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邦,医化行业人脉社交和一站式服务平台
近日,又有药企裁员消息,美国Kinnate公司裁撤70%员工,包括中国全资子公司经久生物的所有员工;辉瑞在其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研究机构人员。
近日,美国Kinnate公司宣布更新其管线、战略及人员调整情况,这家总部位于美国的肿瘤生物制药企业,宣布暂停部分管线并裁撤70%的员工,以削减运营开支,此次裁员,包括遣散Kinnate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即经久生物的所有员工。 经久生物于2021年12月由Kinnate与多家投资机构共同成立。公司总部设立在上海。经久生物被独家许可负责Kinnate Biopharma Inc. 的部分肿瘤药物在大中华地区的研发及商业化,同时经久生物也可以对其他项目及第三方的药物进行开发。经久生物首要目标是进一步推动KIN-2787在大中华区市场的研发。KIN-2787是一款针对肺癌,黑色素瘤及其他多种实体瘤而研发的新一代RAF(激酶)抑制剂药物。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2月28日,上海经久生物宣布, 公司目前开展的KIN-2787国际多中心I期临床试验(KN-8701)在中国大陆地区首家中心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完成了首例受试者给药。经久生物也将同时在中国市场进行KIN-3248的研发。KIN-3248是一款针对肝内胆管癌(ICC)和尿路上皮癌(UC)的全新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辉瑞正在其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研究机构进行裁员,几个月后宣布退出其大部分早期研究。公司发言人拒绝提供有关裁员人数和受影响单位的更多信息。发言人表示,作为重组的一部分,一些研究项目将过渡到其他设施。“辉瑞继续磨练其研发足迹,并专注于其能力差异化的领域,旨在通过优化其端到端研发业务进一步缩短周期时间,”发言人表示。 -今年已有超140加企业裁员 -
综合多家行业媒体报道,截止9月末,今年对人员、管线作出精简的药企已超过140家,涉及多家大型跨国药企,其中,拜耳、强生、渤健、BMS等已在全球展开了不止一次减员行动。从各大MNC的计划来看,减员只是其诸多配套举措中的一环。9月中旬,三位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拜耳全球CEO比尔·安德森或计划展开管理层裁员,并在未来几个月制定全面重组计划。据业内分析,拜耳新一轮的管理层人员调整很可能是其业务板块拆分的前奏——两个月前,Platow Brief有消息称拜耳或将拆分其Crop Science业务并成立公司上市。其实,拜耳今年已展开过相关人员精简行动,今年8月,拜耳旗下的细胞治疗公司BlueRock Therapeutics宣布精简管线并裁撤约50名员工;2月,拜耳在美国加州的园区减员55人。重组计划将如何影响拜耳中国区架构,还需等待未来详细方案发布。同时,对有着更高成本节约目标的企业而言,减员涉及的岗位范围也非常多元。8月下旬,诺华计划裁撤103名员工,自今年11月其开始生效,其发言人表示,此次削减涉及103个临床运营职位,预计后续将“加快试验招聘和加强试验交付”;今年年初,诺华在新泽西州落地了一轮更大规模的减员,涉及商业化、药物开发和公司运营等岗位的285名员工。去年4月,诺华宣布其重组计划,包括在全球减员约80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7%),今年的两次裁员也是其减员计划落地的一部分。在产品管线方面,诺华将其干眼病药物Xiidra出售给博士伦公司,并终止了与百济神州在TIGIT抗癌药物的合作等此外,诺华的成本节约目标从最初的“每年节省10亿美元”进一步提高至到2024年节约15亿美元,后续人员精简仍将继续。7月末,渤健也发布了一项名为Fit for Growth的削减计划,包括裁员10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1%),多数通知将在9月底前发出,该计划目标是在2025年前节省10亿美元运营费用,其中3亿美元将被重新投入产品开发和商业化,此前渤健还宣布将停止至少四种研究药物的开发。目前,Leqembi是渤健备受关注的产品之一。9月25日,由其与卫材共同研发的Leqembi在日本获批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该药物在7月获得FDA全面批准。考虑到礼来的阿尔茨海默药物Donanemab预计将在年底得到FDA的上市申请反馈,Leqembi也将在商业化道路上迎来强劲对手。在削减公告中,渤健指出自身存在着运营费用过高、对遗留产品过度投资、管理高度集中等问题,并希望在该计划实施后,能够以价值为导向做出产品决策,提升新产品竞争力。进入10月后,全球血液制品巨头,同时也是在中国人血清白蛋白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厂家之一——CSL Behring下属子公司CSL Vifor裁撤85名员工的计划即将在月底生效,CSL的发言人表示,人员调整主要是出于市场产品组合以及中短期前景等考量,此次过渡导致职位淘汰的同时也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从目的来看,中小型biotech减员的目的更偏向于“求生”,而大型MNC则侧重于资源的配置优化,管线与人员精简后,企业会将节约下来的成本再次投向更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和部门,因此对企业工作人员而言,所负责产品的盈利能力或商业化前景或将是对应岗位是否被裁撤的关键。
(来源:蒲公英Ouryao、药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免责声明若是转载文章会标明出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为交流学习。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的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图片、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