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顶级流量”到“全网黑”,他们真的做错了吗?

励颖 音乐先声 2019-04-01


作者 | 励颖       编辑 | 范志辉


前段时间,潘长江因在录制《王牌对王牌》节目游戏环节没认出蔡徐坤的照片上了热搜。作为一名已经62岁的老艺术家,潘长江情理之中的失误却遭到了蔡徐坤粉丝的冷嘲热讽甚至辱骂,潘长江的微博评论区更是惨不忍睹,连他的女儿都受到了波及。



随后,蔡徐坤本人也去了潘长江微博下礼貌评论“不要让别有用心的人得逞”,但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蔡徐坤本人也因为这件事受到了负评。


而距离其从《偶像练习生》C位出道,也不过才一年时间。





从“流量艺人”到“全网黑”


去年1月,蔡徐坤参加偶像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并在节目中获得了最高票数,以NINEPERCENT九人团C位身份正式出道。而后在众多迷妹的保驾护航下,蔡徐坤的风头一时无两,甚至引发了娱乐圈的流量洗牌。



不过,盛名之下,争议也随之而来。


在蔡徐坤发博称染个黑发当700万福利时,被微博用户“@我是陳泓宇啊”在微博吐槽说“这个星球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自己染个头发是给别人的福利。神XX神经病”,没想到被多个大V转发,也给自己找来了粉丝的集体“反黑”。


一些不理智的粉丝疯狂@他的学校,甚至给他P遗照,“蔡徐坤粉丝”曾一度上了热搜。后面还接连发生了“激光笔事件”和“质疑整容事件”,而粉丝盲目追星的过激行为,也严重影响了蔡徐坤的路人缘。


今年3月,央视还针对“流量注水”的现象进行了报道,指出在娱乐圈中存在数据造假的现象,而且还直接点名一些艺人的流量数据惊人。由于节目背景图隐约能看到是蔡徐坤的头像,他又一次成为众矢之的。



当然,像这样从“流量艺人”近乎走向“全网黑”的艺人不止蔡徐坤,同属一线流量偶像的吴亦凡也是其中之一。


在吴亦凡归国发展不久后,就有自称是吴亦凡前女友的小G娜在网上曝光和吴亦凡的暧昧聊天记录,甚至有疑似两人亲密的床照,并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此后更是有大大小小的报道称吴亦凡与粉丝“约炮”,吴亦凡的“招黑体质”也自此开始,职业生涯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虽然通过参加爆款综艺《中国有嘻哈》《中国新说唱》赢得了不少路人粉,挽回一些行业口碑,但节目制造的营销点“freestyle”、“skr”等词汇也引起了部分路人的反感。


去年7月,有网友在虎扑论坛上发表了吴亦凡“无修音”版本的演出现场音频,以此吐槽他对《中国有嘻哈》中的选手过于严格,淘汰好的选手,而自身实力却不足。



没想到的是,这一粉圈与直男的口水战后来扩大到了全网,引发了对流量偶像的大讨论。


从这一系列负面事件中我们发现,流量似乎与流量偶像有着不解之缘。





全网黑背后,他们真的做错了?


这几年来,“流量艺人”一直都是娱乐圈的热词。在IP大热的时期,一度被当做是票房和收视率的代名词。他们拥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体,所到之处,一呼百应,可以轻松拿下社交媒体的热搜。



但“流量艺人”在如今大众的心里也形成了“实力不足”“德不配位”的刻板印象。这也导致大众在一听到流量艺人相关的热点事件时,就先入为主地认为形成了负面思考的导向,更容易“被黑”。


其次,粉丝的狂热追星、不理智也是使偶像成为“全网黑”的重要原因。一个艺人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除了其自身的形象之外,粉丝的一举一动也是决定艺人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粉丝如果引起了大众的不满,大众对这个艺人的好感度就会大大降低。



就像蔡徐坤的粉丝给“我是陳泓宇啊”P遗照,质问其学校的过激行为,引起了广大网友的不满,而这种大规模的粉丝网络暴力事件,对偶像本人的影响无疑是致命的。


作为公众人物,明星的一举一动都在所有人的注意之下,而拥有众多粉丝的顶级流量更是如此,容易被媒体关注。而更有甚者,饭圈文化中的“黑粉”会伪装成粉丝,故意在网络上肆意辱骂他人,故意给某个偶像“招黑”。


另外,当艺人参加各种活动、录制各类节目时,营销号、媒体的过度炒作,公司的过度宣传包装以及节目组为了流量不顾艺人形象而肆意剪辑的行为,也会给艺人带来负面的影响。



以吴亦凡为例,在《中国有嘻哈》中,无论是去年的“freestyle”还是今年的“skr”,虽然实现了节目组和嘉宾在流量上的胜利,但另一方面,也无形中加剧了大众对他的实力质疑。


如果说艺人能不能走红是一门玄学,那么流量偶像的“全网黑”同样也是,甚至不需要艺人本身的出场,就能完成。





“流量艺人”该如何提升大众好感度?


艺人的职业生涯可以说是危机四伏,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摧毁一个当红的流量艺人。因此,对于以偶像本身为职业的流量偶像,如何提升网络好感度更是必须仔细思考的事。


从上文所提出的种种原因来看,首先,身为一个流量艺人,改变大众对自己的刻板印象是最为重要的。拿出好的作品证明自己的实力,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才有机会实现从偶像派到实力派的转型。


艺人也应该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提升自己的实力上,而不是如何快速赚取流量,从中获取短期利益上。如果实力与流量不匹配,即使在短时间内爆红,也会后继无力,大浪淘沙。


除此之外,身为偶像更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仅在公众面前,在私底下艺人更应该做到严格要求。这不仅能避免让处心积虑的人抓住把柄大肆宣扬,更应发挥身为公众人物必须起到的带头作用。



同时,艺人也应该时刻以身作则,提醒、约束粉丝的言行。艺人对粉丝的影响是巨大的,粉丝也是艺人的一个名片;艺人与粉丝应该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良性循环,共同维护艺人的形象。当粉丝群体出现过激行为时,艺人应该及时制止,这不仅能够摆平事件的风波,提前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还能树立艺人良好的形象。


从经纪公司的角度来说,更应该避免对艺人的过度包装,为了流量炒作一时爽,但很容易就葬送了艺人的长远发展。当然,除了打磨作品,当艺人遇到恶意事件时,也要及时做好危机公关,遇到抹黑能在事态还未扩大化之前将注意力转移,更好保护艺人声誉。


当艺人不易,当流量艺人更不易。或许,他们确实做错了什么,但也许什么也没做错。


排版 | Stella

不想错过我们的推送,可以选择“设为星标”

想与更多业内人士共同交流,后台回复“加群”即可。

往期热文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