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泰坦尼克号”导览活动,我的想法……这是一个起点!
八天假期,各种奔波。今天开始,上班休整……
世界休息日
一个月里,四次带着不同孩子去逛广东省博物馆的特展《泰坦尼克文物精品展》。前天昨天,是连续两场携手几个朋友作为课程完成了挑战——带领7个孩子和带领15个孩子,一起完成接近三小时的观展。
几次活动里,都得到朋友和家长支持和帮助,再次表示感激唢呐姐姐、曼竹鱼、夏天、C大师、Joanne li、Anna 及博物馆的一天!
这场活动,对我而言,可能是个句号。却期盼着,它能成为孩子们另一种学习的开端。
关于这次导览活动的内容安排,想把自己的思考分享给大家。
出发前,平常心
如果把看展作为日常,大不必花大精力做准备。否则,对家长而言过累,对孩子而言过大压力。我始终认为,秩序感是孩子看展的基础。关于这部分,可参考如何轻松带孩子逛美术馆|当代美术馆入门指南一文。
家长对任何展览都会预设一些门槛或想象,而孩子其实大多是放空入场的。在我看来,放空更利于感受。
当然,有一类认知水平极高的孩子,家长可以根据个别情况给予更多支持准备——事件了解、阅读准备、讨论准备。
每一个导览者,都是一个独立的作者
这展览现场有三百多件展品,这事件本身在百年间都扑朔迷离。我想,每一个参观者都有不同的感受,每一个导览人员的价值观都不一样,因此安排导览的先后顺序和重点也不一致。
而我们,这次导览设计的考虑:
1、避开等级观念。
对于七八岁孩子,我不愿意和他们深入谈等级、社会分层。无论他们身处任何位置,其实都难于理解超过自身生活外的世界。而船票的一、二、三等,先从入住环境、餐饮不一致到最后上救生艇的顺序,很血淋淋的阶级观。在我眼里,大多数孩子没有准备好去探讨这个问题。
直到,一个十岁男孩主动找我聊:为什么三等舱男性几乎全死了?一等舱接近一半男性活下来?因为买票花了很多钱,就可以先上救生船吗?谁的安排?
孩子把书里的内容指给我看。
可以选择不主动提及等级,但面对孩子主动发现的疑问,我们必须要回应。
我说:西方国家的道德和社会惯例里,妇女儿童都享有优先权。
那男孩又问:凭什么?男人就不该救吗?谁说女人就是弱者?我们女生都打男生的。
我说:女人承担更多生养责任,为了传承命脉。
孩子又说:很不公平,没有男人也生不了孩子……我认为有能力改变世界的男人也可以优先上船。
……这话题分几次,讨论了很久。
后来,我把清华大学教授的“泰坦尼克定律”和《the six》,并把当时船老板和听证会资料翻出来……再次讨论。而那孩子,总是显得很不满意。这样的反复、不断外延、没有规律的过程,在我看来就是逛展最大的收获——为孩子埋下一颗好奇的种子。
2、避谈生死分离。
好几位看完展览的家长都反映:孩子在锅炉房里就开始害怕……回家后更担心……为分离和死亡而焦虑……因此,在我自己导览的活动中,我几乎避开谈生死。作为老师,我觉得自己没有把握和孩子好好谈论生死命运,我适当回避,把这一话题交还给父母去开展。
事实上,即使我回避,部分七八岁的孩子对生死却表现出极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当我们走到每一张人物照片前,都有孩子主动问我:他(她)最后有没有死?
直到锅炉房展厅,我才第一次认真回应这些孩子的发问——锅炉工人们,坚守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全部罹难。
这时,我问孩子们:他们为什么要坚持到最后?
生命教育,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题材,家长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在适当时候开展。在众多的书目中,我推荐《花盼》。
每次为孩子读这书,也是为自己在读!
3、以时代发展为主轴,用游戏书让孩子轻松进入。
——指导孩子看世界地图、找航线、了解经纬度;
——用数轴来感知时间距离;
——从展品材料、设计、功能看时代变化;
——以煤为核心,讨论能源利用在不同时代中的演变;
……
每一个话题都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打开,我们不强求孩子完美去完成所有作业,这一切都不是为了发朋友圈。安排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可以帮助他们梳理、回忆、思考所看到的细碎,继而对感兴趣的那一部分继续延伸。
4、把学科学习带进展览里,针对孩子设计独特的手绘资料。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最大的邮轮,究竟有多大?船长269米,宽28米,这个博物馆能装得下吗?在贝尔法斯特每一个角落抬头都能看到,像广州电视塔那么高吗?
