”的话题。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程瑞在金融时报上发表的《浅析小微信贷供给与需求的适当性问题》,我觉得文章写得很好。正好我们CAFI今年的年度报告的研究主题就是与普惠金融的生态体系建设相关,这与“金融适当性”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今天选择了这样一个讨论主题,也有幸请来了程院长,请他现场给我们谈谈他的见解。
程 瑞
感谢贝院长!我是上个月在《金融时报》的理论版是发了一篇文章,把过去两年我在小微信贷市场领域观察到的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一些不平衡问题做了一些浅显的分析。我们举国动员金融体系在小微信贷领域增加资金供给,支持小微经济的发展,过去两年应该说是非常迅猛。但是到今天这个阶段,我认为我们需要思考小微信贷适当性的问题。这里我有两个比较浅显的认知,第一个是我们现在小微的金融可得性问题在结构上得到了一定的解决,但是仍有部分的小微融资需求其实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第二点是一些小微企业随着我们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他们的融资可得性得到了解决,但是又开始出现一些新问题,就是他们的可得性得到了过度的满足。
我下面简单阐释一下这两个观点。首先全国持证的小微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的主体的数量大概在1.1~1.3个亿不等,因为统计口径不完全一样,从银保监会公布的小微企业的贷款覆盖率来看,截止到去年7月份,当时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中提到满足了3007万的小微及个体工商户的信贷供给。
那么3007万相比1.1~1.3亿的总量,大概占1/4左右,也就是说我们有1/4的小微企业随着过去两年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确实得到了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深层次的数据,就是银保监会也公布了一个第二层级的数据,持证的小微企业中大概有2/3已经通过普惠金融得到了覆盖,但是个体工商户的覆盖率是20%,所以同样是1/4,但是背后在结构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应该说在去年后疫情时代,受到整个宏观经济和疫情冲击变得更微弱的个体工商户群体约有80%没有得到金融体系内的普惠金融资金的支持,其实他们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金融供给。所以这个是第一个维度,“可得性”看上去解决了很多,但是结构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二个维度是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小微企业其实得到了过度的供给。现在从银行包括整个金融系统来讲,其实面临的都有一些考核,那么在普惠型的小微信贷方面,大行、中小行、城商行、农商行都面临各级监管和政府给到我们的一些考核压力以及一些方向性的指引。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金融体系对头部的小微企业,也就是资质比较好的小微企业上,过去这两年其实是给予了非常大的资金支持。其实大家都知道,传统金融机构做小微一定是优先在自己的生态体系内,借助已有的数据、网点来覆盖相对资质比较好的账户资金,包括交易数据比较完整的,有相对充足的优质抵押物的这样一部分小微优先能够得到银行的资金供给。那么更微弱的个体工商户或者说这种微型企业,其实在银行的资金供给体系里面还是比较难覆盖到。
现在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授信技术、风控技术的提升使得小微企业能够被给予相对合理科学和客观的风险评估和资金授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问题,大行、城商行、金融科技公司等机构都共处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在数据没有完全打通的前提下,一些小微企业所得到的资金供给甚至是超出了它的风险承受能力。我们目前的小微企业的金融素养整体来讲还是偏弱的,大家对于自己真实的资金需求,包括对于未来可持续的经营状态以及匹配的资金需求,认知相对是不客观的,容易对自己未来的经营过度乐观。那么在过度乐观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头部的小微企业在最近两年都会迎来过度借贷,或者说再贷的情况。对于这一类小微来讲,其实过多的资金供给不一定对它的经营会带来助力,反而会带来压力。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们就会面临整个市场在结构上发生了一些细节上的失衡,所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所以看上去大数据很美,但是我们从细节上看,分层次看,我们头部小微和长尾小微,在这种普惠金融小微信贷的供给上依然是存在结构上的失衡,所以这也是我在上个月的这篇小文章里面也是阐述了一个核心观点,我认为这个其实就是反映着我们当前小微信贷的适当性,我们还是有可以改善的空间。
