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个毕业分配志愿只填了一个地方——西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我的三个毕业分配志愿只填了一个地方——西藏。”西藏民族大学90岁老教授张元坤回忆起1960年的夏天,那是自己满腔热血填报志愿的时刻。60余年里,张元坤始终践行着建设西藏的决心,投身民族教育工作,为西藏培养一批又一批人才。60余年里,张元坤发扬“老西藏精神”,敢于担当、甘于奉献,见证了西藏民族大学从创办到繁荣的光辉甲子。
建在区外的西藏高校
肩负特殊历史使命
9月下旬,我们来到渭水之滨的古都咸阳。初秋的风变得清凉,初秋的西藏民族大学,依旧是生机勃勃的样子。走进渭城校区图书馆,可以了解到西藏民族大学的校史——1957年初,党中央指示西藏在区外办学;当年6月,中共西藏工委正式决定在区外筹办西藏干部学校,也就是西藏民族大学的前身——西藏公学;1958年9月,西藏公学在陕西咸阳开学……65年来,西藏民族大学秉承“爱国、兴藏、笃学、敬业”校训,从干部培训、知识教育到专业教育,不断提升办学层次,成为西藏高等教育的孵化器、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平台,也成功架起了一座民族团结的桥梁。
65年里,西藏民族大学的发展离不开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建校初期,来自祖国各地的大学毕业生投身西藏公学,扎根在这里,为雪域高原教育事业奉献一生。
在渭城校区图书馆“民大文库”展区,我们发现了张元坤60余年来的教学手记、教案、教学卡片、改革资料、听课笔记、学生谈话等珍贵资料。从这些资料中不难看出,张元坤一生都在为西藏教育事业默默耕耘,无悔奉献。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老西藏精神”生根发芽
翻阅西藏公学时期张元坤与学生的谈话笔记,里面详细记录了每位学生的个人情况、社会关系以及入学前的生活状况。其中还记录了一名藏族学生是如何学习拼音、第一次写出自己名字的经历……
次日,我们有幸见到了老教授张元坤,今年90高寿的张元坤身穿白衬衫,外罩一件红色的毛背心,精神矍铄、思路敏捷。谈及当年的决定,张元坤眼神依旧坚定,像是回到了1960年的夏天……
1960年7月,张元坤从华东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我们这一代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听党的话,党中央号召大学毕业生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因为当时我受党的教育已经十多年了,于是我积极响应国家‘支边’号召,志愿进藏,来到西藏公学任教。”张元坤说,“那个时候,毕业生可以填报三个毕业分配志愿,我只填了一个地方——西藏。送行会上我表示,已经下定决心要到西藏去,一辈子做西藏人,不是干一阵子而是一辈子,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西藏人民的解放事业,直到建成社会主义新西藏。”
一生只做一件事
为西藏教书育人
从西藏公学到西藏民族学院,再到西藏民族大学,张元坤作为西藏民族大学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建设者、参与者,60余年里的许多细节,仍然历历在目。
1964年,张元坤负责招生工作,在拉萨,他共接收了51名新生。8月12日,张元坤带着这些学生乘汽车走青藏线前往学校。8月22日上午,师生们终于安全抵达咸阳。“这些学生也就是我后来带了六年多的预科七、八班。60多年了,我同他们的师生情谊至今仍一直延续着。”张元坤说。
西藏公学时期,大部分学生既不懂藏文更不懂汉文,文化知识和现代生活方式都得从头学起。很多时候,藏族学生们领到“白馍馍”都舍不得吃,学校新发的被子也舍不得盖。为了帮助学生适应新生活新环境,单身教师们搬进了藏族学生宿舍,而张元坤在学生宿舍一住就是十余年,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公学时期的“四同”教育,为学校后来的教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元坤回忆,为了帮助藏族学生尽快掌握知识,学校精心制作了千余张识字卡片,张贴在校园里的每件物品上,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学到知识。“当时的学生也很给力,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深深打动了我。每天睡觉前,都会请老师帮忙复习一遍白天学的内容,当学会写短文后,便迫不及待地写日记、给老师写信、给同学写信,还用藏汉双语给家里写信,讲述在学校的事情。”
数十载时光飞逝,张元坤早已是青丝染霜,与三尺讲台暂别。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了大半辈子,这位桃李满天下的老教授说:“这一生我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为西藏教书育人!”
还有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冬天要来了,西藏这件防冻神器你值得拥有!
点击下方视频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主编: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