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要去日本,推荐你看这26本书|带星推荐

杨二妈 游乐学团
2024-08-04

去年,乐妈转发的一个帖子——《日本正仓院藏唐代杨贵妃琵琶》——那里收藏的不是出土文物,而是代代相传的国宝,是日本天皇密藏的国宝……这把“螺鈿紫檀无弦琵琶”,亮瞎了眼!

默默下决心,我要带孩子去一次日本的京都和奈良,看看盛唐文化。

就这样,为了一次旅行,开始大量阅读——行走的散文、有代表性小说、相关的历史资料、美术馆介绍,一一去了解。


我认为,和孩子一起旅行:

多走、多看、多尝试、多讨论、多思考,才会多收获!

上个月,日本之行终于实现了。开学后整理书目,才发现为一次旅行,我们阅读真不少,以下推荐给大家。

以下文字中,此种格式之内容摘自当前介绍之书目!工作量大,不一一拍照了。星星数量为推荐指数。




儿童读本     
日本神话、历史


  • 《碎碎念日本》大话历史丛书系列★★★★

这套书精选9个国家(包括英国、澳洲和日本),本书以时间发展为线索,用幽默、轻松、简洁的语言呈现历史故事,史料引用和叙述符合小学阶段孩子的认知,不繁杂也不单调,能把重要的历史转折讲解清楚。此书不厚,孩子能独立阅读,是全面了解这几个国家的入门好书。

和中国神话中伏羲和女娲一样,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也是一对兄妹神,他们受天神的昭示下届修固国土,并在这里盖房子、结婚、生子……


  • 《金太郎历险记》日本经典童话集★★★★

本书收集了43个童话故事,是日本经典童话故事的集合,在景物描写和故事情节上极具日本风格,内容浅显易懂并富有童趣,又能融合知识性和哲学性。

从前在日本国住着两只青蛙,一只安家在海滨城市大阪附近的一条沟渠里,而另一只则落户在流过京都的一条清澈的小溪里。……

其中多个故事,可以结合绘本阅读。(《桃太郎》《丢饭团的笑婆子》《竹林里的青蛙公主》等等)


  • 《和果子》一本关于日本点心的“绘本”★★★

之所说是“绘本”,因为这书中有大量彩图,好像是一本图册。而事实上,这书出版目的不是儿童。但是,我推荐给喜欢日本文化的小女孩看。那些精美的和果子背后有很多文化和故事,也有很多辛酸的奋斗史。美,不止看上去的美艳炫目,更重要是内在的魅力——赞颂四季、精细工序、传统文化、享受食物……

“山笑”是俳句中一个季语,变幻的四季之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在京都超市里,和孩子一起买的“寒天”,计划一起制作羊羹的,却因各种事情一推再推。)


  • 《鹿舞起源》宫泽贤治★★★★★

2000年在日本曾做过市场调查“一千年来日本最喜欢的作家”,宫泽贤治名列第四,远远超过太宰治、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第一名是夏目漱石啦)看到这个资料,我想了很久:为什么?

直到我看完这本童话集,我才恍然大悟:他是童话作家和诗人,对日本人的成长影响深远!

我猛然发现泉水后方有一座小庙。庙极小,小得几乎可以作为地理学家或者探险家带走的标本。

此中最著名的《银河铁路之夜》,被两次改编成动画搬上荧幕。


  • 《绘画是一个人的旅行》安野光雅★★★★

这是我第二次推荐这本书,上一稿:安野的日本史

这是安野先生的自传纪事,同时也是日本近现代史的一个缩影,尤其关于二战前后的国民正式生活,由此书中或许能可窥一斑知全豹。


  • 《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本》

“知日”团队的高品质出品★★★★★

先感激送我一大套《知日》杂志的妹妹,果然懂我!

此书一套四册,日本起源、神话、战国时期、二战前后、宗教、经济腾飞、教育、手工艺发展、日本文化符号、当下的日本社会……包罗万有的话题,是非常全面了解日本的一套书。

另一个特点,撰稿人比较多,同一内容有时从不同角度去叙述,还包含八卦和花絮,读起来非常轻松愉快。

天皇在日本与其说是皇帝,更像是佛教里释迦牟尼或圣经里耶稣的后代。因为天皇是宗教意义上的统治者,所以在很长时间里持有“神之后代”的身份,自古以来的那些夺权者大都巴不得跟皇室攀上血亲。……

如果,只打算看一本书,我最推荐这套。初中前后的孩子,可独立阅读。



游记、攻略
从十几本中精选出来


  • 《日本常识》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慢走小镇,遇见最日本》光明日报出版社★★★★