储 慧
接到贝院长这个课题,我思考了很久,这几年各大行大规模介入小微市场,确实给我们中小银行,特别是对专注小微市场的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看到这个课题,我第一反应是能否回到原来中小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主持小微的年代,但是这不可能了,而且这也不是好事,毕竟市场需要竞争和一定的搅局者,对整个生态的良性进步是有好处的。
那在这个普惠金融的生态体系里,各类机构到底如何定位,我想从两个方面谈这个问题。
首先我认为普惠金融业务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业务,需要网点,需要人。原因有两条,一是金融机构做普惠业务,目的是通过提供一揽子的贷款、理财、保险等综合服务,同时做好金融消费者教育,从而整体提高普惠客群的金融韧性,而不仅仅是提高贷款可得性。由于普惠客群的整体金融素质往往不太高,简单的通过手机等线上渠道提供这些综合服务,效果往往不好,最后还是需要人。另一个原因是从风控角度考虑,一般来说,不太需要人的风控方式无非两类,一个是强抵押,一个是大数据,而大量普惠客群是缺抵押少客观数据的,所以大量普惠客群的服务还是需要人。
正因为劳动密集型,所以各类银行的分工是不一样的。
从银行分类来看,大致分为3类,第一类是国有大行和全国股份制,第二类是城商行,第三类是包括农信社、村镇银行、农商行在内的农村金融机构。
从客群定位上来看,第一类银行可以从全国范围内选择风险相对较低的有强抵押或者有客观大数据的普惠客群,但如果只是通过大数据,单户授信金额不会太大,一般不会成为客户的主要授信银行。第二类银行,也就是城商行主要服务不足值抵押的,客观大数据相对缺乏的城镇普惠客群。而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服务大数据缺乏的农村客群。
从普惠金融生态上,第一类大行,有两个方面事情可以做,一是自我约束,坚持在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做普惠业务,而不是大规模慈善,这一点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可能很难做到,所以我考虑在顶层设计上,国家是不是可以考虑让这些大行通过成立子公司的方式来做普惠,这些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独立接受监管;二是这些大行可以为二三类银行做4件事情,包括银行管理技术输出,金融科技输出,低成本资金输出,同时进一步服务好政府和大企业,进一步挤压二三类银行在这些业务上的空间,迫使二三类银行更加专注普惠。
二三类银行也要修炼好内功,事实上大行已经把低风险易操作的客户都拿走了,留给他们的是硬骨头,就得有沉下去的耐心,建立好地面部队,做好地缘信贷,做好客群的综合经营,真正提高普惠客群的金融韧性,这样建立起来的客户关系不是大银行能够轻易抢走的。
施大龙
今天的主题是“小微信贷的适当性和普惠金融生态体系的建设”。关于这两个主题,我认为其实是统一的,只有充分体现了适当性,那才能说明整个普惠金融生态体系运行良好。整个小微信贷或者说普惠金融生态体系,在这两年发生了一点变化。原来更多的问题出在需求端,但从2019年开始,我们国家大力推动国有大行和股份支行信贷的下沉,对整个地方银行,包括城商行、农商行、城镇银行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引发了市场对普惠金融生态体系供给端的适当性的热议,所以现在普惠金融研究院提出讨论小微信贷适当性这个话题,我认为非常及时。这个冲击的正面作用毋庸置疑,一些非市场非理性行为我相信监管部门也是能够听到看到这方面问题的,所以近期对于2021年小微金融考核细则里面,我也看到了很多有差别的引导措施,这是令人欣喜的。当然整个生态体系如何来建设,我的观点也是非常明确的,我认为优先让市场能发挥主导作用。我们也无需事先给大中小银行进行分类贴标签,规定谁可以做小微谁不可以做小微。只要所有机构做小微金融都是基于商业的、理性的,也就是说商业的、财务的约束条件对大行和中小行都应该是一致的。只要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经过市场的洗礼,最终形成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分工,我们都应当是接受的,不管是谁都是对小微信贷的适当性的很好的贡献。
朱 韵
