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穿越时空话援藏丨山海见证闽昌情 美美与共踏歌行

西藏发布
2024-12-26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热点新闻

·西藏发现新物种!

·消费补贴来啦!

·拉萨交警:15天不予处罚!


山海交响,美美与共。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拉开了对口支援西藏的帷幕。福建省积极响应号召,投身西藏各项建设,用力把“中国梦”写在大地上,用心把“一家亲”写在群众的日子里,用情把“手足情”写在各族干部群众的心坎里,实实在在提升各族干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按照中央部署,从2016年7月起,福建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从林芝市调整到昌都市。截至目前,福建省共选派10批653人次援藏干部进藏工作,实施援藏项目1118个,为建设好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作出新贡献。2500多个日日夜夜,福建援藏干部带着各部门单位的援助资源和发展经验,接续奋斗在雪域高原,留下了深厚的民族情谊,唱响了中华大地一家亲的时代强音。
近年来,福建省着眼加大两地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立足闽藏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文化浸润工程,不断深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互鉴,推动一项项福建经验在雪域高原开花结果。其中,“唐卡漆画”这一全新艺术形式的出现,正是基于闽昌两地厚重历史文化深度交融的璀璨结晶。


昌都市卡若区。图片来源:西藏日报




非遗项目跨界融合推动闽昌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阳光透过窗户映照在木板上,布满刻痕和点漆的木桌上,工具、颜料碟一字排开,工作室内,10余名学员或坐或俯身在木桌前,静心细致地描绘着充满艺术情感的画作……这里是位于昌都经开区康巴文化产业园的唐卡漆画培训基地。


在唐卡漆画培训基地一楼展厅,摆放着一幅幅制作精美的唐卡漆画;二楼工作室,学员们正专注地投入到创作中。“唐卡漆画讲究‘指尖’功夫,一幅唐卡漆画要经历多道繁杂工序,最简单的一幅作品也要耗费近两个月才能完成,我这幅作品耗时较长,目前正在上色。”不待记者再次询问,学员其美平措便全神贯注到了创作中。


“昌都唐卡,指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是西藏文化的奇葩;福建漆画,则是依附于漆器工艺美术脱胎成为纯艺术的架上绘画形式,极具东方神韵。大漆艺术在我国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唐卡在西藏也传承了1500多年。如果将漆画与唐卡结合起来,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为此闽昌两地坚持守正创新,走出了一条融合之路。”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干部、昌都市文旅局副局长李聆娓娓道来唐卡漆画的诞生记。


“2018年,在福建省援藏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昌都选派了本地优秀唐卡画师来闽参加农民漆画高研班学习,两地艺术家首次尝试将两种艺术形式结合到一起,创作出了‘唐卡漆画’,这是两种艺术穿越千年的跨界碰撞,也是闽昌情谊的真切表现。”李聆说。


当时,有几名符合条件的藏族青年唐卡画师报名,但因各种原因,最后只有仁青郎加一人前往福建。出身唐卡世家的仁青郎加7岁开始学习传统唐卡。2018年,年仅19岁的他只身一人从昌都来到厦门,克服了生活不适、大漆过敏等重重困难。


“漆画的创作材料是天然大漆,过敏是我当时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因为过敏,我的双手肿得无法弯曲,脸也肿得通红,跟家里视频通话都不敢露出来,怕他们担心。”因为热爱、因为想要创新,仁青郎加咬牙坚持了下来,并创作出第一幅唐卡漆画作品《指小路尊者》,让漆艺与唐卡两个非遗项目在福建实现了历史性的跨界融合。


“创新是为了丰富唐卡艺术本身,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也是为了让更多人接受唐卡。”为增强昌都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提升就业技能、实现增收,2018年,福建援藏牵头开办“闽藏漆画技艺培训班”,仁青郎加担任助教,协助来自福建的漆画老师开展教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卡漆画的名声越来越响,第二届培训班便吸引了近40名专业唐卡画师,仁青郎加也由助教正式当上老师。“很多人说我是唐卡漆画‘第一人’,我也很庆幸自己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仁青郎加腼腆地说道。





唐卡画师正在讨论唐卡漆画制作技巧。来源:西藏日报



立足文化底蕴 让农牧民吃上“文化饭”走上致富路

实践出真知。福建用多年实践证明,农民漆画可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走艺术扶贫之路。这种精准扶贫模式,让农民通过绘画改变了生活方式,创造出了更多收入。而在昌都,唐卡画师是由基层农牧民组成,唐卡是农牧民收入重要来源,2018年,福建省援藏工作队将农民漆画的艺术精准扶贫模式推广到昌都,不仅加强了民族文化交流,还借助艺术赋能,让当地农牧民群众吃上“文化饭”,有效推进当地乡村振兴。


