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弑母案嫌犯被抓:他表面有多孝顺,内心就有多压抑

大表哥 轻读实验室 2020-10-20


周末好,我是大表哥。


3年前轰动一时的“北大学子弑母案”,嫌疑人吴谢宇终于被抓住了。


据新京报报道,嫌疑人吴谢宇4月21日在重庆江北机场被抓,身上带了30多张身份证。


没有偷渡出国,也没有自杀,和很多人的猜测相反,这1162天,他都在国内活动。新京报的最新报道是,吴谢宇这两年都在重庆生活,白天在学校(培训机构)教学,晚上到酒吧兼职陪酒当男模。



很多人可能已经忘了这个堪称惊悚片的案子。今天,我和大家分析下,并提出我的一些看法。


2016年2月14日情人节当天,福州警方在中学教师谢天琴的宿舍发现了她的尸体。经鉴定,距离死亡时间已经过去了7个月。


谢天琴的尸体被塑料薄膜大概裹了有一百多层,每一层中间还细心地放有活性炭吸味道。现场还发现大量用于分尸的隔离服、锯条、刀具。



更可怕的是,房间内被安装了监控,连了电脑,也就是说,有一部手机可以实时监控现场情况。

 

死者儿子吴谢宇不知所踪,被列为案件唯一的嫌疑人。


如果不是他主动给舅舅发短信说“回国过年”,舅舅没接到人,尸体可能还得很久才被发现。


当警方发布通缉悬赏时,所有认识吴谢宇的人都不敢相信:他从小都是个学霸和乖孩子,聪明、人品好、有礼貌、阳光自律、稳重、待人温和、逻辑严谨、理智冷静。


被抓后,“高智商犯罪”上了微博热搜。



有网友整理过这起案件的时间线,我发在下面,帮助那些对案件还不是很清楚的读者了解。已经很了解的,可以跳到第二部分的分析。


1994年10月7日,吴谢宇出生于福建南平

1996年,吴随父母工作调动到福州生活

2009年,吴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福州重点一中,全省最好的高中

2010年,吴的父亲吴志坚癌症去世

2012年,吴考进北京大学

2015年6月底,吴购买刀具等用品

2015年7月11日,吴谢宇弑母

2015年7月中旬,吴群发消息给亲戚:自己要去麻省理工做四年交换生,与母亲同行。乘坐7月25日航班飞往美国亲戚们同时接到谢天琴手机发来的短信,声称要出国需要借钱,最后一共从亲戚处借到人民币144万

