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龙头百济神州申报科创板上市,加快全球化发展步伐
当前,百济神州已有两款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在国内获批上市。其中,BTK 小分子抑制剂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英文商品名 BRUKINSA®)是我国首个获美国 FDA 批准和首个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的本土自主研发抗癌新药,实现了本土抗癌新药出海「零的突破」。根据招股书披露,泽布替尼在美国和中国分别有 1 项和 2 项适应症获批。
公司另一款已实现商业化的自主研发药物抗 PD-1 单抗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目前在国内拥有 3 项已获批适应症和 2 项已申报适应症,并已经针对多个亚洲高发癌种进行了广泛的临床布局。
此外,同样为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 PARP 抑制剂帕米帕利,其新药上市申请也于 2020 年 7 月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有望在 2021 年获批成为百济神州第三款上市的自主研发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 2020 年底医保谈判中,百悦泽®、百泽安®,以及通过安进战略合作授权的安加维®(地舒单抗注射液)的共 5 项附条件获批适应症均通过谈判成功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这使得百济神州成为新进医保目录品种最多的本土药企之一,证实了公司成熟的医保准入和商业化能力。新版医保目录的生效有望带动几款产品后续的销售放量,持续提升公司的营收能力。招股书显示,随着多款抗肿瘤药物的成功上市,公司的营收规模正在稳定增长。2019 年度,百济神州在所有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中已建立了最大的营业收入规模。
创新药企角力迈入下半场
全球化布局将成制胜关键
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的政策环境与竞争格局正处于深刻变化中,在为创新药研发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对创新药企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行业大变革之际,中国药企开始走出国门,布局海外市场,力求在全球化视野下寻求创新发展之道。与国际市场接轨、开拓全球化布局,已成为国内医药企业的共识。
聚焦同类首创、同类最佳
创新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目前,百济神州自主研发产品管线主要专注在抗肿瘤领域,并聚焦于全球同类首创、同类最佳药物的研发。公司拥有的 35 款处于临床早期的药物管线覆盖了多个全球热门的靶点或作用机制,包括 TIGIT、OX40、Bcl-2、PI3Kδ、HPK1、TIM-3 等。
招股书显示,围绕管线产品的临床试验研发项目是本次募集资金的投资重点,公司拟投入约 132 亿元用于药物临床试验研发项目,占整体拟募集资金 66.23%。从临床阶段研发项目外部费用具体投入来看,除已上市的百泽安®与百悦泽®外,公司下一步还将重点投入 ociperlimab(TIGIT 单抗)、BGB-11417(Bcl-2 抑制剂)、BGB-A445(OX40 激动剂)等药物的临床开发。
「在过去十年中,我们推动了 11 款自主研发产品进入临床阶段,其中两款药物已经上市,第三款药物已经申报,这充分印证了团队的研发能力与成药经验。」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全球研究与临床开发负责人汪来表示:「随着内部研发引擎的构建、人才梯队的充实,公司管线中自主研发项目正在进一步扩充。同时,为了更好地应对新药研发过程中面对的风险,我们希望通过具备差异化的新产品、新技术,打造一个广泛而全面的『工具箱』,以期能够源源不断地为临床输送新的管线药物。」
目前百济神州已建立一支超过 500 人的临床前研究团队,并打造了多研发引擎协同的布局,包括侧重小分子化学药物的北京研发中心,聚焦在抗体药研发的上海研发中心,以及武汉大数据中心、苏州研究院和位于广州生物岛的孵化中心。在内部多元化研发引擎的驱动下,百济神州迈向全球化新征程的图景正在展开。
招股书显示,未来五年,公司在临床阶段计划通过提高「同类首创(first-in-class)」和转化医学的研究能力,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科学研究与药物发现环节的领先地位,并扩大临床试验运营的地域范围。此外,百济神州认为在过往未被传统医药公司重视的「新市场」(包括非美国、欧洲、日本或中国的其他国家或地区)中存在着大量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因此公司计划进一步在「新市场」推出百悦泽®和百泽安®,并扩展产品管线以支持「新市场」的增长,着力提升创新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进一步惠及我国和全球更多患者。
未来五至十年内,公司有志成为抗肿瘤方面国内收入排名前三的药企与中国医药行业的商业领袖,并通过科学研发与更多具备差异化的管线产品,在抗肿瘤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为更多患者提供有效、可及、可负担的好药。
(来源:Insight数据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引导行业企业重点分析各种各类技术的经济适用性、运行稳定性和工艺配套性, 选择最佳可行的技术和工艺,提升三废处理的能力。化工邦联合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将于2021年3月 25日-28日在南京市召开“2021第六届精细化工废水、废气、危废处理新技术、新成果、新设备应用发布推广年会暨三废项目对接研讨会”。 届时将邀请环保技术研发单位、设计单位、工程公司、运营单位等行业资深专家就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情况、取得的成果与经验教训进行交流与分享。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可参与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