福建省援藏工作队争取各类财政资金合计210余万元,改造提升唐卡漆画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培训室、展厅和工作室。同时投入550余万元,从福建抽调技术骨干和专家10人(次),组建唐卡漆画艺术小组团,举办10余期“唐卡漆画”培训班,从区外聘请老师学者15人(次)赴昌都教学培训了200多名学员,培养了唐卡漆画复合型人才160余名,创作作品达300余幅。经过多年努力,唐卡和漆画,这两种相隔遥远、穿越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了跨界碰撞和生命重塑,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


“目前,昌都市有4家唐卡漆画工作室、1家唐卡漆画培训基地,从事唐卡漆画的绘画技师达到100余人,解决就业人数达70余人,人均年收入达到6万余元。”看着学员们慢慢勾勒出一幅幅精美的唐卡漆画,李聆很欣慰。


“我正在着手筹备成立唐卡漆画协会,助力更多青年画师创办自己的唐卡漆画工作室,让更多人看到唐卡漆画。”仁青郎加对未来充满期待。


昌都市闵昌唐卡漆画中心的学员正在创作漆画。图片来源:西藏日报



打响唐卡漆画品牌 推动昌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西藏工作的战略性任务。“唐卡漆画”这一品牌已初步展现出其促进民族文化交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独特作用,为闽昌艺术合作模式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唐卡漆画作品被推荐参加国家艺术基金“乡野漆彩——中国农民漆画巡展”日本东京站展览,多次亮相上海“中国国际进出口博览会”“海峡两岸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开幕式、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和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成为关注焦点。央视新闻频道《收获的2019·脱贫攻坚看成效》专题报道唐卡漆画;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中国文化报、人民网、福建日报、西藏日报、福建东南网、东南卫视等主流媒体相继深入报道有关工作经验和做法……


唐卡与漆画的融合创新,促进了闽昌两地优秀传统手工融合和优势文化产业合作,形成独具特色的“闽昌唐卡漆画”文化品牌,有效推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未来,我们将积极搭建平台,统筹多种资源,持续推动唐卡漆画产业的发展,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并打造唐卡漆画品牌和知名度,同时在唐卡漆画的市场推广上着重发力。逐步做大做强唐卡漆画文化产业,让昌都农牧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李聆说。






福建援藏工作队组织藏东基层妇女赴闽学习交流。图片来源:西藏日报


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领队,昌都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吕国健: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援藏各项工作
1998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第一次进藏,率领第二批福建援藏人才进藏;福建省先后对口支援了西藏林芝、昌都两个市(地)。30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高位推动,凝聚各方力量,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援藏各项工作,投入各类援藏资金近50亿元、共实施了援藏项目1118个,为雪域高原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贡献了福建力量。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领队,昌都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吕国健介绍,长期以来,援藏工作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资源力量重点向民生、向基层、向困难群众倾斜,确保援藏资金的80%以上投入到县及县以下基层、80%以上投入到民生领域。
“我们建设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援建了一批卫生院(所)和学校,全力帮助群众解决就学、就医、就业等急难愁盼问题。助力昌都实现‘大骨节病’‘包虫病’‘多指畸形’等地方病存量清零。截至目前,已完成167个项目,下达投资4.24亿元。”回顾过往成就,吕国健满怀欣喜。这一组组数据,托举起民生的高度,丈量着幸福的广度,让昌都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援藏必须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站在援藏30周年这个承上启下的节点,吕国健坦言,下一步,福建援藏将注重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注重从单向的经济援助到产业对接、互利共赢转变,注重从“水电路网”基础设施硬件到“理念”“社会融入”软件转变。
绵绵河山千万里,同心共筑家国梦。多年来,福建省始终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援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着力帮助昌都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累计签订各类结对帮扶协议130多项,选派3000多名昌都干部人才赴福建培训挂职,邀请300多名福建各类专家到昌都授课;与昌都市相关部门共同组织4批次170多名闽昌两地青少年赴龙岩老区、福州新区、厦门特区等开展交流活动,在福建设立11家西藏籍大学生就业联络服务站及实训基地。
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恪守的是为民初心和奋斗底色。“我们会组织更多没有走出过昌都的农牧民群众、乡村致富带头人,到区外多走走看看。同时,坚持把援藏资金项目向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倾斜,进一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助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此外,进一步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让农牧民群众住得安心、过得舒心。”吕国健说。




