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委常委来青岛
审校/庄建成
苏州和青岛,在城市更新建设方面有颇多相似之处:古城古韵发展的背后,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任重道远;而同为特大城市的两城,同时也面临着庞杂的城中村改造重任。
或许也是方文浜一行此番来青重点考察这两项工作的原因所在。
考察组首站来到了青岛主城区最大的“城中村”——张村河片区,该片区改造在2022年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全年完成片区12个社区中的8个社区改造搬迁,其中4个社区签约率100%,跑出了村改“崂山速度”。片区最早签约的南岸4个安置区,刘家下庄、张村河南已经全面主体封顶,较原计划提前半年时间。
张村河片区无疑是青岛加速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典型代表,方文浜也在讲话指出,要学习借鉴青岛市城中村“首年任务 半年完成”“三年任务 一年半完成”的改造经验。
对于考察组而言,考察学习的目的更多在于对标找差,并将学习成果应用于自身,为此方文浜要求,发力虎丘片区综合改造工程,加快征收搬迁扫尾清零工作。
据悉,虎丘综合改造工程区域面积约4.3平方公里,整体以“绿楔入城、轴带相连、一心多点、多面望山”为规划结构,意在将虎丘地区努力打造成为吴文化的核心区域和苏州的“城市客厅”。
近年来,虎丘地区综合改造工程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其中的征收搬迁工作已进入扫尾清零的关键阶段,且前不久,虎丘综改地区成套房小区征收搬迁项目已全部完成。累计拆除建筑面积约7万平米,为古城清腾出地块面积约16万平米。
接下来,该片区也将争取早日完成综改地区的规划设计,让群众看到综改工程的成果。正如方文浜所说:“借鉴青岛市优秀经验,坚持改前问需于民、改中问计于民、改后问效于民。”
而在市北区河西片区、盐滩片区改造项目现场,考察组一行详细了解了街道拆迁工作专班在推动拆迁改造、解决居民疑难问题、补偿安置等方面起到的作用,为此方文浜指出,要进一步健全组织架构,创新一线工作法。组织攻坚专班下沉社区,做到干部在一线攻坚、任务在一线落实、难题在一线破解。
旧城旧村改造是城市更新中的“硬骨头”,同时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张村河片区为例,其所腾挪出的空间,约三分之一的份额是产业空间,根据规划打造出“水脉智谷”产业园。目前,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新兴业态正加速导入。
同样的情景,也正在苏州上演。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新虹产业园,通过“改造+新建”模式盘活了用而未尽的产业空间,将大盒子厂房结构打开,符合新兴产业导入需求,同时内置经营性配套,服务高端产业人才需求。目前,新虹产业园已有数十家优秀科技企业入驻,成为园区第一个用地更新“亿元产业园”。
相较于青岛市崂山区为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业态厚植土壤,苏州城市更新项目则更加倾向于发展数字经济下的新兴产业,方文浜指出,要瞄准数字经济“新赛道”,持续深化产业创新集群建设,通过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引进新产业新业态。
当然,在苏州考察组借鉴青岛经验的同时,青岛也要主动学习苏州的优秀经验做法,将“苏州经验”应用于青岛。
2022年11月,苏州在城市更新方面有两项经验获得住建部认可推广,入选了全国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一个是探索老菜场更新的“市集模式”,另一个便是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更新。
其中,作为后者的代表,苏州不少产业用地通过引入城市“合伙人”,成功撬动市场主体参与。如姑苏区的蓝·芳华文化创意园和高新区的和枫科创园,都是苏州低效产业用地活力提升的典型项目,原本的老旧厂房更新为花园式、高品质绿色产业园,有效激发了城市活力,实现了产业发展和城市环境提升的有机结合。
此外,苏州作为我国首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其在古城保护更新方面的大量工作也值得青岛借鉴。
2022年12月,苏州便正式公布首批23个古镇、73个古村、43个街区(老街)保护名录,认定张家港市凤凰镇等23个镇为首批苏州市古镇,吴中区东山镇陆巷村等73个村为首批苏州市古村,姑苏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等43个街区为首批苏州市老街。
正如苏州考察组在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考察青岛特色建筑“里院”,了解市北区“高标准开展建筑保护修缮,加快完善基础配套,持续导入新兴业态”的更新路径,苏州在法定保护名录的基础上,积极完善多层次、多维度的保护规划,建立名镇+古镇、名村+古村、历史文化街区+老街的多层次保护规划体系,实现古城街坊控规、城市设计全覆盖的做法,也是青岛想要学习的榜样。
今年9月,青岛市长赵豪志曾带队赴苏州考察低效片区开发、产业园区建设等工作,期间所前往的苏州市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便是苏州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打造古城保护“苏州方案”的最好示范。
推动古城保护、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是苏州和青岛共同的目标,而方文浜所提出的“以用促保、保育活化,走出文物建筑可持续保护新路径”要求,既是苏州的责任,也是青岛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