……这些概念都太抽象了。
我们试试这样:
请问:?架380飞机=?艘泰坦尼克号(孩子见过飞机和大象,能够联想)
又或者,用比例的方法估算一下螺旋的直径。
又或者:冰山的十分之一露出水面,十分之九在水底……
请问:九分之一多,还是十分之一多?……
至于语文学习:个别孩子,竟然主动完成作文和写日记,并且主动提出修正重写。
手绘本的封面和内页。
我们也邀请孩子一起完成手抄报。有一个六岁孩子妈妈说:“孩子回到家就不断去画,并在纸上写下他知道的所有汉字。”
孩子的积极参与,来自他真实的感知和兴趣,来自他内在的好奇和表达意愿。
5、动手做,是最有效的投入和参与。
我一向主张和孩子一起动手做手绘书,这次活动用了最简单的手绘书,而放弃印刷、放弃打印。简单手绘,对低幼孩子更有亲和力——简单的线条和大量留白处,能让孩子更有意愿参与其中,孩子能感受:我可以做到。
而太精美的画册,部分孩子不敢画,部分孩子不舍得画。
我们的话题,可以从熟悉的生活出发:
为一等舱的乘客设计一只碗。(还白星公司商标)
我说:“当天晚上海水很冷,穿着救生衣的乘客飘浮在零下二度的海水里,大多数是被冷死的。”
有孩子问:“零下二度,海水没有结冰吗?”
于是,我们尝试做实验!
除了盐水实验,还有承重实验,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孩子喜欢动手做实验,推荐读读《玩出来的科学家》,是很好的延伸阅读。
关于逛展后的延伸,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很多……不一一细说。
6、不以悲哀和难过结束。
很多家长不愿意看这展,原因:那是太悲哀、太痛苦的经历。我们换一个角度和孩子们来结束吧:
谈谈历史上最大的海难,带给我们什么改变?
S.O.S,作为国际摩尔斯码的求救信号,从泰坦尼克号事件后才得到广泛应用;
以法律条文明确24小时无线电报岗位的制度;
以法律条文规定:救生艇数量必须满足船上全部乘客;
建立国际冰情巡逻队;
2007年在南极发生一场海难,加拿大“探索号”邮轮在南极圈撞上冰山,邮轮沉没。但是,全部船员和乘客都获救了。当晚采取的海上救援机制,和一百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这个展览,不必带着孩子陷入悲伤中,也不是单纯体验所谓的豪华邮轮。
博物馆教育的思考
在我看来,和不同孩子、跟随不同伙伴一起逛展,收获都是不一样。
作为导览者,设计导览的目的、方法是一项创作和学习;很多话题的打开,是因为孩子的一个疑问。
作为家长,带孩子逛展览,应该保持平常心。我们可以把它作为学校体系的补充,以此作为孩子保持学习热情的最大动力。
很多妈妈的留言,给我力量和支持。
我不认为仅仅到博物馆里溜达溜达,孩子就能从中收获。从1997年开始,英国政府把博物馆教育作为博物馆发展的核心来开拓,他们尝试把教学体制内的学习任务和方法放在博物馆参观中……也因此,在我的导览课上,我坚持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
同时,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
这个展览还有一周闭馆(10月15日结束),如果你对此有兴趣……广东省博物馆从周二到周日都敞开大门。
此文是本人的导览总结。
但愿,此展览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新起点!
对于孩子而言,
有家长陪伴和参与,才最重要!
阅读推荐:
1、广东省博物馆相关文字资料;
2、绘本《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但此书整套购买,感觉对学龄后孩子而言性价比很低。建议图书馆借阅。
3、《被海洋卷走的世界》
书中从海洋地质、生物、探索及海洋保护等五大方面开展,可以全方位引起孩子对海洋的兴趣。在十大海底沉船中章节中,也提及泰坦尼克号。
4、海洋出版社《海难》
对海难感兴趣的孩子,值得从其他事故中解读危机。事实上,海洋对人类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冰山,而是海浪。
再次致谢:所有参与活动的家长们、孩子们及上文图片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