(以上两本是图书馆借阅,内容简单,但全面。却无法摘录了。)


  • 《京都之心》台湾女作家,小清新的作品★★★

此书得到舒国治写的推荐序,品质得到保障,它是散文式游记,写一点京都历史,写一点风土人情,写一点看不明白的攻略,写一点有故事的小店,写一点建筑和美学,还写一点行者路上的心情。

石塀小路和垂直的宁宁之路,曲折的巷弄里隐藏着许多高级料理旅馆,最能代表高台寺优雅古典风格,其中以高台寺对面的“半玉”最为出名,印着葫芦的蓝染暖帘是他们的标志。



  • 《自游日本》史诗——穷游日本的攻略书★★★

此书的基础资料值得一读,反正比网上资料靠谱,连订火车票、订酒店都教,景点开放时间和门票都有,触及日本全境……是一本全面的日本旅行指南。

作者2009年开始深度日本自由行,遍游日本1都1道2府32县。查路线、订酒店、哪个车站、那里便宜,那里好吃……


  • 《门外汉的京都》舒国治——★★★

因为拜读了舒国治的京都,所以就拉上行李跑去,你一定会很失望。我大概就是这样(读书把脑子读傻了)。

喜欢《知乎》上对此书的点评:“它提供了一个你我都不能轻易达成的京都旅行感受。”这是漫游和咖啡馆的圣经,不是旅行指南。

喜欢舒的文字,简淡中深含寓意,给平凡生活很多想象。

在京都游赏,遇雨,有的人会烦,心想:怎么凭的倒霉!实则雨天之京都有许多另处的优处。很可能龙安寺的“石庭”便只有你一人独坐慢慢欣赏。

睡前,读一段,真不错!


  • 《西日本时间》贺桂梅——最推荐的散文集★★★★★

先介绍一下贺桂梅贺老师,她是北大中文系教授,2011年到日本神户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是当代文学、大众文学、女性文学的研究者。因为文字和内容都耳目一新,看完书就开始查作者资料及找早期作品来继续读,这书五星推荐!

推荐理由:

1、除了有关西旅行资讯和历史背景介绍外,作者提出很多被赞颂的事物背后的思考。观点不一定是全面和正确,但提出的观点和角度都值得读读。中国人对日本,一面是无限歌颂,另一面是国仇家恨,贺老师笔下是两个点的中间,一边解析,一边考证,一边叙述,一边议论,一边反思。

2、看舒国治散文,感觉很美却很远;看贺桂梅散文,能为出行提供踏实又有方向的指引,她作为学者有自己很多独特的视角。顺着文字,我们也能摸索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在行走中观察和体会。旅行回来,我急不可待又翻出来二刷了。

在个人性的自杀与几乎全城性的交通停顿之间,在宗教的日常化、在地化与现代生活的全球化之间,在纪年的现代化与日本化之间,甚至在风景的普适性与文化的独异性之间,都让我体会到某种属于日本精神与文化结构的内在矛盾,以及紧张地纠结在一起的幽暗不明的心理压力。


  • 《有鹿来》苏枕书——京都的日常★★★★★

一个留学生在京都七年,而写出来的散文集,它夹杂着小女孩情怀和客居他乡的迷茫。《有鹿来》是她继豆瓣后的新书,别出心裁精选京都的各大旅行景点和标志性物件,以久居者身份娓娓道来。我之所以很想花一天时间流连在田吉山上,就因为此书。(此行错过,必定再去)

柊树即刺桂,属于桂花变种,开碎米小白花,十分清香。而沙丁鱼腥气重,可令鬼避而远之。沙丁鱼配柊树枝,在江户时代的文献中则很容易见到……而今此俗式微,只有奈良还能常见,京都市内倒不常见得到了。


  • 《日本,隐逸的日常》蚂蜂窝出品——旅行美学★★★★★

这是日本旅行资讯文集,它从旅行美学出发,包括日常之美、日式生活、料理、手作、历史踪迹等板块,是媒体人集合精选出的文章。值得购入,慢慢细读!