我试着从国际的角度分享一些观点和相关历史故事。一是普惠金融和小微金融的适当性、满足度到底应该如何理解。我觉得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更理性地看待这个事情。从国际上大家经常在讲微型金融的发展目标就是追求更高的融资可获得性。但是这个理念也不是普适的,比如说如果我们不考虑经济周期差异,一味追求融资满足度,可能在宏观经济形势好,融资条件宽松的时候,那些小微企业会因为顺周期过度融资;一旦经济周期和金融环境逆转,比如疫情环境下,过度的融资可能就会演变成债务风险。第二就是除了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以外,企业本身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初创的和成熟的企业,融资渠道和比例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不加区分,或者笼统的从单一渠道去统计融资满足度,认识上也会有偏颇。第三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我们觉得其实小微企业、小微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仅仅是信贷,还包括存取款、支付、征信,包括现在越来越多的保险和信贷或者其它综合服务的衔接。新的需求必然带来新的挑战,从全球来看挑战的历史也具有惊人的相似性,有5点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是过快的市场增长。从20年前到现在,全球的微型金融、微型信贷的增长都是非常快速的,信贷规模的年均增长率已经超过了30%,这会导致高风险的客户不断增加,同时使小微信贷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也不断增加。历史上曾有过好几次小微信贷的危机或者挑战,比如2010年前,印度爆发过全球的信贷危机,那段时间在拉美、南亚、中亚等地也都出现过类似的危机。其实危机的根源不在金融本身,而是小额信贷快速增长的运作方式所导致,背后的根源又在于整个小微信贷的过度商业化带来的高额回报,使得资源的分布有所偏颇。
第二个挑战是过度负债。其实过度负债一直都是小微信贷全球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我们看到很多的机构开始放松贷款条件,或者并不充分说明贷款的成本与条款,很多机构没有充分评估客户的还款能力,就自动提高贷款额度,这些都让我们看到在不同的区域出现了借款人面临的过度负债的风险,后果可能是他们有不良信用记录,加剧了贫困又产生心理问题,导致一些社会问题。另外有一些国家的过度负债也导致了政策对危机的过度反应。我记得10年前看到过一个数据,在印度的一个小镇上有99家微型金融机构,至少有3成以上的客户已经拥有了多笔贷款,20%左右的客户有3笔或者3笔以上的贷款,单个贷款的平均贷款额已经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家庭的负担远远超过其担保能力。这个数据让我们今天再去反思我们小微信贷的运作,也是一个参考。
第三个挑战就是过度的、过高的利率,也带来了很多的政治干预。全球范围多年来一直都在热议,过高的利率一直都是微型金融的商业化备受争议的主要原因。很多公益性的微型机构,或者有一些政策性、公益性金融的信奉者,他们会一直在质疑追求利润的小微金融、小微信贷的运作方式,他们觉得让穷人或者弱势群体承担过高的利率或很高的利率,看起来是不公正的。我们看到有一些地区也有政治性资助替代商业化的小微金融,这样会限制整个行业的发展。
第四就是过多的高收入的贷款群体,这个群体的不断增长其实是会使小微信贷机构的盈利水平提高,但是其中也有潜在的风险。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前,较高收入的贷款客户带来的收益率其实是明显高于低收入的贷款客户,但是当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收益率迅速下滑,反而是最微弱的那个群体,他们的收入和风险保持着基本平稳的增长。
最后就是过多的非生产性用途的贷款。这其实也是20多年来在全世界的小微信贷界都在探讨的一个话题。理论上只有当这个借款人的平均投资回报高于贷款利率时,贷款的经营才是有利可图的,否则过高的利率会导致高违约率,或者把生产性的信贷需求挤出市场。
以上是历史上全球都有过的小微信贷方面的挑战,我们也看到目前这个生态体系其实是朝着几个目标在努力。一个是促进本身金融服务提供者的稳健发展,第二是防范整个行业的系统风险,第三是建立一个多元化的竞争性的市场,最后我们也看到这些机构或者全球的金融服务提供方也都在朝着保护消费者以及多元化的渠道进行努力。
THE END
包容会往期内容
01
包 容 会 讲 座
【普惠大讲堂】上期内容整理
第8期普惠大讲堂:
【普惠大视界】上期内容整理
第6期普惠大视界:
02
包 容 会 简 讯
CAFI公众号部分文章亦发布于以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