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上高原|“我的心留在了这里,从未离开……”

西藏日报新媒体 西藏发布
2024-12-26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热点新闻

·西藏发现新物种!

·消费补贴来啦!

·拉萨交警:15天不予处罚!




整整两年后,宁洪海又回到了这片让他魂牵梦萦的土地。作为北京市第九批援藏干部,宁洪海在拉萨市当雄县的三年里,参与了全县脱贫攻坚的收官,开始了乡村振兴的起步,见证了从基础设施到产业发展的全面提升。


他说:“我好像从未离开,当雄就是我的家;这里是我心中空出来的位置,回来之后,才能填满。”


远眺当雄县城


好伙伴是个“万事通”


当雄是拉萨唯一的纯牧业县,面积相当于两个上海。初到当雄,宁洪海被任命为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副组长和办公室主任,他深感责任重大。万事开头难,开会时听同事们聊县里的一些情况,他却听不懂那些专业词汇。他暗下决心,要把不懂的、不会的在3个月时间内“恶补”起来。


宁洪海在纳木错湖边


按照分工,宁洪海负责脱贫攻坚、农业农村、经济信息化和净土产业。开始的三个月,他走遍了全县8个乡镇29个村居。


因为海拔高的原因,当雄一年四季都会下雪。宁洪海说,下乡路上,漫天大雾、瓢泼大雨、冰封路面、山体滑坡、交通事故等各种情况都遇到过。援藏三年,宁洪海一直重度失眠,但他认为自己睡眠最好的时候就是在乘车往返各地的路上。他说,这主要得益于驾驶员也是他的好伙伴旦增达杰。


旦增达杰是当雄本地人,在宁洪海援藏的三年里,一起出差下乡最多。


旦增达杰来拉萨迎接宁洪海


宁洪海说:“我去调研清洁能源场地选址,他给我讲20多年前那里山顶积雪明显多于现在;我去看望建档立卡贫困户,他给我讲夏季牧场的分布以及牧民真正需要的生活物资;我去为水厂寻找水源地,他给我讲一条小河的源头其实有两股水源,在冬天西侧的水源会冻住而东侧的不会结冰;我去山顶看县城建设情况,他告诉我对面山上曾经就是他的家,并指出了一条那时他每天上下学的小路……”


旦增达杰讲的许多情况,对宁洪海开展工作很有参考价值,因此宁洪海也称达杰为“万事通”。


宁洪海在旦增达杰家里做客


一天晚上,宁洪海和达杰从纳木湖乡附近海拔4750米的村子里出来,当时天气冷,刺骨寒风像刀子一样,路面也被冰罩住了。经历了一次惊险的滑行,将车停在路边停车区后,宁洪海打开车门,小心翼翼地踩进雪里,看着天空璀璨无比的银河,喘了口气,他对达杰说道“达杰,咱们这辈子,还都挺值得,对吧?”达杰无声地笑了……


让当雄好水走出西藏


宁洪海说,他和水的缘分很深。西藏没有海,却拥有世间最多的蓝色。在当雄的三年里,他的工作也和水密切相关。当雄县净土有限公司“7100天然饮用水”,正是宁洪海联系的一个项目。


“7100”矿泉水部分生产过程


“7100天然饮用水”的水源来自主峰海拔7100多米的念青唐古拉山雪峰冰川融水,生产基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最大的冰川区——念青唐古拉山脉。这里的冰川水和地下水经过自然净化和矿化,形成了珍贵的天然低氘小分子团泉水源。


好的产品需要好的组织能力去对接消费市场。当雄县净土有限公司天然饮用水实际年产能达到30万吨以上,经过北京援藏指挥部投入的2100多万元的资金,整个生产线又得到了很好的升级,可是销量仍然不足万吨。


宁洪海介绍“7100”矿泉水


在深入探讨后,宁洪海和同事们一致认为,西藏好水产业必须走出西藏,真正实现“山水相连、心手相牵”。于是,宁洪海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和文化宣传活动;他向国家供销总社、三峡集团、北京首农集团和东城区政府等相关单位和企业推介当雄的好水,寻求发展机会;同时到成都、南京等地现场调查和营销,并参与网络直播带货,扩大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目前,“极净当雄”已经与多个城市的乡村振兴项目合作,同时对接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通过更新理念、设计、模式走出了一条“卖水”新路。在就业方面,公司为60名劳动力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每人平均月收入可达4000元;为20名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岗位。


感悟援藏的四个层次


宁洪海的宿舍前就是青藏铁路,援藏的一千多个日夜里,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火车的鸣笛声。他三年间拍下了2万多张照片,在援藏最后的半年还写下了200多首诗。其中,有4首诗发表在2024年4月9日的西藏日报上,内容是关于援藏三年的种种回忆。


宁洪海和旦增达杰在宿舍天台上聊天


宁洪海说,一天很长但三年很短,三年援藏时间转瞬即逝。他认为对援藏的感悟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认识自己,自己是特别渺小的,有句歌词非常贴切——“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第二个层次,是认识援藏干部,自己是第九批2000多名援藏干部人才中的一员,有志同道合援友们的陪伴,能感觉到更多的力量;第三个层次,是认识西藏,自己和当雄本地干部群众一起,大家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这也是个融入的过程,团结获得了更多的支持;第四个层次,是认识援藏工作,每一位西藏的干部人才都是答卷人,而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工作做得到底怎么样,最终是群众说了算。


宁洪海看见全新的乌玛塘乡巴嘎村


宁洪海离开当雄时,乌玛塘乡巴嘎村尚未正式动工建设,如今看着一幢幢新房,宁洪海很是欣喜。他说,当时房子进行了专门设计,一楼村民自住、二楼作为民宿,这样住宿的游客能看到美景,村民也多份收入。


乌玛塘乡巴嘎村全景


一批一批援藏干部人才,从前面的人手中接过接力棒,不停奔跑、接续奋斗。


“我们为西藏变得更好、更美做了什么?农牧民如何评价我们?这是我一直想知道的。”宁洪海希望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援藏干部,都能取得一个好成绩。


在当雄桥头,宁洪海翻看手机照片,回忆自己的援藏时光


援藏到达拉萨那天,也是宁洪海第一次来西藏。没来之前,想到西藏,他觉得是山山水水、历史文化;而今,他说,想到西藏,是走过的路、经过的事和遇到的人。


返京的日子将近。离别的前一晚,宁洪海在当雄的桥头上深情凝望这片土地,很久很久……




还有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西藏一市公开遴选最新通知!

拉萨交警:15天不予处罚!

250.1万元!西藏这个县给他们发钱了!

点击下方视频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主编:王巍臻

编审:刘星编辑:张婷婷来源:西藏日报微信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藏发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