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筑工房】第一期学员回访(一)及暑假活动时间预告

模型 建筑工房 2019-07-05

(文末暑假上海活动时间预告)



时间:2017年3月19日 晚

对谈人:程博、李博、郭廖辉、吴浩铭、贺谌、张筠倩




程博:半年多时间过去了,回望一下,大家对建筑以及建筑师的工具一定又有了新的认知,那么其中有没有一些认知,它的萌芽是从去年夏天建筑工房的学习中获得的呢?


吴浩铭:我觉得,自己对于图像这一媒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用模型推敲的过程中,拍照获取的图像图像不仅仅表达了我们对于氛围的想象在这背后也有技术去支撑这个场景的实现。


李博:这个图像是为了对应物质建成的一种映射?而不只是图像本身?


吴浩铭:对,图像传达的是一种对真实建造的构想。


发电所室内实验剧场定妆照


李博:吴师傅好像说过,两周的体验结束后,回到原来学校的节奏,有种割裂感,是怎样的割裂感?


吴浩铭:我遇到的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如何从案例参考中选到最合适的东西。


李博:这是个关于『参考案例』的问题,但是个在模型之外更大的问题。我们去寻找参考案例的时候一般会有两个困难:一个,是脑子里的案例库不够大,这个是每个建筑师都需要一辈子不断去学习和积累的;另一个,则是如何在这个经验构成的库里去做筛选,这个一两句话无法概括,今天我们先不展开讨论。其实这个关于『案例研习』(Reference Study) 的话题,也是工房已经备案的四五个未来的课题之一,有机会我们会再做深入研究探讨。


说回去年的模型工房,事实上也是有这条『案例参考』的隐线整合进去了,我们三个课题组分别研究了不同的案例,其实无形中就互相增加了所有参与者各自的案例库,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鼓励不同组之间要多串门,多偷师。

 



 

郭廖辉:@贺谌,你们组到构件的推敲是走的比较远的,柱子和屋顶的关系有一个比较深的推进。


方案成果


贺谌: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一个经历是一开始的时候全组一起制作了一个比例 1:50、4m x 3m 大的场地模型,基本把场地的各种地形和植被的情况都包括在里面。在制作这个模型的时候,就对于整体场地的氛围有了一次解读——在整体考虑模型中植被的取舍,代表性植物的形态、颜色的抽象时都有很深入的讨论。所以这个模型做完后,我们对于整个场地的状态,尤其是对氛围有了一个比较宏观的视野,这样的场地模型的制作,并不是一套机械化的流程,其呈现的结果可以说是对场地理解的一个体现。


水榭基地模型定妆照


水榭基地模型工作状态


我们在这个模型上进行了方案的位置和体量的推敲。当亭子的一个基本的空间模式确定下来之后,再进入到 1:20 的建筑推敲模型,在这个尺度上才开始有柱子和屋顶的关系的推敲。


李博:等于说『水榭』案例研究中的场地制作,已经是第二周开始做自己的设计之前的一个热身了。你们那个场地模型实在太大了,好几米长,石膏、颜料、沙子、浇蜡,看到各种方法都上了,而且重得不行,刚开始或许很多同学还在想有没有这个必要。我记得为了拿捏植物园里湖边那个场地的气氛,你们只是选颜色就选了好久,最后并不是选了一个环境里看到的直观的绿色,而是一个偏青色的靛蓝色,或许就是你说的『对场地理解的一个体现』?


水榭基地模型材料小样

水榭基地模型制作过程


贺谌:对,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思考和模型是同步进行的。思考怎么样去做这个模型,才能呈现原有的案例即水榭在场地中的姿态,他和场地氛围的关系,同时最后的成果又可以作为思考的延续,来帮助我们考虑设计的可能。这是我有史以来做过最大的一个模型 :D 不过做出来之后呈现的临场感,以及建筑摆上去的效果,真是和以前做的所有模型都完全不一样。


李博:这个临场感有影响到你们对水榭和设计的理解么?


贺谌:有的。何为工具,工具为何?我觉得使用模型的目的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可能对于有的人来说,模型是为了一种展示,这种展示是为了呈现一个建筑设计的结果状态。而在我们的项目里面,模型是为了能帮助我们去思考——这个模型整体用上了偏蓝的色调,因为我们认为这更贴近水榭所在场所的安谧宁静的气质,这时真实并不是最重要的。


程博:或者说在这个模型的目的里,并不是要还原一个所谓『客观的事实』,而是在事实上加入了你们的认知

 

李博:第一周是调研和重现,那第二周做新建的设计时,又有哪些模型的推敲?


