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读悦读丨文化】渔鼓舞:鱼米之乡的舞蹈

2016-07-21 远方 写乎

文/远方

【作者简介】远方,本名陈素娟,江苏宿迁人,幼儿园老师,平日喜欢写写划划,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一支素笔,一寸本心,一生真诚,努力无愧于心。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泗洪,一座濒临洪泽湖西岸的水滨小城,闪烁着熠熠光辉;半城,一个有着2000年悠久历史的水乡古镇,洪泽湖流域泗洪母体孕育出的珍珠散发着珠光宝气。穆墩岛是洪泽湖唯一一座人居岛屿,半城所属,也是半城久负盛名的原因之一。半城集红色旅游和水乡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吸引了八方游客,在经历了2000多年岁月的洗练和洪泽湖水的润泽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创造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创造出了绚丽多姿、令人叹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布老虎、渔鼓舞……

其中“洪泽湖渔鼓舞”就是洪泽湖流域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它是洪泽湖文化中最为独特的表现形式,有着浓厚的湖区渔家韵味和洪泽湖地区土地上的农家色彩,真真切切的鱼米之乡的舞蹈。

半城人半耕半渔,丰收节庆或打鱼归来,渔鼓舞是不可或缺的庆祝方式,看到半城的渔鼓,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歌舞升平、国泰民丰,吉庆有余…… 来洪泽湖不来半城半生遗憾,来半城不来穆墩岛不见识半城的红色旅游亦是半生遗憾,来半城没见过半城的渔鼓舞那就是终生缺憾了。

洪泽湖渔鼓的前身是流行于北方的太平鼓,太平鼓亦称腊鼓,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中国民间岁时娱乐习俗,用于、的歌舞表演,以后用于民间欢庆新春佳节娱乐活动。旧历除夕、灯节时人们都击太平鼓并演唱、舞蹈,成为一种叫做“太平鼓”的歌舞形式,以求“太平”之意。

相传,太平鼓最早是满族猎民的围猎用具,出猎时边击边围,获猎后击鼓歌舞。清代杨宾《柳边记略》载:“满人有病必跳神……跳神者……以铃(腰铃)系臀后,摇之作声,而手击鼓,鼓以单牛皮冒铁圈,有环数十枚在柄,且击且摇,其声索索然。”载涛、恽宝惠《清末贵族之生活》一文中也说:“萨满乃头戴神帽,身系腰铃,手击皮鼓(皮蒙于圆铁圈上,下有把可持)。”清代李声振《百戏竹枝词》载,北京郊区流行打太平鼓:“太平鼓。形圆平。覆以高丽纸,下垂十余铁环, 击之则环声相应,曲名《太平年》,农人元夜之乐也。”清人何耳《燕台竹枝词》也载有:“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早时,满族妇女敲击为其歌舞伴奏,近百年来,则常由男子演奏。纵观古今,这渔鼓经历了年代和岁月的演绎虽有改观但始终没有脱离原貌。

渔鼓最早源于唐代,明末清初,有北方逃荒的难民传入洪泽湖地区,当时只是作为乞讨时说唱伴奏的工具。清康熙十九年后,随着大洪泽湖的形成,渔鼓又作为洪泽湖渔民用于烧纸祭祀活动、大(dai四声)王会、家谱会等集体迷信活动中跳神者手中的伴奏工具。电视剧《还珠格格》里那个萨满法师手里驱鬼的法器,近乎再现了渔鼓当初的风貌。

渔鼓源自北方又区别于北方,大小不一,外形简单,分为鼓面、鼓框、鼓柄。鼓面呈桃形、扁圆形或团扇形,鼓框多以金属制成缀以彩球作装饰。柄端缀以铁环或小铜钹,便于舞时发出清脆的金属撞击声,配以敲击鼓面的咚咚声,比起舞钱杆又是一番风味。鼓面蒙多以羊皮、牛皮或驴皮,皮面绘有花纹,鼓柄和鼓鞭下端均系以红缨穗或红绸巾。


演奏时,具有强烈的象征,左手持柄举鼓,上下左右摇动,右手执鼓鞭敲击鼓面,打法多变,可击鼓心、鼓边、鼓框或鼓背。击法有打、抽、叩、按、抖等,并同时振动铁环或小铜钹作响,多用于舞蹈伴奏,常配合舞蹈动作敲击,边敲边舞。表演形式有单人、双人和集体等多种,常在农历正月新春或元宵佳节的喜庆活动中表演,是群众性的文娱活动。