神怪故事,似乎总有种让人津津乐道的魔力,座敷童子、河童、雪女依然活跃在孩子们睡前的小剧场。例如看到菜单上颇为奇怪惊吓的吃食,如“绿河童”和“河童细卷寿司”,你可别惊慌失措,以为盘子里会陈列河童本尊,连日本的小孩子都知道,这只是用河童爱吃的黄瓜做的“腌黄瓜”和“黄瓜寿司”。


  • 《京都流年》奈良本辰也——日本作家笔下的日式美学呈现★★★★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阅读日本书系”,我从中挑选唯一一本来看,主要原因这书比较接地气。

假如你去京都,除了喝咖啡和购物外,还打算品味一下千年前中国传统建筑的话,这书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物。它把文学、建筑和历史融合在一起来写,写得浅显易懂,写得有趣有味。书中一再提及松尾芭蕉和他的俳句,以致此行安排了游走于岐阜。(很多朋友问我怎样找来这么偏僻的地方去玩,其实都是看散文所获。)

现存的角屋建筑显示,尽管这里在当时是孤绝的场所,却汇集了来自四方的诸多嫖客,宛如不夜城。不过它的全盛期是在元禄末期,之后即渐趋式微。




历史文化
学习自知并觉察


  • 《菊与刀》本尼迪克——美国人研究日本的学术报告★★★★★

成书的背景:二战后期,德日已成败局,美国急需制定对德国和日本的政策,由于美国人缺乏对日本人的了解,于是委托各方面专家开始研究日本。本书作者是一位女性的人类学家,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大量参考文献,写成报告。有趣的是,她的报告和当时美国决策人意见一致,事实发展和她书中的预料和建议一致。报告1944年完成,1946年出版,引起强烈反响。

另一件有趣的是,作者生平从没涉足日本。

日本人对于失败、诽谤或排斥的反应很敏感,因而极易恼恨自己而不是恼恨别人。近几十年,日本的小说一再描写有教养的日本人如何在极端狂怒与悲伤抑郁之间辗转不安……现代日本人施之于自身最极端的攻击行为就是自杀。


我感谢毛爸,这书是十年前他让我好好读的其中一本小书,之所以说“小”,因为它很薄。如果提高一个层次来讲:此书分析的,正是日本民族性,很值得中国人好好读。

即使这书经历了大半个世纪,“菊与刀”诠释依然精准。


  • 《日本论》戴季陶——了解日本崛起的必读书★★★★★

偶然在书店角落里发现“戴季陶”,这个名字很吸引我,《日本论》这书本很薄,给人很亲和的感觉。

此书初版在1928年,比《菊与刀》早了差不多20年,也曾引起轰动。

戴季陶是四川广汉人,国民党元老。他早年在日本留学,精通日文。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革命。因戴老本人,和日本渊源很深,有多次并长时间生活在日本和研究日本文化的经历。

蒋介石之子——蒋纬国是收养而来,他的亲父就是戴季陶,而亲母是一个日本人。

另一方面,戴季陶和广州渊源很深,1926年任命为中山大学校长……(有兴趣,请自行查阅资料)

上架推荐这样写:这是一本了解日本文化的必读书。

而我看来,其内容集中在写“日本为什么能崛起”,他从皇权神授、社会思想、武士生活、维新力量、政党、军国苗头……等角度来谈。书中很多观点,和几年前中央台制作的记录片《甲午》观点异曲 同工,可见,他观点早在90年前就有精辟独到。

日本人研究中国精细深刻,不遗余力,‘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不知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验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而中国人研究日本却粗疏空泛,对日本我们大多数人只是一味的排斥反对,再不肯做踏实的研究工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这可以说是‘思想上的闭关自守’。

此书,很值得读一读!

毛妈推荐流程:先刷纪录片《甲午》,再刷此书!


  • 《西风东土》培云——

16年4月第一版,去年的年度推荐书目★★★★★

热销书,我就不多写了。但是,估计很多人跟我一样,买了放在家中,却没有读完,实在太厚了——600多页呀!书中的观点:

中国,强国家,强社会,弱个人。

日本,弱国家,强社会,弱个人。

中国表现出:自由过度;

日本表现出:责任过度。

……

再次出发时,必定读完才上飞机!


  •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小岛毅——日记形式编排★★★

东京大学教授不满意日本国内的初中高中历史教科书,以父亲口味写给女儿看的历史书,以日记形式编排,每一个独立篇幅不大,很适合初中孩子独立阅读。前提是:已经掌握一定基础的日本历史知识。

1895年,根据《马关条约》,日本以胜利者的姿态,结束了这场战争。中国的清政府承认朝鲜为独立国,同时割让台湾与辽东半岛给日本。

以上一段为“日清战争“(甲午战争)的叙说,显得十分简单。但是,同一事件的不同方式叙述,很值得对比着和孩子一起阅读和讨论。这书可以和《碎碎念日本》比较着来阅读,这样收获一定更大。

不愿意承认日本历史教科书的叙述,另一个日本人影响更大:

家永三郎     东京教育大学教授

因为日本教科书:没有“731部队”叙述、“关于南京大屠杀有很多不适当表述”,他多次向教育部门申请更改教科书内容,却不断被驳回:“不能把日本形象写得灰暗”为理由拒绝。

一怒之下,家永三郎把政府告上法庭,经历吉尼斯世界纪录里耗时最长的官司——32年!