贺谌:主要是更具体的某个场所的氛围下,讨论建筑和环境的具体关系,有小山丘上的密林,也有开阔的水景,也有水面上的小岛屿。我们在体量设计的时候是直接将模型放到这个场地里面各个不同的角度看、拍照,讨论建筑是怎么样在你面前展开的:穿过一片茂密的灌木,踏上一块厚实的小石桥,眼前一个白色的的小亭子轻轻地搭在水面上。像这样的想象可能是那种 1:100 或者 1:200 的白色硬纸板模型无法带来的,那种模型的效果可能更接近上帝视角了。


场地关系推敲


贺谌:通过在场地模型上的推敲,我和小伙伴们基本确定了到达我们小亭子的路线、亭子的朝向、它和地面的关系、还有建筑的姿态,我们希望这个小亭子是一个轻盈、安静的小亭子。然后我们进一步在 1:20 的模型中考虑怎么用具体的建筑元素去完成这种姿态和氛围,因为我们的建筑面向三种不太一样的景色和氛围,首先是通过空间比例来调整和景物的关系,我们就想到了屋顶这个元素,通过屋顶的层层叠落,来定义不同的空间。这个跌落具体形式的确定,则是通过做很多不同的泡沫模型来进行反复对比后确定下来的,在这里面有理性的判断,也有直观的选择,最终有了一个屋顶的基本形式。有了这个形式之后,又再回到 1:50 的场地模型中,去再看整个场地和现在建筑的关系。


1:20 草模推敲屋顶关系


回到 1:50 场地模型


贺谌:可以说模型是我们做试验的一套器材,通过不停地试验来清晰自己对于方案的理解,靠近我们想要的那种感觉。

 

吴浩铭:这个我们组也很有感触哈,发电所的很多细节都是在案例模型制作过程中被放大的。


李博:哪些细节被放大了的呢?


吴浩铭:窗框/天窗的弧度/砖/结构柱网和柱子的大小。比如这个天窗的弧度:



弧面的天窗框架


李博:我记得最后在模型里是没做出来的,大概是因为制作的难度,但我觉得很有益的是,这样一种物质重现的工作,实际上让我们能看到很多单向阅读下很容易错过的细节


吴浩铭:嗯对那时候我们发现,发电所外立面上端的女儿墙也是有像这样的弧度,而不是直接直角般切断,我们在现场还讨论过。

立面顶端的弧面红砖贴面收头


李博:是,贴面砖到顶部时,在最高的地方倒了圆角。但是天窗这个我是今天才注意到,当时也是没发现。所以你的意思是,这两个做法是一个母题的同构?


吴浩铭:放到天窗这里。似乎是为了在看向天窗时,令视线不是聚焦于一点,然后产生柔和阴影?


李博:可能,实际上如果那里是一个梯形的剖面,应该是能看到两条交接的硬边,更三维,实际上现在弧线了之后,看起来是更二维扁平的,目光会更聚焦于两侧的天光了。这些操作的细节都是可以学习的,也许某次我们自己做方案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用上。比如对于这个例子来说,要模糊三维的感知,就可以把硬边转折的地方倒圆角,减轻不同面之间阴影对比,看起来也就更扁平。


张筠倩:我印象比较深的一点是颜色。一开始我们是用记忆中红砖的颜色去调色的,所以整体偏红。后来上颜色才注意到发电所本身的色彩。但其实最后展示的时候这个色差似乎也没有太大影响。


李博:感知和事实,并不一定是『精确』对应的。


张筠倩:是的,我的疑惑是在多大程度上我们应该试图达到『真实』回想到我们当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选择了更饱和的颜色,也许是出于对于砖的颜色的固有印象,也许是出于对这个建筑的感觉。


李博:也就到了一个问题:我们要追求物质上的『精确』,还是感知上的『准确』模型里砖颜色的处理明显是比现实里要更饱和,可以类比植物园对环境颜色的选择,不只是为了说要去 1:1 还原原物,而是说我们感知中的那个形象。当时砖的颜色是做了很多不同的样板的,最后大家一起选了一个,所以肯定是有所选择的。至于是不是当时就意识到了这个和实物有偏差的问题,然后有意识地选择了『准确』而非『精确』,我觉得即使当时没有意识到,现在反过来能够意识到了,就是很大的收获了。


现场相片汇总与对照


砖墙试样及制作


李博: @张筠倩 回到欧洲开学一段时间了吧,和学校的课程对比之下有什么心得?


