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hongyupt Intro 历史、文化类原创平台,原创聚合,让阅读成为悦读。 往期推荐:【阅读悦读丨历史】周瑜:若他不早亡,刘备不会得志,孙权难掌三军(下) 文/王建平 【作者简介】王建平,男,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多年间断创作,有作品散见《四川文学》《小说林》《北方文学》《青年作家》《参花》《芳草》《百花园》《喜剧世界》《华西都市报》等报刊,有多篇作品参赛获奖并入选集,出版小说集《那一盏灯》和《甜月亮》。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时光倒流二千多年,郪江古镇就有了赶庙会的习俗。明清时流传一首《郪江谣》:“天台鼓楼镇双龙,二狮抬头望金钟,九龙逆水拜金阙,五庙风铃唱夜空。”谣歌就是对城隍庙会的一种追忆。庙会期为每年农历五月十八。但后来在镇上发生了一件与神灵有关的大事,庙会期就后延至五月二十八。违变黄道吉日的这女人姓白,名二娘。 据闻:白二娘,郪江人,芳年三十有六,白亮亮的脸蛋上有两枚眨荡不眠的眼珠子。一间茶坊,又当老板又跑堂。一日,她上过茶转身刚迈两步,身后“茶——茶——白……”闲汉动嘴,牛卵似眼珠子紧贴在白二娘后腰下。白二娘一顿一转一下支起二郎腿,两肘撑在茶桌沿,“看呗!这儿管晌午。”众汉笑过,一人挑话,“二娘,二仙姑,城隍庙的菩萨还是单身,你能为神做回媒,我们就全服你了!”白二娘脸一甩白一眼,“当真!”对面那七八九双眼睛直了。 (郪江地主庙。摄影/杨存贯) 白二娘巧舌如簧,能掐会算,通巫术,她曾将天上乌鸦与地上的蟾蜍配成对。这天她脑子里出现一个画面:郪江镇外高滩子一位李姓姑娘去城隍庙进香,当她抬头时见菩萨对她十分友善地笑了又笑,七日后,李姑娘无疾而终。白二娘当即照会镇上的大户与李家亲邻,明示要按上天的旨意将李姑娘与菩萨婚配。于是她对李姑娘的塑像念佛七七四十九天,让其超度魂魄升天为神。掐指一算,农历五月十五庙会这天举行完婚大典,哪想搬运时损坏塑像,只待修复。白二娘为了维护这桩惊世婚配的尊严,就将郪江镇的城隍庙会的日子后延了十日。 其实,还有一则流传更广远的传说是这样的: 郪江镇,南邻郪江,东临锦江,四周山峦叠障,山峰连绵。西南方的山里人与小镇更是山砠水厓,与世隔绝,从来没有寻到一条通达山外之路。深山里住着一位眼睛几乎全瞎的女孩,后来小瞎女变成瞎姑娘,瞎姑娘过了四十岁不知跟谁生了一个儿子,当时取不到名儿,干脆叫山娃。瞎娘生下山娃无奶水,瞎娘就拄着木棒遍山行,东家一口水西家一口奶地把山娃的命保住了,山娃长到三岁还不能站立,只能爬行,有人劝瞎娘,说,“你命苦,山娃命也苦,你让山娃自己在外摔死算了……”瞎娘不应答那人一个字,抹一把泪,仍就拽着山娃在山道上向前爬行。 (彩灯下的地主庙。摄影/杨存贯) 可能是天意,十岁的山娃一天突然丢掉木棒开始独立行走了,他对着天上吼,“我可以走路啦——我可以走路啦!”从此少年山娃每天不停地在山道路上奔狂,仿佛要补回少儿时欠下的路程。转眼山娃讨到了女人又生了一个小山娃。 小山娃满岁就下地行走,这让山娃与瞎娘喜溢眉宇。小山娃十岁后完全可以与山娃并驾齐驱地在山上奔跑了。山娃每天带着儿子早早的出门。山娃要完结他十岁时内心就萌生的一个愿望——让瞎娘走出大山,穿越石林,赶一次郪江的城隍庙会。 这年开春后山娃就出门了,因为山娃在农历正月初三向白二娘托了一个梦,次日就收到白二娘回音:“来吧,善良的山民们,我们的庙会等你们来!”山娃带着小山娃继续在石林中探路,当听到“快快黄鸟”在天上叫“快黄快割,擀面烧馍——快黄快割,擀面烧馍——”时,山娃知道农历五月到了。头顶的石山陡壁悬崖,山脚下怪石林立,前面没路了。小山娃望着山娃,说,“爹,昨年我们就到过里,没路了,我们回去吧!”山娃的声音从石缝里传出来,“儿子,三年了,我们都还没寻出一条路……你婆婆还没见过一次郪江的庙会……来,帮我一把……”山娃用力推动石缝里的一块石头,石头在动……继续拨动……搬呀搬,那块石头慢慢地被山娃和儿子一起撑过了头顶,哪想石头移开后一个洞口出现在眼前…… 原来那是上帝为山里人开凿好预留在那里一条生命通道。这条生命通道历经万难被山娃父子发现……为静候山里的乡民赶上那年的庙会,白二娘做主将庙会延期到了五月二十八日。 (郪江火龙,摄影/尹小龙) 庙会的第一天山娃父子吃到了庙会上的冰糖葫芦、银耳汤、黄糖糍粑、三不响……第二天听到不少笑谈,庙会上有“狗拿耗子”“古郪国”“合欢树”“胭脂马”等稀奇怪物,也知道庙会上的五个大舞同一天演出了“狩猎人”“吹笛”、“舂米人”“秘戏组合”“女侍”等大戏,但在第三天山里的乡亲们返回时发现山娃父子的眼睛不动了。那一天数不清乡亲在山娃父子的脚下跪地不起,辟踊哭泣,澶漫地唱述:“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郪江汉墓《力士图》) 后来郪江的名匠为怀念父子的壮举,就凿刻出一幅画,取名为《力士》。《力士》位于中国四大古墓群之一郪江古镇金墓室前室右侧室左壁下部,图上两力士,形象逼真,头戴平巾帻,大眼,高鼻,张嘴,身着短襦、短袴,体魄健壮。右侧一人,高45、宽21厘米。头颈后仰,跨步举手,奋力支撑危岩。左侧一人,高62、宽35厘米。正面半蹲,腿呈“八”字形,双手上举奋力撑住岩顶。此处画像就是在墓室开凿过程中,遭遇岩石裂隙部分崩塌后,随机应变而雕刻的,充分反映了古代匠师的匠心独运,构思巧妙。 当你注目《力士》,你一定会想到一个人无论期愿实现一个什么样的梦想,都少不了一个仄道的诞生……对一个迷茫者面言,让你在十字路口衍生一丝极眺的勇气。 (郪王故里风光:青山狭谷尽风流。摄影/杨存贯) 《写乎》微信号hongyupt 投稿邮箱:499020910@qq.com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 投稿邮箱:125926681@qq.com 顾问:朱鹰、邹开歧 主编:洪与、姚小红 编辑:邹舟、于伟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请点击“原文阅读”可查阅新华文轩四川数字出版传媒的好书推荐《红尘过往》 Reward people gave a reward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