最后,在1970年第二次开庭,以家永部分胜诉告终。学校自此在自主选择教科书上,得到更大限度的放宽。

而东大教授写给女儿的这本书,是2008年执笔的,可见现在日本对二战态度依然……历史教科书嘛,都是有很大局限的。


我呢,有奇遇:

在美浓旧街道上溜达时,在一家旧书店买了一本80年前日本高中的历史教科书(繁体中文),正在研读——有收获就公布哈!


  • 《日本人和中国人》舜臣——历史小说家★★★★★

这是一本长篇随笔集,作者陈老先生,是祖籍台湾的华裔日本人,他是日本国内取得最高评价的外族作家,曾获得直木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这是唯一一本——能够让我一口气读完的,属于比较轻松的历史类书目。

这是一本用随笔讲故事的书,幽默又深刻,既有文化又有历史,五星推荐。其中《汉字病历》《两个杜子春》两篇,我在路上分享给孩子听,都收获不少。

通过对比“芥川龙之介”的《杜子春》和中国原版故事的梗概上多个小细节的差异,日本人和中国人的价值观差异之大……从日本人来看,这之后成仙,是多么地尘缘未了啊。但在中国人看来,抛却一切出家的人,不负责任,不合人伦,简直连畜生都不如。


在行走中,我也学着不断去提问孩子:

你见到的日本,和你知道的中国,有什么不同?


  • 《日本物哀》——本居宣长,18世纪日本国学大师★★★

序言这样写:物哀是理解日本文学和文化的一把钥匙。

这是一本日本文学评论书,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多去理解早期的日本文学作品,比如《源氏物语》和日本和歌。但是,作者为了证明日本的优越性,就不断贬低中国;要证明日本独特性,就切割日本和中国文化上的渊源。无疑,作者矫枉过正,一概否定中国文化影响让他走向一个极端。但是,他所提出的“物哀论”已经成为独特的日本文学论,对理解日本文化有重要意义。

所谓写作不一样,就是指外国(指中国)的书籍与我国的物语等,意趣完全不同,简直是云泥之别。首先,外国的书,无论是什么书,对待人物喜欢严格论定其善恶是非,喜欢讲大道理,每个人都极力证明自己的贤明……我国的物语无拘无束、随心所欲,丝毫也不买弄才学,自然而然地写出细腻丰富的人情。


  • 《中日恩怨两千年》樱雪丸——轻历史读本★★★★

文字表达幽默并通俗,能够让我一边看一边捧腹大笑,并且笑完之后马上做个笔录,当晚必须分享给孩子听听。

硬要归类,属于“顾爷”类别的科普读物。

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作者连贯融合,读起来轻松愉快,是日本历史最轻松的入门书!

不过由于当时生产力过于低下,那里几乎是连铁兵器都没有,所以打起仗来一般也就像过家家似的,双方各自拿着石头乱砸,比起现在流氓斗殴还缺乏技术含量,于是就造成每次战争都很少有人伤亡。

至于孩子合不合适呢?太口语化、太通俗和太多网络用语,看家长态度吧!


  • 《图说日本美术史》——感觉吃力的专业书★★★

为了到“正仓院”,我特意看日本美术史和博物馆资料,内容全面并专业。可惜是,早前做好的资料整理最终没有派上用途。在正仓院门口的山坡上奔跑,孩子们和我们都错过了。





读这么多书才出发?
行走中的洞察力需要培养



坦白讲,那些一味称颂日本各样好的论调,我没有好感。但是,当我听到一棍子要把日本消灭的态度,我又很惊恐。

出发前,我确实希望通过文字和图片,更多了解,然后多角度去感受这个国家。另一方面,可以积累更多材料分享给同行的孩子们。

讲起“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我引用了某一本书里的比拟:

当年中国兴起的洋务运动,就如我们把“西方新事物”看成一块漂亮的布,剪裁好,缝起来,让大家穿在身上。风吹雨打十几年,衣服就破了。

而日本人当年的明治维新,把“西方新事物”看成大米,他们把大米揉成团子,吃下去,拉了屎……孩子哈哈大笑。

过了一会,孩子说:“但是,营养全吸收了。”

又过了一会,接着问:“真的是这样吗?”

……

希望孩子们能带着很多问题和好奇去行走,又能带着很多问题和好奇回到原来的生活里。

而阅读,

就是我们有力的开阔和延伸。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游乐学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