上图:工人们正在挑选核桃油的原料。下图:“玉曲鹭”核桃油生产车间。图片来源:西藏日报


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干部、福建省艺术馆基层辅导部主任唐顺枝:



让文化的种子在昌都大地生根发芽2019年7月15日,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踏上藏东大地,从第八批援藏工作队手中接过援藏接力棒。
“离天很近,感觉伸手就能碰到天空,四周都是藏式建筑,很有特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亲切很激动也很开心。”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干部、原昌都市文化局(市文物局)非遗办副主任、福建省艺术馆基层辅导部主任唐顺枝回忆道。
新时代援藏工作更加注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初到昌都,这里的文化、建筑、风土人情都让唐顺枝与其他队员喜不胜收,千人锅庄与藏戏更是让他们拍手叫绝。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队员们心中浮现出“让两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想法。
“西藏的文化演出让我们都很震撼,我们也在想,福建的文化如果在昌都演出,效果又会如何?”于是,在第九批援藏工作队的积极协调沟通下,泉州的高甲戏和提线木偶来到昌都演出。“演出很成功,很多藏族同胞都很激动很喜欢,这是两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唐顺枝说。
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依托福建和昌都两地各具特色、不同风貌的文艺基础和文化底蕴,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成果显著的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同时,在福建援藏工作队的大力推动下,昌都的唐卡与福建的漆画大胆融合创新,“唐卡漆画”便在昌都生根、发芽、生长,为昌都传统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输入了新的血液,也为昌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
无私援助,真情帮扶。为促进民族团结、增进闽昌情谊,援藏期间,福建省援藏工作队全体援藏干部立足各自岗位职责,实现人均挂钩帮扶1名贫困孤儿、1户以上贫困家庭,全方位参与昌都脱贫攻坚工作。“唐爸爸,我考上大学啦!”援藏期间,唐顺枝结对帮扶的小女孩扎西卓玛(化名),至今与他保持着联系。“感觉自己又多了一个女儿。”唐顺枝笑道。而这只是一批一批福建援藏干部真情帮扶当地群众的一个缩影。
“蓝天丽日啊一片阳光,都是那么亲切,都是那么亲切。勤劳的人们在这里生息,千百年的风霜挥去更令人神往……”这是几乎每位福建援藏干部人才都会唱的歌曲《心中的昌都》,这里是他们的“第二故乡”昌都。30年弹指过去,一批又一批的八闽儿女踏上雪域高原,与林芝、昌都人民一起奋斗。唐顺枝表示,援藏过程就如一朵高原的格桑花一样很美丽,也镌刻在大家的心中。无数福建援藏干部人才跨越千山万水来到雪域高原,他们把西藏当作故乡,把西藏人民视为亲人,为西藏人民谋福利,在福建与雪域高原之间架起了一座座心与心的桥梁。





在福建省漳州市援藏教师的连年努力下,昌都市边坝县第一小学无论从教学品质、师资力量、学生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为昌都市边坝县第一小学的孩子们在课间快乐的玩耍。图片来源:西藏日报

援洛隆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正在抢救急性心梗患者。来源:西藏日报



记者手记

先后对口支援林芝、昌都两个地市;投入各类援藏资金近50亿元;计划内连续选派10批援藏干部人才653人次进藏工作;实施援藏项目1118个;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绩效综合考核评价中连续四次获得“综合优秀”等次;福建省政府连续授予八批援藏工作队集体二等功;福建援藏荣获省部级以上集体和个人荣誉30余项。这8组数字在采访过程中,被福建援藏干部反复提起。


今年是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一批又一批福建援藏干部人才响应党中央号召,跨越3000多公里,踏上西藏这片热土,把西藏当作第二故乡。“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这三个问题,时刻都萦绕在每一名援藏干部的脑海里。


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大美林芝”到“魅力昌都”,一批又一批福建援藏干部人才充分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和“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援藏精神,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援藏工作,让各族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促进闽藏两地各领域交流合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贡献福建力量。


还有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西藏一市公开遴选最新通知!

拉萨交警:15天不予处罚!

250.1万元!西藏这个县给他们发钱了!

点击下方视频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主编:王巍臻

编审:刘星编辑:张婷婷来源:西藏商报微信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藏发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