2015年7月12日至23日,吴谢宇多次在网上购买活性炭塑料膜壁纸等物品。

2015年7月30日,有目击者看见吴谢宇出现在初中母校

2015年8月,吴谢宇利用谢天琴日记剪贴复印,伪造辞职书给学校,声称陪伴儿子去美国读书,学校批准

2015年10月,吴谢宇身份证曾出现福州某酒店登记记录

2015年10月7日,吴谢宇生日,与曾经的好友通电话聊天,气氛愉快

2015年12月底,北大经济学院同学看见吴谢宇回到寝室。据称,因为吴谢宇错过大三下学期期末考试,挂了科,吴谢宇回到宿舍和同学咨询补考的事情。

2015年8月到12月,有媒体报道,在此期间,吴谢宇结识了一位性工作者,并与其谈恋爱,甚至拿出过钱提亲。

2016年2月4日,吴谢宇在河南某ATM取款,被拍到正面照。

2016年春节前夕,吴谢宇的身份信息出现在河南某酒店的住宿记录

2016年2月5日,吴谢宇发短信给舅舅,声称回家过年,请舅舅接机

2016年2月14日,警察破门而入,发现谢天琴尸体

2019年4月21日,吴谢宇被抓




为什么会杀害母亲,仍旧是本案最大疑点。


而自从父亲患病去世后,他在人人网上多次表达非常爱他妈妈

一个平时几乎完美的好孩子,能异常冷静、有计划性地杀死自己的母亲,并在之后回归日常,欺骗所有人。

反常的行为背后,必然存在反常的心理。

此前多篇流传甚广的分析文章猜测,是吴母的控制欲太强,造成的母子关系紧张,继而造成惨案。

昨天,红星新闻的最新报道,吴谢宇的同学侧面否认了这种“控制欲说”。

当然,这也是一面之词,但大表哥觉得,简单地归结为吴母控制欲强,导致了这起冷血到极点的惨案,说不过去。

原因很简单,在外地上大学的吴谢宇,已经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母亲的控制,可以预想到的是,随着孩子长大,母亲的控制能力会一步步减弱。

而其它“母子不伦恋说”、“被妓女团队诈骗说”,也有点过于扯淡。

在审讯细节没有公布前,只能推测这个近乎完美的孩子,很可能存在人格障碍。只是他从小到大受的教育,太懂得待人接物的得体,以至于掩盖得实在太好了。

吴谢宇很可能一直是戴着“别人家的孩子”的面具在成长,内心其实藏着巨大的压抑。

比如,吴谢宇的原生家庭并不像他对外展现的那么幸福。


父亲患癌去世,对母子俩是巨大的情感创伤,母子俩的互相依赖日益加深。而在邻居和学生口中,作为历史教师的母亲,内敛自律、自尊心强,“对自己的品德修养极度克己与自律,当上老师后在夏天就从没有再穿过裙子”(亲友语)的人


这个细节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吴谢宇的父亲2010年因肝癌去世,谢天琴坚决拒绝了学校给她的抚恤金。


对自我要求极高的作风,一旦投射到孩子的教育上面,很难说,不是一场灾难。


还比如巨大的性压抑。据报道,吴谢宇在学校没有交过女朋友,只和一位性工作交往过,还怕性爱视频,再到重庆酒吧打工期间,也多次嫖娼。




很多人知道弗洛伊德发明的的“弑父情结”的改编,也叫俄狄浦斯情结,认为孩子心里都想要杀死自己的父亲取而代之。


心理学层面也有“弑母”的概念,但和犯罪无关。心理专家李雪认为,“弑母”这个词,沿用自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术语,如果说文解字似地逐字翻译:“弑”就是斩断,“母”就是与母亲的共生关系。连起来念就是,斩断与母亲的共生关系。


历史学者孙隆基曾写过一本书叫《美国的弑母文化: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分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的一系列电影中的母亲形象,指出其思想意识的根源都在于这种对母亲的警惕和敌视。


作者:  孙隆基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
出版年: 2010-9


美国人在潜意识里认为,母亲的亲密培养了子女的依赖性,是对个人独立性的严重威胁,“依恋”就是“受制于人”,而个体要全面确立自己的存在,就必须与这种依赖感彻底断裂,心理上“打倒母亲”由此变成美国式人格健康成长的成人礼。


心理学层面的“弑母”,指的是不为母亲的情绪痛苦负责,允许自己和母亲相互独立。只有心理上斩断了和母亲的共生关系,才能真正成为男人,反之,脐带未剪,就是妈宝男。


注意,这说的是心理层面,而非实际杀母,指的是斩断和母亲的共生关系。


丧父丧夫的巨大创伤,可以推测,吴谢宇和母亲在精神上是极为依赖的,我倒不认为吴母是控制欲强,但可以说,即便在外上学,吴谢宇和母亲并没有斩断共生关系,他是非常顺从母亲的。



这么顺从孝顺的孩子,怎么突然会因为琐事杀死母亲?(在逃人员信息登记表显示,当天,吴谢宇和母亲因琐事口角发生纠纷,杀死母亲后脱逃)


