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谈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

梓泉 小声比比 2021-01-27

大家好!
最近比比发奋写稿,该鸽的时候,也没忍住敲起了键盘,大家纷纷表示比比变了,卖号了,说的我怪羞愧的,要不今天就简单和大家掏两句心窝子吧。

上周,我在群友的推荐下读了一本书,叫《金钱不能买什么》。里面说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这个概念,让我联想到最近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包括拼多多员工用钱换命郑爽海外找代孕

这个概念叫:钱能买的东西越多,贫富差距越大。

一开始有点抽象,但是我这样解释你就能懂了。

主观上讲,如果钱只能买汤臣一品的房子、法拉利、游艇,那么贫富差距感觉也还行,但是如果钱能买鬼,能通神,那感觉就不一样了。

比如说,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有钱人就能去胎教,补充叶酸,在和睦家产检,在美国的月子中心出生,从小读双语幼儿园,由赵忠祥教朗诵,让郎朗教钢琴,可以让整个实验室为之服务,搞什么科技创新大赛...

成年后,有钱人的后代也不用操心找工作的事情,直接安排大伯的公司实习,也不用忍受通勤的焦虑,家里在公司旁边买好了房,择偶就更不用提啦,优质的异性就没断过,倒是另一半总在忧心忡忡,生病了也不怕,可以挂特需门诊,就连逛个迪士尼,人家都能买一张Fast pass插队。

作为普通人,是不是感觉体验极差?这就是主观上的“钱能买的东西越多,贫富差距越大”

还有客观层面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人赚钱的能力再强,他是有一个上限的,你再有钱,很多事情,也只能亲力亲为。

但是如果一个富豪,能够用钱去买别人的时间,别人的意志,别人的子宫。那么他赚钱的天花板就会被打破,他可以把全部精力都用于赚钱,同时把这赚来钱的一小部分用于购买他人的时间,剩下的部分据为己有。

那服务于富豪的这些人,永远也不可能超过他,差距只能被拉大,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诚不我欺。

这本书还说了一个概念,叫,市场化会瓦解道德。

什么意思呢?我前阵子在推特上见到了有福利姬(用Cosplay招揽人气,并靠色情影集或者性服务变现的年轻女性)解释自己入行的原因:“反正之前被男朋友操也是免费的,不如索性每个月赚他个几万块钱。”

看出来了吗?当性变得可购买之后,原先的性道德就被瓦解了,甚至反了过来,不收费,倒变成亏本买卖了。

如果代孕合法,很可能会有类似的情景:“反正孕期也指望不上男人,我不如代孕去赚点钱。”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我们要守住底线,要通过舆论、法律的力量,阻止一些东西进入市场。

然而,市场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太灵活了,它能在全球范围内,在不同的市场、法律、制度的缝隙中,爬高窜低,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就拿代孕来说,如果中国法律不允许,就去美国、印度、乌克兰,总有地方允许。

而舆论,也只对小部分人有用,如果是个企业家,像煮肘这样的,代孕100个,你管得着吗?而且就连舆论的力量,也没有大家想象的大,C罗3个孩子,至少有2个是代孕的,也没见他混不下去啊。

道德这玩意儿,说到底只能约束自己,不能约束别人。如果悲观点预测,再过一代人,普通人信仰的很多东西,比如亲情,友情,忠诚,都会明码标价,在市场上流通——但愿我是错的。

那么问题来了,在已知的浩浩荡荡的市场化大潮之中,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让自己过得没那么糟糕呢?

无非两条路嘛,一条路,努力赚!更!多!的!钱!这样,如果你成功了,就可以买别人的时间,让别人去和操蛋的生活搏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另一条路,在各种“钱能换一切”的杂音面前,坚持自己重要的东西,并坚决不拿来换钱。

当然,这会直接削弱你赚钱的能力,让你处于很被动的状态,最终,你很可能会在市场竞争中失败——你能够接受这样的失败吗?

你如果接受了这样的失败,那么你头上可能同时有很多顶帽子:“咸鱼”“Loser”“没出息”等等。

但你也增加了在另一条路上获得成功的可能性,那就是,用你想要的方式过完一生。

今天就说到这里吧,大家晚安。




作者:梓泉
助手:阿森
审阅:小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