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读 | 唐画里的卷轴世界

田磊 弘雅书房 2022-06-12

卷轴是唐代书籍的主要装帧形式,从古人的诗句里,我们还能一窥当时的盛况:

 


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唐 韩愈 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1])


我如王恭读书少,君如邺侯藏书多。

排签插架三万轴,知从何处能网罗。

(宋 喻亮能 题李氏拥万堂[2])



一些藏书家读书行路两不误,出门时都要随身带上几车:

 


曾从关外来上都, 随身卷轴车连轸。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1])


倾赀尽写中秘书,随身卷轴车连轭。

(宋 喻亮能 题李氏拥万堂[2])



这是唐代的诗和远方。

 

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想象卷轴的样子:写好字的长纸两端加上轴,轴的一端系着象牙做的签,成千上万的卷轴轴头朝外,按顺序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真是一番宏伟的气象!


出现在多种学术著作中的这张图就把这些情况都描绘出来了,让我一度觉得卷轴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卷轴插架示意图[3]


 然而,当斯坦因和伯希和打开敦煌的藏经洞时,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

 

敦煌藏经洞打开时的样子[4]


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并不奇怪,诗句里描述的是藏书家的书房,而敦煌是民间的书库。我们可以想象,生活中的卷轴有各种各样的形态,我们从唐画里窥见一斑。

 

在唐代的绘画里,经常会看到书籍的元素,这些元素都是作为背景出现的。处于C位的事物可能加了滤镜,但是作为背景的事物却是社会生活的历史镜像,是无言的证据。从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唐画里,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里充满烟火气息的文人、高士生活中的卷轴。

 

卷轴并不一定都是放在桌子上写的,陆曜《六逸图》中的这位高人刚刚写完一卷,笔砚还没收。他的面前没有桌子,很可能是将纸拿在手里写的,这种书写方式在晋、五代以及宋画中经常出现,北齐的《校书图》残卷中出现了三次。

 

唐代 陆曜 六逸图纸本设色  27.8cmx246.4cm北京故宫博物院


魏晋南北朝  杨子华  北齐校书图(宋摹本)
绢本设色  29cmx752cm波士顿美术馆


上面的《六逸图》也说明,一般卷轴是先书写再装裱,篇幅较长时用几张纸连接成一卷然后再装上轴,但是也有先装裱后书写的例子,王维的《伏生授经图》中,伏生手持装裱好的空白卷轴,旁边放着砚台,是将要书写的情景。桌前的一卷和左边已经捆扎的几卷应该是书写好的,但是都不见轴头,很可能是没有轴的。

 

唐代  王维  伏生授经图纸本设色 大阪市立美术馆

 

我们在欣赏卷轴装的书画时,一定是放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展卷细品,这样可以不至于将卷轴撕扯。卢楞伽的《六尊者像》中有一个正在阅读的尊者形象。他手捧一卷,随舒随卷。这种阅读方式在唐宋画中很常见,很可能是那个时代流行的阅读方式,因为书籍的卷轴宽一般在一尺左右,材质可能是缣帛,也可能是比较厚的纸张,捧在手里阅读是完全可以的。

 

卢楞伽《六尊者像》中的读书形象


唐代  卢楞迦  六尊者像册

绢本设色  30cmx5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卷轴的容量有限,一本书往往会写成好几卷,通常用一块布将这些卷轴包起来,这样就方便收纳和携带,也使一本书的各卷不至于和其他书卷相混淆。包裹卷轴的布叫作“帙”,后来也用这个词指书的卷次。


每帙书的卷数并不是固定的,要看这本书写了几卷。孙位《高逸图》中的每帙书都是五卷,陆曜《六逸图》中的一帙中包含了十几卷。

 

孙位《高逸图》中的卷帙


唐代  孙位  高逸图

绢本设色  45.2cmx168.7cm

上海博物馆


陆曜《六逸图》中的卷轴

 