我认为,正因为心理上未和母亲斩断共生关系,巨大的压抑才迫使他做出了现实中的“弑母”。


压抑有多大呢?这个从前的好学生、乖孩子,忙着学业没有女友,却会和性工作者恋爱,并拍性爱视频。

我不是歧视性工作者,但这样的交往对象和她母亲保守的教师形象是完全对立的,完全不符合外界对他完美人设的期待。


此所谓叛逆。


因为和母亲关系过于紧密,导致他无法和其他女性建立亲密关系。但这个年纪强烈的性压抑,又促使他和性工作者来往。


在红星新闻昨天的报道中,高中同学眼里的吴谢宇,甚至还有厌女症,这也是不多的可以窥探到吴谢宇情感观的报道。


他是反社会人格吗?我觉得从无法共情、难以建立亲密关系这一点是成立的。


心理学专家李雪写过一篇《为什么用“弑母”这么凶暴的措辞》,里面有一段让我茅塞顿开,我觉得能解释为什么吴谢宇一方面孝顺,一方面厌女:


心理学层面)未能弑母的男人,行为上似乎好男人,骨子里却是厌女症,抗拒跟女人有真正的情感交流亲密链接。(心理学层面)未能弑母的人,孝敬父母的行为背后常常是要改造父母。


那些愚孝的孩子,那些经常为父母过度付出的孩子,表面上看,他们是特别孝敬父母,特别爱父母。其实他们做这一切牺牲,做这一切付出,内心都是在等着父母对自己说一句“对不起,我们错了。”但可悲的是,愚孝的孩子无法意识到自己是在等父母向自己认错。他们反而会拼命地美化父母,把父母歌颂的很伟大,歌颂父母为自己付出很多。


为什么他们要拼命美化父母呢,就是为了掩盖自己内心对父母的恨。这是扭曲的结果就是,最终通过各种无谓的牺牲和付出,让配偶、让孩子等周围所有人都对不起自己,最终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没有人愿意接近的“怨圣”。


这就很好解释了,为什么在社交媒体上很爱母亲的吴谢宇,会做出这种行为。


因为他接受的教育是,要孝顺,要爱父母,要好好学习,表面是服从了,内心却一直在等待共生关系的斩断,可能等待母亲的一次小小的道歉。而为了掩盖怨恨,反而在表面拼命美化母亲的伟大。这一点,可能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他真的爱母亲吗?可能很尊敬,但在杀死他母亲这件行为上,只有冷血到极点。


中国式的家庭,父母和孩子从来是没有什么界限的,这一点在强调个体权利,强调人与人之间界限分明的西方,是无法被接受的。用孙隆基的话说,“在美国,人我界限不明朗或认同混淆被视为终极邪恶。”


相比于其它故意杀人案,“弑母案”不只是犯罪那么简单,更是传统道德伦理价值观的崩塌,是人伦惨剧。


而这几年,这样的惨剧发生过好几起:2017年12月,四川大竹县发生13岁男孩弑母案。2018年12月,湖南沅江发生12岁男孩弑母案,紧接着湖南衡阳又发生13岁男孩锤杀父母案。


指责他们是人渣?呼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让他们接受法律严惩?有用吗?可能有用,至少让我们这些成年人会好受一些。


但像吴谢宇这样脱胎于良好家教氛围,步入最高学府的典范,变身弑母嫌犯,除了骂人渣和赞叹“高智商犯罪”,我们是不是该思考下他们身处的教育和文化本身?


没有父母是完美的,也没有一个原生家庭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不是简单的一个家庭悲剧,更是身处同一个时代的我们也在遭受的悲剧。


等了他三年,等待他的谜底揭开。


教训已经太多,这个谜底和我们所有人有关。


#话题#

 你怎么看待嫌犯吴谢宇的动机?

赞成我的观点,请在右下角点“在看”

80后90后的晚年,可能要沦为下游老人

8年前遭受争议的「华裔虎妈」,把女儿培养成才了吗?


后台回复“投稿”

千字300元优厚稿酬,轻读寻找优秀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