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学者:多重危机下,中亚与中国合作意愿在增强


【原标题】中国学者:多重危机下,中亚国家与中国合作意愿在增强


9月14日至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撒马尔罕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的首次出访即选择了中亚。正如他所说,中国同中亚国家是唇齿相依、安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和中亚国家为何对彼此如此重要?未来还有哪些合作潜力可以释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邓浩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毗邻而居的地理位置、源远流长的“丝路”联系、高度互补的经济特性等因素,使中国和中亚国家成为彼此需要的重要伙伴。疫情和地缘冲突等多重危机下,中亚国家与中国合作的意愿在增强,双方应进一步密切高层交往,加强民间往来和合作机制建设,把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关系做好做实。




中亚安全、能源、交通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记者:习近平主席在疫情后的首次出访选择了中亚,2013年“一带一路”首次提出也是在中亚。在中国的周边战略布局中,中亚为何如此重要?


邓浩:中亚五国都是苏联解体后新的独立国家,其中有3个和中国接壤,我们的共同边界达到3300多公里。对中国西部的周边安全来说,处理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非常重要。


中亚是一个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与中国在资源方面有巨大的互补性。能源是中亚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中亚国家独立30年来,中国和中亚的能源合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中亚是中国境外重要的能源供应来源地。


在整个亚欧大陆,中亚处在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亚因此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通过“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中国也进一步打通了与欧洲陆路联系的通道。特别是在新冠疫情之下,中亚的交通走廊成为了一条“钢铁走廊”和“生命线”,为中国畅通对外联系以及各国贸易联通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国可为中亚国家现代化提供很大帮助








































记者: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中国+中亚五国”机制和上合组织等框架下构建了密切的合作机制,中亚国家积极踊跃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中亚国家高度重视与中国合作的原因是什么?


邓浩:从历史上来看,古老的丝绸之路已经把中国和中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东西方的商人和货物经过中亚频繁往来,中亚成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从现在来讲,中亚国家和中国是邻国,地理上联通,中国可以为中亚国家提供出海口。交通闭塞、无出海口一直是制约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的拦路虎。随着“一带一路”的推动,中亚地区的交通潜力充分释放,凸显其连接东西方战略通道的独特价值,并开始实现通往蓝色海洋的梦想。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就是很好的例子,可以把哈萨克斯坦的货物通过港口输送到更多国家去。


中国和中亚国家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现代化建设经验,中国的优势与中亚国家的资源禀赋、发展需求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在中亚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


中亚国家之所以乐于同中国开展合作,还在于中国对中亚国家长期采取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在追求合作共赢的同时,从不干涉中亚国家的内政,从不强加我们的模式,而是真心希望帮助他们发展,为中亚国家提供了大量援助。这样的外交理念也赢得了中亚国家的青睐,让他们纷纷愿意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中国中亚多领域合作潜力仍然巨大








































记者:除了物流、能源等传统合作领域外,中国和中亚未来还可以在哪些领域进一步拓展合作?


邓浩: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经过30年的发展,领域不断拓展,仍然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后疫情时代,“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潜力巨大。中国与中亚国家近几年已经开展了很好的抗疫合作,还可以进一步深化。流行病、自然灾害等软性非传统安全威胁将对中亚国家产生越来越大的威胁,成为严峻的安全挑战,也都可以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领域。


当前各国都提倡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以资源型经济为主的中亚国家也必将走上能源转型之路,而中国在发展新能源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这一领域可以成为中国和中亚国家经济合作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样的还有数字经济领域,已成为中国和中亚国家合作的重要优先方向。


另外,中国已经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任务。包括中亚国家在内的世界很多国家都对中国的减贫经验充满兴趣,这方面的合作前景也十分可观。



多重危机下,中亚国家与中国合作意愿增强








































记者:疫情和地缘政治对抗使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俄乌冲突、哈萨克斯坦“一月事件”、塔吉克斯坦戈尔诺-巴达赫尚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卡拉卡尔帕克骚乱、阿富汗变天等事件冲击中亚地区稳定。新形势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关系如何行稳致远?


邓浩:当前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虽然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但其实是危中有机。在疫情尚未结束、乌克兰危机持续的情况下,中亚国家和中国合作的愿望不是降低了,而是增强了。


随着多重危机的加剧,中亚国家在经济和安全领域都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怎样维护地区稳定?怎样使经济走出困境?中亚国家都在积极思考。中亚各国领导人都意识到,中亚要实现稳定和经济复苏,必须和中国加强合作。


危机之下,中国和中亚国家合作反而获得了新的动力,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保证双方关系行稳致远,中国和中亚国家不能满足于现状,而应该马不停蹄,瞄准合作短板,发挥经验和优势,进一步把中国和中亚国家合作做好做实。


首先,双方要加强战略沟通和对接,保持高层的密切交往。中国和中亚国家交往30年来的重要经验就是元首引领,对中国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未来双方还要加强领导人的频繁交往和政治上的密切合作,实现更完美的战略对接。


其次,过去30年来,双方的官方往来和民间往来是极不平衡的,社会民间的往来远远不够,民众间彼此的了解还不够。中国在中亚的经济影响力已经是独一无二的了,但与强大的经济影响力不相匹配的是文化领域的影响力。今后,双方还要加强民心相通。双方关系要走稳走远,必须要有良好的社会民间基础。


第三,在许多具体合作项目之外,中国和中亚国家还要加强合作制度机制的建设,给合作带来强大的制度保障。当前,双方已经拥有了“中国+中亚五国”、上合组织、亚信等很好的合作机制。今年1月25日举行的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是首次以中国同中亚五国形式举行的元首级会晤。我们要用好这些机制,并进一步加强合作制度机制的建设。只有建立起强大的制度保障,才能经受风雨的考验。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期推荐分析 | 乌兹别克斯坦如何炼成中等强国?
习近平会晤米尔济约耶夫,获颁乌兹别克斯坦首枚“最高友谊”勋章
习近平在撒马尔罕国宾馆分别会见吉、土、塔三国总统

温馨提示

凡转载本账号文章,请在明显位置标注:转载自“丝路新观察”。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意见。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内容系网络资料,无法联系版权所有人,如文章文字、图片存在侵权行为,烦请联系公众号运营人员。

如需广告、商业合作,请联系微信:z13565801531。

丝路新观察网站:www.siluxgc.com

新浪微博:丝路新观察官微

监制:张兴鼎  编辑:宋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