《高逸图》中书童抱卷轴的姿势是唐宋画中最常见的,应该是那时抱卷轴的标准姿势,卢楞伽《六尊者像》中的书童也是这样的姿势。

 

孙位《高逸图》中抱卷轴的书童


卢楞伽《六尊者像》中抱卷轴的书童


 《六逸图》中每位高人对待书籍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雅士吹笛的时候会先把书包裹整齐;书痴睡觉的时候怀里抱着一卷,头下还枕着一帙;双手摩挲拖鞋的高人可能是刚读完书在沉思,书卷已放得整整齐齐。可见古人读书不全是沐手焚香,正襟危坐的姿态,读书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情,“赌书消得泼茶香”也是一种姿态。


陆曜《六逸图》中的卷轴


 唐宋画中出现的“帙”一般都比较朴素,有的甚至只是用绳子捆扎了一下。《高逸图》和《六逸图》中出现了两种非常考究的“帙”。一种是一头是方形,一头是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端系一根带子;一种是两头都是方形,一头订着三根带子,带子呈三角形分布。这两种款式的帙包裹起来都是非常美观的,这种三角形的结构不知道是处于稳定性考虑,还是为了美观,或者两者都有。

 

《六逸图》中的“帙”

《高逸图》中的“帙”


 唐代是卷轴装和经折装并行的时代,经折装一般用于经书的装帧,唐末还出现了蝴蝶装、缝䙌装等册页装形式。周昉的《老子玩琴图》和卢楞伽的《六尊者像》中就呈现出卷轴和册页并存的局面。

 

《老子玩琴图》中的册页和卷轴


 明代 佚名 仿周昉老子玩琴图绢本设色  36cmx 55.5cm弗利尔美术馆


卢楞伽《六尊者像》中的册页和书盒

 

《六尊者像》中的这些长方形的盒子就是存放册页装的书籍的,较大的长宽比例意味着它们应该是盛放经折装的经书的,图中两个书盒旁边出现的经折装就证明了这一点。事实上卷轴装也有书盒,是一种圆柱形的盒子,卷轴竖着插入里面,可惜流传下来的唐画太少了,小编尚未在唐画中发现这种盒子。在宋画中以及古罗马绘画里这种盒子很常见。

 

《老子玩琴图》中也展示了卷轴的另一种陈设方式,就是像插花一样插进书箱里,这种方式现在仍然有人在用。

 

关于古代书籍的形态,文字记载的大多是官方的书库和藏书家的书房,成千上万的书卷当然要放得整整齐齐,这样用的时候才能找得到。藏书家必然是爱书人,不见得每个人读书前都会沐手焚香,但读书时正襟危坐应该是他们的标准姿势。幸好还有古画,我们可以了解普通人是怎么书写、收藏和阅读的。

 


参考文献:

[1]韩愈.韩昌黎全集(上)[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2]高宗华.永修历代诗词选[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7:168.

[3]周婷.书脊上下[D].北京印刷学院,2007.

[4]敦煌藏经洞的发现——震惊世界的一次“意外”[EB/OL].[2021-03-23].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790914.

[5]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先秦汉唐画全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








Artlib《世界艺术鉴赏库》

开放个人用户注册啦!

注册就送20000点数,

开通会员享受半价优惠

原价96元/年,现价48元/年),

额外赠送96000点数!

这里有海量高清艺术作品图片等您欣赏,

无论是王希孟创作的

《千里江山图》卷中的大好河山,

还是梵·高笔下绚烂的《星月夜》,

波提切利饱含爱与祝福的《春》,

抑或是莫奈攫取瞬间感受的《日出·印象》……

隔着时间的距离与空间的维度,

当你深情凝望时,

亦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创作者的赤诚之心。

赶快识别下方二维码

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注册吧~


扫描二维码注册


往期回顾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每天读点人文与艺术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乐诗 ]

投稿邮箱:linjq@artlib.cn

官方网站:www.artlib.cn

合作请加微信:linjiaqi1063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