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师行】于天宝:甘做追光者,更为点灯人
编者按
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为弘扬先进典型、树立良好师风,凝聚发展磅礴力量,本网结合2021“十大优秀研究生导师”结果,特推出导师专访系列宣传,集中展现我校教师“爱党报国、爱校如家、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精神风貌,鼓励广大教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这一期带大家走近物理与材料学院教授于天宝!
踏上三尺讲台二十余载,于天宝兢兢业业,四季耕耘,在微结构材料光调控器件领域硕果累累,带领科研团队斩获了2019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于天宝的研究对象是光,他是一位追光者,同时他更是一位点灯人。
披荆斩棘,追寻那暗夜的光
“在求学的各个阶段,我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关心和指导,这些温暖帮助我抵御岁月的风霜,激励着我不断地前进,也影响和坚定着我的教育理念。”
1980年,于天宝出生在江西都昌的一个农家小院,从小便饱尝生活的苦难,但他也从中汲取了生活的智慧,锻炼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高考结束后,勤奋好学的于天宝如愿考上了南昌大学物理系。四年之后,他以物理系全年级第一的优异成绩成功保送为南昌大学研究生。此时,家中却传来父亲因病去世的噩耗,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悲痛过后,于天宝带着寡居的母亲继续自己的求学之路,生活、学习上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在他举步维艰的时候,有不少老师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当时,我的班主任黄永瑚老师帮我争取了留校工作,解决了我经济上的后顾之忧,让我能安心学习;硕士生导师刘念华教授在生活和学业上处处关心我,从而促使我取得了优异的研究成果。”老师们无私的爱心深深地影响着于天宝对学生培养的特殊情怀。从他成为教师的那一刻,他便立志将这一份爱心代代相传。
“曾经带的硕士研究生在异校博士毕业后,留在高校工作,却一直未能申领到国家青年基金,”于天宝回忆到,“在了解该学生的详细情况后,我立即向他提供了许多参考性的建议。我十分欣慰这位学生最终获得了资助,这也为他的科研之路和高教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于天宝总想着替学生们撑把伞。“物理系的研究生大都是农村出身,对他们的处境我都能感同身受。”因此于天宝想尽办法地给学生们争取勤工俭学的岗位和机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研究生补助和一些额外的奖励。“每逢他们毕业后告诉我工作中的成就时,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随着越来越多的硕士生进入了985大学深造,并且把科研和育人作为了他们的毕生事业,于天宝期待着他们也能把这份爱心薪火相传。
诲人不倦,培养高水平人才
逐字逐句与学生交流、讨论、修改论文;随时随地回复学生们QQ或微信上发来的疑问……这是于天宝的教学日常,也是他从教以来的师者匠心。
在入学之际,于天宝便会针对团队内每个研究生的个人基础、学科背景和兴趣特点进行分组培养,形成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工程应用等三类主题方向的研究,构建并探索理论-设计-应用等产学研的科研教育培养模式。
对学生们而言,于天宝亦师亦友。在与学生的聚会、组会等活动中,他经常分享自己在科研和生活上的经验,激发学生们的科研热情。“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我们的关键任务不在‘教’,而在‘导’。”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于天宝帮助学生们学会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并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使三者相辅相成。“科研没有坦途,遭遇研究瓶颈更是家常便饭。”他常鼓励引导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尝试着先放一放,去查阅其他的相关文献资料,回过头再看,往往都会有新的思路或新的突破。
在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的嫡孙王明华教授的影响下,于天宝坚持把学生家国情怀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放在教学首位,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将科研人的国家使命融入到日常工作当中,努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高层次人才。
正所谓“一只眼睛盯着《自然》(Nature)杂志,一只眼睛盯着显微镜”,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于天宝要求每个学生每隔一周至少要深入研讨一篇相关的高水平英文前沿文献,并在每周组会上进行讲解。同时,他也积极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将科学前沿及工程应用问题引入课堂和研究生的培养过程。
“回顾科研育人的经历,我想我可以用12个字概述,‘目标明确,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短短几字,字里行间满是于天宝对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盼。
矢志不渝,将科研进行到底
在儿时,于天宝便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现如今,他早已踏上这条科学研究之路。
“科学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呈螺旋式上升。”他介绍到。回想起中国的一位学生由于在石墨烯的剥离研究中遇难而止,从而与诺贝尔奖级的成果擦肩而过,于天宝的语气中满是惋惜。“我们的科研也会是这样,困难是一定存在的,但我相信只要坚持就一定能跨越过去。”
为提高硅基-有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于天宝带领团队提出了在电池表面进行微结构的陷光设计以及绒面形貌控制的设想。然而,知之非难,行之不易。缺乏实验制备条件便是他们遇到的第一只拦路虎。对此,于天宝和他的团队没有气馁,而是通过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进行合作寻求破局之法。针对太阳能电池中有机物与制绒硅片接触性能差的技术性难题,团队成员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实验,慢慢地提升了有机-硅异质结的质量,降低了其表面复合速率和粗糙度,并进一步进行器件结构优化。
玉汝于成,功不唐捐。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硅基-有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3.8%。这项成果,不仅为制备高效太阳能电池提供了新思路,扩展了新模式,而且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评价。
看似枯燥乏味的科研之路,于天宝却一路追寻着其间之美。物理研究过程中的对称之美、统一之美、理论与实验高度吻合之美,令他心神俱醉,内心宁静。“做科研工作,最令我兴奋的莫过于当解决某个问题时,随之而来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工作之余,于天宝喜欢打羽毛球,偶尔也钓钓鱼,他希望以此塑造良好的体魄和处变不惊的心态,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
于天宝本科与硕士都毕业于南昌大学,可以称作土生土长的南昌大学人。南昌大学见证了他的青春年华,也见证了他的成长与成才。“我在南昌大学工作二十余年了,对于这片热土,我充满了特别深厚的感情。江风益院士常说,‘多发光,少发热’,我认为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我们南昌大学学者的价值追求,而这种科学精神也将一直指引着我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从边远农村的学子到科研道路上的学者,于天宝一直在路上。在提及他和研究团队今后的设想时,于天宝满怀激情地说:“我希望未来能在微结构材料光调控器件方向获得进一步的突破,实现相关新型超微光电器件的产业化。”他希望,研究团队成员能够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一目标,真正为解决国家的“卡脖子”问题作出一份贡献。
疫情防控专栏
往期回顾(点击蓝字阅读原文)
01 91年前的这一天,我们永远铭记! |
02 【师说师行】况学文:杏坛化春雨 耕耘育桃李 |
03 【师说师行】陈信凌: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
04 周创兵:拉高标杆 奋楫争先 |
文字 | 陈锦仪、徐瑾怡
编辑 | 谢宇楠、孙菲、钟曦辉
责编 | 欧阳仟
审核 | 饶勇、廖元新、邱晓怡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