渔鼓既是乐器,也是舞具,与钱杆有异曲同工之妙。咚咚的鼓声、飘舞的红缨,华彩的服饰加上表演者夸张的表演和浓烈的渲染,更增添节日气氛。表演者成双成对,一面击鼓抖环,一面腾挪跳跃。小伙子跳起来,舒展挺拔,鼓点打得上下翻飞,前打、后打、腾挪翻跃,真是“人随鼓,鼓缠人”,鼓走人走,人动鼓动,“人鼓合一”。姑娘家的舞姿柔韧,轻巧,可以形容她们“扭起身段似柳弯,扇鼓舞动肩带颤”,俏皮中不乏韧劲,没两把刷子还真不敢在场上秀。鼓声咚咚清脆,舞者手脚生风,虽不似钱杆舞那么激烈热情奔放,但节奏有致,配以华丽的服饰、优美的舞姿和独特别致水乡唱腔,或舞于田间地头,或舞于湖边桥上,水上舞姿翩翩,水下倒影婆娑,真是别有一种韵味。

半城人懂的感恩,懂的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抗战时期,半城镇成为淮北地区抗日根据地,渔鼓舞被赋以宣传抗日的内容。1943年,半城镇成立了民间剧团《洪滨剧团》,在宣传抗日的节目里首次排演了渔鼓舞,受到了新四军四师和淮北根据地军政首长的充分肯定。解放后,当地的文艺工作者,根据当地传统渔民渔鼓的表演进行了挖掘整理,继承了传统边沿方式的同时,增加了舞台艺术成分,使表演更趋于观赏化、舞台化、艺术化,于1960年正式命名《渔鼓舞》,同年参加江苏省文艺汇演,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经半城张坤、王林翠、陈长莲三位传承人整理改编的《渔鼓舞》《洪泽湖上好风光》《渔鼓飘香》和《半城渔鼓》等渔鼓舞作品相继问世,并多次获省、市、县演出大奖。

2014年11月洪泽湖渔鼓被正式列为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也是泗洪县第二个成功申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祭大王活动、剪纸、布老虎制作等均称为当地独特的民间文化,已被列为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关于祭大王活动,这里流传着一个美丽而古老的传说。一群赴京赶考的才子,途经此地突遇风暴,船翻落水,其中一人会水救下众人,结果自己沉入湖底,后来化成一条龙永远留在这里保佑众生。后人为了纪念他,在船上张挂大王龙旗、建大王庙,以此祭奠大王龙。虽是传说,但半城人永远牢记心中崇敬的龙,每逢活动必有祭龙这一项。

洪泽湖渔鼓舞在历经800多年的传承过程中,吸收了渔歌、肘鼓子以及说唱等歌舞曲艺门类,使得渔鼓舞表演不断走向成熟,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发生新的变化,由最初单一的迷信活动演变成现在的与娱乐相结合的舞台、广场演出形式,表现了渔鼓舞这一别具洪泽湖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以顽强的生命力得以发展,让半城人与时代同步,半城人与渔鼓同舞。

2016年6月16日,首届“中国·洪泽湖渔鼓艺术节”在半城拉开帷幕,半城镇被授予“中国渔鼓之乡”,火红的六月,激情的渔鼓,展现了半城人的热情和豪迈,展示了半城历史的久远和厚重以及文明和兴旺,欢快的锣鼓体现了偃王锣鼓的激情魅力,优美深情的《渔鼓飘香》展示了洪泽湖渔鼓独特的美,造型夸张、生动逼真、色彩艳丽的民间艺术剪纸、布老虎展示了洪泽湖独特的传统文化....最吸人眼球的当数那从远古走来又极具地域特色的渔鼓,如古典美人轻盈而来,含蓄而不做作、张扬而不轻狂,表演者从孩子、青年到老人,极具地域特色的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不亲眼所见,不足以体会那古朴豪放来自劳动者内心深处的释放,不亲耳所闻不足以感受那活泼诙谐发自肺腑的情愫,站在观赏者的行列,不由自主的情绪随着舞者动作的节奏和表情而起伏,尽兴处哈哈大笑,辛酸处泪落两行,真正个戏皆人生,人生皆戏啊。

祝愿渔鼓舞,这朵开在鱼米之乡的奇葩,在半城、在泗洪、在江苏……盛开,开遍大江南北,永盛不衰!这枚孕育在半城镇上的奇珠永耀光芒!

《作家洪与》微信号:hongyupt

投稿邮箱:

《琴泉》微信号stzx123456789

投稿邮箱:125926681@qq.com

顾问:朱鹰  邹开岐 

编辑:洪与  姚小红  杨玲

来稿须知

1、要求是原创作品,特别欢迎叙事散文、叙事诗歌和故事(小说)。

2文责自负平台有删改敏感文字的权力。

3稿酬由读者定,没人赞赏就没有稿酬啊,敬请周知。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请点击“原文阅读可阅读新华文轩推出的数字版监狱三部曲之《监狱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