张筠倩:我这学期设计课,有个建筑改造项目,我们暂时打算保留结构,于是用木头做了个 1:100 的梁柱结构模型,但实际上那是个混凝土的结构,我觉得这个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设计时对室内氛围的想象和判断有影响。


李博:表达一个钢混框架的材料性,1:100 显然太小了,大概看起来是个抽象的框架。


张筠倩是的,因为是 1:100,所以当时没有考虑材料问题。但一直对着这个模型做设计,导致有一阵大家找的参考案例都看起来是木头轻的感觉[表情]。


1:100 模型


李博:1:100,我觉得用于推敲结构体系是合理的,但因为这个尺度无法产生让人从主视点置身其中的感受,显然对指导室内空间气氛是比较无力的,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想象,更不必说材料不同,交接的构造处理肯定也会和原案很不同了。这个模型用起来,更多的是一个抽象的上帝视角?


张筠倩:是的是的。要及时换比例推进设计,感觉学校的节奏有点慢。


李博:节奏有多慢呢?[偷笑]


张筠倩:也许只是这个studio有点慢,还是不吐槽了[偷笑]


李博:也是小组合作的形式么?


张筠倩:嗯,4个人左右。


李博:整个学期的进度是怎么安排的呢?一共几周?


张筠倩:一学期15周左右,前面一个月是调研,后面看各小组推进,并没有明确的节点。可以推到下学期开学再交图,所以,可以在某个阶段纠结很久,几个人反复讨论统一意见,大家都不急。


李博:具体的讨论是怎么进行呢?现在反思一下,这种纠结是否必要呢?其实工房两周的时间里,我们也面对过不少犹豫和纠结的,当时我们是怎么解决的?


张筠倩:是的,对比我们当时因为时间紧而且态度明确,我觉得很多纠结没必要。今天回头看了下我们当时每天的进度和安排其实每天都有很明确的在讨论的主题。


李博:记得好像有做笔记。


张筠倩:我整理了。


笔记截图


李博:我已经忘了具体的内容了,但是记得我们每天都设定了一个目标,按计划走,有一定的缓冲时间但也是有控制的。当时我们面对不清晰的选择时,闷头苦想可能就不是一个很有效的推进方式。如果动起手来,很快地去把脑子里闪现的可能性都操作一遍,同一个模型改一下拍照也好,多做两个也好,然后所有放在一起去比较,往往是当所有想象中的选项都摆在面前时,你会发现其实这其中很多纠结根本没有必要


其实刚才@贺谌 说的也是类似的,就是一个实验的过程。有些问题可以通过想象和推导来做出选择,而很多的时候通过实验来对比结果是更高效的方法。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纠结一个问题想很久,如果不通过实验来求证的话,其实单纯的纠结往往很低效。


张筠倩:是的,不过我们当时面对的是 1:50、1:20 尺度下的选择的话,可以做出来比较。面对更大尺度的纠结,比如旧建筑保留到何种程度,街区的改造,这种价值观和更抽象的问题,好像很难达成共识和决断。感觉这是另一个范畴的问题了,即使模型也不能拯救了。


李博:肯定的,建筑师的工作那么复杂,要面对那么多的问题,不同的问题得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而不同的工具其实是有各自擅长的不同功能的。我们研究一项工具,从来没有说它是优于其他,仍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发现这几个月里有些人和我们聊起时,说的是『模型工房』,但其实模型只是我们的第一个课题,『建筑工房』是希望打造一个工具箱,这里面都会是建筑师可以利用的工具,不管是实物的工具,还是思维的工具,其实承载的都是一套套方法,以及对应的方法论,未来我们会慢慢往这个工具箱添加不同的工具。可以透露一下,接下来大概近期的题目会有『数字可视化』以及『建造』。


张筠倩:期待!


(访谈第一部分完,第二部分待续)





2017 暑假快要到了,建筑工房又回来啦!

这一次建筑工房将移师上海

并将纳入部分更具城市性的课题

延长了授课时间!

增加了领队老师!

升级了模型工具!


建筑工房 2017,暑假不见不散!

有意参加?快去勾搭工房主页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